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聲稱買入一隻股票就要一直拿著,那他買入的股票也會一直佔用他的資金。那如果他發現了新的好股票,或者發現了市場低點,他從哪兒找錢去買新股票呢?


一般來說都是來自公司股東的,資金一般對於這樣的公司來說都是源源不斷的


保險公司浮存金 投資公司的分紅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資金環環相扣

首先,公司的各個子公司產生大量的現金流,向上供給奧馬哈總部。這些 現金來源於公司旗下巨大的保險業務運作的浮存金,以及那些全資擁有的非金融子公司的運營盈利。

其次,巴菲特作為資本的配置者,將這些現金進行再投資,投資於那些能產生更多現金的機會。於是更多的現金反過來給了他更多的再投資的可能,如此循環往複。

最後是去中心化。每一個子公司都有各自富有才華的管理團隊負責日常工作,不需要巴菲特操心。這背後的益處在於,可以讓巴菲特集中100%的精力,專註於資本配置的工作,這正是他天才所在之處。


巴菲特大學畢業後,開了一家「巴菲特投資有限公司」,資產是炒股得來的4萬美元,開公司的起始資金是4萬美圓;第一次買股票是114美圓,11歲時,他鼓動姐姐與自己共同購買股票,他們合資買了3股「城市服務公司」的股票,每股38美元,如果從這時算起,巴菲特的起始資金是隻有100美元。


有這麼幾個來源,開始主要來自於保險公司的浮存金,這個比較高大上,一般人玩不起,再然後巴菲特喜歡買有高分紅的公司,然後用分紅繼續購買大量好公司,基本上就這麼個套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