我畢業於末流211,目前在家鄉城市工作兩年,男友與我同屆,讀研,目前研三。本來男友已簽家鄉城市工作,因為他舅舅給他打了電話,勸他讀博,他準備將此事正式提上日程準備,讀博的原因很簡單,不想進入企業淪為加班的社畜,想通過就讀某雙非一本學校的博士,獲取博士學位以便進入二本學校任教,享受更輕鬆的生活。

前期男友多次提過該想法,我初期表示強烈反對,後期鬆口,考上省內985院校博士生,可以支持。但男友這次再次認真提出該想法,我是不是也該下定決心分手了?

我們在一起三年,一直異地,感情一直很穩定,雖然沒有見過家長。他這個讀博的想法讓我覺得他很自私,一點都不為我考慮。


分享一個我本科導師的神仙愛情故事吧。

導師和師娘是高中同學,兩個人都很乖很上進,上大學時候正式在一起。

本科時候,導師在南京,師娘在浙江;那還是近20年前,導師說為了給師娘打電話,要排一個多小時的隊等電話,接通之後捨不得掛,但也不好意思讓後面的同學久等,所以一個多小時的等待排隊也說不上幾句;導師說那時候給師娘寫了很多很多的信。

後來導師去上海讀碩士,師娘留校任教,倆人還是異地;期間師娘曾遇到過自己學生來請假,說「老師我這周結婚,不能來上課了」,師娘發現自己的學生都開始結婚了,自己還沒著落,但是也沒有催我導師;

後來老師決定接著讀博,本來是在上海的碩士學校繼續讀博,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可以到外國讀博,老師很糾結,第一先給他爸爸打電話,爸爸表示支持;第二就給我師娘打電話,問她自己要不要去國外讀博。然後師娘就說「好啊。」 老師就一個人去了國外,倆人又是異地。最後導師留在海外博士學校讀post-doc博士後的時候,師娘才一起過去,然後倆人結婚了。

導師和師娘十幾年異地,最後修成正果,現在一起在北京生活,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導師說師娘是那種很簡單的人,從來不要求什麼,總是默默支持自己。不過前些日子師門聚會,導師回憶起這件事,又多加了一個細節,他說當時如果師娘說「啊你去讀博了我怎麼辦啊」之類的,他就不去了。十年之前,出國讀經管類博士的人非常少的,那可以說是一個人職業生涯可以改變命運的黃金機會,如果一個只考慮自己的人,是很容易道德綁架自己的伴侶的,但是導師沒有。導師是很隨遇而安的人,自己從來不主動爭取什麼,每次都是機會自己找上門來,他才會說,「好呀」。所以對這次意外得來的出國讀博機會,他也非常瀟灑,很是看淡一切,怎麼樣都好,覺得只有師娘、父母和自己都覺得ok,纔是真的可以考慮的選擇。

我之前一直覺得,導師和師孃的十多年異地神仙愛情,是因為那個時代節奏很慢,認定一個人就是一輩子,是因為師娘不作不小女生非常賢惠冷靜有自己的生活,是因為導師一心學術在生活上總是簡簡單單,後來我才慢慢發現,他們的愛是因為導師和師娘都是自始自終真的把對方當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在做決定,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的「I」,而是想著「We」。愛是不放棄任何一個不放棄「we」的人,愛是兩個人的互相成就。


這個問題在知乎上是得不到答案的,你們得去溝通。

你為什麼不想讓他讀?他為什麼堅持讀?得溝通清楚,以求一個平衡的結果。

首先,讀博和戀愛不衝突,我身邊不管男女,在博士期間結婚的不少。如果你們對未來有了一定的打算和規劃,讀博並不影響結婚。

其次,如果你男友決定讀博的原因是:讀完博之後就可以享受生活,建議讓他去和同組的博士以及畢業了的博士聊聊,絕對會打破幻想。

最後,不是我歧視雙非學校,是真的現實,個人科研能力成長很強的依賴於學校環境和導師資源,導師資源好的,畢業不愁,工作不愁,導師資源一般的,都得靠自己,除非有科研天賦,否則很難有好成果。沒有好成果,怎麼找好工作。題主提到去二本當老師,事實上很多能力強的博士也會選擇去二本或雙非一本(攻博期間科研搞累了,身邊很多人這樣打算),沒有成果怎麼競爭。建議去搜搜招聘信息。部分雙非學校會明碼標價,幾篇sci一區給多少待遇,幾篇二區給多少,幾篇三區給多少,然後再去打聽一下發一篇一區的難度(數學博士在這裡流下淚水)。

所以,我覺得你們的矛盾關鍵不在於讀不讀博,而是對未來有沒有一定的規劃。

你們的未來在哪裡?你們以後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你們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各自要去怎麼努力?

如果兩個人都是在為了一個目標向前,去做什麼又有什麼關係。


別的不說。雙非一本學校的博士能不能畢業找到教職就不太好說。我覺得如果不是對科研有極大興趣還是不要讀博了。博士畢業一定能找到教職這種幻想只存在於上世紀八十年代。


不等了


結果和讀博又不衝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