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隋朝滅亡,起碼有一半原因是因為三征高麗。

當南北朝的烽煙逐漸被大隋的光芒取代的時候,歷經幾個世紀分裂動蕩的中國又一次統一為一個繁華富庶的王朝——隋。而與此同時,在帝國的東北邊陲,亦即如今的朝鮮半島上卻崛起了另一個強悍的半農業半游牧的封建王國,並且在隨後的幾十年中讓隋唐兩代,超過四位君主不惜傾舉國之力進行討伐,這個強韌的國家就是——高句麗。

大隋統一全國之後,無論是政治、軍事,還是經濟、民生,各項指標都達到了空前的歷史高度。如果不是楊廣好大喜功,恐怕短時間之內也不會把偌大的隋帝國輸個盆干碗凈。但話說回來,歷史上好大喜功而又不學無術的帝王多了去了,為什麼楊廣會二世而亡呢?而且從楊廣當晉王以及當太子期間的表現來看,此人絕非泛泛之輩。再者,如果說隋煬帝楊廣不恤民力、好大喜功,先後不惜百萬之眾發兵東北,那麼一向以賢明著稱的太宗皇帝李世民和高宗皇帝李治即位之後為什麼也要傾舉國之眾東征高麗呢?不論作何解釋,種種跡象似乎都指向一個答案:天無二日,高句麗的存在已經嚴重威脅到隋唐兩代的國家安全了。

高句麗作為一個國家的存在雖然不斷被今天的韓國學者和朝鮮學者視為半島人民的祖先,但歷史上的高句麗卻是一個多民族的混血國家。高句麗的疆域遠不止今天的朝鮮半島,甚至囊括了中國東北和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一部分,這也經常引起當今很多韓國妄想狂的無限唏噓,而其人民則是扶餘人、渤海人以及古朝鮮人的混合。隋唐兩代,高句麗強勢崛起,大有與中原王朝一決雌雄之勢,這也就直接挑戰了隋朝天子的底線。於是,戰爭動員令從東都洛陽很快傳遍了大江南北。

楊廣的詔書下達之後,全國的軍隊開始向涿郡,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地區集結,有著地理優勢的山東自然成了東征大軍的第一個犧牲品。為了供養龐大的軍隊,山東的經濟幾近崩潰,同時為了建造渡海的戰船,無數民工泡在渤海灣的船塢里,身體潰爛也不準上岸。這種情況下,既然活都活不下去了,乾脆一個字——反!於是征討高麗的戰車尚未啟動,帝國境內早已是群盜四起、人心惶惶。但這絲毫不能影響天子東征的意志,大業八年,一百餘萬士兵在涿郡集結完畢。楊廣將其分成左右各十二軍,每軍設置大將、次將各一人,每軍騎兵分四團,每團十隊,每隊一百騎;每軍步兵也分為四團,每團二十隊,每隊一百人,所有步騎兵團各設偏將一人。

大軍開拔之後,每天發出一軍,用了整整四十天才把所有的軍隊全都派遣出去。軍隊前後相連,鼓角連營,行軍長度長達九百餘里,此外,從山東起航的海軍越過黃海也直撲朝鮮半島。楊廣本以為憑藉如此龐大的軍隊蕩平高麗只在須臾之間,但很快他就不再這樣想了。面對高麗近乎瘋狂的抵抗運動,一座座城池成了橫亘在楊廣與平壤之間不可逾越的天塹。幾經損兵折將之後,楊廣命令大將宇文述帶領三十萬士兵繞過東北直撲平壤,然而在遼東沒有完全平定之前,這樣一道命令無疑是三十萬士兵的死亡通知書。當宇文述突破至距離平壤僅有三十里的地方時,糧草告罄,缺乏後援的突擊兵團不得不選擇後撤,此時平壤守軍抓住時機,尾隨襲擊,宇文述大敗,三十萬人幾乎全軍覆沒。聽聞陸軍失利,海軍將領來護兒慌忙從半島撤至東萊,就這樣隋帝國的第一次東征以慘敗告終。

為了震懾大隋,高麗人把隋朝士兵的屍體堆成高大的山丘,稱為「屍觀」。而坐在回朝車駕上的楊廣則充滿了沮喪和憂傷,生平第一次遭受如此大的挫折,楊廣的臉上寫滿了憤怒和不悅。但瘦死的駱駝終究比馬大,大隋王朝的家底還是經得起這樣一次失敗的,如果楊廣痛定思痛,及時改變方略,可能這樣一次挫折會是大隋向下一個勝利邁進的墊腳石,然而很不幸,歷史沒有如果。短短半年之後,二征高麗的檄文便已傳遍神州,此時帝國境內的草寇還沒有完全平定,但在楊廣看來這些人根本不足為慮。在楊廣心目當中,歷代王朝的政治都是門閥士族的遊戲,那些餓瘋了的草頭王即使一時佔山為王也終究成不了氣候,所以他根本不擔心這些流民的叛亂。只要我拿下了高麗,騰出手來就收拾你們這些流寇。

