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國人對規則和秩序的維護是一代比一代強。剛建國那會兒全國多數人是文盲,不認識字,寫信要找文化人代筆,但後來我們大力發展教育,現在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沒讀過書、沒文化、沒素質的人越來越少,這就意味著越是年輕人,受到的教育就越高,更願意遵守規則、維護秩序。這句話反過來說就是:年齡大的人,受到教育的人數低於年輕人,遵守規則、維護秩序的人數也要少於年輕人。

碰瓷的多是中老年人可見一斑。


其實根本原因是每個人年老後,都會不自覺的感覺自己彷彿閱歷豐富,自己說的話做的事就是對的,哪怕不對,因為自己上年紀你們也得體諒。

不止交通法則問題,人在不斷成長中自負心裡會不斷成長,變得越來越不會聽取意見更不願做出改變,而且面子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大多數上年紀人不自覺的會流露出想當年我怎麼怎麼樣,以年紀作為阻擋自己改變的絕對理由以及借口。

你想改變他們守規則,先改變他們的心態問題。

最後一句話,我這把年紀了,吃的鹽能繞地球三圈,你覺得我的觀點會不對?你們憑啥說我?我都是能當爺爺的人了,你憑啥說我?


很簡單,因為別人不敢撞它唄

在中國,哪怕是自殺,寫了遺書,一個人突然快速跑到馬路上被車撞死,也要給賠償,只是多少而已

更別說那些老人,老人闖紅燈,司機必須快速讓開它,不然撞到了司機要賠錢

老人死了,司機賠錢有錢

老人傷了,司機賠醫藥費部分

老人沒事,還會大罵你怎麼開車的

反正司機怎麼著都是大量虧損,自然不敢碰老人,老人自然無所畏懼

要制止闖紅燈,要麼罰款,大量的罰款,第一次100記錄下來,第二次200,第三次400,看他能闖多少次。要麼扣掉保險金等,愛死不死

現在這種沒處罰的根本不能讓人敬畏法律

另外,曾經6-7點在廣州中山大學附近等紅綠燈,我基本是很遵守綠燈行的,哪怕沒人沒車我也等綠燈,結果綠燈來了一輛麵包車呼嘯著開過去差點撞到我,這我找誰說理去


在以前,趕上辦個什麼事,類似找政府部門辦個證之類,老輩人經常第一反應是,去找張叔叔的大兒子,他媳婦在XXX上班……

是的,幾千年農耕文明養育的宗族社會下,人們靠的是人際關係和道德禮法滿足自身需要和維繫社會穩定,遇事首先想到的是:找人把事辦了

這跟「現代中國的大部分中老年人都喜歡無視交通法規」有毛關係?在我看來,關係不小。

費孝通說,鄉土中國大致是「無訟」的,在人口基本不流動,終生守著一畝三分地的人來說,天子王法,不如祖宗家法。大家有事,靠的不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法制觀念對從那個社會走過來的老年人來說,是個新鮮的概念。

如今社會早已經進入依靠陌生人之間交流與合作才能繼續發展的階段,於是必須依靠契約與規則來維繫這種陌生人之間的關係。

新中國成立前後出生的人,他們受教育的年代,還是宗族觀念根深蒂固,計劃經濟天經地義的年代,規則與契約不是他們的思維邏輯和行為方式。

道理他們都懂,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也不是管不住啦,在很多老年人的底層意識里,就不存在「法規」的概念。

以前一提起「中國式過馬路」,老有人提到一個詞「國民素質」,包括很多低智媒體。素質一詞,只有用在個體人身上的時候,才有意義。提到交通陋習,有人言必稱西方,如何如何「全民高素質」,這些人只看到了西方眼前的「高素質」,忘記了他們邁進現代社會、汽車社會後,付出了怎樣的慘痛代價,經過了幾代人的血腥洗禮,才換來今天的「全民高素質」。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治療「中國式過馬路」,再多苦口婆心的宣傳,也起不到實質作用,如果好言相勸管用,要警察做什麼。

只有再過幾十年,等社會進程將已經不適應存在的觀念徹底淘汰(秉持這些觀念的人死去)後,「中國式過馬路」才能根治。

以前開車在路上,見到車前闖紅燈的,恨得牙根痒痒。現在淡定多了,知道這些無視規則,將自己和他人置於危險境地的人,大都是被時代淘汰的人,讓他們自生自滅去吧


因為習慣了,以及倚老賣老,覺得自己走在路上天大地大唯我獨尊,一點也不關心周圍的危險

昨天我這才出了個交通事故,奶奶騎電瓶車搭著孫女過馬路,大貨車右轉,路口是綠燈

電瓶車進入貨車盲區,直接碾了過去

奶奶毛事沒有,孫女沒了

這次事故是貨車全責無疑了

這個老奶奶的情況代表了部分老年人的思維,我沒錯,我就要走,我有一萬個理由這麼干,出事了就是你的錯,你賠我

但是卻忽視了很多後果,賠錢保險公司出了,人沒了,這是交通意外不是故意殺人,也不能叫貨車司機償命,別人貨車司機也就心裡愧疚一下,但是老人這一家兒女得記恨一輩子

在路上見了不少,騎著電三輪車接孩子放學在車流中蛇皮走位的,老頭推著嬰兒車健步如飛從綠化帶飛出來的,老太太牽著或抱著嬰兒左顧右盼站在路中間的,不遠處就是斑馬線,但是他們就是不願意多走兩步,或多等幾十秒紅燈

