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大喜歡給劉備換個身份。因為歷史上的那個織席販履之輩,敗而不倒之將,弱卻不餒之君,纔是真正的值得大家去銘記的劉備。

如果劉備出身大家,一開始就掌握了無數資源。他是否會得到他應有的遠見與胸襟呢?這個無人能肯定。沒有在戰場上與死時刻相伴,也不會刺客不忍殺之;不會求賢若渴三顧茅廬,也沒得了髀肉復生的憂嘆。這還是那個劉備嗎?

一統天下,終不過以一時之偉大。晉一統天下,後人以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而恥之;魏武帝對酒當歌,卻難掩其殘暴之下雞犬不鳴的屠城惡徑。貴為天子,隨得勢一時,卻無得勢萬世。

如果說,這一切都沒發生,劉備沒有在徐州親眼見過那地獄慘象;沒有在長坂坡絕望地看著愛護自己的百姓被肆意屠殺;沒有親歷過部下餓得人喫人的無奈之刻......而是作為一個富家子弟,四世三公,自幼志向遠大,最終在亂世中立足。任賢使能,以一代明君的身份一統華夏,萬國來朝。這或許是一段浪漫又不乏有趣的故事。

但是這絕不是劉備的故事。

這絕不是那個在亂世之下造就了奇蹟的男人的故事。

或許如果只是一統天下,我甚至不會深刻認識這個人。只是知道一個名為劉備的人,一個名為開國之君的稱號罷了。


電子書三國演義作者 羅貫中¥ 15.60去查看?

三國形勢圖

劉備(字玄德)

時值漢末紛爭,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劉備作為四世三公的衣缽繼承者,每每看到朝庭亂政,奸臣當道,無不痛心疾首,常與幕僚暢談安邦定國之策,徹夜輾轉,不知疲倦。

先是外戚何進得勢,與十常侍對立,勢如水火。劉備家底雄厚,屬於受拉攏之列,被何進表奏虎賁中郎將,統領禁軍。

中平六年(189年),十常侍殺害何進,劉備聽聞,遂與吳匡合力進攻皇宮,宦官們手持武器負隅頑抗,劉備火燒南宮九龍門及東西宮,脅迫十常侍棄皇宮出逃。

董卓入洛陽後,欲廢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為拉攏劉備,乃表劉備為後將軍,劉備不肯依附,懼禍逃往南陽。

此時首席謀主閻象進言曰:南陽四戰之地也,易攻難守,須取守成之勢,聯合諸侯,廣招賢才良士,多蓄糧粖,多養良馬,嚴訓兵士,以南陽為基本,南吞揚州,東侵徐州,繼而飲馬長江,兼併江東,襲取荊州,勢成則兩川闇弱之主將聞風而降,不戰而屈人之兵。此時主公已擁有中原一半,南方大部,以此為資,掃蕩北方,逐鹿中原,天下何愁不定?

劉備聽後,熟思少頃,深然也。隨後依閻象軍師之言,頒布求賢令,不拘一格,無論士族寒門,皆可效力。一時間,汝南,潁川俊才豪傑皆來投,如荀彧,郭嘉,陳羣,鍾繇,許靖,徐庶,陳到,呂範,呂蒙等。

外交方面,首先聯合長沙太守孫堅,攻打江夏黃祖,黃祖敗逃至荊州劉表處,後襲取廬江,柴桑,建業。此時揚州盡入囊中。令紀靈都督揚州,治所建業,統攝江東事務。旋而轉戰陶謙治下徐州。派出四員大將橋蕤(ruí)、樂就、李豐、梁綱,分進合擊,陶謙難以抵擋,率眾出城投降。此時荊州牧劉表深感恐慌,意圖聯合兗州曹操,形成犄角之勢,合力阻擋劉備的瘋狂進攻。

劉備召羣臣議事,荊州沃野千里,兵精糧足,兼有曹操為盟,虎視眈眈,投鼠忌器,犄角之勢已成,吾將如何破之?荀彧搖扇信步道,此庸碌之輩,不足慮也,吾獻一計,定讓二人自相殘殺,聯盟可破,主公只管長驅直入,據有荊州。

