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補充一下,我是個消費者,從消費者的角度想的這個問題。主要是接觸到的進口商價格不一,而且打折比較狠。酒肯定是真的,原瓶進口。所以想到問這個問題。

有多暴利?主要哪個環節盈利最多?


覺得有幫助麻煩點贊謝謝

2019年11月14日更新:

我覺得衡量一個人是否適合做商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否看得到商機在哪裡,原答案裏,有分析開紅酒店的費用和利潤情況的數據,盡然引發了很多知友的擔憂覺得這行沒得做。但是也有部分只有和我私聊,提到確實之前自己的遭遇就是開店費用太大,所以現在沒開,但是依然賣酒,反而輕鬆賺錢。

做生意,無非就是開源節流。

所謂開源,就是提高銷售額銷售量,或者提高客單價、提高毛利率,提高客戶量。

所謂節流,節省費用,能不能4個店員變成1個?能不能一個也不要?能不能裝修省一半?能不能推廣省一半?能不能幹脆店都別開了,去租個3000塊的辦公室還不用裝修了。賣酒又不是靠街上的自來客,還不是靠你的人脈靠你的銷售。所以如果58萬的費用變成了28萬,那不就是銷售量不變也多賺30萬麼?

-----------------------以下為原答案--------------------------------------------------------

先亮明身份,我是進口商。是否暴利,你得看跟什麼行業比了,也得看跟那個行業的哪一層渠道比了。

因為進口商是最瞭解這個行業各層級利潤的,國外酒莊大部分不參與國內市場行為,基本上由進口商在國內運作自己代理的進口紅酒品牌。

1、先搞清楚流通渠道,才明白利潤都去哪了。

國內的渠道層級過去是:

國外酒莊或出口商—國內進口商—省級代理商或叫經銷商—市縣級經銷商—零售終端—消費者

渠道扁平化是各行業的一種趨勢,所以現在是:

a、國外酒莊或出口商—國內進口商—市縣級代理商或經銷商——(零售終端)———消費者

b、國外酒莊或出口商—國內進口商—零售終端—消費者

在這裡我要要解釋一下,經銷商和零售終端,因為這個層級沒有那麼明確了,市代理商(或經銷商確實都差不多各種說法而已)很多直接就是開個紅酒專賣店,現在都在直接做給最後一環的消費者或者單位客戶,但是同時有機會也會供貨給零售終端比如煙酒店、便利店等等。但是現在很多煙酒零售店也直接會跟進口商拿貨。

那麼問題很明顯,商品流通的成本是層級是越多成本越高,還是越少越高?減少銷售環節,是讓商品降低價格的最有效辦法,但是,減到一定環節,會達到極限,就目前的行業而言,你要相信什麼酒莊直供就天真了,那樣只會成本更高效率更低。你要是正好處於沿海地區比如廣州、深圳、上海、廈門之類的,作為消費者,正好有個朋友是進口商,那你確實減少了銷售環節,雖然你拿的價格比不上經銷商跟進口商那樣大批量幾百箱的價格,但是你也會遠低於市場零售價。但是如果你在內地,大概率是按照我上面羅列的層級逐級增加成本和利潤的。生意的本質是成本和利潤,沒有哪一層的商家是不加價的,在保障自身利潤的同時,還得承擔房租裝修水電、人員工資、配送服務等等的成本。

可能很多人會說,那為什麼開店的人不直接自己去進口,或者進口商為什麼不直接賣零售呢?這樣消費者買到的酒不就沒那麼高價暴利了嗎?有這樣的想法的人很多,可能也有少部分人能活下來,但是放眼整個市場而言,這不是一個理性的或者符合當下市場規律的選擇。國外直接進口,40尺集裝箱3000箱也就是1.8萬瓶酒,法國通常一個櫃裏一兩款不同的產品,智利可以多一點。按照一個店動不動幾十款酒來計算,其實沒有七位數以上的資金,是很難啟動的,即使是在年薪百萬起步學歷985遍地的知乎,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可是現金呀。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事情,這不是一筆資金的事情,一批酒從簽採購合同開始到收到貨,通過海運清關理論事件是3-4個月,實際情況是經常4-6個月才收得到貨,這種情況下,作為商家想保證不斷貨,不可能賣光了現有產品等資金回籠再去訂貨,那這樣幾個月都是缺貨狀態這生意沒法做,所以這裡資金和庫存成本,以及所承擔的風險成本,都是一筆數,雖然被人說進口葡萄酒行業門檻很低,這是針對說重資本行業而言的,不是針對大部分小商販而言的。

