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和見識,自然是要去「看見」纔能有所提升,不論是看書還是看人還是看世界

而深度,則是要在「見得多」的前提下,保證凡事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不斷累計沉澱的


雖然自己還沒做到但是可以分享一下看法,一個有趣有料的人就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會到什麼程度呢?

談一個觀點能夠包含

1大神思考出來的相關理論

2自己的或者別人的親身經歷,或者實踐經歷

3自己根據自己的經歷或者實踐後對這個觀點的評價。

4給出一個未來的猜想

5給出這個觀點對於生活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幾點就已經排除了低水平的虛構小說,還有照搬別人觀點的文章,全都是理論推導一點都不生活化的,就缺乏情感空間不夠有趣。

舉個例子,很多的人回答知乎的情感問題都會舉出自己的事蹟,細節都很生動,但是缺乏高屋建瓴的總結。

另外一個極端就是教科書,觀點系統性很強,但是因為礙於對客觀性的高要求,教科書的編寫都沒什麼情緒波動的,念起來就像念經文一樣,不自己加戲很讀出樂趣。

暫時專業和通俗兼顧得比較好的讀物要算得到app裡面的。

其實寫文章就可以體現出你所說的這幾點,你看著自己寫得東西自然而然就明白欠缺了那一部分,然後就慢慢修鍊唄。

分割線

看到很多推薦人讀報的,其實這個建議很坑爹,其實學東西我覺得要挑對大家有價值的,這樣學習對你的賦能效果才明顯,不然你發表見識和思想半天沒人感興趣那有眼界有什麼用。

你知道再多老媽是女人這類知識也沒用。


看書,讀報,交際,走天下


多和成功人士交談,吹牛也行,注意是交談,多看新聞,看有內行的小說,多瞭解藝術,設計,然後平衡自己,當一個人的審美提高了,品味差不了


首先自身要勇於嘗試

其次要有寬裕的經濟實力

還要有一個好的導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