劉備驚恐之餘,面露喜色問,何計可破?荀彧曰,主公修書一封寄予袁紹,與袁紹為盟,進擊曹賊,共分其地,我方張勳五千步卒於許縣安營紮寨,按兵不動。再派遣長沙太守孫堅,揚州都督紀靈,江夏太守劉勛三軍分兵三路進擊荊州,荊州可定也。

果如荀彧所言,雖水路有蔡瑁,張允率軍些許抵擋,然孫堅水軍,聞名天下,親率程普,黃蓋,韓當,祖荗四員大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取烏林口,進逼江陵城,守城主將蔡瑁張允抵擋不住,撤離主城,往襄陽方向逃跑。至此,劉表水軍大敗,龜縮回撤堅守襄陽。

此時襄陽城內人心惶惶,主戰派與主和派鬧得不開交。最終,劉表獻城請降。至此,荊州歸入劉備。此時天下震動,西川張魯派張松與益州劉璋派黃權獻表歸降。

此時劉備已擁有二分之一天下,掃除其他羣雄曹操,袁紹,公孫瓚,公孫度,馬騰,韓遂,呂布,董卓(被呂布殺死,其部將士卒盡歸呂布)等之後便可統一天下。劉備躊躇滿志,說出了那句震爍古今的勵志名言:「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


讓白帝城託孤後的劉備拿到袁術開局。穩穩掌控天下。

讓剛打完漢中之戰的劉備拿到袁術開局,他知道找哪些人。

讓赤壁之戰之後的劉備拿到袁術開局,肯定比曹操強。

讓遇到諸葛亮之前的劉備拿到袁術開局,應該可以跟曹操,袁紹一爭。

讓在涿鹿郡起兵時的劉備拿到袁術開局,大概率被靈帝坑,然後差不多。

讓少年劉備拿到袁術開局……我就不知道了……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差。


謝邀。

神論家們能不能別大放厥詞了?多看兩頁書身上會掉塊肉嗎?還一個個亂類比也是挺能的。下面我將歸納並逐條抽神論家的各條神論。(暫時貼不了圖,所以暫時先駁其神論),至於題主問的問題我就不答了。

神論1,劉備白撿一個徐州。

神論2,曹操被呂布襲擊後能翻盤所以曹操比劉備強。

神論3,劉表不也頂住了袁術孫堅?怎麼劉備頂不住袁術呂布?

神論4,孫策資源不如劉備多也照樣能平江東。

神論5:劉備不聽陳羣良言導致失徐州。

神論6:劉備接管的徐州人口有百萬。

神論7:劉表是個小軍閥

駁神論1:

劉備拿到完整的徐州屬於錯覺+讀書太少。劉備拿到的徐州最多就只有原來的40%,甚至可能只有三分之一。而陶謙生前徐州就經歷過曹操兩次屠殺,以及笮融的一次洗劫,資源能剩多少?徐州不需要時間恢復的嗎?敢問陳登糜竺是魔術師還是財神?能夠短期內把資源變出來不成?下面貼我一個過往回答,看看劉備實際掌控了幾個郡國?

快意恩仇法孝直:如果把劉備替換成李世民,蜀漢能統一中國嗎??

www.zhihu.com圖標

駁神論2:

曹操能力固然比劉備強,但兗州之叛沒有袁紹的幫助,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劉備那邊的糜竺提供的幫助能比得上袁紹?

還有人不信袁紹幫了曹操的,能不能回答我幾個問題再說話啊?

1,曹操都快斷糧了,程昱牌人肉乾也只能撐3天,請問曹操沒有袁紹幫助是怎麼撐那麼久的?而曹操斷糧的季節是陰曆9月10月,此時此刻能收上多少賦稅?3縣才產多少糧?