2、各層渠道的成本和利潤到底是多少

我把這個寫在這樣一個公開的平臺,我是冒著被同行打的風險的(苦笑臉)

其實也沒什麼,現在互聯網發達,知乎經常看見很多人說國外的酒多麼便宜,什麼1歐元的隨處可見,三五歐是老外最喜歡喝的,然後乘以匯率算出來1歐元的酒,最多8塊錢人民幣,加上運費各種費用賣個10塊錢纔是合理的不暴利的。能說出這番話的,2種人,第一種其實明白成本結構但是為了博眼球詳見短某視頻你隨便搜索一下都是拿價格和暴利說事的,因為這樣符合大眾的心理,第二種確實啥也不明白,去了趟國外或者道聽途說一下就覺得國內紅酒暴利。還有另外一種人就是另外一個極端,反正一百來塊錢以下的都是假的進口酒,進口紅酒哪裡有那麼便宜。以上,都是極端的。我一一剖開,也許還是依然會有人覺得只要是商人就是奸商、都是黑心的,這就好比全國人民都仇富和仇官,但是最希望自己或者後代當官或者當老闆。

是的,我不否認,國外很多1歐元的酒,甚至我不否認,其實在很多領域包括葡萄酒,實際上的生產成本是低於國內的,因為人口更少人均耕地更多人均資源更豐富,加上機械化水平高,導致單位生產成本更低,確實國外的紅酒(僅指在國外的時候)平均成本低於國內,在往後的很多年裡,你會經常看見尤其是農業和資源性的產品,進口優勢大於國產,以前我們老覺得進口的東西就是好就是貴,以後我們會看見進口的東西便宜,會有這種趨勢和現象。

但是,跨了國,就不是這樣了,去過美國的朋友你可以注意以下,很多商品來自中國,但是零售價比中國貴太多了,老乾媽我就不說了 ,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鑰匙扣,在美國大部分在10美刀左右,合人民幣70塊,但是在中國連零售價都很難到30塊RMB,實際上這種玩意在義務頂多幾塊錢RMB,你得想想美帝人民到了中國看見這些也和咱們一樣樣的心情。

現在開始,上乾貨,就是硬成本和加價的利潤,以1歐元750ml瓶裝酒為例(不推薦各位買這種最最最低端的酒,當然也能喝,就像白酒也有幾塊錢一瓶的,以前還有散酒現在都很少人喝了,不過我也是白提醒畢竟我不是大V沒多少人看得見,想想各大電商平臺最好賣的幾乎都是30塊/瓶以下的酒,也只能說咱們中國人還不夠有錢)

進口商環節

出廠價1歐元=7.8rmb

法國國內陸運費、報關費、海運費,保險費、隔熱膜(如果恆溫集裝箱更貴)多項加一起約2元RMB進口綜合稅,含關稅、消費稅、增值稅,這裡不科普了,不是簡單的相加,是有一套計算方法,自行度娘,法國進口葡萄酒的綜合關稅稅率是43.13%(你度娘到的大部分是48.12%因為增值稅以前是17%現在是13%,我很老實,到現在依然很多人在某短視頻說48%以上),澳洲智利是零關稅,但是消費稅和增值稅免不了,綜合計算是25.56%。繳稅是按照CIF既到岸價計價的,CIF=EXW+運費+保險,也就是這個要把上面那2元計算進去來計稅。(7.8+2)*0.4313=4.22如果誰敢把這個稅的成本說免了,你直接去舉報走私。國內清關、貼中文背標、碼頭各種雜費等等,運輸到進口商倉庫運費,約2元。

那麼這瓶酒的入倉成本=7.8+2+4.22+2=16.02

這就是國內進口商的真實成本,現在還有人說是10塊錢了嗎?