但很不幸,因為很快叛亂的就不只是平民,而是貴族了。二次東征的大軍剛剛出發不久,留守後方的將領楊玄感就起兵造反了,而楊玄感的造反不同於流民草寇,因為他是貴族,是一個擁有廣闊政治資源和上層人脈的貴族。這場政治大地震讓楊廣不得不率領東征大軍掉頭還朝,此時楊玄感的謀士李密向其進言:起兵之後,方略有三,上策是率兵堵在天子回朝的必經之道,遼東南有大海,北有突厥,只有一條狹窄的遼東走廊與中原連接,如果派兵鎖住咽喉要地,不出旬月,楊廣大軍必然糧草告罄,此時高麗人從背後出擊,則天子一戰可擒。中策是向西奪取長安,經營關內,如同當年漢高祖與楚霸王爭奪天下的戰略一樣。下策則是直取洛陽,號令天下,改朝換代。如果楊玄感聽從李密的第一條建議,可能歷史就要提前改寫了,但貴族身上的紈絝之風決定了楊玄感最終選擇了最簡單,但也是風險最大的方略——下策。

洛陽城的防守出奇地嚴密,短時間之內根本無法拿下,而天子的東征大軍也日漸殺到,楊玄感此時唯有跑路,最終被大將宇文述擒殺,但與此同時,二征高麗也無果而終。此時的大隋帝國千瘡百孔,但楊廣的雄心似乎一點也沒有減弱。大業十年,三征高麗的大戲拉開帷幕,同時也是隋帝國最後一次東征,因為很快隋文帝楊堅積攢下來的家底就要在無休止的戰爭當中消耗殆盡。最終,高麗表面上表達了臣服的姿態,而大隋也真的拖不起了,接受高麗的投降之後匆匆撤軍,但很快楊廣就明白了這只是一次詐降。

然而楊廣不可能有第四次東征了,因為此時的大隋早已是「山河崩裂,烽煙四起」了,偌大的隋朝進入了死亡倒計時。

更多歷史地圖文章,請訂閱公眾號:地圖帝


隋煬帝攻打高麗的意圖,就不是簡單的征服高麗,而是要構建一個穩定的,以大隋帝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

所以隋煬帝當時的戰略指導思想,就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換而言之,我不但要打得你心服口服,還要打得你外帶佩服。

因為類似的原因,所以這場戰爭開始時,隋煬帝就沒有計劃打大仗、打惡仗。而是想著以排山倒海之勢,讓高麗徹底屈服。

於是,這場戰爭最初的過程,與期說是戰爭,不如說是一場大規模的武裝遊行、甚至是空前規模的閱兵式。

據說有一百多萬軍隊,加後後勤人員,足足有二百多萬人,源源不斷的、有條不紊的向遼東、朝鮮半島推進。

基於煬帝的想法,就這種撲天蓋地的步步進逼,就足以嚇破高麗人的膽子。

煬帝的態度非常簡單,隨時歡迎你們投降;只要你們願意投降,我們天朝大國,是不會和你們一般見識的。

整個戰爭,隋煬帝對高麗人採取了極盡寬容的態度。

總而言之,大隋皇帝就好像你們的父親;你們犯點錯,大隋皇帝絕不會多計較的。

再總而言之,大隋皇帝強大到了,讓你們都不敢相信的地步,所以大隋皇帝現在只拿出三層的功力,與你打一場友誼賽;你們累了、痛了,就說出來,大隋皇帝允許你們再歇會兒。

換而言之,大隋皇帝就像你們強大的、只能高高仰視的父親,你們除了跪下叫爹之外,沒有別的選擇!

既然隋煬帝報著這種態度打仗,於是整場戰爭,就有些近於兒戲了。

高麗人只要表示投降,隋軍就會停止進攻;雖然說,高麗人這樣反覆玩弄隋軍;但是只要高麗人表示投降,隋軍就會暫時停止進攻。

於是好幾次,眼看就要奪取遼東城了,但是,就是總這樣莫名其妙的喪失機會。

看著隋煬帝這樣玩,人們都感覺不可思議了。但是這個兵書上有說教,那就叫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歷史上,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那就是是諸葛亮七擒孟獲。

總而言之,諸葛丞相就是你們蠻人的慈父、嚴父;關鍵是,你們必須得知道,諸葛亮老爸的本事,大到了你們都不敢想像的地步;諸葛老爸和你打,給你們各種優惠的條件,你們也只有敗了一次又一次。

在這種背景下,諸葛亮俘虜一次孟獲,放一次孟獲;一連抓了七次、放了七次。

面對此情此景,孟獲除了心服口服的給諸葛老爸磕頭之外,還能有什麼想法呢?