《三國志程昱傳》:太祖與呂布【戰於濮陽】,數不利。蝗蟲起,乃各引去。於是袁紹使人說太祖連和,欲使太祖遷家居鄴。太祖新失兗州,【軍食盡】,將許之。

《三國志武帝紀》:【秋九月】,太祖還鄄城。布到乘氏,為其縣人李進所破,東屯山陽。於是紹使人說太祖,欲連和。太祖新失兗州,軍食盡,將許之。程昱止太祖,太祖從之。【冬十月】,太祖至東阿。

《魏晉世語》:初,太祖乏食,(程)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

2,曹操徵徐州時帶走兗州大部分軍隊,和呂布在濮陽多次交手後剩餘兵力約1萬,可是後來為什麼莫名其妙的變成了荀彧口中的「十萬之眾」?注意哦!曹操此時只掌握了3縣,3縣能徵兵9萬?還值得注意的是曹操到了這種境地居然還想通過這些兵去打徐州!雖然10萬之眾誇張了,但是荀彧總不能把1萬誇大成10萬吧?而且就1萬人還想去攻徐州?老家不要兵守城了嗎?袁術都知道派3萬人攻徐州呢!

《三國志程昱傳》:今兗州雖殘,尚有三城。能戰之士,不下萬人。

《三國志荀彧傳》:二年夏,太祖軍乘氏,大飢,人相食。陶謙死,太祖欲遂取徐州,還乃定(呂)布。彧曰:「……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將軍攻之不拔,略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眾未戰而自困耳。」

本來興平二年夏天曹操都快斷糧了,搞得人相食,若干天后曹操居然還有心思還有軍糧遠徵徐州?要知道呂布因為缺糧而沒能成功接到漢獻帝,走不了遠路;曹操這裡居然還想遠徵?有點詭異哦!而解釋得通的就是袁紹給了軍糧續命。

哪怕1萬戰兵+上輔兵民夫這種,充其量也就兩三萬左右的總人數。根據《鄧艾傳》來看,漢末三國的戰輔兵總和差不多就是這樣。

《三國志鄧艾傳》:每大軍徵舉,運兵過半

連裴松之都覺得此時此刻曹操的人數不會太少。

臣松之以為於時徐州未平,兗州又叛,而雲十萬之眾,雖是抑抗之言,【要非寡弱之稱】。益知官渡之役,【不得雲兵不滿萬也】。

而這段史料實錘了袁紹給兵援助曹操:

謝承《後漢書》:(曹)操圍呂佈於濮陽,為布所破,投(袁)紹,紹哀之,乃給兵五千人,還取兗州。

根據前面的分析來看,這5000人還只是袁紹派出的第一支援軍。

而古代也不是沒人看出端倪:

唐朝李善:(袁)紹徵呂布,諸史不載,蓋史略也。

現代學者方詩銘先生也在其著作《三國人物散論》中也認為是袁紹親自援救了曹操。

3,東郡太守原本是夏侯惇,後來東郡大部分領土都被呂布奪走了,那麼請問後來東郡太守為什麼又變成了袁紹所署的臧洪?如果袁紹沒有出手把呂布趕出東郡,那臧洪又是怎麼變成東郡太守的?

《三國志夏侯惇傳》:領東郡太守。太祖徵陶謙,留惇守濮陽。張邈叛迎呂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輕軍往赴,適與布會,交戰。布退還,遂入濮陽

《後漢書臧洪傳》:在事二年,袁紹憚其能,徙為東郡太守,都東武陽。

兗州一共80縣,張邈陳宮一反曹操只剩下3縣了,而曹操剩下的3縣裡可不包含東武陽縣,東武陽縣能到袁紹手裡,只能說明袁紹出兵打跑了呂布在東武陽的守軍。

某些人能答得上我的問題嗎?

另外別和我提糜竺,糜竺對劉備的援助能夠比得上袁紹對曹操的援助?別逗了,糜竺那2000奴客能和袁紹的5000精銳比?袁紹的軍隊和公孫瓚、南匈奴有過多次惡戰,其素質早就不是討董時期那搞笑的素質能比的了。如果光靠糜竺就能翻盤,那劉備還去給曹操當客將作甚?

