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疑問,蕭何是怎樣看出韓信的才能,假如判斷錯誤,那損失該多大啊。蕭何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嗎,劉邦沒想過這個問題嗎?


不要太小看蕭何的眼光,要不然蕭何一個秦朝老幹部多次放棄陞官,後來還冒險跟著劉邦造反,圖啥?

更何況韓信的才華是顯而易見的。

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說之。言於上,上拜以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夏侯嬰跟韓信交談一次就非常欣賞,韓信本來都可以砍頭了,結果不僅保住了人頭,還向劉邦極力推薦。夏侯嬰能看出來,蕭何為什麼看不出來?

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

蕭何為什麼會與韓信數次交談,一方面也許有夏侯嬰這個韓信吹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韓信的職務——治粟都尉。

後勤可是蕭何的專長,韓信幹得好不好,蕭何怎麼可能不知道呢?這有什麼能「判斷錯誤」的?

更重要的是,韓信對天下大勢和奪取天下戰略的認識非常精準。

收巴蜀以養其民,招賢致能,還定三秦,天下可圖。

這是蕭何的。

項王喑惡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彊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

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阬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鹹知之。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這是韓信的。

韓信這番話可不得了,不僅與蕭何的戰略方向相同,還有對劉邦、項羽強弱之勢的精準判斷,指出了劉邦必然戰勝項羽的原因及相應對策。聽了這番話還不明白韓信才能的人,那不就是庸才了麼?

看看劉邦的反應:

於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

不是劉邦眼光不如蕭何,這不是劉邦之前沒跟韓信好好聊過麼……

單憑韓信說出這番話,重用他就沒錯。至於說後來背水一戰之類的神操作,都可以算是附加分。蕭何就算看不出韓信操作起來這麼風騷,其實也不妨礙他推薦韓信的。


蕭何的眼光還是不錯的,但是要說他知道韓信必定幫劉邦成就大業,那就有點吹,有點事後諸葛亮的嫌疑了。

首先肯定蕭何會看人。這點從他願意跟著自己下屬劉邦幹就可以看出來。劉邦雖然是蕭何手下,還有草根的特性流氓的氣質,那時的劉邦也未有爭奪天下的大志,而且還是一個被官府通緝的逃犯。蕭何不但沒有看不起劉邦,相反還認為他是個人才。此時要說蕭何知道劉邦有帝王之相,那純屬扯淡,但作為沛縣的風流人物,蕭何認為劉邦必定是其中數一數二的。

通過上面也可以看出蕭何識人的眼光不輸劉邦。那麼這就好解釋蕭何為何能看中韓信。

同理,此時的蕭何認為韓信是一個能幫助劉邦的人才。當劉邦被項羽分封打發到偏遠的漢中後,劉邦身邊的士兵軍官陸續向東逃回老家。韓信此時從項羽那邊投奔過來,說明他還想有所作為,不願解甲歸田平凡的度過餘生。作為一個沒落貴族,讀過點兵書的韓信,此時在劉邦身邊,也是鶴立雞羣的。只可惜劉邦沒意識到,好在蕭何看到了。在這偏遠蜀地,漢軍楚人個個思鄉逃離之時,能多為劉邦留住一個人才實在不易。相比樊噲周勃盧綰,韓信雖未有他們統帥作戰經驗多,但是他們卻都不如韓信懂兵法。所以,蕭何也深知,能武好戰的將領劉邦身邊已經有不少了,熟悉兵法洞察戰局的將領卻一個也沒有。這才上演了蕭何月下追韓信一幕。

至於蕭何力薦了韓信,心裡有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這個不好說。蕭何是有眼光的,可彼時他對韓信的認知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但在當時情景下,劉邦身邊不斷有人逃跑的情景下,能多為劉邦留住一個人才總是有好處的。