我有時候都會惡毒的想從旁邊飆來個車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痛,然後又在心裡痛罵自己的殘忍


規則的增多和進步

一方面是社會管理模式的改變,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技術的進步

但是人類的學習和適應能力是有限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種適應力本身是「體制化」。

本身是社會的生產機器為了節約穩定和信息溝通成本所營造的一種假象——這是一種更簡單的思考模型,大多數活在裡面的人不會去實際意義上的思考真實世界,節約了組織運轉所需的資源(在大多數時候,這樣的組織才能生存下來)。

這本質上和「出生時就有的技術是一直都有的,35歲前的技術都是友好的高科技,35歲後誕生的技術都是要遭雷劈的黑科技」是一樣的。

中老年人已經逐步淡出生產機器,對於他們來說,社會機器去銷毀他們的舊體制化並建立一個新體制是效率很低的。

除了那些生育率已經很低老齡化的國家不得已以外,正常國家不需要在國家層面上不經濟的去改變他們的社會邏輯(生產底層邏輯),使用一下餘熱就好了(不殺人放火就行)。

正常情況下,所有社會此項資源都會投入到更具有性價比的年輕人身上去。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提高,年輕人「體制化」的速度會加快。

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法治精神提高。

2:人道主義提高。

3:將以上兩個道德化。

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能夠有效地降低年輕人在更複雜地技術條件下,既掌握技術裝備和知識地使用,又能更快速且更穩定的在社會規則方面進行運行。

儘管這三者深入後,新生產出來的年輕人的廣泛適應力更差,適應時間更短,適應模式更少,但製造和使用成本更低(儘管絕對值提高了,但是這是因為內容增加了,並不是說效率降低)

因此越先進地社會,其實老一輩人留下的「年輕人不習慣的陋習」會更多。這一點我們在歐美髮達國家很容易觀察到。

簡單的來說:我們這一輩人以後老了要遠比現在的老人更不守規矩。

不過由於當時的法制與人道主義的道德化程度提高,未來的年輕人應該不會那麼「出言不遜」,他們只會採取實際的隔離措施而已(由於道德化與法治化程度更高,所以實際隔離效率會比現在強得多)。

具體的變化大約如下

現在中國的法制化和人道主義道德化的程度還不高,一個老人如果接受新鮮事物和新規矩的能力較強,他就不會被冠以隔離的實際舉動。

在未來,法制化和人道主義是道德規範化程度更高的,所以老年人是否接受新鮮事物和新規矩,和年輕人是否隔離他沒有關係。

簡單舉例的話,如果中國老人現在玩吃雞,年輕人和正常人一樣接受他的可能性很高。

但是在發達國家,這個老年人就得有主播級的戰鬥力才能獲得同等戰力。

這和是否受歡迎無關,發達國家會更多的「讓著你」「歡迎你」,當然,那只是口頭上的——在技術相當的情況下,實際上是發達國家的老人更加被排斥(道德成本過高)。

簡單的來說,法制化和人道主義道德化就是合法且更具有效率的歧視策略——國家收回了人民本身的歧視策略,進行統一計劃性歧視。

簡單的來說就是:國家收回老人的報廢權力,進行統一定量定性報廢。


因為他們趕著去死


在這個問題下回答的人,大多優越感爆棚,覺得老人一定就是固執己見,冥頑不靈

其實,本質上和認為都2019了還有傻叉沒出過國的王思聰沒多大差別王思聰從小出身優越,不知道底層人生活是啥樣,也不願意去真正接觸底層人的生活,只能從身邊的朋友以及自己在網上的見解中去獲取底層人的生活情況,所以對他而言,他是真心的覺得都2019了,你都還沒本事出一次國,只能是你自己不努力。說回這題下的一干優越感爆棚的答主,基本都是出身於80末期和90年代,其中大部分出生於城市,基本從小就跟紅綠燈打交道,學校里也會隔三差五組織交通安全課,請幾個警察,放很多血淋淋的案例照片,用真實事故為懵懂的小學生現身說法;少部分沒有出生城市的,基本也能斷定上過大學,受過高等教育,在大城市生活了很多年,在一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大環境熏陶下,當然會遵守交通規則,也能深刻認知違反規則的壞處。然而這些老人,一來小時候從未跟紅綠燈打過交道,二來也沒有遵守交通規則的大環境來影響他們行為,三來,更沒有老師、警察苦口婆心的教導,他們當然就不會遵守交通規則。扯遠一點,很多人以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自居,以為自己遵守交通規則、勤勞吃苦、聰明好學、踏實都是天生的民族屬性,其實這些都是TG建國後一直推行文化教育賦予你們的品質,對於中國大眾而言,在建國前,品行並不比現在的印度人、黑人優越,至於什麼論語、四書五經之類的,別做夢了,你能有機會看論語,早就是封建社會前1%的佼佼者了所以,再回到這個問題上,為什麼現在中老年無視交通法規現象越來越嚴重呢,因為城鎮化!大部分農村人進入了城市,然而城市管理者卻並沒有給予他們相應的教育課程,所以他們用農村的交通規則在城裡生存,對在城裡生活慣了的人產生了影響。這個問題是城市管理者缺課造成的,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你們站在道德高地上譴責一番能解決的,而應當是在大範圍條件下,督促城市管理者重視這個問題,分派社區街道辦定期舉辦交通安全知識講座,組織閑散的中老年人參加課程;在小範圍條件下,盡自己的一份綿力,做一個漂亮的PPT,搜集血淋淋的案例,為身邊的大爺大媽普及交通安全知識講座。