還沒完,難道有人16塊錢會去賣出去嗎?倉儲?電費?運輸?人工?推廣? 售後服務?資金成本?風險成本(酒打碎了怎麼辦?壞了呢)銷售發生的稅呢?(不要天真的以為進口環節繳了稅賣出去就不用繳了,這是法盲和稅盲)

以上我們財務上不叫成本,叫費用。這個費用的彈性很大,就看各家企業怎麼去管理了,所謂管理出效益嘛。細則每家都有不同,但是也有一個普遍的規律

那麼我能告訴各位的是什麼呢?用人成本在不斷增加,一個進口商企業的用人成本會佔整個營收的10%左右,而且是民營企業把人當牲口乾加班加點來壓縮成本。而後臺成本把倉儲物流辦公等等加一起,也會超過7%,稅一般的稅負是3-5%左右,另外資金成本,我們上面說了,要壓庫存,還得等,其實資金的周轉率很慢,所以資金成本很高,按照銀行的普遍大額借貸利息來計算資金成本不過分吧,8%夠低了吧?這麼一算已經到了28-30%的費用比了。對,也許你發現了,沒計算銷售費用,也沒有計算風險,這個比例作為進口商大部分是品鑒會以及參加展會的費用,可大可小,但是你會發現進口商做不起白酒那樣的燒錢廣告,因為確實做不起。國企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各項費用肯定會更高,所以你會發現國有企業的紅酒價格普遍更高。

現在我可以公佈答案了,大部分的進口商的平均毛利,就是30% ,記住,是平均,這個平均到具體產品身上,平均到不同公司身上。那就是低端產品(比如1歐元出廠價的)是拿來引流的甚至打價格戰的,這個產品太有標準了,所以成了整個行業價格戰的犧牲品。所以通常0毛利到20%毛利都是正常的,而一些正常產品,可以獲得30%的毛利,高端產品稀缺產品可以達到40%的毛利。

用以上數據減去上面的費用,看到這裡的你,想想還覺得暴利嗎?這個結果就是,從業11年以來,很多外行覺得紅酒暴利,有點錢的都想來分一杯羹,但是很慘,倒下了很多人,今年是整個行業困難的一年,據說,是據說(我也不知道誰統計出來怎麼統計的了4000家進口商倒閉了2000家)。是的,我所經歷的好幾家公司,以及我認識的很多同行公司,是倒下了。

到我這,1年能夠有8%的凈利潤剩下給我,我睡覺都在偷笑,8%各位覺得很暴利嗎?我這8%其實是忽略資金成本覺得自己得到的,因為大部分人做生意也不會去跟銀行對比,你不可能真的把錢存銀行等利息,還年輕,始終是需要奮鬥的。

8%意味著什麼呢?只要毛衣摩擦一出提高一下關稅就完蛋了,只要匯率漲個幾毛就沒了,只要有一個集裝箱的貨出點質量問題比如曬壞就沒了。美國酒進口商去了解一下。

8%做1000萬生意得到了80萬,做5000萬得到400萬,就這點利潤,全在一批批壓著的貨裏,哪裡有現金。誰接手我的生意現金給我我樂意全盤一起賣了套現。

這也配叫暴利嗎?

所以呢,這瓶酒進口商應該批發多少錢給經銷商呢?16.02÷1-0.3)=22.88(假如有可能的話,實際上賣不到這個價,都說了價格戰),我們取22算了

經銷商環節(2019.11.04更新)

經銷商跟進口商進貨的價格是22,那麼國內平均的運費是1-2塊錢/瓶(看是物流自提還是送貨上門,快遞遠遠不止這個費用,但是一般大批量都是專線物流),我們假設不在偏遠地區,就取個1.5的中間值吧,加上經銷商需要付出的搬運費,我們取0.5元瓶/瓶吧,那麼經銷商的進貨成本就是22+1.5+0.5=24元。

那麼一般的經銷商最終獲取的毛利是多少呢也就是應該定價多少呢?這個答案等下揭曉。我們先來看看經銷商開一家紅酒酒莊需要的費用,以月度來計。我們假定這是一個中等城市120㎡的中等規模門店(一線大城市的費用會更高,而小城市會更低。)a、裝修、轉讓和前期投入。這是一個比較彈性大的投入,裝修可以很簡單也可以是無底洞。按照前面幾年的豪華歐式會所標準,可能會超過60萬,但是這幾年明顯發現很多人喫不消走的都是簡約路線一般會控制在30萬左右。那麼按照一個店面簽三年來攤銷到每個月就是約8300元/月折舊b、轉讓費姑且不計,如果有後期店面再次轉讓通常能收回。

