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沒有必要,完全取決於個人。

2.單純從學習角度出發,有一個學習成本問題,比如說有人過目成誦,那當然背下來比不背下來後,再好的字典,也比不過自己的腦子。但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是沒有那麼好的記憶力的,這時候就必須考慮一個時間成本。這種權衡實際上是在一個人的學習過程中,始終都存在,且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們的選擇。很顯然,答案也很明確:沒有必要背誦下來。但一定要知道,你該怎麼使用這本書。

3.從中國傳統學習的方法而言,背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這往往應用在四書五經中,而這幾本書加上官方註解,它們的字數是可以被分到一整個學習階段之中的。是的,原著的字數並不多,大部頭往往來自於各種註解。但對於《資治通鑒》來說,這種超長的史書,並不是傳統學習要求背誦的內容,也沒有必要背誦下來。

4.《資治通鑒》的價值所在,前人已經寫過,沒有哪一種需要完全背誦下來,但作為熟悉,可能需要閱讀者有一個印象。這種印象類似於人類對於人臉的記憶,我們往往不會背誦下來陌生人的每一處特徵,而是會選取最具記憶力的特徵,然後形成一個記憶鏈,在我們打算回憶的時候,迅速通過「座標」來找到具體的「門牌號」。

5.對於學術研究,大部分正規的學術入門,都會有一門課專門介紹,怎麼找到自己想要找的資料。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必太在意自己的記憶力的原因之一。


《資治通鑒》是用來給Boss查閱的,不是用來給草民背的


別問有沒有,而是能不能,歡迎用一生的時間來嘗試。


我們就是看上17遍,也變不成毛主席


多麼勵志的一個夢想,加油!!!如果有生之年不能實現,只要你努力過了就不會後悔。


那就等於:

背誦天氣預報

背誦公務員名單及陞官謫貶list

背誦國家高級管理人員八卦

背誦金融新聞

背誦渲染的故事細節

……

先20年不睡不工作看能不能背下來


不是有沒有必要,是有沒有可能。圓周率據說有人最多能背9萬多位,實際挑戰中最多背到67890位。而資治通鑒,據我所知有250萬字。

我是有多空虛,回答這樣的問題。


沒有必要,因為把它背下來沒有意義


去吧,用盡這一生,試試,到頭來抱著最後一本沒背過的下葬,也不枉這一遭,去了那邊做個說書人,也撈筆快錢


這個問題問得好,而且現在你有充足的時間背誦這300萬字的大部書了。加油哦


完全沒必要


可以有,一輩子只做這件事,也不知能不能完成。


當然有必要啦。

1.資治通鑒的地位。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花費19年的時間,編撰而成我國第1部編年體通史,囊括了1300多年的歷史,從三家分晉的戰國一直到五代十國結束。條理清楚邏輯清晰易於背誦。

2.社會原因。

現代社會資本橫流沒有一技之長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如果你能夠背過資治通鑒來非常有利於,包裝宣傳自己。(緊急狗頭)

3.其他原因。

眾所周知,當今社會流行穿越,如果你能夠穿越到古代社會,當眾背一本資治通鑒遠比背唐詩宋詞秀的多。

綜上,背誦下這本書來將對你的人生非(hua)常(er)有(bu)利(shi)。


沒必要


其實沒有必要

記得大意即可

陳寅恪應該是能背誦其中的不少段落的 陳當年失明時 仍經常讓學生代他誦讀資治通鑒的某些憑他記憶指明的段落 並且能指出學生誦讀錯誤的地方

王仲犖備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史時 有段時間手頭也只有一部通鑒可用 可想而知諸大家對於資治通鑒的熟悉程度

當然……不是專業做歷史的其實就沒這個尋章摘句的必要了


老人·地鐵·手機


有啊,當然有啊,來啊,一起啊


沒必要。

正所謂,君明樂官不明樂音。

找個讀過幾遍通鑒的朋友做顧問也就行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