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在了时间点和产品迭代上。

美拍火的时候,其实快手已经存在了。如果那个时候美拍可以做好,那可能发展今天我们讨论短视频的时候会说美拍和快手。快手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不太容易被美拍和抖音打垮。毕竟产品形态、社区氛围、深度用户不是一个群体。

美拍当时一炮而红,但是生产成本太高了。非专业团队,其实很难上手。当然,今天的抖音,非专业团队也很难上手。但是美拍的内容有点想YouTube,较长,横屏。创作者匮乏。很难指数型引发用户创作内容,进而自然的筛选出优质生产者。

然后悲催的事情来了,16年12月,美图上市了。上市前和上市后对于企业经营来讲,可谓是天壤之别。美图整个的利润空间不足。加上上市后对于盈利压力上升,在17年抖音横空问世后,铺天盖地的市场费用和运营费用(早期对于特定的内容生产者是有补贴的)。加上市场费用带来巨大流量,巨大流量让早期的内容生产者快速获得大量粉丝和播放,形成了对生产者的正向反馈,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发内容,内容越多,留存越高。然后内容广度也逐步增加。一个完美的运营模型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其实美拍也在反击,也有市场预算的计划。但是大概率因为上市公司的事情,无法匹配抖音这么大规模的市场投放和内容运营。但是这只是针对于美拍这个产品而言。无论如何,美图上市,投资人和股东已经获得了足额回报。对于他们来讲,是否是遗憾就不知道了。

所以,说输,其实是输给了抖音。快手和美拍不是一个赛道。快手是独一无二的,抖音和快手严格来讲,也不是竞品关系。只是两家公司从更广义的用户时长层面有竞争。

美拍应该是输给了时间和运气。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抖音快手这种量级的平台,时间和运气都需要刚刚好,早或者晚三个月,也许都是不一样的局面。所以,美拍没输给别人,可能只是「输」给了自己,或者说只是没有成长为一个过亿DAU的平台,但美拍无论如何,也是一代伟大的产品。


没有用过美拍和快手,不是很清楚你说的「输」是哪方面,受众群体的数量?知名度?

如果非要回答我觉得主要原因可能是:快手和抖音等很红的app都存在著蝴蝶效应,首先这些app会投入大量资金提高知名度方面,app下载的人多了,受众群体数量越来越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可能也就是这个道理。尤其快手,怎么说,信息炒鸡大众化,很低俗(小声逼逼)。美拍是不是年轻人比较多?不是很了解,抖音要不是因为我的TD我也要卸载了orz

我废话有点多 希望能帮到你吧


美拍是基于美图体系下诞生的,本身从受众上以及产品交互上都是从年轻女性出发去设计的

而抖音在初期的定位是音乐潮流弄潮儿的产品属性,刚开始抖音就在一二线城市的搞笑发掘一些有舞蹈或唱歌能力出众的人入驻,这也在早期定下了抖音的风格,但后来因为抖音的普及程度,更改了slogan

快手是因为起步较早,最早的时候,快手是做GIF图的,那时候就积累了大量表情包的用户,后转型做短视频

抖音背靠头条系,依靠推荐机制,从产品属性上就秒杀了一众短视频APP,像美拍这种产品根本不够打的

快手是因为早期做老铁文化,积累了一批高粘性高活跃度的用户,所以这也是快手这个平台的壁垒

后来的短视频APP因为没有足够深的护城河,像微视这种项目,不论重启多少次,都不会在市场有太大水花,因为流量是有顶的,而每个用户手机里大部分都不会装超过三个同一属性的产品


不觉得输了,抖音现在还有人在看????


因为投入的钱不够吧 快手是开发的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上大力宣传 抖音宣传很厉害

而且受众范围小 美拍一听就感觉是精致的人或者女孩子的软体 而且是美图的衍生软体 感觉就很小家子气 功能再强大也输在第一印象上


一直没明白抖音和快手有啥区别,不都是拍短视频的吗?美拍听名字像是拍照片的。


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你说的美拍、快手、抖音我都没下载,所以我先撤了。


广告营销这块输了,其次不够接地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