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邀請。

說隋唐的事,就必須從中國歷史上的一對重要矛盾:一個非親緣主導的國家和以親緣主導的士族地主之間的矛盾說起。 國家總是試圖能夠徵調更多的兵員和賦稅支撐其發展,這不可避免地侵害到士族地主的利益。士族地主則更傾向於少繳納賦稅和勞役,保障自身的發展,這就不可避免地侵害國家的發展。 因此,從秦代實行皇帝以下皆為奴僕的政策開始,到西漢部分的承認地主的權力,再到東漢-隋,地主階級力量的不斷膨脹;再到唐代開始地主階級的力量不斷削弱,直到宋代以一套極為繁瑣的中央集權制度,徹底消滅了地主階級能夠威脅中央政權的能力為止。這一矛盾貫穿了第一次神州陸沉之前的中國大一統政權的始終。

隋唐的繁榮和衰敗的原因都要從這一大的歷史背景下展開。

自東漢開始,自帶起點男主角光環的劉秀同志賦予了地主(士族)們相當大的權力(因為他老人家本身就是大地主出身),尤其是軍事和經濟權利,士族通過土地兼併,招募部曲等方式,實際上成為一方諸侯。這些人在天下大亂的時候總能雄霸一方,如我們所見到的袁紹、曹操之流都是在自己的家鄉有相當雄厚的勢力,因此當他們一回家鄉就能迅速招募起一支軍隊,這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就爭得了先機,因此一個雄霸河北四州,一個直接成為了西晉統一的奠基人。 到了魏晉時期,特別是晉朝。篡位的司馬家本身就是大士族,對於士族的權力依然沒有削減。南北朝初期,南北均維持了對士族相當的優渥待遇。譬如東晉的四大家族,譬如留在北方的各豪族,他們往往聚居於塢堡一處,自收賦稅,割據一方。由於政權輪換頻繁,所以新上臺的政權出於穩定的需要,往往拉攏地主階層。這就使得地主階層的實力不斷增強。大地主可以影響政局,這點在南朝更加明顯。例子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國家的強大需要剋制人的親緣性,換言之就是要剋制地主,加強公權力,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國家的稅賦、兵員的穩定,才能保障國家穩定。國家的繁榮和強大才有機會,否則,一個孱弱的政權是無力維持如此龐大的統一的,穩定和繁榮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出於剋制地主權利之需要,自北魏開始,均田制粉墨登場。由於常年戰亂,國家掌握了大量土地,可以將土地授予無地農民,使得其無需投獻於地主,限制了地主力量的膨脹。基於均田制之上,伴隨著北朝政權的不斷改進,對地主權利的不斷削弱,到了唐代漸次演變出了均田、府兵、租庸調、科舉四大制度。其中府兵、租庸調兩項制度均是基於均田制的廣泛實行而實行的。尤其是府兵制,府兵制要求農民平時種地,戰時打仗。很明顯,這徵召的主體力量是接受了國家均田的小農,地主庇護下的農戶是很難被徵召的。 均田制存在的前提是國家掌握大量無主土地。伴隨著唐以來的社會漸趨穩定,人口不斷增長,國家能夠授予的田地逐漸減少,土地兼併日趨激烈。因此均田制開始走向窮途末路。基於均田制的府兵制和租庸調製也逐漸開始崩壞。地主的權力繼續增長,國家可以調派的兵員和財政在不斷減少。唐玄宗時期,將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是飲鴆止渴,唐玄宗明明知道募兵制會造成邊關將領割據一方,但是他太過相信自己的帝王之術,總覺得不會出事情,以及均田制經過開元盛世已經基本上趨於崩潰,國家無田可授。府兵制趨於崩潰,也是唐玄宗被迫採用募兵制的原因。 換言之,隋唐的繁榮,起源於政府成功地限制了地主的權力,保障了政權穩定,保障了稅賦和兵員,保障了國家力量的強大。而這一切的基礎是均田制。伴隨著均田制的崩壞,而沒有一套新的制度來保障國家力量,因此盛唐氣象一去不復返。
這只是一個錯覺而已,其實在安史之亂後的不到一百年時間裡,大唐的國運還是比較昌盛的。產生錯覺的一個主要原因,我想大概是因為在那個時期,宦官開始掌握皇帝的生殺予奪大權的緣故。


各朝各代,失去強有力的中央集權,都出現了迅速的國力衰敗。

現在也是。。。

所以你們不要有事沒事的把德先生擡出來說事。

圖森破,圖奈義烏。

這個回答,題主您還滿意嘛?

好像是因為軍閥割據?

