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什麼,那麼擔心就去兒童醫學中心或者精衛中心做個檢查,讓醫生告訴你他是不是PS去精衛中心是因為他們疑難雜症見得多,比一般醫院看到更多更有經驗


我查閱一些資料找到的多動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特徵表現:

1.手或腳不停地動,或在座位上扭動(少年為坐立不安的主觀感受)。

2.即使必須坐好,也很難靜坐在座位上。

3.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而分散注意力。

4.在集體活動或遊戲時,不能耐心地等待輪轉。

5.別人問話尚未結束,便立即搶著回答。

6.不按他人指示做事情(並非故意違抗或不理解)。

7.在做功課或玩耍時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

8.一件事尚未做完,又做其他事情,有始無終。

9.不能安安靜靜地玩耍。

10.說話太多。

11.常常打斷他人的活動或幹擾他人學習、工作。

12.別人對他說話,他往往沒有聽進去。

13.學習時的必需物品,如書本、作業本、鉛筆等常常丟失在學校或家中。

14.往往不顧可能發生的後果參加危險活動,例如,不加觀察便跑到馬路當中。

15. 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易走神,學習困難,成績差,缺乏時間觀念。

16. 活動過多:難以靜坐,愛跳愛跑,興奮多話,小動作多,不能自制,愛管閑事。

17. 衝動任性:惹事生非,不顧後果,隨心所欲,不聽勸告,難以管教,行為異常。

18. 情緒不穩:心神不定,情感脆弱,性情急躁,易發脾氣。

家長可以在平時對照孩子的表現大概判斷下,具體的還是要去正規醫院做檢測。


只要孩子能專註做一件事情不管什麼事情超過半個小時以上應該就不算多動症,所以有時候家長也不要總是隨隨便便打斷孩子,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玩


謝謝邀請!

這個不好觀察吧也不好去判斷,多動或好動應該是大部分孩子都有的現象,那就要具體看是怎樣的情況了,然後結合情況去看醫生來確認比較好一點。


謝謝邀請。

首先,病症的診斷是需要專業醫院來進行的,多動行為不等於多動症。

多動症通常來說有幾個顯著的特點:多動行為,活動過多;注意力渙散,不能夠專心;衝動任性;學習困難;協調性差。

但是不是說有了上述表現,就是有多動症。具體一定要去專業醫院去鑒定的。

建議家長朋友不要給孩子輕易貼標籤,這樣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但是,如果孩子的行為在很多方面都有跟上述特點相吻合,那麼區分多動症和多動行為,可以從下面幾點去觀察:

  1. 注意力:多動症是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集中,而多動行為的孩子在遇到他感興趣的事,比如看動畫片,玩積木等是可以做到注意力集中的。
  2. 行為上:多動症的行為事雜亂無章的,而多動行為是可以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計劃性的
  3. 自制力上:多動症的孩子對外界是無感的,不受控制的感覺;而多動行為的孩子遇到某個他心目中的權威是可以能鎮住的,比如,跟媽媽隨意鬧,但是害怕爸爸,在爸爸面前就老實
  4. 動作的協調性上:多動症的孩子不協調,只是多動行為的話,動作,玩起來,還是協調的

許多感統失調,多動行為,注意力不好的孩子,其實是家庭養育關係和方式上有問題的,是由不良的親子關係,或者環境影響造成的。 這不能算是多動症,畢竟多動症是有一定的生物學病因的。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我,多多探討養育的話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