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的爆發,幾乎各行各業都會受到一定影響,那麼對於法律行業都有哪些影響?對於法律從業者們又有什麼影響呢?歡迎留下你的看法~


說說身邊的變化:

1、是個所就在搞微信公眾號

出不了門,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線上,這段時間公眾號的打開率肯定是高不少,方法得當的,估計也是積累了不少准客戶。雖然看不上抄襲的,但只能說,真香。

受疫情影響,無數關於勞動法、合同法文章刷屏朋友圈,目前看到比較有效的,整理幾十個文本,轉發朋友圈可免費領取的,微信群拉人講課的。

這兩種方式吧,律所比獨立律師優勢就大得多了。業務本身沒難度,關鍵就是讓別人知道你懂這業務。正如我之前一個回答講的,律師對律所忠誠度低,基本都是非律師在轉,但這股力量不可小覷。

我換了個角度蹭,不過沒熱度。

律師你好,是時候註冊屬於你的公眾號了?

mp.weixin.qq.com圖標

2、解決律師的知識焦慮

服務律師的公司也有不少動作,無訟組織線上公開課(第二天的時候看有兩萬多人聽課,666),智合免費網課(只有一周,要我發朋友圈,我沒發,券我也沒領)。

天同當真是行業標杆,誰來分享一下他們的黑料啊,心目中訴訟律師的聖地。

3、傳說中,律師行業受經濟下行的影響比較小

理由是違約多,訴訟案件就多,我信了。

實際情況是,說好要打的官司也不打了,有工資要發,有廠房要交租金了(哪怕有減免政策),律師費?還有預算嗎我好奇。

短時間內,可打可不打的官司打不起來了,律師收入肯定受影響,長期來看,只能說,可能比一部分行業好過,又是輕資產,負擔就是在人員工資,律所又精於壓榨工資。

你別說,律師和律所抗風險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4、未來業務可能有所增長的,我提名一個,破產業務

大家如何看待「北京K歌之王要與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債務人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有破產管理人資格的律所,律師費屬於破產費用優先支付,肥啊。

不過,我所在律所都沒有資格,我自己也只懂個皮毛,感覺蹭不上這波熱度。

5、短時間內,律師費單價要下調,年輕律師更難生存了

過去看不上勞動法、合同法的律所和團隊想必也是嗅到了危機,各種抄的著實不少,經濟困難,企業預算降低,整體的收費肯定要降,也沒那麼多高端業務可做。

如我這種年輕的提成律師,暫時影響力不足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想像中,過去一些嫌麻煩覺得性價比低不會接的活我也得接起來了,沒辦法,得生存。

6、律師們也得抱團啊,也在焦慮後續業務如何開展的,不限於北京,當然北京更好,組個微信群共度時艱可好?點開主頁有個人微信,備註知乎律師,交流想法,能做出個產品就最好了。


感謝邀請……

最近有個段子,是說如果還不復工的話,一方面自己會忘了之前在哪個公司工作,一方面公司會發現原來沒有你這個崗位公司也一樣正常工作……

本次疫情對於社會生活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巨大影響,並且隨著時間推移而愈發明顯。律師行業作為與社會經濟發展形勢聯繫緊密的社會性服務行業,自然也同樣會受到波及。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包括:

1.律所組織和管理形式的挑戰

2.法律服務的碎片化進一步加重

3.對於法院訴訟服務的改進

4.法律業務調整

5.法律科技和AI建設

1.傳統律所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法,將受到很大衝擊。

傳統大所的部分優勢(例如高大上的辦公場地、大量的榮譽牆展示、體面的服裝、眾多的現場辦公人員)——這些硬體設置不僅在大所的運營成本中佔了相當的大的部分,同時也形成了大所的競爭優勢——在遠程業務處理和遠程溝通過程中,都會受到削弱。反而很多新銳的專業事務所,能夠藉此機會展示自己的專業水平,並利用這種軟實力來贏得客戶;

對於注重於非訴業務和團隊協作的律所,如果無法集中辦公,也必然會影響團隊工作效率,增加運營成本,迫使律所採用更靈活的管理方式;

相對而言,獨立律師以及之前已經嘗試遠程辦公和在線協作的小型律所,在工作效率方面受到的影響更少;個體律師和獨立律師團隊能獲得更多機會;

2.法律服務的形式更加靈活,碎片化的傾向加重。

客戶對於法律問題的需求和迫切程度會因為整體經濟形勢的改變而增加,同時對於法律服務的提供形式和靈活性提出更高要求,包括律師的服務方式、響應速度、內容展現形式等。律師要對於現有服務流程進行改進,以適應客戶的要求;

3.法院傳統的訴訟業務流程被迫進行調整。調解與和解力度將進一步增加,對於現有證據規則和舉證責任等要求會隨著在線審理的增加而進行改變。伴隨而來的是訴訟成本的降低,以及訴訟作為一種問題解決方式,其性價比會相應上升,又會反過來刺激和吸引更多客戶考慮通過司法程序來處理糾紛。熟悉互聯網訴訟流程將成為律師的必修課;

4.律師業務會發生變化,短期內會有大量的糾紛產生(包括民事上家庭繼承、合同糾紛、確權和侵權、保險,勞動法領域內的勞動爭議,商事領域內的清算、破產、重整、併購);然而隨著大量中小企業倒閉,原有的很多業務來源會消失或者減少。對於高端業務而言,要看國家政策的走向,是否會為了彌補第一季度的經濟損失而採用積極的貨幣政策、大量減稅以及刺激性財政等;

5.法律科技以及AI技術,將依託互聯網對於律師行業和業務的滲透而得到發展,然後短期內前景有限,可以應用的場景依然不多(當然也可能是我想像力有限)。

從我個人來說,2016年開始正式嘗試法律業務和互聯網的結合,2019年年初全面轉向互聯網法律業務,並於去年加入北京市律協互聯網訴訟研究會。歡迎溝通與交流~

青年律師必備:市場營銷指南(美)羅斯費什曼RossFishman京東¥ 30.60去購買?

勞動合同法實務操作與案例精解 勞動合同法 一本通京東¥ 9.60去購買?

(有一位法大的網友,你的私信因為知乎網站的系統出錯,我沒有看到。請方便的話再發一次,或者給我留言也行)


不可抗力面前,法律行業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刷新了對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認知,對於「故意」的理解會有一個全新的升級,最終會以案例倒逼司法解釋出台。


謝邀,對訴訟律師來說,目前的影響就是案子少了,因為大多數法院立案大廳暫停服務,雖然可以選擇網上立案,但是很多公司都沒開始復工,更不會想著打官司的事,再者法院開庭也延期,基本上在家閑著。

在家閑著的律師要麼自己寫東西,要麼自己學東西。寫東西的律師曝光率比之前會高一些,潛在客戶增多。學東西的律師告訴我,網上培訓也是律師的一個賺錢之道,所以將來做網上培訓的律師應該會越來越多。

疫情結束後,案子會不會多,應該會多,因為疫情影響產生很多糾紛,比如房屋租賃、勞動糾紛但是律師費單價應該會降,畢竟大家的經濟收入都受到影響。所以,疫情過後,律師賺的錢比往年賺得更辛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