C、租金,紅酒的店面並不需要特別繁華的地段,通常是建議比較開闊好停車的地段。所以租金也不算太離譜,8000元/月這麼大面積很實惠了。

d、人工,假設一個店面4個人輪班倒,不含提成獎金,基本工資3500*4=1.4萬元/月e、水電,由於紅酒對於溫度濕度要求較高,120平米的空間,需要至少3臺3p以上空調的耗電量,且在夏季可能儲酒倉庫24小時開機,月均3000電費妥妥的。f、運營推廣等費用,主要是品酒會、樣品酒、請客喫飯,年節禮品,週年慶典,大型活動等等,1年至少在12萬以上,月均1萬。g、配送費用,自備車輛或第三方配送,月均3000元h、其他辦公等雜費,就算2000,很少了。以上所有相加8300+8000+14000+3000+10000+3000+2000=483001年就是12*48300≈58萬算到這,估計很多人想做這個行業開始心裡發慌了。本人幾乎走遍中國各大省份的各大城市的各個經銷商,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如果這個店面在中等城市,大概率這個店一年的營業額是做不到100萬的,我們就算這個店老闆很努力,假設可以做100萬,我們來算算,1年需要58萬的費用,那麼佔了100萬年營收的58%,,這意味著,這個店,就算想維持住不虧不賺,剛剛那瓶酒需要賣到什麼價格呢?答案是57,這個老闆如果想賺點錢呢,比如說想月入過萬的話1年12萬(我覺得開個店冒這麼大風險勞心勞力賺這1萬真心替這位老闆心塞),那麼毛利需要達到70%纔行,也就是價格到達80塊

你沒看錯,是80塊,這個老闆才能達到逼乎的收入最低門檻。你以為這樣標價80就可以賣出去?你有見過消費品不打折促銷的嗎?你有見過不買不送的嗎?假設老闆為人地道,不想折扣率那麼低顯得店面檔次太低價格太亂, 留出20%的空間打折,也就是最優質的會員8折優惠, 那麼標價出來就是80÷(1-20%)=100塊了

是不是很神奇,各位見證了一瓶酒怎麼從1歐元變成了100元人民幣了

如果這個店主還想做點二批,也就是供貨給其他比如便利店煙酒店之類的終端渠道,那麼,這個價格還得往上加,因為多一層渠道,就多一層費用,需要多預留更大的利潤空間保障這個生意可以運作下去。我也懶得算了,會很恐怖。

如果這個經銷商把紅酒供去超市銷售,價格還可以翻個兩三倍,很多人以為超市是自己在賣東西,實際上大部分不是,他們收取無數種費用,賺供貨商的錢。

那麼問題來了,很暴利嗎?這位老闆我已經把他寫成主角光環加持做到100萬了,但是你觀察觀察你小區周邊開起來的店面,有多少個店撐得過三五年的?有多少紅酒專賣店很多人進去的?

按照實際折後價80塊錢算,這位老闆要賣多少酒才夠100萬? 是12500瓶,每個月需要賣掉1042支酒。如果紅酒是靠零售的話,每人1瓶那就需要1042個人次購買,平均一天35人次,我想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去觀察一下你周圍的紅酒店,一天有這麼多人走進去嗎?

實際上,紅酒最終的流向,其實不是零售,多數來自於熟人圈子的人脈,靠的是整箱銷售的(業內叫團購),但是中國很多人每天不喝幾口就渾身不自在嗎?不至於吧。我自己做著一行,我非常清楚,身邊的絕大部分人是不喝或者只是偶爾喝喝的。所以這就導致了,紅酒依然很小眾,不屬於大眾消費品,更不是剛需,一個店主的人脈圈子(而且是高端有消費力的圈子)也是有限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總的營業額做不上去的原因,整個行業的規模其實都不大。