蕭何既然能看準劉季這隻潛力股,放棄公務員鐵飯碗和他一起下海創業。

蕭何自然也能看出韓信身上的潛力。夏侯嬰也能看出這個人有才能。

劉邦當時手下的人大多泥腿子出身,真正有統帥的帥才幾乎沒有。無非是能打能殺,敢打敢拼的將才一堆而已。

劉邦此時正值事業低谷,被遷到巴蜀;身邊能用的無非是老隊伍的親信,而出關中需要合適的人才來破局。

而韓信呢,貴族後代,履歷首先還算豐富,經過項梁、項羽,跟著項家起兵一直到項羽成為西楚霸王,大戰役都經歷過。

而他本身的才能,對於統帥練兵的理解,對於資源的運籌能力,在他當治粟都尉期間,可能是鶴立雞羣。

一切促使了蕭何對他另眼相看,相信韓信也不止一次對蕭何展示自己。

對蕭何的舉薦,劉邦勉為其難、半信半疑的接受了。拜大將軍之後,劉邦立馬就問:你有什麼方法讓我離開這個鬼地方。韓信之後一席漢中對才能讓劉邦堅信,這人不是吹牛。

萬一任命錯了怎麼辦?能升自然能降,能收自然能殺。


董祕舉薦(夏侯嬰)—CEO提名(蕭何)—董事長(劉邦)親自面試交流戰略策略最後才委以重任,這流程很正常,唯一不正常的是職位跳級太多,這也導致後來韓信過度膨脹。

韓信是軍事戰略的策劃者,實際執行運營還是劉邦他們在搞,韓信的戰術安排是否有價值,縱橫天下的沛縣集團又不是瞎子。


對於蕭何可能有損失,畢竟是你舉薦,還讓我封他大將軍,要是韓信是紙上談兵的貨你蕭何就背鍋吧。對於劉邦能有什麼損失,在彭城之前韓信沒有單獨領兵記錄...韓信主要是出謀~他要是無能之輩不聽就是了,反正鍋是蕭何.


八卦楚漢:蕭何如何追韓信

蕭何追韓信是根據歷史記載的老戲文,在娛樂時代也成了個老段子。有道是蕭何騎的是輕騎,當然追得上騎快馬的韓信。還配上了韓信騎自行車的圖畫。菜子搞歷史考據發現,根本不存在韓信拜大將的事,所以蕭何無需追韓信。針對這個話題菜子有《蕭何無須追韓信》《韓信根本不會跑——論拜將臺史實之偽》,考據韓信事蹟真偽的文字就更多了,諸如《重審韓信罪案》終極版、《千古誰識拜將臺/千古誰識追韓信》升級版、《千古誰識背水陣》《子虛烏有漢三傑》,網路搜索即得。