《三國志糜竺傳》: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

駁神論3:

孫堅要是不死,劉表未必能夠穩坐荊州,劉表的外交環境其實比劉備的有利得多,袁紹曹操早期都是劉表的盟友,後來李倔郭汜都是盟友,劉表發育的基礎和環境還是勝過劉備的,如果想要否認我說的內容,那不妨先回答我一個問題吧?請問是徐州的流入人口更多?還是荊州的流入人口更多?從流入人口上就能非常直觀的看出哪個州相對更安定了。

而劉表守荊州最多也就用人方面強於劉備用張飛,不過劉表能用的人其實也比劉備多點。

《三國志劉表傳》:袁術之在南陽也,與孫堅合從,欲襲奪表州,使堅攻表。堅為流矢所中死,軍敗,術【遂不能】勝表。

《後漢書劉表傳》:及李傕等入長安,冬,表遣使奉貢。傕以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以為己援。

神論家還說劉備要是打崩了袁術呂布就沒機會偷襲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就兩個殘破的郡國,你讓劉備拿頭打崩地跨豫徐揚三州的袁術啊?袁術被趕出兗州,也是在袁紹曹操夾擊下落敗的;

《三國志袁術傳》:(袁術)引軍入陳留。太祖與(袁)紹合擊,大破(袁)術軍。

駁神論4:

劉備前期的軍事水平是不如孫策,畢竟孫策的能力還是被曹操認可的。不過暴論家們覺得孫策資源比劉備還少就是非常爆笑的事了。有人居然拿北宋何去非的話背書,不知道這個人暴論很多嗎?此人雖然參與過修訂武經七書,可是我懷疑他的能力和同僚差距不小,至少他吹魏延子午谷奇謀就讓我很是懷疑他。

何去非:蜀師每出,魏延常請萬兵趨他道以為奇。亮每拒之,而延深以憤惋。孔明之出者六,蓋嘗一用其奇矣。聲言由斜谷而遂攻祁山,以出魏人之不意。一旦而降其三郡,關輔大震。卒以失律自喪其師,奇之不可廢於兵也如此!而孔明之不務此也,此銳於動眾而尤其智以用之也,嗚呼!非湯武之師,而惡夫出奇卒以喪敗其眾者,可屢為哉?

再來看看何去非對於捧孫策踩劉備出現了哪些史實硬傷?

《何博士備論》:「以劉備之間關轉戰,至於白首,不獲中州一塊之壤以寓其足。而(孫)策乃能以【敝兵】【千餘】渡江轉鬥,不數歲而席捲江東,此其過(劉)備遠矣。」

又是敝兵又是隻有千多人,請問您老是咋看出的呀?

《資治通鑒卷六十一》:時吳景攻樊能、張英等,歲餘不克,(孫)策說(袁)術曰:"家有舊恩在東,願【助舅】討橫江……(袁術)表策為折衝校尉,將兵千餘人、騎數十匹。行收兵,比至歷陽,【眾五六千】。時周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將兵迎之,仍助以資糧。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

這還僅僅只是孫策一部呢!還有吳景孫賁的部隊呢!人家好歹是去攻城的,兵力總不能少吧?誠然,孫策一部打得可圈可點,但是總不能把吳景他們的軍隊當空氣吧?總不能因為喫了4個包子才飽以後就只喫第4個包子吧?如果你這麼認為的話,我覺得不妨讓吳景他們撤軍,讓孫策的5、6千人獨自去對抗劉繇的幾萬人好了。

另外孫策的敵人真的很強大嗎?是體量大到袁術那個地步了?還是單兵作戰能力強到呂布那個地步了?反正諸葛亮(或者諸葛恪)認為他們不強。而劉繇是一個有太史慈而不用的人,理由也是非常逗的,他怕人笑話他,陳壽給他的評價「至於擾攘之時,據萬裏之土,非其長也。」恐怕也和這個有關。劉繇一跑路,孫策直接拿他的資源掃平江東。

《後出師表》: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羣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徵,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三國志太史慈傳》:會孫策至。或勸繇可以慈為大將軍,繇曰:"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笑我邪?"但使慈偵視輕重。

《三國志劉繇傳》:漢命加繇為牧,振武將軍,【眾數萬人】,孫策東渡,破英、能等。繇奔丹徒,遂溯江南保豫章,駐彭澤。

《三國志孫策傳》:劉繇【棄軍】遁逃,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

坐擁幾萬大軍,然後被打得棄軍逃跑。跑了以後還有1萬多人被太史慈招降了。這種人真的很強嗎?