至於為什麼歐洲的封建制度相對穩定而中國是另一版本,有一說就是秦始皇和漢高祖(以及他手底下的文人)把「家天下」思想模式鎖定了。

有沒有可能古代中國走歐式封建制度,會更早發達,這個討論好像看到的不多。

如果要拿唐玄宗和中國歷史上另外一個皇帝進行對比的話,我首先想到的是乾隆。因為這兩位都當過太上皇,而且正是在這兩個皇帝的執政期內,他們的王朝開始盛及而衰。

唐玄宗皇帝生涯中有兩件大事,一件是開元盛世,另外一件就是安史之亂。乾隆皇帝也一樣,一件是康乾盛世,不過他執政後期清朝的破敗相卻被歷史教科書藏得比較隱祕,然而清朝的衰敗確實是從乾隆開始的。

唐玄宗登基後奉行的仍然是道家的思想,這和漢朝唐朝開國之初所奉行的思想是一樣的。眾所周知,唐玄宗是兵變上臺的,而當時兵變的對象是想學武則天當女皇帝的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所以從兵變這件事看,唐玄宗在最初是一個英明果斷有魄力的人,如果讓他當開國皇帝打天下,也未嘗不可。

然而,兵變挫傷了國家朝政元氣,所以這也是唐玄宗在登基之初奉行道家思想、選賢任能的原因。

我們說一個盛世的形成主要是看內外兩個方面。對內主要是經濟繁榮,對外則是國力強盛。所以唐玄宗在開元年間,打擊士族,解放勞動力,從而實現大力發展生產力。對外則開疆拓土,處理好民族關係,這實際上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耕地。除此以外還對原先的兵製做了改革,發展屯田,加強了軍隊的戰鬥力。

可是就像許多皇帝會犯的通病一樣,唐玄宗開創了盛世以後就開始日益奢靡,聽信讒言,失去了改革進取的動力。最後李唐朝政被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攪得一團糟,導致了安史之亂。

不過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唐玄宗時期使用的募兵制和節度使制度,使得邊將得以擁兵自重,削弱了中央,但唐玄宗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還很信任的把邊疆地區的權力交給安祿山。所以後來統治階級內部的「將相不和」——安祿山和楊國忠爭權奪利,發生了矛盾,就促成了麻煩的安史之亂,打倒楊國忠也就成了安祿山叛變的一個由頭。

安史之亂一共打了七八年之久,直接導致了唐朝後期的藩鎮割據。唐朝從此由盛轉衰。

如果說唐玄宗的失敗,是因為沒能及時發現並解決階級矛盾導致了後來藩鎮割據的格局讓唐朝走向衰落,那麼乾隆的罪過就是眼界太窄閉關鎖國,錯失了經濟發展變革的時機,導致了後來晚清的悲劇命運。

【更多精彩,歡迎關註:鼓樓博牛志(頭條號)】


安史之亂是一個轉折點,但並不是不行了,二戰後歐美各國從經濟高速發展到增長率接近0點,總是有個轉折的。鴉片戰爭50年後還有很多清朝老百姓沒聽說這件事,沒見過洋人呢,你能想像麼。
盛唐的強勢體現在哪裡?

強勢無外乎經濟軍事文化,盛唐經濟方面是否強勢其實一般,軍事方面是否強勢抑揚不一,文化方面重點說一下。

伴隨盛唐崛起的,是大食國,伴隨大食國而來的,是聖教。終於,兩種截然不同意識形態的文明在中亞碰撞。農耕文明對草原沙漠天然退卻,而聖教卻十分迎合風沙無定的遊牧文明,陰陽消長,中土勢力最終退出片片綠洲。是不是感覺樓蘭、和田、龜茲、鄯善這些名字很親和,而西遼、喀喇汗國、亦力把裏、以及後世突厥化的諸多地名像不願臨往的另一個世界?所以與其說是盛唐衰落的辣末快這種內裏,不如說是我教興盛的那麼快這種在外。中土融了佛光,卻融不了綠光。
唐歷時二百八十九年,還不長嗎?節度使做大,中央沒鐵腕皇帝,就沒辦法維持對地方軍的壓制,所以就敗咯。武則天在位時徹底瓦解了門閥,完善了科舉制度,門閥瓦解導致養兵,募兵等問題,玄宗設節度使,玄宗後期懶於朝政,導致地方反叛,至唐末都沒解決這個問題,中興,大治之後就迅速地方反叛,
好像不行而已,後面的會昌中興和大中之治也很牛逼

1.外部軍事壓力大,不得不把兵權、財權下放給節度使,並讓他們長期留任

2.和平時期太長,失去了應有的警惕,精兵強將都在邊塞,中央軍基本都是沒有戰爭經驗的農夫組成。

3.宰相權力過大,且沒有任期制度,一旦奸人竊據高位,朝政必亂。典型的例子就是楊國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