因為在這故事中,諸葛亮勝了。所以,諸葛亮這種玩法,那就是千古佳話。

否則,諸葛亮捉一次孟獲,放一次孟獲,最後讓孟獲利用這種機會,把諸葛亮打得只能無奈撤軍,人們也難免會說諸葛亮真是腦子進水了!因為,哪有這樣打仗?

從某種意義上,隋煬帝征伐高麗時,就是抱著這種戰略思想來的。

換而言之,一頓胖揍打敗高麗,就算勝了,高麗也未必心服。關鍵是,咱們走了,高麗肯定又會背叛的,這樣玩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所以,我們必須得一仗打的高麗心服口服外帶佩服!

從戰略上,這沒有什麼錯誤。

問題是,高麗巧妙的利用了這種機會,讓大隋帝國一再錯過戰機。

看到高麗人這樣玩,隋煬帝的態度也很簡單。總而言之,你們蠻邦小國,想用這種伎倆對抗天朝大國,那就是徒勞的。再總而言之,面對天朝大國,你們除了俯首稱臣之外,沒有別的選擇。

如果煬帝報著這種態度征伐高麗,最後打得高麗心服口服,不敢再反抗了。以後,肯定也會成為世人傳頌的戰略思想。

總而言之,攻城為下,攻心為下!前有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今有煬帝看到高麗人累了、痛了,還允許高麗人休息,最終打得高麗人敗了又敗,終於俯首稱臣,再也不敢反了。

隋煬帝第一次遠征高麗,之所以會失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一時無法取勝,迫於後勤壓力、時間壓力,只能選擇撤軍了。

據史書所說,隋軍這場戰爭敗得慘極了。就我理解,這種內容,我們聽一聽就可以了。

翻開現代戰爭史,因為各方資料都可以看到,所以任何一場戰爭的具體細節,通常都是天差地別的。

有看現在戰爭史的經驗,看古代戰爭,如果只能看到某一方的 記載,各種戰爭的細節,我通常也就是看一看罷了;尤其是戰爭細節太過戲劇化,我更是只看一看罷了。

因為類似的原因,隋煬帝第一次遠征高麗,我們可以確切知道的事只有幾件。

第一、煬帝動員了很多的軍隊,試圖用氣勢把高麗人征服了。至於真正動員了多少軍隊,這個應該是難以確知的。

所謂百萬大軍,應該存在水分的。因為既然隋煬帝是試圖用氣勢征服朝鮮軍隊,軍隊虛張聲勢,就是自然而然的。這就好像,曹操所謂的八十三萬大軍一樣,到底有多少軍隊,曹操自己知道。

第二、隋軍以失敗結束了。

具體有多少傷亡?應該是難以確知的。

朝鮮方面自然會極盡誇大自己的戰果。在朝鮮人的抗唐神劇中,李世民還被高麗人打瞎一隻眼,跪地求饒呢!以朝鮮人的這種神功,說自己曾殲滅三十萬隋軍,自然就是小兒科!

隋煬帝的政敵,自然也會極盡誇大隋軍的慘敗。因為只有如此去寫,才能證明隋煬帝的腦殘弱智;更證明隋煬帝二征高麗,就是不可理喻的事。

第一次征高麗失敗後,煬帝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選擇。

上策,再度集結傾國之力,一舉打敗高麗。

下策,收縮現在的國際戰略。

中策:重長記憶,休養一段時間,再征服高麗。

哪種選擇正確呢?這個很難說。因為煬帝選擇上策失敗了,我們自然會覺得,這肯定是錯誤的。

問題是,大隋帝國如果對高麗妥協,蒙古高原、西域的蠻族,都要向高麗看齊,煬帝又該怎麼辦呢?

現在只是高麗公然不服大隋帝國,如果蒙古高原、西域的蠻族摻和進來,一切就更複雜了。

更主要的是,隋煬帝再次征伐高麗,能勝嗎?

從理論上,它是能獲勝的。畢竟高麗是小國,與隋朝第一次對抗,隋朝自然讓折騰精疲力盡,高麗恐怕更痛苦不堪了。

從這層意義上,大隋帝國給再高麗重重一擊,肯定能把它打翻的。

而且事實上也證明,大隋帝國的這種估計是沒有錯誤的。

但是很不幸,就在大隋帝國臨門一腳勁射時,突然楊玄感叛亂了!

如果沒有楊玄感在後方這樣搗亂,誰敢說隋煬帝二征高麗,是一種失策呢?

隋煬帝後來執迷不悟的要三征高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不甘心啊。

他感覺,高麗早讓大隋帝國打得奄奄一息了。就差最後給它收屍了。如果不趁機把高麗干倒,過一段時間,他就會緩過勁了。

平定楊玄感叛亂之後,跌跌撞撞的過了幾個月,終於第二年又開春了。

隋煬帝於是又想著攻打高麗了。

聽到隋煬帝還想再征高麗,大隋帝國的朝堂之上,肯定會分為鷹派、鴿派兩種力量。

基於鴿派的想法,我們為什麼不能收縮一下國際戰略?為什麼一定要和高麗死磕呢?