現在八卦楚漢,就來八卦一下蕭何如何追韓信。老共產黨人菜子有言: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中國人就最不講認真。一般來說,只要給出一個說法,中國人往往就認了這個說法而不去較真。所以偉大領袖說的好,中國的事常常是掛起來,不行的話,可以掛個一萬年嘛(此話是針對羅瑞卿事件而發)。菜子以為,掛還是不掛,取決於認真不認真。不認真掛一萬年都不止。一認真,不但不可能掛上萬把年,甚至都不可能流傳開來。蕭何追韓信傳說,一認真就肯定穿幫。此記載的大意是,韓信覺得自己在劉邦這裡沒有受重用,故離開漢陣營去找更能發揮能力的地方。蕭何覺得沒有韓信,劉邦的事業不可能成功,所以拚命把韓信追了回來。但近年來菜子把韓信問題翻了個底朝天,否定了太多的記載,其中也包括蕭何追韓信的記載,經菜子詳細考證得出韓信根本不會跑的結論。先把會不會跑擱置起來,就算韓信一時間腦袋讓驢踢了選擇了跑吧,蕭何去追韓信吧,居然追上了,會不會兩個人是串通好了在演戲?怎麼說到串通了?因為追上一個跑掉的人也不是個容易的事,不妨問幾個為什麼:就算韓信跑了,蕭何怎麼知道的?難道韓信派人送信了嗎?大概是送信了。否則蕭何怎麼知道?難道聽人說韓信不見了,蕭何就認定韓信跑了嗎?不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跟熟人喝酒去了,與人鬥毆受傷了,都可以不見。不代表不見就是逃跑了。就算跑了,蕭何應該往哪個方向追?四面八方,選擇甚難。如果追錯方向,就南轅北轍,無從追上,而蕭何又追上了。顯然韓信告訴了逃跑的方向。當時的漢中算是荒涼之地,而且相當閉塞,棧道又燒掉了,想跑出去還真不容易。萬一韓信的逃跑信送達蕭何的時候,蕭何抽不出身來,不也追不成嗎?何況韓信怎麼知道信能準時送達,萬一送信的人找不到蕭何,豈不又得耽擱時間?反正蕭何要能及時追趕韓信,其中的環節不能有任何閃失。無論怎麼看,得到韓信充分指點的蕭何追韓信感覺怪怪的,韓信的這個跑是真跑還是假跑啊?假史若欲不穿幫,還真是一件技術活啊。之所以不認可《淮陰侯列傳》所載拜將臺故事的真實性,是因為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太多了,要讓人不起懷疑亦難矣哉。就像上述不合理的跑與不可理喻的追,難道廣大看官真看得下去?現在來倒敘一下韓信會不會跑了。簡言之,韓信在項羽那裡感覺沒有前途,在項羽的首腦機關呆了三年,也不過是個連級小官(郎中),亡楚歸漢到劉邦陣營另尋出路。韓信長期得不到提拔一定非常苦惱,韓信不是莽夫,他的逃跑歸漢也不是心血來潮,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劉邦常常要到項羽項梁的大營開會討論軍機大事,韓信對劉邦很瞭解,斷定到劉邦這裡會有好的前程。韓信押對了人,在蕭何追韓信之前,韓信的職務是治粟都尉,是被劉邦從連敖職務上直接提拔到治粟都尉職務上。會不會是其他人提拔的呢?不可能,治粟都尉絕對是高級幹部,相當於師以上幹部,主管軍需的後勤部部長或副部長,如此重要的崗位,其他人有什麼權力安置,只有劉邦,這表明劉邦對其才能的認可。劉邦與韓信一見如故,不是因為韓信是劉邦的私生子,而是韓信的見識讓劉邦折服,所以破格提拔,從相當於連級幹部至多副營級的連敖,直接越過營團師,一下子當了軍級幹部治粟都尉。都尉雖然沒有大將威風,但這個職位確實不低,靳歙定三秦時也就是騎都尉,酈商也就是隴西都尉。陳平在項羽處受重用,有擊降殷王這種大功勞,也就被拜為都尉。所以這種職位是可以委以重任的。這是劉邦與韓信談話的結果。史料中這個談話過程記載模糊,但還是可以辨認出來的。夏侯嬰把韓信從法場上救下來後推薦給劉邦(言於上。上拜為治粟都尉)。所以劉邦與韓信面談的事實不容否認。需要否認的是夏侯嬰法場上救韓信。因為韓信亡楚歸漢就是要找劉邦毛遂自薦,怎麼能耽誤時間,一直等到法場問斬呢。法場故事是為了強化韓信的神奇編造的,但有破綻。

