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有人會說三體,然鵝三體人物塑造的失敗已經被十個甚至九個老油條吐槽了,,,你們沒發現題目情況在科幻小說中相當常見嗎,,,


在寫作中,我們要凸顯主角A厲害。分別有幾種方式。

1、主角A打死了BOSS

2、主角A的下屬B打死了BOSS

這兩種是最常見的表現形式,也就是我們所的人形攝像機功能。

但是,從網文的點贊和評論來看,對於這兩種爽點設置,其實遠沒有下文的方式點贊多。

3、BOSS說,我們逃命吧,主角要來裝*了。

4、兩個第三方討論,「你說主角A能不能打過BOSS?」「還用打麼?」

這種寫作方式,我覺得可以參考《學霸的黑科技系統》,在本章說的評論裏,被很多讀者形容。。。

天下裝*共計一擔,晨星獨得八斗。


在其他的網文裏,類似3、4的寫作方式,經常會被無數沙雕讀者蓋上幾百樓整齊劃一的評論。

「呸!」

---------不要誤解,這是由於主角裝*太成功,讀者對作者的極高褒獎。是正版閱讀中,非常獨特的讚美文化。


在影視作品中,這種創作手法就更多樣化了。

鏡頭穿越、多角度切換、停滯或留白、模糊或漸變、提速或降速。。。

多種鏡頭語言的運用,在經典作品中都有範例,我去找個圖片貼上。


以下都是針對網路爽文,不針對傳統文學。


人形自走攝像機:明明是主角,卻只起到一個攝像機的作用。

在網文裏如何避免?

我的體育老師說:「其根源,是我們對主角的職能,缺乏應有的概念。」

這概念從語文老師那裡很難獲得。

我的體育老師建議:從舞團中攝取。

舞團中有兩個特別重要的職位:主舞、領舞。

有耿直的朋友說:「主舞和領舞,看名稱好像是一回事呀?」

我的體育老師:「不是一回事,它們的職能差別很大。」


主舞:在舞團中,由舞蹈能力最強的人擔任。負責舞蹈中的高難動作,表演中往往還要跳一段solo個人獨舞。

領舞:在舞團中,由外形最美的人擔任。在羣舞時站C位,領頭表演。

那麼舞團的其他人呢?其他人就是:副領舞、龍套、備胎、備胎的備胎。


1、在網文中,主角必須做主舞。

主角必須被設定成:能力最強的人。(近幾年的爽文趨勢是,主角一出場就是帶金手指帶系統的,能力已經是最強大的了,而且能力還在不停的增長。恐怖特麼如斯。)

在網文中,最有難度的事情,都要由主角去搞定。

2、同時,主角還要兼任領舞。

主角在眾多角色中,大多數時候要站C位。無論我們從哪個視角進行描寫,C位永遠都是畫面中的焦點。

3、領舞也可以偶爾由別的角色客串一下。但主舞一定是專屬於主角的。


當我們對主角的職能有了概念之後,在設計情節大綱時,就能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從而避免把主角寫成攝像機。


1,讓故事有鏡頭感

和電影一樣這個時代的讀者並不關心你的設置,他們只想看的是魔丸一轉攻勢,托起懸在陳塘關上空的冰山。讀者需要的是刺激,是層層遞進的故事。

但作者不行,因為作者還有八分之七的事情需要負責。海明威說過:「冰山之所以看上去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浮在水面。」

作者不但需要設計故事,還得畫好分鏡,組織好鏡頭語言。接下來我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一段來解釋,菲爾傑拉德是如何運用攝像機的:

「一路上,小旅館房頂上和路邊汽油站門前已經是一片盛夏景象,鮮紅的加油機一臺臺蹲在電燈光圈裡。」

這段講是主角拜訪黛西後驅車回家。這裡是個遠景,機位比較遠。可以用一個搖鏡頭,畫面略過小旅館、加油站,最後燈下鮮紅的加油機入畫(準備切下一個鏡頭)

「我回到我在西卵的住處,把車停在小車棚之後,在院子裏一架閑置的刈草機上坐了一會兒。」

這裡是個全景,需要攝取人物和較小場景全貌,機位可能在門口的郵筒的那個位置。鏡頭跟著主角移動,停車——走進院子——坐在刈草機上。

「風已經停了,眼前是一片嘈雜、明亮的夜景,有鳥雀在樹上拍翅膀的聲音,還有大地的風箱使青蛙鼓足了氣力發出的連續不斷的風琴聲。一隻貓的側影在月光中慢慢地移動......」