問題是,基於鷹派的想法,顯然是只要抓一把勁,就可以把高麗干翻。到時我大隋帝國的國威,也打出來了;而且摟草打兔子,百萬征遼大軍勝利班師途中,順路就可以把那些處於草寇階段的底層叛亂剿平了。

在此基礎上,我們再談收縮國際戰略、休養生息,不是更好嗎?

總的來說,如果不知道後來的歷史,相信人們更容易支持鷹派的意見!至少,坐在朝堂之上的人,會更傾向於這種認識。

底層百姓需要為征伐高麗承擔現實的犧牲,他們反對征高麗,那就是本能的、自然而然的。

但是,坐在朝堂之上的人,相對那些只想著自己利益的草民,覺悟肯定會高出許多。

這就好像,坐在書桌前的讀史者,一說到各種大道理,覺悟通常都是非常高的。總而言之,為了各種大道理,死上幾百萬人、甚至幾千萬人,那才是多大點的事啊?為了各種大道理,讓天下暫時大亂一會兒,那才是多大點的事啊?

關鍵是,如果不知道後來的歷史,人們也很難認為,大隋帝已快到崩盤的邊緣了。

最簡單而言,楊玄感折騰的那樣驚天動地,不也就是一個月多時間,就被打得灰飛煙滅了嗎?

這個事實本身,似乎就證明了,大家都是堅決擁護隋煬帝的統治;反對隋煬帝的人只是一小撮,而且也不是多得人心。

至於高麗,大隋帝國上次就要給他收屍了,只是楊玄感從中出來搗亂,才讓高麗躲過一劫。這次咱們再給他重重一擊,肯定就能把它滅了。

然後,我們率領得勝而回的百萬征遼大軍,班師之時,順路就把各地的草寇都滅了。

但是很不幸,隋煬帝終於失敗了。

感謝大家關注淚痕春雨公眾號「記不住的那天」


隋朝時期以及隋末唐初,高句麗佔據半個朝鮮半島、以及中國東北很多地區。高句麗不僅有發達的農業、手工業,而且高句麗還有大量鐵甲。

隋朝楊廣三征高句麗,楊廣用的戰略戰術嚴重錯誤。隋朝楊廣動用的軍隊數量過度龐大(按史料記載,楊廣一征高句麗時,調隋朝各地軍隊到高句麗,總共有113萬軍人、220萬運輸民夫),隋朝楊廣三征高句麗,每次都動用隋朝各地軍隊、民夫,而且還從隋朝各地運大量物資到高句麗(後來這巨額物資被楊廣都丟給了高句麗),消耗過度龐大,隋朝楊廣為了征高句麗而過度殘暴征斂與統治,造成大規模平民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必然滅亡。

隋朝楊廣徵高句麗,結果搞的華夏嚴重大亂,人口銳減到200萬戶,楊廣搞的華夏嚴重分裂內戰,而外敵突厥崛起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極盛程度,入侵中原。