蕭何追韓信故事就在否認劉韓有過談話,韓信完全指望蕭何推薦,受更大的重用,因為等不到,所以很失望。蕭何很忙,劉邦反而不太忙。你韓信與劉邦一見如故,超級提拔,還有什麼要說的,直接說好了。你看你只說了個引子,劉邦就賞你個高官。這麼好的開端,你不趕緊再去多說一點?作為高級軍官,向劉邦彙報工作天經地義,彙報結束講點自己的訴求,總比讓蕭何轉二手話要靠譜多了嘛。自己不說,讓蕭何說,劉邦怎麼就看上你這個腦筋有問題的人呢?你個韓信不去向劉邦說,反而跑了,肯定以為別人能開出更高的價吧?難道當時還會有什麼人能給更高的待遇嗎?菜子以為,絕對不可能。項羽看不上韓信,三年都不重用,其他人呢?項羽之外,就數劉邦是最大一支力量了。韓信掌管劉邦十多萬大軍的糧餉很威風啊,小國之王吳芮全國人民可能都沒有十萬。這個韓信跑出漢軍真能有更好的前程嗎?韓信的腦子又沒讓驢踢,會丟掉到手的高官厚祿去追逐虛無縹緲?蕭何追韓信故事正是把韓信描寫成腦子被驢踢了,傷得很嚴重啊。簡單總結一下:在項羽處鬱鬱不得志、受到劉邦賞識而重用的韓信,怎麼看也不像會逃跑呢。韓信沒有跑,就用不著蕭何去追了。因為沒跑沒追,所以韓信沒有拜大將,在擔任軍事統帥擊魏之前,韓信一直是蕭何的重要助手在做後勤工作成績顯著,說明劉邦賞識是正確的,結果是雙贏。再饒舌一下,治粟都尉兩千多年來只有韓信一個人,成色絕對不在所謂的大將之下,這完全是劉邦為韓信量身定製的。而那個時候,韓信還什麼都沒有做呢。這表明劉邦對韓信特別賞識。劉邦通過與韓信談話,一下子就認定韓信是個可用之才,把治粟都尉的高級職務給了寸功沒有的韓信,任何人都不應該不滿。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要逃跑,也太有損韓信的光輝形象啦。求仁得仁,又何跑焉?所以套用黃永勝針對林彪逃跑一事的感嘆,韓信啊韓信,你跑什麼跑。真是害死人拉。

八卦楚漢:副國級的韓信能往哪裡跑?

菜子否定拜將臺故事與蕭何追韓信傳說已費了無數筆墨,但收效寥寥。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人們認為韓信對待遇不滿,生平抱負無法施展,所以跑很有道理。

菜子的推論是,韓信跑的時候的官職是治粟都尉,相當高級的幹部,相當於負責軍需的後勤部部長或副部長。又以為治粟都尉兩千多年來只有韓信一個人,是劉邦為韓信量身定製的,其殊榮絕對不在所謂的大將之下。所以韓信根本不會跑。

很多人以為治粟都尉是劉邦糊弄韓信的小官,菜子早就駁斥過,都尉是高官,從來都是高官。靳歙入漢就封侯了,平三秦的時候也就是都尉,酈商的官也很大,平三秦時也是都尉。垓下決戰韓信統領幾十萬大軍,他的副手孔將軍費將軍也是都尉。韓信的治粟都尉應該是後勤部部長或副部長。韓信在項羽那裡只是個低級軍官,到劉邦這裡,什麼都沒做就成了他夢寐以求的高官,又怎麼會跑呢?

