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使用无痛分娩后会造成腰痛腰酸的讲法一直不绝于耳,甚至还有不少过来人「告诫」新手妈妈,能忍则忍,尽量不要用无痛,打完以后腰痛了N个月,谁用谁后悔。

其实妊娠相关腰痛是妊娠期及产后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在腰部疼痛和功能障碍。很多人会将其归因于无痛分娩的施行,早期确实也有研究佐证这一观点。但随后的一系列研究都表明,无痛分娩并不会增加孕妈妈分娩后腰痛的发生率,甚至在分娩3个月后,无痛分娩的妈妈腰痛发生率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的妈妈。

其实,产后发生腰痛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如腰痛病史、脊柱或骨盆创伤病史、肥胖、胎儿体重过重、产妇年龄过大或过小等。无痛分娩则是一种很好的减轻分娩痛楚的方法,在2018年年末,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分娩镇痛操作技术,提升分娩镇痛的覆盖范围,普及镇痛条件下的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可见这是对孕妈妈一种行之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也不要因为个别的案例而影响了自己的选择。

一般来讲,无痛分娩食用的麻醉剂量非常低,对胎儿和产妇都是安全的,现在使用的无痛分娩也并非说是百分之一百不同,只是把10级分娩痛降低到3、4级,这样也有助于自然分娩的产妇在进入第二产程时更好地发力。

参考资料:刘超群, 孙义, 徐铭军. 椎管内阻滞与妊娠相关腰痛的研究进展[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8, 39(4):375.


我把实际情况全部给你说了你自己分析吧

生产前两天三天这样和婆婆以及亲戚说好不打无痛,这个时候老公但笑不语

前两天晚上躺在医院的床上抱著老公哭「老公你快去和医生说我要打无痛QAQ」

生产那一天早上七点左右我是坐著轮椅进的待产室,等了好久终于开了两指,给我打了无痛,打完瞬间神清气爽甚至还在待产室睡了一觉

十一点十分宝宝出生

月子里可以说是活蹦乱跳了,终于有一次腰疼我知道是打针的疼不是酸疼是什么情况呢,是做完月子之后宝宝抱回家,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宝宝放在床上换尿不湿,腰呈九十度,一直保持很久,后来意识到我姿势不对了就尽量坐在床上给宝宝洗屁股,有意识的休息了几天之后腰就不疼了,现在娃六个多月了也没什么毛病,有的时候坐床上玩电脑脖子腰都会酸疼,但是感觉不到是打针的疼了,纯自己作的疼。


宝宝快十个月了,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是如果不是无痛,让我睡了一觉,我可能想自杀,睡了一觉,起床二十分钟生下宝宝


关于负面影响的部分,可以直接跳到 07 段落

神仙不能做到的事,无痛分娩可以

——源自自媒体达人 年糕妈妈,2个月前她刚生下小年糕

最近常有同学咨询我关于无痛分娩的事情。平日工作时也听到医院的育龄期女同事聊天提到无痛分娩,

「打那个干什么,我生的时候就没打!」

「听说打那个容易腰疼哦!」

今天我就用我的所知所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到底什么是无痛分娩?

让大家对这项造福天下女士的麻醉技术多些了解少些误会,让更多的育龄期女士在生孩子这件事能少一些对疼痛的恐惧,多一份当妈妈的快乐。

01

分娩疼痛的来源

我们要解决痛苦,必须知道痛苦的来源。分娩疼痛主要由子宫的收缩和宫颈的扩张引起,通过T10~L1(胸10-腰1)的内脏传入神经(交感神经)传入脊髓(下图)。

分娩后期,会阴部拉伸刺激通过阴部神经和骶神经S2~S4(骶2-骶4)传播疼痛。 所以我们知道引起分娩疼痛主要有T10(胸10也就是身体的肚脐平面)以下的神经支配了。

02

分娩镇痛的方法

现在最常用的镇痛方法主要为单纯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俗称「腰麻」,另外这个也是剖宫产最主要的麻醉方式。

之所以选这种麻醉方式是因为:这种麻醉方法只需极低浓度(远低于正常麻醉剂量)的麻醉药物(常用的为罗哌卡因和阿片类药物)就能在不影响产妇的意识和呼吸,几乎不影响产妇的运动能力,几乎不影响产妇子宫的收缩的同时,有效阻止产妇对分娩疼痛的感知。换句话说,就是作为产妇的的你除了感觉不到分娩的疼痛了,其他的还是一切如常,该怎么生还怎么生。

你肯定会有疑问,什么操作这么神奇呢?