而高句麗俘獲了大量隋人不放還。高句麗還繳獲了楊廣從隋朝各地運到高句麗的巨額物資,繳獲了大量鎧甲、糧食等等各種物資,增強了高句麗的實力。

隋朝楊廣這樣征高句麗,對華夏的破壞遠大於對高句麗的破壞,對後世征高句麗反而有不利影響。


隋煬帝楊廣一征高句麗時,楊廣的錯誤指揮導致慘敗。楊廣下達了錯誤命令,導致諸將奉旨不敢赴機,食盡師老,轉輸不繼,諸軍多敗績,隋朝大軍損失慘重,損失的隋軍超過34萬(來護兒之敗,隋軍精甲4萬損失慘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宇文述九軍之敗,30萬5千隋軍,只有2700人逃回,物資儲備兵器軍械巨以萬計,也丟失殆盡。這還沒算損失的民夫,以及之前數次大戰損失的隋軍),隋朝民夫、糧草兵器資儲也大量損失。百姓被隋煬帝的殘幉暴征斂與統幉治逼的沒活路,紛紛起幉義,王薄、豆子頏、竇建德等百姓農民起義蜂起,不可勝數,攻陷城邑……《隋書》:「大業七年,帝將討元之罪,車駕渡遼水,上營於遼東城,分道出師,各頓兵於其城下。高麗率兵出拒,戰多不利,於是皆嬰城固櫼守。帝令諸軍攻之,又敕諸將:「高麗若降者,即宜撫納,不得縱兵 。」城將陷,賊輒言請降,諸將奉旨不敢赴機,先令馳奏。比報至,賊守御亦備,隨出拒戰。如此者再三,帝不悟。由是食盡師老,轉輸不繼,諸軍多敗績,於是班師。」 《資治通鑒》大業八年:護兒不聽,簡精甲四萬,直造城下……伏兵發,護兒大敗,僅而獲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資治通鑒》大業八年:九軍渡遼,凡三十萬五千,及還至遼東城,唯二千七百人,資儲器械巨萬計,失亡盪盡。隋煬帝楊廣二征高句麗時,後方楊玄感起事,隋煬帝密召諸將,密令撤軍。隋軍留下的軍資、器械、攻具積如丘山,營壘、帳幕、案堵不動,皆棄之而去,全被高句麗繳獲。楊玄感這貴幉族造幉反,卻被隋煬帝迅速剿滅了,貴幉族門閥無力動搖隋煬帝的統幉治。隋煬帝三征高句麗時,隋朝國內已經大亂,高句麗王表面上遣使請降,囚禁並送回之前投奔高句麗斛斯政,但是高句麗仍然不放還俘獲的大量隋人。後來中原人到高句麗,還看到大量當年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隋煬帝下令征高句麗王入朝,高句麗王卻沒有來。隋煬帝下令將帥嚴裝,準備再次征討高句麗,但最後沒有成行。隋煬帝對高句麗的數次戰爭,使隋朝大量軍隊與百姓喪生,損失了巨額物資,還擾亂了正常生產秩序、破壞了隋朝的經濟。過度殘暴征斂逼的隋朝中原與南方各地百姓農民沒有活路,中原與南方各地百姓農民不得不紛紛起義。愈演愈烈的農民起幉義竇建德、瓦崗軍、杜伏威輔公祏等等屢次消滅隋軍主力,使隋朝統幉治崩潰、名存實亡。隋朝楊廣三征高句麗,楊廣的錯誤指揮導致華夏損失慘重,嚴重削弱了華夏,華夏大亂,而高句麗還在,還俘獲大量隋人不放還。後來中原人到高句麗,還看到大量當年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不是說征高句麗不對,而是要看征高句麗的方式。隋煬帝楊廣這樣征高句麗,對華夏的破壞遠大於對高句麗的破壞,對後世征高句麗反而有不利影響。