菜子沒有想到的是,治粟都尉還不限於菜子認定的後勤部部長或副部長的軍級高官,它在有些學者那裡已經被定為副國級高官了。

菜子以為治粟都尉兩千多年來只有韓信一個人,網友提出桑弘羊也是治粟都尉,來否定菜子。菜子一追究,乖乖不得了,治粟都尉豈止是軍級高官,甚至可以是副國級啊。

桑弘羊的治粟都尉在《史記平準書》中,還涉及到搜粟都尉、大司農。捋一下其中的關鍵與關係:元封元年 (前110年)以「桑弘羊為治粟都尉,領大農」, 天漢元年(前100年)「大司農桑弘羊,四年貶為搜粟都尉」。(王勇)治粟都尉和搜粟都尉與大司農關係考——對《漢書·百官公卿表》大司農兩處空白記錄的思考--《唐都學刊》2004年04期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DXK200404012.htm是關於這個方面最有價值的研究。網路此文摘要頗說明問題:「漢代官制中治粟都尉、搜粟都尉、大司農三者之間的關係一直頗有爭議。但細考史料可以發現 ,治粟都尉與搜粟都尉在漢代實為不同官職 ,治粟都尉是大司農的另一名稱 ,而搜粟都尉本為大司農屬官 ,卻也一度成為過大司農正官。」 據此文,治粟都尉與搜粟都尉不同,前者高於後者,但還是講不清其具體情況。作者說「一直頗有爭議」,表明從來就沒有弄清楚過。為什麼從來就沒有弄清楚過?還不是因為很難弄,弄不清嗎?

由於懷疑桑弘羊沒當過治粟都尉,只當過治粟內史,記載時把這兩個搞混了,菜子考察了一下治粟內史。

百度百科稱:「治粟內史是指秦和西漢初期管理國家財政的官吏。主管國家田租和各種錢物的收支。漢景帝時改稱為大農令。秦漢時期國家財政與皇室財政已有明確的區別,治粟內史所執掌的財政事務為國家財政。當時地方郡縣有出錢者,置鐵官長丞主管。鐵官亦屬治粟內史管屬。」治粟內史已經是相當高級的官吏,有多高?秦漢時期的九卿之一,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大司農。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長。「桑弘羊為治粟都尉,領大農」,表明治粟都尉位置在財政部長之上(當然,領可以是掌管,也可以是分管,反正級別比大司農只高不低),得是個什麼官啊?用現在的級別來推算,副國級啊。可能嗎?菜子說不可能有什麼用,沒準韓信就是頂著個副國級的官銜逃跑呢,跑到可以讓他當正國級的國度。天縱英才的韓信怎麼會做出逃跑這樣的蠢事呢?所以韓信不會跑,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菜子認為桑弘羊的治粟都尉應該是把治粟內史搞混了,有人提出韓信也是搞混了這兩個官銜,他當的不是治粟都尉而是治粟內史。菜子以為這樣的看法是攪渾水。治粟內史、大司農、大農令關係密切,關聯度也大,與治粟都尉真扯不上多少關係。所以桑弘羊為治粟都尉極有可能是「桑弘羊為治粟內史」之誤。而韓信的治粟都尉不涉及大司農、大農令,與治粟內史搞混了的可能遠在桑弘羊被搞混之下。

菜子治粟都尉小考鏈接如下

[原創]治粟都尉小考 【文化散論】-凱迪社區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3220873boardid=2replyID=82011826page=11=1#82011826

否定韓信拜大將的舊功課。菜子先有《千古誰識拜將臺/千古誰識追韓信》升級版、《蕭何無須追韓信》《韓信根本不會跑——論拜將臺史實之偽》若干文字,近又派生出《八卦楚漢:韓信是劉邦的私生子》《八卦楚漢:蕭何如何追韓信》《八卦楚漢:低級紅還是高級黑——戲說韓信拜將》《八卦楚漢:登壇拜將——針對韓信的高級黑》及本篇。至於考據韓信事蹟真偽的文字就更多了,諸如《重審韓信罪案》終極版、《千古誰識背水陣》足本、《子虛烏有漢三傑》,網路搜索即得。

八卦楚漢:蕭何追回韓信又如何

解題:為了便於人們理解根本沒有發生過韓信的跑與蕭何追,菜子用八卦的方式,八卦過蕭何如何追韓信,現在再八卦一下蕭何追上韓信之後,看看能不能把這個荒唐的傳說破滅掉。

老戲文蕭何追韓信的結局完全如蕭何所願,劉邦與韓信在拜將臺一番晤談後,拜韓信為大將。

但菜子偏偏不接受這樣的結局,太不合情理了,根本不能接受啊。這不是菜子好擡槓,要跟古往今來的廣大看客過不去,而是韓信的跑太不合理了。

什麼叫不合理?韓信在項羽處鬱鬱不得志,就滿懷期待地投靠劉邦找機會。結果如願以償,劉邦直接把他從一個連級小官(連敖)提拔為軍級高官(治粟都尉)——負責軍需的後勤部副部長。這種情況下韓信還要跑,難道有要更高職務的訴求?

