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

知乎第一次被邀@_@這個答案就當紀唸了

我身邊好像沒有厭世的人,從小到大都是我自己在厭世,很少跟朋友交談的時候能夠說明白那種感覺,說明白了他們大概也不怎麼能理解。就好像他們在明我在暗,兩個不同的世界。

厭世的原因我自己也不清楚,很多人厭世是因為從小經歷的一些事情,我童年也不算快樂,經歷過被同學孤立嘲諷,家庭支離破碎,但我覺得我應該不是因為這個,我更偏向於天生的。我很小的時候就懂很多大人的道理,12歲就看著電視裏偶爾出現的十九禁段子哈哈大笑,15歲那年開始瘋狂寫遺書。我爸媽說我早熟,我的確是。初中的時候我就開始厭煩老師家長講給我的大道理,並且拚命質疑,因為他們說的我都懂。可他們自己的人生也不見得能跟他們講出來的大道理媲美,他們侃侃而談著那些聽起來平庸的觀念讓我覺得厭倦。但是我依然會用很真誠的表情聽著,然後說些好聽的來表達我的信服,所以老師們對我很有好感,他們覺得我跟那些聽不懂大人的話,調皮反抗的孩子不一樣。可不是不一樣麼,他們都還是孩子,怎麼會懂察言觀色和笑裡藏刀。高考那年家裡發生了一些變故,我親眼目睹了親人之間反目,和為了錢不擇手段的一些陰暗面。從此徹底黑化,再也不試圖把自己拉進光明的世界裡。我應該也是從那一年開始從一個有厭世情緒的少年轉換成了一個極端厭世的青年。我在大學校園裡獨來獨往,拚命看書,不說話的時候一臉兇相,眼神裏飽含著對這個世界的深深惡意。性格開始變得陰陽不定,有點偏執,卻極度缺乏耐心。

同寢室的幾個女生應該多多少少都覺得我奇葩。我的確是。畢竟她們成羣結隊有時候上廁所都要在一起,我卻因為厭煩這種表面和和氣氣,背後趁對方不在的時候就狂說對方壞話的膚淺關係,而永遠和她們保持距離。我極端完美主義,不想談那些看起來庸俗至極的戀愛,接觸過的男生聽起來永遠都缺乏深度,雖然我自己也不見得多牛逼。

後來工作了這種感覺就更強烈了,畢竟社會上打著官腔做著卑劣之事的人就更多了。有一段時間為了頂住工作壓力,我帶著假面強顏歡笑,就像初中時那樣演技大開。後來漸漸發現這樣的自己都令我討厭。原來那個笑裡藏刀,自詡不凡的自己都已經成為了我厭世的一部分了。那段時間可以說相當痛苦,頻頻失眠,想死的心情更加肆虐,我開始反省自己過往的人生,開始厭惡自己的曾經,憎恨過往的那些事情,我把我的人生全部否定掉。我連自己都開始無法容忍了。最近這種感覺在我開始學習一門新的語言之後變得淡了一些,可能就是轉移了注意力,沒那麼強烈了。但是我看待世界的方式還是那麼悲觀和激憤。不喜歡聽道理,也不喜歡看一些評論性的節目,公司組織個活動我永遠都坐在角落裡默默刷手機,同學結婚我去參加婚禮也永遠都不想加入那一桌子八卦的話題。有時候覺得厭世大概就是活著沒意思,我現在的確是沒什麼意思。但是現在長大了不像以前那麼無牽無掛,我給自己訂了個目標是撐著活到30歲。30歲之前我就好喫好喝開開心心就當來這個世界旅了個遊,這麼想著自己就能開心點兒,偶爾也能給周圍的人開個玩笑,給父母打電話的時候能語氣好點兒。我大概就跟一個朋友說起過我這些情緒,說完嘴巴大打顫,淚水狂飆,最後那個朋友勸我去看心理醫生。開玩笑吧。我纔不去。厭世如我,纔不需要得到這個世界的救贖。


「如果我媽當年沒生我,我定會感謝她的不生之恩」

日常心理活動


謝邀。

我的身邊確實沒什麼厭世的人(也可能是我沒發現吧),我也不能算是完完全全的厭世,因為無論怎麼樣的漂泊,我依舊能夠不算好的活下去,但在我認為是能夠活下去的人才擁有巨大的悲哀。

先前一個朋友和我聊天時總會扯到很哲學的方面去,我身邊志同道合的朋友並不多,所以只裝作淡然,覺得沒必要深入(我並不是不認真對待友誼,認真過會發現痛的還是自己),他卻說我骨子裡有種隔世的空漠感讓人有些畏怕,彷彿是什麼都不感興趣,我沒有去反駁什麼,只作「嗯」的答案。

厭世,自然和個人的經歷息息相關,是對世界的失望徹底,但又會夾雜著些許探索的好奇,他們大概不會死去,在我看來他們要好好的看著這個令他們厭惡的世界,以防下輩子再重新來過。

最後附圖。


我吧,不喜歡這個世界,主要是不喜歡人類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我這輩子不會生孩子

眾生皆苦,佛說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只要活著,就逃不脫苦

每個年齡段都有每個年齡段的煩惱,永遠也求不得解脫

人生苦海無涯,幸福與快樂只佔少數,嬰兒出生全都是哭的,他們知道他們來到世上是來受苦的

不誕生於人世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一定要見到人世的光亮,次好的選擇就是迅速離開

我絕對不會再創造一個生命來陪我受苦了,存在是不值得的

生來勞碌愁苦命,只願長眠不復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