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過去信息不發達還說得去,當今直播遍地的年代,為何不搞直播教育?將重點大學(高中)課程全程直播,技術上完全沒有難度。如此可以實現完全的教育平等。


教育完全沒有壟斷,只有文憑是壟斷的。你隨便自學,我發你文憑算我輸。


正因為是信息時代,所以才需要壟斷資源,壟斷資本。

知識不是資本。壟斷知識纔是資本。

知識只能為普通人提供社會平均利潤,而社會平均利潤通常情況下只能達到維持生存和部分發展的水平。

而壟斷知識可以提供超額利潤,超額利潤可以用於資本積累。

所以教育本質上重點不在於知識的傳播(或者稱為常識的傳播),而在於壟斷知識的傳播。

直播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教育資源的不平衡,之前微信上瘋傳的《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正是在講這一點。

國家需要更多人才,需要更多掌握壟斷知識的人才,所以教育直播本質上國家是不反對的。

反對的是龐大的教師隊伍。因為教師隊伍(或者每種隊伍中)中佼佼者終歸是少數。一旦直播教育流行,一定會有頭部效應,強者通喫,弱者餓死。所以可以看到大多數人反對的這樣一個局面。

學生羣體是不反對的,因為可以節省教育城本成本,接受更高教育質量,實際上是一種進步。

如何解決和安頓好這一大批教師隊伍,是直播教育面臨的最大難題。


首先,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一對一的答疑解惑是優質教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直播點播技術並不能改變這一點。

這使得優質的教育資源依舊具有稀缺性。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稀缺資源被壟斷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次,我有一個自以為很有道理,但認同的人還不多的觀點。

那就是」資本的本質是影響分配的能力」。也就是說,任何能影響分配的事物都是一種資本。

按照這個觀點,教育資源能影響分配,所以教育資源是一種資本。

資本走向壟斷也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


因為知識技術也是資本,資本最終都會走向壟斷。
不是教育資源的壟斷,而是教育認同的壟斷

壟斷的不是教育資源,而是能力證明。

大學文憑所驗證的其實不是你受過什麼樣的教育,而是你具備考入某個大學並畢業的能力

比如有兩個人應聘你的公司,一個是高中學歷,但自稱看直播學完了清華大學的課程,另一個則是清華大學本科學歷。

對於前者,你心裡會嘀咕「他真的學會了嗎?清華大學的直播課程,和實際上課有什麼區別?他做了課程作業,有實踐能力嗎?」

而對於後者,你會想「首先,這個人能考上清華大學,說明他不僅智力、學習能力高,也願意努力。而且他能畢業,成績不差,說明他專業能力不錯。」

你看,後者的優勢其實不在受到什麼教育,而是他的能力是得到證明的。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網課遍地開花,但是能開具證明的諸如Coursera一類的網站,一直被。。。


慕課裏課程多的是,也沒見你們去學啊。
高中不多,大學的課程網上到處都是啊。但是沒有文憑,誰承認呢?

社會的任何進步都需要有與舊利益既得者匹敵的力量去推動。


天氣冷,我賴了,請原諒。

如果展開,真的可以討論很多。有時間一定為題主儘力,再次抱歉。

就簡單一句!!!!!

赤裸人性!!!!!!!!!!!!!!!!!!!!!!!!!!!!!!!!!

人類的基因不改造,最底層的本能不會改變,於是。。。。。。。。。。。大家都可以慢慢展開了。


我發現前面的答主們普遍沒有關注技術性問題。直播是不是真的能釋放教育資源?一定程度上可以。只能說是一定程度上可以。那麼教育部針對不同學科出個書單,在每個城市圖書館中分門別類的列出來是不是也可以?教育如果只是看看視頻,聽聽講座就能解決的問題,那就沒必要維持這麼大的教師隊伍了。視頻的互動能力為零啊……知識傳播是要付出成本的。雖然對每個個體來說有區別。但是都要消耗教育資源。不會真以為教育經費是白花的吧?

這個問題滿滿的槽點...

那些沒有上網條件的學生怎麼辦?

那些初等教育沒有很好完成的人怎麼辦?那些普通大學的老師怎麼辦?教育本身確實存在壟斷這個問題嗎?有好爹所帶來的在教育上的優勢,只靠直播能夠解決?題主想實現的是教育的機會公平還是結果公平?

最後,現在重點大學的精品課程在網上很多,題主確實有去看嗎?學習了多少呢?

戾氣有點重,不好意思。
受教育對象的差異性怎麼辦?合作怎麼實現?社會羣體生活技能怎麼培養?教育的強制性如何實現?
因為壟斷有利可圖,共享無利可圖。

推薦yale open course

很多專業都有接近全套的課程了。

直播不太現實,但是錄播的課程資源也非常不錯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