-------------------------------------------------------------------------------------------------------------------------- 說到征高句麗,或許有人會說唐太宗也征高句麗。但是,唐太宗征高句麗與隋朝楊廣徵高句麗有天壤之別。唐太宗征高句麗,唐軍的戰果、收穫遠大於損失,增強了華夏的實力,同時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句麗,有利於之後征高句麗、滅高句麗。只是因為唐太宗在對外事務方面對自己的要求特別高,才因為沒有滅了高句麗而說沒成功。唐太宗是因為沒有攻滅高句麗而後悔。高句麗是個強國,但是仍然被唐太宗打敗了,仍然被唐高宗攻滅了。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唐軍消滅大量高句麗軍,攻破高句麗10座城,俘獲不少,還繳獲大量鎧甲裝備、馬、牛,而唐軍的損失極小,無論在作戰中還是在撤軍的時候,唐軍的損失都極小。唐太宗親征高句麗的戰果與損失,《資治通鑒》:貞觀十九年……凡征高麗(高句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始行,士十萬,馬萬匹;逮還,物故裁千餘,馬死十八。船師七萬,物故亦數百。」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唐軍總死亡人數不到2000人,戰馬死了八千匹,但是唐軍打下高句麗10座城,遷7萬人入中國,還斬首4萬多級(通常殺敵數遠多於斬首數,例如平壤之戰明軍斬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軍損失卻超過1萬),唐軍還繳獲大量馬、牛、鎧甲裝備。(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時,唐軍是多次勝利,其中單是擊敗高延壽高惠真的那次勝利,唐軍不僅消滅大量高句麗軍,還繳獲馬5萬匹,牛5萬頭,鐵甲萬領,以及其他大量裝備。)(唐軍擊敗高句麗的高延壽高惠真15萬軍隊的那次,唐軍是以少打多還做到了包圍敵軍(古代其他頂級將領也有幾個做到以少打多包圍敵軍的),並取得大勝,高延壽高惠真率餘眾依山自固,沒有退路,於是投降於唐軍,高延壽高惠真率領的餘眾是三萬六千多人,這是之前高延壽高惠真15萬軍隊被唐軍包圍並打的慘敗之後的餘眾,這之間少了的那11萬多軍隊大部分是被唐軍消滅了,唐軍在這一戰消滅的敵軍遠超過2萬數倍,還有三萬六千多敵軍投降於唐軍。唐軍還繳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以及大量其他裝備。)《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高麗(高句麗)北部傉薩高延壽、南部傉薩高惠真引兵及靺鞨眾十五萬來援……帝夜召諸將,使李勣率步騎萬五千陣西嶺當賊,長孫無忌、牛進達精兵萬人出虜背狹谷,帝以騎四千偃幟趨虜北山上,令諸軍曰:"聞鼓聲而縱。"……帝望無忌軍塵上,命鼓角作,兵幟四合,虜惶惑,將分兵御之,眾已囂。勣以步槊擊敗之,無忌乘其後,帝自山馳下,虜大亂,斬首二萬級。延壽收餘眾負山自固,無忌、勣合圍之,徹川梁,斷歸路……延壽等度勢窮,即舉眾降。入轅門,膝而前,拜手請命……獲馬牛十萬,明光鎧萬領。高麗震駭,後黃、銀二城自拔去,數百里無舍煙。《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高麗(高句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帥高麗、靺鞨兵十五萬救安市……上夜召文武計事,命李世勣將步騎萬五千陳於西嶺;長孫無忌將精兵萬一千為奇兵,自山北出於狹谷以沖其後。上自將步騎四千,挾鼓角,偃旗幟,登北山上,敕諸軍聞鼓角齊出奮擊……上望見無忌軍塵起,命作鼓角,舉旗幟,諸軍鼓噪並進,延壽等大懼,欲分兵御之,而其陳已亂……龍門人薛仁貴著奇服,大呼陷陳,所向無敵;高麗兵披靡,大軍乘之,高麗兵大潰,斬首二萬餘級……延壽等將餘眾依山自固,上命諸軍圍之,長孫無忌悉撤橋樑,斷其歸路。己未,延壽、惠真帥其眾三萬六千八百人請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他器械稱是。高麗舉國大駭,後黃城、銀城皆自拔遁去,數百里無復人煙。)唐太宗的退兵原因,《資治通鑒》: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之後,唐太宗派出李勣、牛進達、李海岸等征高句麗,也都取勝了。再之後,唐高宗時期,唐朝攻滅了高句麗、百濟。(唐太宗征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最後唐太宗是從容班師。班師時唐太宗還耀兵於安市城下,安市城的人皆屏跡不出,安市城主登城拜辭,唐太宗讚賞安市城主的堅守與忠誠,賜給安市城主縑百匹。之後的返迴路上,唐太宗聽說太子來了,為了儘快見到太子,唐太宗還騎馬賓士,這種情況下騎馬賓士,由此可見,在征高句麗以及班師過程中,唐太宗顯然沒有受傷。 《資治通鑒》:「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先拔遼、蓋二州戶口渡遼,乃耀兵於安市城下而旋,城中皆屏跡不出。城主登城拜辭,上嘉其固守,賜縑百匹,以勵事君。命李世勣、江夏王道宗將步騎四萬為殿……」「丙辰,上聞太子奉迎將至,從飛騎三千人馳入臨渝關,道逢太子」。而那些說唐太宗在征高句麗時受傷被射瞎一隻眼的說法是近代朝鮮半島小說偽造出的謠言,之前的古代漢人史料、朝鮮半島史料里都沒有這事。) 另外,專業研究著作《唐征高句麗史》、《唐麗戰爭史》、《高句麗軍隊與戰爭研究》都證明了,唐太宗征高句麗,是唐太宗、唐朝取得了大勝;貞觀年間唐軍大勝高句麗,只是未滅高句麗而己。