這裡我可能會用一個特寫,攝影師得趴到草坪上,鏡頭懟到青蛙的臉上,隨後貓躡手躡腳的進畫面。青蛙一跳(出畫)鏡頭再稍微仰一點,跟著貓。

「我掉過頭去看它的時候,發覺我不是一個人——五十英尺之外一個人已經從我鄰居的大廈的陰影裏走了出來,現在兩手插在口袋裡站在那裡仰望銀白的星光。」

這裡鏡頭劃過主角的臉跟著主角的視線,可能需要甩過去。鏡頭對著蓋茨比推過去,並一直保持他在中心。

「從他那悠閑的動作和他那兩腳穩踏在草坪上的姿態可以看出他就是蓋茨比先生本人,出來確定一下我們本地的天空哪一片是屬於他的。」

這裡回到全景,蓋茨比在草坪上賞夜。

讀完這段你就會發現。主角成為攝影機的時間只有一小段,整段的鏡頭語言極為複雜,但卻異常流暢。讀者纔不會發現你拍這段下了多少功夫,但是你必須完成這份工作,不拿大師的作品舉例,我就隨便在《鬥破蒼穹》裏給你找一段。

「蕭炎輕嗯了一聲,目光在身旁一位攤販中掃了掃,他的靈魂感知力較之常人強上許多,所以後面跟來的護衛,他也知曉得清清楚楚,收回目光,蕭炎放緩速度,和身旁的少女並排而行,嗅了嗅那如青蓮般清雅的少女體香,偏頭戲謔道[九段鬥之氣,卻能感應到三名精通隱匿的護衛,薰兒,很不一般嘛…]」

在網文這種偏重敘述,減少呈現的體系內(敘述和呈現的區別有時間再聊)。你依舊能發現攝像機的運用,讓畫面有鏡頭感是作者的基本功,哪怕讀者只想看蕭炎「恐怖如斯」。

2,對人物有掌控力

大劉在《三體》中講過一段羅輯幻想出的女神失去控制的橋段,並以此為傲。而這恰恰是三體人物暴走並成為攝影機的重要原因。你不是一個17世紀的小說家,你要學著控制你的造物,「他們」可以自由發揮,但你必須是導演。

當情節至上的作家發覺人物活過來時,不得不把他揪過來當攝影機用,契訶夫說過:「如果在第一幕裡邊出現一把槍的話,那麼在第三幕槍一定要響。」

弗拉肯斯坦出生的那一刻就註定他會自殺,是解脫也是救贖。這將會成為這個時代主流科幻再難重現的一筆。大家不喜歡看人物,人物至上的作家會變得越發稀有。事實上每個作者都是偏科的,大劉能創造出草灰蛇線、伏脈千里的宇宙史詩。筆下能寫出一段又一段的扣人心絃的情節,卻不得已把葉文潔推到羅輯面前,給他一個頓悟黑森林的機會。

多尷尬的機械降神...活著到處亂跑的人物,卻沒有一個為情節服務的工具人車夫出現的合情合理。別讓你的人物到處亂跑,別按著他的手指讓他拉動槍栓。讓一切回歸自然,回歸你的設置。如果你是個情節至上的作者,你能寫下一幕幕精彩絕倫的故事。那就放心的讓你的配角去當工具人吧,相信我,讀者不在乎。

你看網文這種情節至上的體系下作者對人物的掌控強大到令我心有餘悸,唐三在龍王傳說大結局的時候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在那個時候,其實今天你們看到的這個結尾,我就已經想好了。無論是最後的永凍冰封,還是鬥羅大陸四的簡介一萬年後、冰化了,都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構思完成。」而這個本書大概連載了兩年。

聯動:

曹小強:文字重生丨了不起的蓋茨比?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瀉藥

1.主角不是人形,是神獸即可

2.主角不靠走即可

3.主角沒眼睛即可

綜上,你可以寫個諦聽乾死地藏王反出地獄的故事


參與進去,形成一種互動,哪怕是不經意的都行。

例如,街上有人欺負一個老乞丐。

主角走在街上,如今世道不好,皇上昏庸,外戚掌權私養陰士和培養各種爪牙,欺行霸市。

「老傢伙,滾一邊去……髒了爺爺的地界」,那橫肉大鐵漢斥責一個躲避不及老丐兒,唬得老頭忙不迭挪窩,可究竟是上了年數,行動稍微遲緩一些。

漢子不耐煩起來,只看他飛起一腳,沖著老丐的頭腦捅了過去,看這力道,只消擦著點油皮,老頭都難逃一死的意思。

主角大喫一驚,這朗朗乾坤竟然有人明目張膽行兇,意念已動,便要去救那老頭,未曾想被旁的同行死死按住。

「少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看那漢子腰裡掛著龍虎衙門的腰牌,只怕是官面上的人...咱們管不了,管不了得」。

主角哪裡肯聽,哼,沒我在這事也就算了,有我在,怎麼忍得這等欺人的惡事,何況這漢子根本就是下死手!

就在那漢子的鐵腿即將碰到老丐臉的一瞬,只聽咔嚓一聲轟響,街上圍觀的閑人,膽子小的都拿袖子遮了眼,不敢去看那老頭腦漿飛濺的慘樣。

只是這事現在起了蹊蹺,老乞丐照樣有模有樣往街角躲避,只是那踢腿的大漢,如今身體從腰變成整齊的兩截,呈了一個九十度的直角,七竅流血,死在地上了。

殺人了……

你就這麼寫就行了,我也是隨便起筆來一段,大家交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