如果人闖紅燈撞死白撞,估計闖紅燈的人就少了。


我奶奶80多了,在農村,現在都看不懂紅綠燈,老是問我姑姑紅燈表示什麼綠燈表示什麼,當場說了能明白,但是回去以後就忘了,又不經常去縣城。


因為可以靠碰瓷訛詐車主,從而為子女賺到巨額財富。希望中國能夠制定最嚴格的法律,並加以制裁他們這些人群


因為對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的重要時期是你高中到大學和工作後的這一期間大概是16歲到30歲。所以每個人不由自主的其實都是按照16~30歲這幾年所形成的行事風格和生活習慣在度過剩下的時光。

今天的老人算五六十歲,他們的16~30歲你就要倒回40多點之前,40多年之前,我們國家的確是沒有那麼重視交通規則。所以大部分老人就養成了習慣,這麼多年來一直是這麼進行,而他們也沒有與時俱進的去不斷的更新自己的學習。

再加上我們這個社會尊老愛幼也是一種傳統,所以當你年紀大了,比如說你過了60歲就會得到很多照顧,時間長了,很多人就把這些照顧看作了方方面面理所應當的。所以覺得年紀大了不講究交通規則,你也應該原諒,應該體諒,因為我年紀大呀,不方便呀…


因為交規裡面的每一個字都是用鮮血寫成的。

當又寬又平的公路在一片鄉土新開闢好之後,只有通過鮮血才能讓人們重視規則。

===

新開闢的道路,雙向8車道,綠化帶兩邊是非機動車道。且非機動車道上不存在違法停車,暢通無阻的。

你能看到:

·逆行的

·在8車道上亂竄的,車道線是啥?不知道。

·非要走右1和右2機動車道的,甚至直接走左1車道的,一大堆機動車在後面跟著挪。

·半路中間直接橫拐的

·硬別大貨車的

長假前,1起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相撞,電瓶車上的人直接飛出去,當場離世。


還是當年強制保險的政策原因 加上後續交警判責的時候因為有保險就勸車主認全責 造成了老年人本來就活不久了 不如留給子女一筆錢的心態

換句話說就是違法成本太低 人車事故中車主永遠沒有無責判定 這種情況實在不符合當今社會了


因為0成本啊,至少看起來是0成本。

而當一件事0成本的時候,只要有一丁點收益,它的利潤比也超過了馬克思說的300%了。


改變不了就肉體消滅嘛 ,三責500萬,交通事故不扛主責全責就行了。

老齡化這麼嚴重,做點貢獻。

以上言論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胡說八道。


知乎上看來年輕人多,明顯的有色眼鏡。無視交通法規的,不僅是中老年人吧。

執法嚴格的地方,的時候,中老年人也很遵守交通法規。執法不嚴的時候,年輕人也會無視交通法規的。

另一個因素,年輕人學習能力強,交通法規變化了,適應比較快。而且年輕人有駕照的多,系統學習過交通法規的比老人多一些。

記得有一年,我所在的城市,嚴格管理非機動車和行人闖紅燈,抓到一個,罰款五元,還要在路口執勤,抓其他違規的,不管年輕年老,有過一次經歷,很快就不闖紅燈了。

可這樣的執法是一陣兒一陣兒的,過後,誰闖紅燈誰就能過馬路,誰不闖,半天也過不去。那就沒有多少人遵守法規了。

說實在話,我也開車,也騎車,也步行。感覺現在的交通法規,偏向機動車比較多,非機動車路權很小,有些地方,有些路段,乾脆就沒有非機動車道。公路現在也比較寬,行人如果按照路燈指示走,行動迅速的年輕人還好,稍微反應慢點兒,一個燈過不去呀。

而我們的法規,又要講人權,行人和機動車事故,機動車無過錯也要有責任,所以機動車感覺行人違規太多,行人感覺機動車橫衝直撞。


因為現在的機動車和行人出現事故,機動車無責也要賠錢。所以部分老人有恃無恐,沒準還多了個生財之道。


沒有其它原因,就是個習慣,以前不注意交通安全沒有什麼大問題,現在出事情的大都是他們。


規則?秩序?對那一部分人來說,就是個屁。很可悲的是,原本以為只是HWB那一代人,現在才發現,禍害至少三代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