說到這,其實問題也不是不可以解決,紅酒的價格降下來也會發生,現在就逐漸在發生,當需求變得更大,也就是市場規模更大,同樣一個店面可以做到150萬甚至200萬的,自然價格就降下來了,所以很明顯在沿海發達地區,反而紅酒的價格普遍比內地低很多。

看到這如果你還有耐心看下去,還可以看看從不同的視角,來看紅酒這個暴利不暴利的問題,那就是與別的一些行業去對比。我那3個行業或者公司去對比。

第一個我拿茅臺來對比,同樣是酒,很多人心目中不一定覺得茅臺暴利,就算覺得茅臺貴,也覺得貴得有道理對麼?炒股的可以去查查茅臺的財報,不炒股的隨便百度一下,我就隨便截圖幾組數據

以上反映凈利潤,看看有多恐怖,2018年達到了47%的凈利潤,是凈利潤哪

再看看毛利潤

其實茅臺已經連續9年以上毛利超過90%了,2018年達到了恐怖的93.74%,各位,我要強調,這是出廠價的毛利率,不是零售價,零售價是經銷商層層渠道加上去的,就是上表中的2018年出廠價969元,這代表什麼意思呢,這瓶酒的生產成本是60.65元

這才叫暴利!!!

這才叫暴利!!!

這才叫暴利!!!

但是我們也只能眼紅還能咋地呢?

第二個我拿礦泉水舉例,因為紅酒動不動過百甚至幾百,所以很多人覺得2塊錢一瓶的水不暴利,只是這貨值低欺騙了你,其實財務上我們只看比例,水並不比酒低利潤,小店的進貨價大約是0.7元,賣2塊也就是65%的毛利

所以你為什麼覺得水不暴利而紅酒暴利????

可問題是門口那小賣部發財了嗎?好像也沒有呀,但是不得不承認好像比上面那個高逼格紅酒專賣店老闆活得滋潤。開個小店守著不需要出去跑業務送貨,妥妥的月入過萬。

第三個我拿個人電腦PC來比,就在2個禮拜前在北方某大城市,跟一個轉行來做紅酒的經銷商聊天,那個老闆原來就是某一線品牌PC的經銷商,主要是零售,他們的毛利只有3-4%,這就是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渠道對於產品定價的話語權不同,在PC領域,絕對是廠家為王而不是渠道為王

但是你以為他們掙得少嗎?動不動1年賣出去八九個億呀,哪怕凈利潤只有1%也也是八九百萬呀,比我們紅酒強呀,只是這幾年電腦明顯萎縮,手機纔是主流,但是過去黃金十年掙的那叫一個盆滿缽滿呀。

綜上所有,就是要告訴各位,暴利不暴利神馬的,都是浮雲, 我們國家早已經實行市場經濟,除了極個別特別商品,市場自由定價,因為市場有一隻無形的手,會調節好價格,消費者不是傻子,會選擇用腳投票,任何行業經歷多年發展,總有他的價值規律,一切也許都是合理的,當市場發生變化了,很快就會調節過來,無形的手無處不在,但凡學點經濟學的人都知道,紅酒不是一個壟斷市場也不是寡頭市場,而是充分競爭市場,供方和需方,其實誰也無法左右價格的


暴利時代已經過去了,在八項規定以前,葡萄酒作為送禮佳品,成本20rmb的oem換個盒子兩隻裝再配上成本不到10塊錢的小工具,一盒就能買個800多,那是人傻錢多。當然現在部分二三線城市及再往下的城市還是有這樣的,只是生意少了,因為他們普遍覺得葡萄酒貴或者不好喝更或者覺得這是高級貨,等愚昧思想。也使得很多成了一鎚子買賣,暴利不起來。

在一線城市的現實情況,一線城市;1:大超市的酒都很便宜(因為本來就是便宜貨)價格合理。2:餐廳(除酒店的餐廳外),每家定價都會有一些區別有一些性價比超高,一看就很便宜很適合喝酒的店。3;精品酒商(包括互聯網渠道)對於瞭解行情(價格請參考:http://wine-searcher.com)這上面的「香港」價格差不多等同於進口價,你只要加上48%的關稅,就能算出進口商的進口成本了。

