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韜 清道光年間生人 標準的文人、官員、社會精英。

寫過一本叫&的書,還配有自己的插圖。

記錄了他在各處的見聞,就包括歐洲見聞。

他筆下的愛丁堡

他筆下的蘇格蘭 杜拉鎮

書中有不少點評,我有時間再抄一點上來。

從畫面可以先直觀感受一下,他會是個什麼態度。

我只記得有一段,寫他去博物館參觀,他發現洋人們在研究古埃及文字,研究來研究去研究不出個所以然來,他就寫道,他們應該到中國來求高人指點才是正經,因為中國地大文化人多,興許有大儒能認得這些古文字......


那個時代春宮圖西方確實不如東方。雕塑中早期金銅藝術,金屬器皿藝術中國發展的很早。

希臘頭盔,公元前400年

周王族諸侯國中曾國國君墓,姬姓,氏曾名乙,公元前433年

西方和東方公元前共同流行的漆繪,當然我這裡指代的西方是以希臘化為主的歐洲地中海,羅馬化地中海國家為主。

基里克斯杯(κ?λιξ),約公元前400年

楚國高級官員左尹,爵大夫墓,邵陀,約公元前300年

畫作方面,西方在宗教禁錮時代沒有任何追求畫作理論和現實基礎。此時東方文人的意境轉向抒情寫意,早已把畫布當做人生痛苦,豪情美意,肆意揮毫的一個潑墨地。這是因為社會發展(科舉制度)讓畫家(文人)的高度,已經作為社會主流身份,作為統治階級開始或失意,或豪放,或禁斷個人政治參與,政治生命的個人開啟藝術走向,類似現代作家以文字攻擊政府後開始書寫禁忌小說,畫作等藝術形式,和西方的平民或是世代工匠性質的畫家追求完全不一樣了。

也就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都是小道,你可以用它來上位,但不可能憑藉這些藝術能取得功名,一個擁有政治訴求的人不可能把藝術作為生命追求。

納文塔聖維托教堂馬賽克畫,約547年

晉,顧愷之,約405年

西方在進入人物畫時期,是由僱主意願決定,宗教畫轉入貴族肖像而畫家是沒有發言權的。科技發展推動西方的畫作更加精確,更加貼近現實,構圖更加符合幾何學,視覺美學理論更充實。但是這在前期都不是西方畫家能決定自己的藝術主張,也就是東方文人倡導的畫道,以畫入魂。

阿爾諾非尼夫婦,揚·范艾克,1434年

明,漢宮春曉(局部),仇英,1540年

西方是通過長時間的畫作承接物,媒介,形式,理論革新好幾輪,才最終走入到現代這個被他們稱為破除文藝復興以來的藝術形式,實際是窮途末路,各種野獸派,幾何立體主義,抽象表現主義,達達主義等快速發展。他們一些人還因為路途走向不知何處,開始提出嚴謹的繪畫型式已死,以這種口號為自己的繪畫形式走入死胡同找借口。

紅色餐桌,馬蒂斯,1906年

亞維農少女,畢加索,1907年

明宗室,輔國中尉,朱統 ,約1650年

八大可以說是一名現代藝術家。


西方還有一個特點,因為宗教權威的問題被破除,所以這些藝術家被定義為打破俗世的前驅者,這些人的身份地位因為時代原因,身價,學歷,賺取財富能力開始和過去完全不同,社會地位開始提高。

這和東方文人無法取得功名或是於國子監等待下放的失意情感不一樣,一個是以社會追求為主,把情緒放於媚上御下,詩情愜意或以酒買醉,以名博價,或是乾脆用畫作來謀求政治地位,兩個地域的最終追求是不一樣的。西方本身可以作為畫家來獲取社會資源,而東方不行。我們可以講藝術最終是以藝術目標實現為主的,但藝術只有在極端狀況下才能大發展,一個是禁斷個人社會追求而轉而追求藝術高度,一個是社會分裂紛亂讓多元化流行俗世,個人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得到的信息和社會經歷會讓藝術門類,形式也開始發展。

我們總是喜歡對比文藝復興和中國同時期的優劣,其實想提前得到一個答案,就是明清科技落後後,藝術方面是否我們的境界更高?

