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上答案:因為全球化對中國最有利。

今天中國面對的最大的危險就是逆全球化,美國特朗普各種方式退羣、貿易戰和單方面的關稅壁壘,似乎給世界上營造了一種不可阻擋的逆全球化趨勢。可以很明確的說,反全球化就是反中國

從2018年開始美國就有人提出新冷戰這個說法,要美國跟中國全面脫鉤、美國和中國各自形成勢力範圍並砍斷一切聯繫,形成各自的保留地。

然而我們必須儘力避免形成新冷戰,首先我們在現在的全球框架之中,其實是佔據主動權的,甚至可以說我們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當然這個說法有爭議,在某些朋友眼中可能美國纔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我認為,儘管美國的資本家獲得了巨大的利益,美國的民眾也想享受到了物美價廉的產品,不用很努力就可以活得很輕鬆。但是我認為全球化給美國這個國家帶去的產業空心化,長遠來看弊大於利。,而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了齊全的工業。

AND我們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最大的消費國、是全球126個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我們擁有著全世界最強大最齊全的工業能力,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嚴重的生產過剩。不僅僅是生產產品過剩,同時面臨著資本過剩,勞動過剩。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世界,全世界都是我們的市場,我們緩解了三大過剩,盡情地傾銷我們的產品,帶動我們的產業升級,向全世界輸出我們的資本、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勞動力。我想問一問這個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美好的事情嗎?

瞧一瞧這是多麼讓人陶醉的增長率呀!!!

然而一旦新冷戰開啟,中國被迫和美國脫鉤。由於歐洲、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這些都是美國的傳統盟友,同時還是這個世界上消費能力最強的地區,一旦少了他們我們的市場將會減少到什麼程度,對我們國家經濟的影響有多大,我想都不敢想。而且中國陣營也遠不如美國陣營,可以說一旦脫鉤那入關將成為一種遙不可及的夢想。

一帶一路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戰略,從本質上來講,他是中國推進全球化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為了建立中國自己的貿易自留地的措施。

現在特朗普不斷地推動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就是因為他們在除了比如尖端晶元、航空航天、尖端醫療器械等領域的還具有優勢以外,其他的領域對面中國早已經潰不成軍。特朗普試圖使製造業迴流美國,讓美國重新變成一個強大的產業大國。我認為中國必須全力阻止製造業迴流美國,因為我們絕對不想面對一個具有金融霸權、美元霸權還具有產業霸權的美國。

未來,我們的目標是繼續維持與日韓、歐洲等發達國家的貿易關係,同時積極推動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的過程當中獲利使他們積極的融入由中國主導的全球化進程。告訴其他國家任何反對全球化的措施都是自絕於世界。

只有這樣我們憑藉著我們強大的工業能力、強大的對外貿易優勢和巨大的市場、蘿蔔加大棒的方式,使得更多的國家更深度的融入全球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他們的力量。


可以借鑒^_~


很簡單,因為經濟規律決定了未來不可能回歸到民族工業的時代,而貿易保護保護主義會將全球化變為區域性全球化。


我又來了,剛答完題,我們的要求是200字左右,給大家做個參考咯,稍微改改就可以交了。

盡量不要全抄哈 萬一是一個學校的呢hhh


  1. 貿易保護主義它會對本國經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從長期來看,它對經濟是有害的。在高度信息化和交通發展迅速的現在,一項產品的生產可能由不同地區不同企業共同完成,貿易保護主義將阻礙各國間的合作貿易,從長期來看不利於產業發展。
  2. 貿易保護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留住一些產業的就業機會,但不能增加社會總的就業機會。一般來說, 週期性失業和經濟大環境有關,自然失業則與勞動力市場有關,這些都與自由貿易關係不大。
  3. 我國一直以來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政策,不僅收穫了友誼,也取得了發展。改革開放後不斷增長的經濟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中國從長遠角度看,應當堅定不移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


我們推動的也不是真正的全球化,或者說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貿易全球化。只要人民幣一天沒有國際化,我們的全球化就沒有真正的底氣。

我們的全球化可以理解成就是單純的商品全球化!就是沖著輸出去的,就是為了貿易順差!進口各種工業成品,半成品和原料也是為了製造出商品再賣出去。說白了就是為了攢家底,為了打好一個強國的基礎!(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是另外一個重要基礎)

至於美國,國家意志肯定不允許出現這種挑戰者!但是兩國經濟聯繫緊密,資本又天性逐利,我們推動全球化符合我們的利益。相對的美國逆全球化也符合他們打壓中國保住自己金融霸權的核心利益,這種情況會持續很久,鬥爭會越來越殘酷。

希望形勢越殘酷,我們離勝利越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