當然,專業的葡萄酒商,不是隻有進口成本,海關內外需要兩個恆溫倉庫,物流也是,銷售需要酒櫃、酒會舉辦等等。已經不是以前隨便找個地方放就好了的時代了。

故而葡萄酒的成本越來越高,利潤提不上去(因為價格透明)同時選擇很多,所以現在葡萄酒別說不是暴利行業,簡直可憐。

最後奉勸大家一句,當你去一家不錯的餐廳的時候(人均400以上)請不要自帶酒水,就算是中餐,餐廳裏會有非常專業人士製作的酒單,請去享受專業人士為你提供的餐酒搭配,往往會有驚喜。

說實話,很多自帶酒真的沒人專業選的好,而且還要被收服務費。何必呢?


作為一個酒商,讓我槓兩句,葡萄酒其實只是農產品而已,沒大家想的那麼大利潤,很多人舉國外1歐的葡萄酒,國內賣幾十的例子,其實都是道聽途說,請舉出國外超市1歐,國內賣100塊的酒款,提供圖片視頻,有能舉例的贈送法國原瓶原裝aoc級別的幹紅一瓶。

法國1歐的酒都是沒人喝的,大家的主要消費區間還是3到8歐這樣,一瓶5歐的酒,要有運費,有關稅 增值稅 消費稅 國內倉儲 人工 包裝 國內運輸 銷售工資 損耗,你是老闆,你覺得定價多少合適?葡萄酒已經不是什麼新產品,現在酒商多,種類全,平臺廣,價格壓的很低了,再低下去就只能喝99塊錢6瓶了 ,尤其是今年這個環境,基本上不賠錢我們都賣了。

為什麼有好多人覺得紅酒暴利呢?因為有人99塊錢6瓶都賣了,讓大家覺得這就是葡萄酒的底價,你賣我99一瓶,你就是黑心商人 。拋棄品質談價格,這就是耍流氓,酒水的價格差距大,這都是有品質在裡面的,一分價格一分品質,從來只有名莊漲價,沒見過拉菲打折賣吧?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吧,打灌裝酒的價格算什麼本事,把拉菲 康帝的價格打一打呀。

今年各行各業的行情都不好,所以大家沒事多買買好酒,請客喫飯,說不定機遇就來了呢 。祝大家天天有酒喝。


第一,酒水都屬於暴利,不是暴利憑什麼抽這麼高的稅,搞笑麼?但是考慮到單價,還是需要跑量的。

(關於暴利這個補充下:行業暴利和零售商掙多少錢,是兩碼事。煙草也是暴利,但賣一包也就掙個一兩塊。有興趣可以看看酒類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這個是公開的。養肥了這麼多人,竟然說它不是暴利)

第二,給大家說一個事,公司老闆辦了個進口紅酒銷售的公司,在隔壁的辦公樓,中秋節放假前一天,本來想買一箱對外標價150一瓶的回家請客用(知乎土豪標準高,看不上這種酒),說是最低135一瓶,員工價最低價再打九折,本來都準備付款,下班拿走了。

後來,前臺小姑娘偷偷跟我說,老闆以前50也肯賣的,你還是別買了。。。立馬網上買了幾瓶白酒。

第三,白酒因為有茅臺,五糧液等等其它名酒在那當標杆,價格方面還有比較,只要有牌子,比如一瓶劍南春,拿出來大家都知道價格300多,各地都差不了多少。

紅酒,尤其是進口紅酒,還真沒底,歐洲超市也就一兩歐的紅酒,遠洋運輸到自貿區,回來各個裝大爺,回來要10倍以上價格,有的甚至20倍30倍,包裝宣傳自己印嘛,你說這是暴利麼?有人說成本,10塊錢的東西,成本有多少?


沒有暴利,信息透明的網路時代,這種傳統行業都是在掙辛苦錢,想多掙錢就要多幹活。

我是一個苦逼的從業者,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店。搬酒就像搬磚一樣,無冬歷夏都得幹,夏天汗水濕透像水澆一樣,冬天手凍木了也得一箱一箱搬,這個活諸位看一個月掙多少錢合適?我覺得怎麼也得六千吧。六千?那是一線大城市,小縣城都是三千起,還沒有加班費。我們的口號是隻要累不死,就往死了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