以下就是见证奇迹的操作,你只需要配合就好了!

麻醉操作(「腰麻」当然是在腰上操作了,你需要像虾米一样把背弓出来)

麻醉穿刺成功之后会在硬膜外腔留置导管(如上左图,导管非常细)

当所有的这些操作都完成之后,极低浓度的麻药可以源源不断从留置的导管里进入你的体内(硬膜外腔),然后就把肚脐以下支配疼痛的神经给暂时阻断了,分娩疼痛就会最大程度的得到缓解。

03

无痛分娩的优点

  1. 让妈妈们不再经历疼痛的折磨,减少分娩时的痛苦和产后的疲倦
  2. 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得到休息,当宫口开全时,有足够体力尽快完成分娩
  3. 减少不必要的耗氧量,防止母婴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
  4. 避免子宫胎盘血流减少,改善胎儿氧合状态

04

无痛分娩会减慢产程吗?

  1. 现在无痛分娩应用的均为极低浓度的麻醉药物,产程因麻醉因素的影响而延长的几率已大幅度降低
  2. 宫缩强度与频率与无痛分娩前无明显区别

05

无痛分娩对哺乳有影响吗?

  1. 由于用药剂量很小,进入妈妈血液循环极少,药物很快就会代谢掉,对哺乳没有任何影响·
  2. 剖宫产麻醉药量要比无痛分娩大几倍,同样对婴儿的哺乳也没有影响

06

分娩镇痛对胎儿的影响?and会导致产后腰痛?

分娩时起镇痛作用的低浓度药物主要都在硬膜外腔(下图蓝色箭头所指),其中能被妈妈血液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已是微乎其微,这些微乎其微的药物还需要透过胎盘屏障(即妈妈和胎儿之间物质交换的「过滤器」,胎儿和妈妈有各自独立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胎盘屏障将其隔开,互不干扰,选择性的进行物质交换)才能进入胎儿体内,能被胎儿吸收的药物剂量完全就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对于胎儿来说,这项技术是无比安全的。

无痛分娩穿刺时进针路径(如上图蓝色箭头轨迹相同)由后背正中皮肤—皮下组织—棘突上韧带——棘突间韧带——黄韧带——到达硬膜外腔,穿刺路径上不经过任何肌肉或者神经;而且穿刺针本身也比较细,所造成的损伤也很有限,愈合也很快,所以并不会导致产后腰痛。产后腰痛主要原因是:其一怀孕时内分泌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使腰椎及骨盆韧带处于松弛状态,产后内分泌系统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腹部肌肉的力量也明显不够,从而导致了产后腰痛的状况;其二频繁弯腰及腹部赘肉增加使腰部肌肉负荷过重,从而导致腰肌劳损。另外孕产妇要避免产后腰痛,还需注意腰部保暖及不宜过早的穿高跟鞋。

07

无痛分娩的风险到底有多高?

放弃谣言信科学,别信经验信数据

中国产科麻醉医学会统计了2004至2009年5年内全国30家医疗机构的>300000例分娩病例,共发生了157例严重并发症。

所有自然分娩病例中,其中腰麻穿刺的失败率为1.7%

157例严重并发症患者中:

        • 无痛分娩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硬膜穿破后头痛发生率 千分之七
        • 严重神经损伤27例——7例判定为与麻醉相关 1/3.6万
        • 硬膜外脓肿or脑膜炎4例—— <1/7万
        • 心脏骤停和心肌梗死42例——2例与麻醉相关 1/15万
        • 硬膜外血肿1例—— 1/25万

我院在2015年至2019年上半年,总共进行了无痛分娩4173例。累计发生严重并发症数据:硬膜穿破后头痛3例,严重神经损伤0例,穿刺部位感染1例,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导致麻醉平面过高1例。

30万分娩的病例数据能不能说服你呢?

不能?那好,我再来告诉你一组讯息!