《三國志太史慈傳》:後劉繇亡於豫章,士眾萬餘人未有所附,(孫)策命慈往撫安焉。

《資治通鑒卷六十一》:(孫)策入曲阿,勞賜將士,發恩布令,告諭諸縣:"其劉繇、笮融等故鄉部曲來降首者,一無所問;樂從軍者,一身行,復除門戶;不樂者不強。"旬日之間,四面雲集,【得見兵二萬餘人,馬千餘匹】,威震江東。

駁神論5:

《陳羣傳》中說劉備不聽陳羣良言導致失徐州的內容屬於專美傳主之辭,劉備接手徐州的時候不是公元194年嗎?而呂布襲徐州是公元196年的事,194年呂布尚且和曹操在掐架,未分出勝負,怎麼可能抽得出手去打劉備?這一點《三國志集解》也說得很好了。而且劉備不接管徐州難道就是明智的決定了?別看劉備當時是豫州刺史,可是實際控制的地盤也就小沛1城而已,周邊諸侯豪強林立,比如陳王劉寵、來歷不明的豫州刺史郭貢,還有像李通、許褚那樣佔據一縣數縣甚至一郡的地方豪強。徐州抵抗不了袁術,難道小沛一城的資源就能抵抗劉寵、郭貢、袁術、劉闢?這點《三國志集解》也說得明明白白了。

陳景雲曰:呂布時據兗州,與曹操相持,何暇分兵規取徐州?及布為操所破,乃東奔備,已在備領徐州之明年。至備與袁術戰,術誘布襲取下邳,此又在布奔徐州之後一年。當時(陳)羣止可料袁術之爭徐,不能逆睹呂布之為害也。【況備雖名領豫州,不過屯兵小沛】,謙既卒而備不領州事,徐州為他人所有,【備亦安得有容足之處哉】?他日袁、呂相為首尾,協傾徐州,此變生意外,初非始謀不臧,輕舉貪得,致貽顛蹶,又何追恨之有?斯實由魏史事後附會虛談,(陳)承祚未及刊削。

駁神論6:

居然還真有人拿陳登那句「彼州殷富,戶口百萬」論證劉備資源豐富啊!我差點沒笑出聲!拜託,陳登是請劉備去接管徐州的,怎麼可能把徐州往差了說?還真相信徐州被屠後有那麼多人啊!來來來,給你看段史料!

《三國志牽招傳》:又遼東太守公孫康自稱平州牧,遣使韓忠齎單於印綬往假峭王……(韓)忠曰:"我遼東在滄海之東,【擁兵百萬】,又有扶餘、濊貊之用;當今之勢,強者為右,曹操獨何得為是也?"

牛不牛?遼東苦寒之地能養活百萬大軍!人口數豈不更多?這種吹牛的嘴炮能當真嗎?可笑!

駁神論7:

劉表是個小軍閥?怎麼看出來的?

司馬彪《戰略》:一州之人,有樂存之心,聞君盛德,必襁負而至矣。兵集眾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術等雖至,無能為也。"表曰:"子柔之言,雍季之論也。異度之計,臼犯之謀也。"遂使越遣人誘宗賊,至者五十五人,皆斬之。襲取其眾,或即授部曲。唯江夏賊張虎、陳生擁眾據襄陽,表乃使越與龐季單騎往說降之,【江南遂悉平】。

就這樣,你還跟我講劉表是小軍閥?

《三國志武帝紀》:(初平)四年春,軍鄄城。荊州牧劉表斷術糧道,術引軍入陳留,屯封丘

《後漢書劉表傳》:初平元年,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叡,詔書以表為蒯州刺史。

劉表經過3、4年的發展,勢力怎麼說也談不上小吧?而且他都是荊州牧了,和手下的君臣關係又比荊州刺史時期更深了。荊州和徐州比,荊州的人口還真更多些,這還是徐州沒被屠的情況下。在東漢強盛期,荊州共628萬在籍人口;徐州共278萬在籍人口。

荊州:

《後漢書郡國志四》:南陽郡,三十七城,戶五十二萬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萬九千六百一十八。