人們可能要說了,韓信的志向豈止一個軍級幹部可以打發,他要當最高統帥,大展宏圖。

且不說大將軍未必就是最高統帥,甚至未必有權指揮後勤部副部長,即使比軍級高官還要高,估計也高得非常有限了。

用通俗的話來說,劉邦待你不薄啊,你怎麼還不滿足呢,你怎麼還要跑呢,你的良心讓狗喫了嗎?

不要說我這是自作多情替古人派戲,實際情況可能與此接近。大俗人劉邦裝斯文也裝累了,韓信莫名其妙的一通亂跑,讓劉邦覺得既然你這樣子,我也用不著偽裝斯文了,看看你那個戲怎麼演。讓我們來八卦一下劉邦的表現。

史稱,蕭何的跑讓劉邦六神無主。蕭何回來去見劉邦,被破口大罵:聽說你跑拉?蕭何:我沒跑,我是去追跑掉的人。

劉邦不信:什麼人跑了值得你去追啊?

蕭何:韓信也。

劉邦更加不信:跑掉的弟兄好幾十,你都不追,追韓信,你以為老子那麼好騙?

蕭何:其他人根本不值得追。像韓信這樣有通天徹地之才,是大王打天下用得著的。

劉邦奇曰:我不是已經重用韓信了嗎,後勤部長,還要怎麼重用?

蕭何:非大將不可,不給他大將,他還是會跑呢。

劉邦大怒:好哇,這傢伙還敲詐上我拉,讓他來見我。

韓信誠惶誠恐來見劉邦。劉邦就問韓信:你在老項家那邊有幾年啊?

韓信:大王,你是知道的,頭尾三年。

劉邦:老項家給你什麼待遇啊?韓信:郎中,大概相當於連級幹部。

劉邦:在我這邊多久拉?

韓信:兩個來月吧。

劉邦:我待你比老項家如何?

韓信:不可同日而語啊。剛來的時候也是連級軍官,很快大王就提拔我當了軍級將領。

劉邦:聽說你還有什麼想法,怎麼不直接來跟我說呢,我那麼難見嗎?

韓信語塞。他這個級別,要見劉邦真是太容易了。在蕭何追韓信之前,韓信的職務是治粟都尉,是被劉邦從連敖職務上直接提拔到治粟都尉職務上,直接成了蕭何的助手。

劉邦清了清嗓子:韓信啊,要我怎麼說你呢?你以前聽說過治粟都尉嗎?

韓信:聞所未聞。

劉邦:沒聽說就對了。以前根本就沒有這個官職。這是專門為你設立的。先不說其他的崗位都有人了,就你一個新來乍到之人,雖然很有才,畢竟什麼事還沒做,就一下子要擠佔他人窺視已久的位置,我不好辦啊。所以特別為你設立一個職位,這樣反對之聲會小很多。想不到啊想不到,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我這樣對你,你居然還不滿足,你是不是太過分了?

韓信開始顫抖拉:大王,其實我對作戰還有很多設想。

劉邦:是蕭何懂作戰,還是我懂作戰呢?

韓信:當然是大王更懂作戰。

劉邦:你那個治粟都尉是蕭何提拔的,還是我提拔的呢?

韓信:韓信不敢忘記大王的恩德。

劉邦:是蕭何賞識你,還是我更賞識你呢?

韓信:韓信糊塗。

劉邦:你那些想法是早就有了,還是剛剛纔有?

韓信:早就有了。

劉邦:既然你有那麼多想法,怎麼不早點跟我說?你對我還留一手嗎?