  • 1847年Simpson 医生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 「三氯甲烷应用分娩镇痛的观察结果」,它标志著分娩镇痛的历史开端
  • 最有名的受益产妇是维多利亚女王,她于1953年靠分娩镇痛生下了小王子
  • 我国于1951年正式将分娩镇痛提上日程, 1964年北京大学医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在第一届麻醉学术会议上报道了「低浓度 普鲁卡因的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无痛分娩」
  • 2017年8月,陕西榆林产妇难忍阵痛跳楼自杀,一尸两命
  • 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开展分娩镇痛试点,或将在全国推广
  • 然而无痛分娩率 美国超过85%,英国 1946年 32% 1958年66% 1970年后 98%
  • 2019年10月9日国家卫健委公布,通过2018年度全国抽样调查所得出的麻醉分娩镇痛的开展率不足两成,为16.45%。三级公立专科医院的麻醉分娩镇痛比例为35.46%,二级公立综合医院仅为9.13%。
  • 2019年我院(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的无痛分娩率在53%左右

08

哪些人不可以做无痛分娩?

  1. 产妇拒绝
  2. 经产科医师评估不可进行阴道分娩者
  3. 椎管内阻滞禁忌:如颅内高压、凝血功能异常、穿刺部位及全身性感染等
  4. 产妇在穿刺时不能配合影响穿刺操作的情况
  5. 严重低血容量、神经系统疾病
  6. 产科异常情况(如脐带脱垂、持续性宫缩乏力或宫缩异常、前置胎盘、头盆不称及骨盆异常等)

神仙不能做到的事,无痛分娩可以

上帝不能完成的心愿,麻醉医生或许可以

疼,还是不疼,这是一个问题!

选择的权利更多掌握在你的手里,快快行动吧!

?


采访专家:香港助产士学院院长 Alice Sham

近年来国内使用药物镇痛分娩也越来越多,如此高的使用率证明了药物镇痛法没有任何副作用吗?

对此,香港助产士学院院长Alice Sham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事实上香港逐渐减少使用药物镇痛分娩,因为他们意识到药物镇痛给宝宝带来的远期弊端多于好处。

国外有研究表明,分娩时使用药物镇痛,宝宝成年后成瘾的几率高达50%!

分娩药物镇痛使新生宝宝呼吸困难

 曾经,为了避免分娩过程中因剧烈的疼痛引起的不良影响,香港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使用药物镇痛的比例接近百分之一百。

然而,北欧科研人员在90年代末的调查发现,在分娩过程中母亲使用药物镇痛有两大弊端:新生儿出生呼吸困难和孩子成年后易成瘾。

 研究表明,在分娩过程中,母亲无论使用任何形式的麻醉药镇痛,药物都会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严重时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导致宝宝出生时伴有呼吸困难。这种情况需要儿科医生为宝宝注射「解药」以解除药物影响,恢复呼吸。该研究还对自然分娩的孩子做过长达30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生产时使用过药物镇痛会让宝宝产生「imprinting effect(印记效应)」。此类药物的兴奋感会印刻在宝宝的脑中,有50%的宝宝在成年后,会因此对烟酒、药物,甚至毒品成瘾。

 香港助产士学院院长Alice Sham表示,在看到该项科研后非常震惊,「难以想像,我这双曾经为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的手,害了多少个孩子!」

非药物镇痛无副作用低成本高成效

 药物镇痛分娩的弊端远大于它的优点。正因如此,Alice在了解了分娩药物镇痛的弊端后,在医院马上开始推行非药物镇痛的方法。她认为,只有传统的非药物镇痛分娩法才能把婴儿在未来要面临的危险性降到最低。「在推行分娩非药物镇痛法的十年间,我们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

 她介绍了几种方法:镇痛健体球、音乐治疗和按摩。镇痛健体球主要是通过松弛产妇背部肌肉紧张度,使盆腔底变宽松,让宝宝出生时能较为轻松通过。音乐治疗是在分娩期间让产妇听一些让她感到舒缓的音乐,从而减轻其对痛楚的反应。

 「在香港的某些医院,药物镇痛的使用率在十年里降低了95%,」Alice欣喜的表示:「这证明了,自然分娩镇痛并非得使用药物镇痛不可。」


我就一句话,无痛就是人类之光。


所有事情都有利弊。自己权衡一下啊。


没有,没有,没有。(自我感受)

生完别一个劲带孩子,百分之80传说中的负面效应都不会发生。

像我这种怕疼程度,不打无痛可能会死掉,和打一剂麻醉来说,哪个更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