其實在藝術家看來,藝術沒有優劣,只有進步與否與學習。如果我個人的藝術理論和創作手法已經固定,陷入窠臼,那麼我會認為任何新奇的,不同於我現在接觸到的藝術形式,他們都是優秀的,因為我不會。如果陷入瓶頸,那麼現在可以稱自己處於劣勢了,因為無法提高。

這也是西方藝術看似走到終點,但是他們最終還是會回過頭重新學習舊形式,有人覺得西方似乎追求藝術已到窮盡,這不過是其社會經過社會革命,工業革命在近代技術發展陷入瓶頸,自身的思考也因為社會的停滯陷入停滯了。西方會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後,在脫離資本主義的枷鎖後重新進入新一輪的藝術發展。同時中國也會因為社會早期由破轉立,思緒混亂,在資本大發展時走在世界工業潮流前沿,自身的社會發展和思想發展,會讓中國進入盛世,藝術發展也會由舊時期的混亂轉向穩定發展期。可以預見的情況是,東西方藝術可能會在未來相差很短的時間內都會面臨各自的藝術新追求。


提問者要不要整理一下自己的語言?什麼叫做會如何無腦評價貶低還是讚賞?

提問還是要把問題說清楚吧,這麼明顯帶有自己主觀意見的問題,你意思就是站在當代人的角度來批判明清文人目不識珠唄?

首先,明清文人早也見過西畫,不是從沒見過,其次文化背景完全不一樣,繪畫語言的表達方式也南轅北轍,如果硬要拿過來比,那麼就好比說鵝毛筆和毛筆哪個更好用?

中國畫成熟的早,魏晉時期就達到一個小高峰了,待到唐宋之際就達其盛,是大小李將軍的青綠山水不香?還是王維的輞川不美?是黃荃的珍禽不工?還是宋代界畫不整?

中國畫到明清之時文人間早就已經拋棄了界畫那一路工整的傳統,改向寫意了,也就是我們說的文人畫,對西畫可以說是真的看不起。真的隨便引用一段:清代鄒一桂在《小山畫譜》中說「西洋善勾股法 ...... 但筆法全無,雖工亦匠,故不入畫品」。

雖工亦匠,說的很明白了,雖然很工整但是充滿匠氣,也就是匠人,匠人什麼意思?就是畫工,畫工,也就是說毫無逸氣,沒有靈魂,沒有表達畫者志趣,沒意思。

但是你非要說寫實牛x,西畫好,那咱們也可以說到說到。我們總是有個刻板印象覺得國畫不寫實,翻開美術史吧,中國畫重寫實的時候西畫還是弟弟。

你用西方繪畫的話語系統來看待明清文人,怎麼說呢,就是何必呢?引用一句大人的話,有點文化自信不行么?

客觀點看,別這麼比,這麼比就沒意思了,你可以做研究,中西繪畫的互相借鑒,文化交流,要掙個12345,那我們怎麼比?按什麼牌面來比?


第一反應大概是:「何方妖孽在此放肆!」


郎世寧:「???哪來的勇氣敢貶低我???」

當然郎世寧跟文藝復興還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對於當時的中國文人們來說都是寫實嘛。


謝邀。裸體畫估計會持保留態度。除此之外讚賞應該居多吧。藝術無國界,是好的東西總會被欣賞。郎世寧不是在宮裡混得好好的嘛。還有琺琅彩,不也是學了些別人的東西結合的啊。


類似裸體雕像之類的肯定沒有正面評價了


不但會貶低,還會發明一套理論來貶低,類似:洋人不懂寫意;洋人畫的有形但無神;洋人只會瞎J8亂塗,根本不懂運筆的章法;洋人的畫里看不到歷史沉澱...

總結:奇技淫巧,難登大雅之堂,何足掛齒。


讚賞,誰見了米開朗基羅的雕塑,都會驚為天人之做。形神兼備,是中西藝術的統一標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