--------------------------------------------------------------------------------------------------------------------------李世民征高句麗的時候,百姓是踴躍參軍的。《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七 唐紀十三 記載 李世民征高句麗時,「朕今征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有不預征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討,皆曰:「不求縣官勛賞,惟願效死遼東!」上不許」。楊廣動用的軍隊(軍人與民夫)數量過度龐大,楊廣時期徭役賦稅過度沉重,必然導致百姓採取極端手段避征役,即「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征役」。 相比而言,李世民征高句麗時用的軍隊(軍人與民夫)很少,負擔輕的多,而且李世民是只讓願意出征的人參加,「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按照史料記載的楊廣、李世民征高句麗分別動用的人數,楊廣動用的人數是李世民動用的人數的數十倍。李世民動用的軍隊遠少於楊廣,但戰果遠好於楊廣。楊廣是慘敗。而李世民是大勝。平民作為軍人、民夫跟著楊廣出征,結果是大部分死亡,而且倖存者也得不到多少好處;平民作為軍人、民夫在李世民時期出征,結果是死的人極少,戰果卻很大,出征者能得到很多好處(官爵 或 財物),而且李世民給從軍者的補助、賞賜也很多。 兩者之間的巨大差別自然導致隋煬帝楊廣時出現很多人自殘手足避役,「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征役」 ,而李世民征高句麗時 很多人踴躍參軍,「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唐太宗時期沒有百姓農民起義,只有少量獠人造反,但是獠人造反並不是百姓農民起義,而是被征服民族造反,而且唐太宗時期很快平定了獠人造反。 蜀人出錢造船導致蜀人生活困難,唐太宗知道之後,立即下令改成官方代替蜀人出錢造船。 李世民時期徭役並不重,並不會導致百姓自殘手腳避役。根本就沒有證據證明「李世民時期徭役導致百姓自砍手腳避役」。根據史料證據證明,是隋朝徭役繁重導致很多百姓自殘手腳避役,導致百姓出現自殘手腳的習俗。後來貞觀年間徭役不繁重,但是之前隋朝留下了自殘手腳(「福手」「福足」)的習俗,導致有無賴之徒用之前隋朝留下的這遺風,所以立法禁止這種隋朝留下的習俗、遺風。 貞觀年間只有極個無賴之徒才自殘手腳,類似現在還有某些人為了騙錢而自殘手腳,是通過自殘手腳來取得好處。現在那些自殘手腳騙錢的,也會被法律處罰。 「今後自害之人。據法加罪。仍從賦役。自隋季政亂。征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體。稱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無賴之徒。尚習未除。故立此例。」 「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征役」。 這說的很清楚,是隋朝楊廣徭役過度繁重導致出現很多百姓自殘手腳避役。而貞觀年間徭役征戍並不重,沒有導致很多百姓自殘手腳。只是個別無賴之徒才用隋朝留下的這遺風。而且,不止一處史料證明 貞觀年間百姓踴躍參軍。(《資治通鑒》唐紀:上曰:「……朕今征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資治通鑒》唐紀:上見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縣療之,士卒莫不感悅。有不預征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討,皆曰:「不求縣官勛賞,惟願效死遼東!」上不許。《舊唐書》列傳第三十四:劉仁軌……仁軌又上表曰:……往在海西,見百姓人人投募,爭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請自辦衣糧,投名義征…… (這說的「百姓人人投募,爭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請自辦衣糧,投名義征」是指貞觀、永徽年間,包括了李世民的貞觀年間。))李世民時期徭役並不繁重。否則就隋朝楊廣留下的那爛攤子,再徭役繁重早就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了。但是李世民時期沒有農民起義,更沒有大規模農民起義。唐朝李世民時期出現用和雇,唐朝官方出錢去僱用人員從事勞動。-------------------------------------------------------------------------------------------------------------------------- 其實,楊廣是維護了關隴貴族、貴族門閥、士族世家大族的利益。隋朝那所謂的科舉既沒有做到允許「投牒自進」,也沒有考試黜落法。隋朝所謂的科舉,只允許高官特別推薦的人參加,只允許貴族門閥世家士族的人參加,不允許寒門、平民參加,沒有打擊貴族門閥士族世家階層的作用。與之前相比,隋朝沒有增加削弱貴族門閥士族世家的作用,更沒有為寒門、平民開闢新的仕途通道、上升通道。 科舉萌發於南北朝。南北朝有了允許「投牒自進」的萌芽。而隋朝反而倒退了。隋朝不允許「投牒自進」。後來,唐朝的科舉做到了允許「投牒自進」,為寒門、平民開闢了新的仕途通道、上升通道。唐朝、宋朝、明朝的科舉都做到了允許「投牒自進」,而且都有考試黜落法, (看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的詔書,看隋的記載,都沒有允許「投牒自進」。隋唐宋元明的記載里,隋朝都沒有允許「投牒自進」。 只有距離隋朝一千多年以後的清朝的一個人幻想出隋朝允許「投牒自進」,既跟隋自己的記載不符,又跟唐宋元明的記載不符,清朝這個人的記載不可信。事實上,隋朝沒有做到允許「投牒自進」。)看隋朝楊堅、楊廣的詔書,是只允許高官特別推薦的人參加,沒有允許「投牒自進」,並不具備科舉的本質與主要特點,反而在實質上仍然是察舉制(如果隋朝這算是科舉的話,那麼早在漢朝就已經有科舉了)。【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投牒自進」和考試黜落法雖然在南北朝後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現卻在唐朝。隋代儘管廢除了九品中正制,但實行的實質卻仍然是察舉制,具體見研究過科舉制的歷史學家何忠禮的《科舉制起源辨析———兼論進士科首創於唐》、金錚 的《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 。隋煬帝打高句麗損失的,是國家與百姓的兵與民夫。而不是門閥貴族的私兵。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改革將軍隊、府兵以及地方豪強大族所控制的農民改為直接為朝廷所掌握。楊堅接手北周,早在開皇初年,隋文帝就進一步收權,門閥貴族士族世家已無力顛覆隋朝。而且隋煬帝征高句麗,用的是國家與百姓的府兵,還從百姓里徵募更多的軍隊與民夫。隋煬帝打高句麗,絕不是為了消耗門閥貴族的實力。隋煬帝打高句麗,消耗、損害的是國家與平民百姓。事實上楊廣仍然重用貴族階層。隋煬帝重用宇文化及、周護、韋匡伯、侯莫陳毅、豆盧寔等等很多貴族。隋煬帝自己就是關隴貴族門閥出身,家裡的親戚也是各種貴族,母家、姑父家、姨夫家、姐夫家、女婿家、兒媳家,全是貴族……楊義臣、宇文述在征遼中慘敗,卻沒有被楊廣嚴懲,而只是被免除官職或爵位,而且不久就恢復了官職與爵位,楊義臣甚至進位左光祿大夫。楊廣如此庇護,何談得罪、打擊貴族階層?隋煬帝的猜忌導致楊玄感造反,仍然是貴族內鬥,不是貴族階層反對隋煬帝。還有那麼多貴族站在隋煬帝這邊呢。楊廣整治某些貴族,仍然是很多朝代都有過的貴族間內鬥,遠遠沒有到得罪、打擊貴族階層的程度,更不是打擊關隴集團這個整體這個階層。如果這算是打擊關隴集團,那麼按這荒謬邏輯乾隆殺過一些旗人貴族就能被說成是乾隆打擊整個旗人集團了。可見那打擊消耗關隴集團的說法多麼荒謬。貴族之間內鬥,某些人就不要意淫那是楊廣為了打擊貴族門閥階層了。隋朝被隋煬帝折騰的大亂了,關隴集團的重要人物蘇威仍然忠心耿耿地勸隋煬帝「深根固本,為社稷之計」。何況,關隴集團 這個概念,只是學術界部分人提出的,學術界仍然有部分人不認可這個概念。即使學術界里認可這個概念的部分人里,還有認為 關隴集團 在隋文帝時期就解體了、退出歷史舞台了(例如歷史學家雷依群)。隋煬帝征高句麗,損失最重的平民百姓,最先被逼的起義的也是平民百姓。所謂隋煬帝征高句麗是為了打擊門閥階層,本身就很可笑。 隋煬帝這動搖國本徵高句麗,平民百姓受到最大的損害,然後,如果勝了,那麼貴族門閥優先分戰功獲得更大的利益,如果敗了,貴族門閥優先撤退,國家與百姓遭受最大損失,受到打擊的是國家與廣大百姓。隋煬帝雖然是暴君加昏君,但還不會無腦到為了打擊門閥貴族階層而就去動搖國本徵高句麗。因為這樣征高句麗,根本就沒有打擊門閥貴族的作用。