《後漢書郡國志四》:南郡,十七城,戶十六萬二千五百七十,口七十四萬七千六百四。

《後漢書郡國志四》:江夏郡,十四城,戶五萬八千四百三十四,口二十六萬五千四百六十四。

《後漢書郡國志四》:零陵郡,十三城,戶二十一萬二千二百八十四,口百萬一千五百七十八。

《後漢書郡國志四》:桂陽郡,十一城,戶十三萬五千二十九,口五十五萬一千四百三。

《後漢書郡國志四》:武陵郡,十二城,戶四萬六千六百七十二,口二十五萬九百一十三。

《後漢書郡國志四》:長沙郡,十三城,戶二十五萬五千八百五十四,口百五萬九千三百七十二。

《後漢書郡國志四》:右荊州刺史部,郡七,縣、邑、侯國百一十七。

徐州:

《後漢書郡國志三》:東海郡,十三城,戶十四萬八千七百八十四,口七十萬六千四百一十六。

《後漢書郡國志三》:琅邪國,十三城,戶二萬八百四,口五十七萬九百六十七。

《後漢書郡國志三》:彭城國,八城,戶八萬六千一百七十,口四十九萬三千二十七。

《後漢書郡國志三》:廣陵郡,十一城,戶八萬三千九百七,口四十一萬百九十。

《後漢書郡國志三》:下邳國,十七城,戶十三萬六千三百八十九,口六十一萬一千八十三。

《後漢書郡國志三》:右徐州刺史部,郡、國五,縣、邑、侯國六十二。

史料都貼出來了,算數總會吧?徐州人口本來就少於荊州,被曹操屠殺後減少幾十萬在籍人口,一羣人跑江東。笮融又帶走數以萬計的人口,最後就剩兩個郡國在劉備手裡,劉備恢復也就一兩年時間,拿頭和劉表比勢力啊?而且荊州有很多外來人口的。

《三國志魏書衛覬傳》:關中膏腴之地,頃遭荒亂,人民流入荊州者【十萬餘家】

注意單位!不是10多萬人!是10多萬家!一家通常不止1人的,這是常識!漢朝一戶通常是3到5人,也就是說關中流入荊州的人口有幾十萬人!

《漢書食貨志》: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

這還只是關中一地流入的人口呢!那豫州河南等地呢?難道沒有人口流入?這兩地離荊州近,交通相對方便,又多戰亂,很多士人豪強都來這裡避難,他們就沒有依附人口的?所以我說鍵盤俠不讀書就在於這些細節他們壓根就沒去想過,張口就來!把心思全放黑人物上,能有多大進步空間?

《三國志趙儼傳》:趙儼字伯然,潁川陽翟人也。避亂荊州,與杜襲、繁欽通財同計,合為一家。太祖始迎獻帝都許,儼謂欽曰:"曹鎮東應期命世,必能匡濟華夏,吾知歸矣。"建安二年,年二十七,【遂扶持老弱詣太祖】

《後漢書劉表傳》: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表安尉賑贍,皆得資全。

呂布勢力雖然不是很龐大,但是好歹也有一支百戰精銳,而且呂布成為諸侯後第一次破袁術並非全靠自己的力量。

《三國志呂布傳》:術怒,與韓暹、楊奉等連勢,遣大將張勳攻布。布謂珪曰:"今致術軍,卿之由也,為之奈何?"珪曰:"暹、奉與術,卒合之軍耳,策謀不素定,不能相維持,子登策之,比之連雞,勢不俱棲,可解離也。"布用珪策,遣人說暹、奉,使與己併力共擊術軍,軍資所有,悉許暹、奉。於是暹、奉從之,勛大破敗。

你就直接告訴我劉備對戰袁術的時候有沒有這種貴人相助吧?

劉備前期軍事水平確實不過如此,但是劉備第一次丟徐州和軍事水平有啥關係?第一次丟徐州不是因為用人問題+收留呂布嗎?用人和軍事又是怎麼扯上邊的?按你的邏輯劉裕錯用沈田子能看出劉裕打仗菜咯?黑子要邏輯沒邏輯,要史料沒史料,大放厥詞的勇氣都是誰給的?梁靜茹嗎?記住,不按照基本法的一踩一捧,總將會被打臉的。


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