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有購買價值呀,不然蘋果掛在官網上幹嘛?

本質上,你買的是工具所能做的事,而不是工具本身。

19 iMac 能做的事,在ARM計劃公佈前後,並沒有變化。


其實一句話就能說通,你覺得蘋果會放棄那些大幾十萬購買Mac Pro的人麼?


蘋果就算是在WWDC上沒有「發布ARM架構」這段,現在的iMac也不值得買。

  • 配置問題:電腦是買來用的不是買來看的,那花了一萬多自然配置也是要「相對」比較...這第八代處理器什麼鬼?這個融合硬碟幹嘛叫這麼好聽?不就機械+固態;這個顯卡;你的DDR4 2xxxMHz的內存...不說了。可能唯一能跟上時代的就是這個4K/5K顯示器了。
  • 蘋果本身的配置都會比行業上低一些:比如現在發布了第十代,蘋果的第十代就要等多小半年(你可以說不影響使用,但是花了這麼多錢不能買新不買舊嗎?)
  • 設計:現在這個停飛機邊框其實還好。因為這塊大尺寸高素質的5K屏,無邊框不是最終影響選購的要素吧。(就沒有必要為了這個等)
  • 關於Windows雙系統:有需求必有解決方法,因為那幾個雙系統的公司就靠每年收會員費喫飯的。

蘋果不出意外還會更新多一代Intel版本的iMac

  • ARM架構還需要兩年,這兩年專業用戶的市場不可能被直接空置。
  • 如果更新ARM架構的iMac也是從低往高升級,因為ARM架構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感知最不明顯(日常辦公三件套,微信,視頻軟體,網頁)對於專業消費者來說感知最明顯(各種專業軟體,插件,小眾軟體)

如果不著急今年年末再購買iMac

  • 如果更新了配置:買新不買舊。
  • 如果全線更新ARM架構:你買舊的更便宜,那如果蘋果恰好對你工作所需的軟體完成了適配,那當然可以考慮ARM架構的iMac。

最後說一種我覺得可能會出現的尷尬情況

ARM架構iMac+無邊框的全新設計,intel架構iMac更新主流高配置但不使用全新無邊框設計。


蘋果是在佈局,離形成完整的生態環境還有一段路要走。

我們總能看到科技公司對下一步的戰略方向進行提前佈局,這些可以作為購買產品時的參考,而不應該成為依據。

相似的事兒可以參考華為的鴻蒙OS,或提前規劃或未雨綢繆總是沒有錯的,消費者不會因為廠商的提前佈局得到什麼收益,因此也沒必要為其買單。

回到你的問題,簡化一下會發現並不是ARM架構和19款的矛盾,而是你的需求畫像和Macbook這款產品是否吻合?

Macbook,適用於兩類人:

1.是否從事設計類視頻類工作。Macbook的色準,動態範圍,系統穩定性都非常適合這類工作,何況FCPX是MacOS獨佔。

2.是否已經有了iPhone,iPad等其他蘋果生態產品,只差Macbook打通辦公環節進行串聯?

如果只是輕辦公,WPS幾乎好用到爆炸,我已經很多年沒用過OFFICE了,MacOS版本的WPS和WIN版本沒有任何區別,享受無差異操作和雲端服務。

想通這兩個問題,就可以下單啦!

Apple 2020新款 MacBook Pro 13.3【帶觸控欄】十代i5京東¥ 14499.00去購買?


想買就儘早買

然後

如果ARM的遷徙成功且應用市場成熟了,那就再換ARM(估計2年遷徙期再加1-2年成長期,4年差不多,那時換電腦也不心疼了)

如果ARM未來失敗了,mmmmhh,intel inside的19的imac買得就更香了


毫無夠買價值你不是49入國軍嗎,馬上十代INTEL的IMAC就要發了,而且還是新模具外觀。ARM的IMAC那是明年的事


20款iMac 應該是新模具設計,ARM版就算上了,生態移植也需要時間的,起碼3-5年才能順利完成,差不多是iMac 的更換週期,建議等等20款iMac ,過幾年再考慮ARM版。


就沖那個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跑馬邊框,也必須做個等等黨,年底新iMac就來了。