先介紹一下高麗的由來:

高麗全稱高句麗,起源於西漢末年,是中國東北少數民族扶餘人建立的一個地方政權。

到隋朝時期,國土大概包擴今天的遼寧東部、吉林南部和朝鮮半島北部這些地方。

雖然高麗的國土面積不大,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在古代,漢族政權面臨的主要威脅來自北方的少數游牧民族,而高麗的所處的地理位置正好能在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在現在這個時期特指隋朝和突厥),因此高麗國的政治立場就顯得十分重要。

如果親近隋朝,可以制約突厥南下侵犯;如果親近突厥,則可以聯合突厥共同進犯隋朝。

所以,對於如何處理與高麗的關係,是隋朝外交方面的頭等大事之一。

但麻煩的是,對於隋朝來說,現在的高麗就是顆隨時可能爆炸的定時炸彈,在周邊的國際環境中是個十分不穩定的因素。

因為一直以來,高麗表面上向隋朝稱臣,但實則常懷叵測之心。

在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高麗就曾「驅逼靺鞨,固禁契丹」,出兵進犯遼西,並暗中聯絡東突厥,企圖共同對抗隋朝。

當時在位的隋文帝楊堅想著手收拾高麗,立即徵調水陸大軍三十萬討伐高麗,不料行至中途,大軍便遭遇洪水和瘟疫,傷亡人數達到十之八九,只能被迫班師,此次出征就這麼不了了之。

這下不光是政治因素,在感情上,高麗也成了隋朝君臣無法忘卻的一塊心病。

到隋煬帝楊廣即位後,在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北巡時,曾命高麗王高元入朝覲見,但高元卻置若罔聞,徹底激怒了隋煬帝。

綜合上述種種原因,隋煬帝隨即開始積極備戰,終於在大業八年(公元612年)第一次東征高麗。

然而,隋煬帝太過自信,一征高麗投入百萬大軍,沒成想數十萬帝國將士捐屍疆場,寸功未建。

這下隋朝的麻煩大了。

若是隋煬帝能夠合理反思,從此息兵倒也無妨。

但隋煬帝過於驕傲自負,他不能坦然承認失敗,堅持要一條路走到黑,於是繼續發動二次、三次出征高麗的戰爭,最終拖垮了隋帝國,自己也身敗名裂。

後來唐朝建立,如何處理與高麗的關係對唐朝依然十分重要。

只不過在具體操作方法上,唐朝的幾代皇帝要比隋煬帝聰明得多,最終也取得了理想的結局。

某種程度上講,這也算是完成了隋煬帝的夙願。

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特立獨行

劉昱廷:隋煬帝為什麼要三征高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高麗崛起,處於上升期,進一步對東北進行蠶食,三征高麗及時將其扼殺在搖籃里,對東北亞格局的穩定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李唐取天下後依然要對其征伐,說明了其對中原政權的威脅已經相當嚴重,同時也證明了楊廣的戰略眼光不差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