韓信語塞。

劉邦:韓信啊韓信,真不知道說你什麼好。老項家不用你,你要跑。我這裡重用你,你還是要跑。你怎麼就那麼喜歡跑呢?還是項王有遠見,就知道你不靠譜,所以一直晾著你。要不,你呆在一邊涼快涼快去?

然後,然後,然後夢就醒了。原來是一個夢。是誰在做夢?劉邦、蕭何、韓信?怎麼會做這樣的夢?看來是韓信。幸虧是個夢,否則就沒有大好前程了。

韓信的跑與蕭何追也是一個根本沒有發生過的夢——讓中國人民做了兩千多年的夢,也應該從夢裡醒過來了。

這個事件的關鍵史料《淮陰侯列傳》的關鍵部分:

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未得知名。為連敖。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悅之,言於上。上拜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記載的貓膩為: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悅之,言於上。上拜為治粟都尉。不是夏侯嬰推薦韓信就能當上那個高官的,一定是在劉邦面談之後。

貓膩的核心為:劉邦韓信見過面了,談過話了,一見鍾情了。韓信該說的一定會都說了,否則那麼高的職務從哪裡來?有多高?治粟都尉級別不在夏侯嬰之下。這個是夏侯嬰可以左右的嗎?

菜子以為,蕭何追韓信傳說,一認真就肯定穿幫,經詳細考證得出韓信根本不會跑的結論。韓信的腦子又沒讓驢踢,韓信也不是劉邦的私生子,只是沒有跑也沒有拜大將。

簡單總結一下:在項羽處鬱鬱不得志、受到劉邦賞識而重用的韓信,怎麼看也不像會逃跑呢。韓信沒有跑,就用不著蕭何去追了。因為沒跑沒追,所以韓信沒有拜大將,在擔任軍事統帥擊魏之前,韓信一直是蕭何的重要助手在做後勤工作成績顯著,說明劉邦賞識是正確的,結果是雙贏。

多餘的話:韓信的神話故事是有人編造。司馬遷只是將市面上流傳的故事收入到書裏。所以責任不在司馬遷。編造的人應該是蒯通。他個人的經歷無法進入歷史記載,但可以通過塑造一個傳奇人物韓信,搭韓信的便車讓歷史記住。蒯通說韓信的言論中,正好有若干與歷史不符處。所以讓他擔這個罪名是最合適的了。

否定韓信拜大將實為舊功課。菜子先有《千古誰識拜將臺/千古誰識追韓信》升級版、《蕭何無須追韓信》《韓信根本不會跑——論拜將臺史實之偽》若干文字,近又派生出《八卦楚漢:韓信是劉邦的私生子》《八卦楚漢:蕭何如何追韓信》《八卦楚漢:低級紅還是高級黑——戲說韓信拜將》《八卦楚漢:登壇拜將——針對韓信的高級黑》及本篇。至於考據韓信事蹟真偽的文字就更多了,諸如《重審韓信罪案》終極版、《千古誰識背水陣》足本、《子虛烏有漢三傑》,網路搜索即得。

韓信拜將的的確確八卦

登壇拜將——針對韓信的高級黑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8740265

低級紅還是高級黑——戲說韓信拜將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8806021

八卦楚漢:蕭何如何追韓信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233257

八卦楚漢:蕭何追回韓信又如何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652960

【雜談】八卦楚漢,韓信是劉邦的私生子 - 理想論壇 中國老牌人氣股票論壇 https://www.55188.com/thread-8779185-1-1.html


舉薦人才這種事從古至今都是有危險性的,舉薦錯了被坑的也不少

當時到底蕭何看中韓信那一點了,這個誰也不知道,但是有的人真的有那個能力從人堆裏一眼把人才挑出來。人才是挖掘出來的,不好找,但是有人可以從一件件小事看出來這個人有這樣那樣的優點和心理素質等等

而且韓信這個,是雙重保險,在蕭何之前張良就跟劉邦提到過,但是勸了一次劉邦沒聽,張良也沒接著再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