購買價值主要取決於你的需求。

第一,你如果現在就要更新Mac,那就只能換英特爾晶元的Mac,這是時間需求。

第二,iMac現在的版本顯示器是不支持外接輸入的,而iMac的確比較佔地,所以,如果你有什麼應用必須要在windows上跑的話,Arm版的Mac應該是跑不了的,從蘋果wwdc20上模擬器那段只敢拿Linux出來說的話,那windows基本無望了,因為微軟自己都搞不定自己的生態往arm上移植和應用的問題,所以你只能選擇現行的Mac。

第三,在MacOS上有好多年不更新的應用,尤其有高性能要求,一方面可能僅靠模擬指令舊的應用不一定能運行,另一方面就是模擬指令目前測試的情況是損失25%的性能,所以對高性能的應用不太友好。

最後就是Tim也說今年還會推出intel的Mac,其實你還能等等的。


沒有

下一代就算繼續使用Intel處理器,也有諸多硬體升級

比如換掉祖傳模具

現在買是妥妥的國軍。


Apple自己說要2年時間來過渡,那麼實際可能不止2年,因為電腦不比手機,更新換代快,性能上的體現明顯。如今電腦都是性能過剩的。因此arm構架的mac即使推出,並不影響現有Intel的mac使用,反倒是arm平臺的軟體需要一定時間適配。假設你19年買的mac,5年以後都不好說arm的mac好不好用,而你19年買的mac在5年以後依舊可以使用。因此大可不必擔心,放心購買,買Mac大部分是生產力工具,可以賺到錢纔是核心目標。當你一月回本一臺iMac錢,你還會擔心有沒有價值麼?


有呀,性能上面,arm構架打不贏intel,可能有一定的妥協。價格有可能縮水也可能乘風破浪漲價,關鍵看製造工藝和成本。


基本沒有問題,2年遷移時間過程中,蘋果應該還是會出Intel晶元的電腦,再加上至少5年的支持,基本不會淘汰,如果要是等Apple晶元等iMac不知道要等多少時間,軟體和生態短時間可能也不是特別穩定


imac不值得購買和apple發布arm沒有任何關係的。主要還是期待工藝進步。mini led的突破近在眼前。這纔是典型的49年入國軍啊。

至於arm我倒覺得現在這兩年的最後幾代因特爾的機器很有購買價值。其中一個點就是雙系統的支援。無論arm下的蘋果多棒。起碼目前看雙系統是沒戲了。


個人感覺現在買19款甚至是未來兩年內可能發布的基於Intel CPU的iMac是不太合適的,未來兩年蘋果必然會加速Arm晶元在Mac上的移植速度,而且蘋果目前面臨的有待解決的問題並不太大,之前強制結束對32位程序的支持以及對於ios和Mac OS間交叉編譯的支持,已經表明了蘋果堅決的態度。目前二者的生態圈已經打通,蘋果已經沒有什麼顧慮了。


6月26日更新:外網的消息確認ARM版本的Mac不再支持通過bootcamp安裝windows系統

個人認為應該儘快下手

首先,目前蘋果沒有證實windows雙系統安裝工具bootcamp會在ARM版本的mac中繼續保留,因此未來的ARM版本imac很有可能不再支持windows雙系統,而蘋果在發布會上只展示了linux虛擬機,所以目前我們有充分理由懷疑,windows系統將在ARM版本的Mac上徹底失去支持(既不能裝雙系統,也不能用虛擬機)。考慮到國內仍然有很多軟體需要Windows系統,因此有必要現在下手。

其次,對於專業人士,特別是開發者來說,換ARM晶元造成的操作系統底層變動目前尚未可知,未來的開發環境配置還會不會像現在的Mac一樣輕鬆仍然是未知數。

從以上角度說,應該儘快購買2019款imac。


對你的使用能有什麼明顯影響嗎?顯然沒有,就只是一款U而已,

有沒有購買價值跟你的使用場景有沒有價值直接相關,如果只是拿來看電影、寫寫文稿,新款MB沒有升級的價值,甚至低於2000塊的超薄本,

另外,新架構U可能存在不確定性的新系統故障率提升等問題,按蘋果以往的學習經驗的週期,至少需要2-3代才會真正改善,這是多年來小白鼠頭上那一小塊內存和CPU沒記住歷史教訓及升級的根本問題所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