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話題的立場,請勿夾帶私貨激進,例如:種族主義與聖母主義

假如黑人受某國或某非黑人羣體的平均教育,在該國或此非黑人羣體的平均環境下成長,是否與其他種族有統計學意義差別?(以上「某」均請答主自選)


你要說正面例子,那當然是有的:

Neil deGrasse Tyson

美國著名天文學家、科普作家,主要研究方向是宇宙學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天文物理部創始人,海頓天象館館長

擔當過多部科普節目主持人,b站就有他擔當解說的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

Neil Tyson的一個廣為人知的軼事就是拍板將冥王星開除出九大行星,將之歸為矮行星的行列。(當然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你可以把他定位為高配版方舟子,此君有方舟子之長,卻無方舟子之短

與方舟子一樣,Neil Tyson也獲得了博士學位,而且是很明顯的宗教與智能設計論的反對者。

但和方舟子比,他不喜歡摻和鄭智,不喜歡和人爭吵。

而且Neil Tyson有一副渾厚的男中音的好嗓子,這使得他作為科普節目解說、主持人乃至演員,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反觀方舟子那嘶啞的破鑼嗓子,就完全不合適。

Neil Tyson確實曾多次在影視劇裏客串(當然是客串他自己),比如《生活大爆炸》,比如《蝙蝠俠大戰超人》

Neil Tyson他爹是非裔美國人,他媽是波多黎各人,也就是說他應該有一半以上的黑人血統

但是架不住一堆觀看他節目的人硬說他是印度人……


最近發生的明尼蘇達州 George Floyd 遭暴力執法而死事件,以及 2016 年另一起黑人被警察槍殺事件,讓我們清醒地意識到:黑色的皮膚,意味著伴隨終身的區別對待。


對兩位無辜的黑人受害者來說,這與他們接受的教育和成長環境無關。也許,他們唯一能活命的方式,就是改變自己與生俱來的黑色肌膚。


讓我們從 2016 年那個黑夜的槍聲說起——

我曾經反覆地想,來自明尼蘇達州的 32 歲黑人男子費蘭多?卡斯蒂亞,該如何逃過被警察連開七槍殺死的命運。也許他該在被警察盤問時換一套說辭,也許他一開始就不應該配合。但無論他怎麼做,警察都有理由認為自己受到了威脅,進而可以合法使用武力。


也許,他唯一能活命的方式,就是改變自己與生俱來的黑色肌膚。

一、死亡視頻


「你他媽的別動!」


「他沒有動,警官,他沒有動!」


警察的槍口依然不依不饒地指著費蘭多?卡斯蒂亞,而卡斯蒂亞癱坐在駕駛座上,鮮血正從他的胸口湧出。有五顆子彈擊中了他的軀幹,其中兩顆直接擊穿了他的心臟,視頻中的卡斯蒂亞半張著眼睛,已經不能動彈,發出臨死前絕望的喘息。


傑雷米諾?亞涅斯警官此時還在用槍指著他,用 F 開頭的單詞不斷咒罵,命令他不要動;副駕座位上,卡斯蒂亞的女友黛蒙德?雷諾斯在用手機錄像,她還在向警察辯白,請求警察不要繼續傷害他們;車的後座上,坐著兩人四歲大的女兒,此時她沒有哭也沒有叫,只是默默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媽媽,請你不要再罵人了,我不想你也被打死。」


當警察把卡斯蒂亞搬下車的時候,他的女兒突然說了這樣一句話,也許就在那一刻,她用最殘酷的方式學會了黑人在美國的求生法則。


事情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們把時間倒回到槍響前的幾分鐘。


2016 年 7 月 6 日,一輛白色轎車行駛在明尼蘇達州雙城地區的市郊。


車是 1997 年生產的奧茲莫比爾牌,這個通用旗下的品牌早已停產,雖然這輛二十多年的老車全身是小毛病,但至少有四個輪子。離了它,在公共交通不便利的中西部「大農村」可就寸步難行了。

車上坐著卡斯蒂亞,他的女友和兩人的女兒,一家人剛從超市買完東西。32 歲的卡斯蒂亞在一家小學的食堂工作,2014 年的時候他晉陞成了配餐主管,負責 500 多個孩子的伙食,同事們回憶到,他總是非常有耐心,臉上時刻掛著笑。


時間臨近晚上九點了,但天還亮著,明尼蘇達的緯度和我國黑龍江省接近,夏天日照時間很長。就算不用手電筒,也能從車窗外清楚地看到車裡的情形。


車子路過的地方叫做法爾肯高地,雖說名字裡帶了高地二字,但其實一片城市郊區的草甸。明尼蘇達州本地人對這裡並不陌生,這一代是「明尼蘇達市集」的所在地。在短暫的夏天,全州各地的農人們把精選的作物用皮卡拉來展示評獎。


這本該是一個平和的夏日傍晚,直到傑雷米諾?亞涅斯警官盯上了卡斯蒂亞一家。


圖片

圖片

亞涅斯當時正在開車巡邏,他點亮了警燈,示意前車靠邊停下接受檢查。


至今,我們也不清楚亞涅斯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兩輛車停穩後,他走向駕駛室,用例行公事的口氣告知卡斯蒂亞一家,他們的汽車有一側剎車燈不亮了,而這一狀況違反了交通法規。


在事後的訴訟中,亞涅斯辯稱剎車燈問題只是一個藉口,他之所以截停車輛檢查,是因為卡斯蒂亞「看起來像是 7 月 2 日一起搶劫案的嫌疑人」。

但他始終沒有說明,這名傳說中的嫌疑人到底長什麼樣,也無法明確說出卡斯蒂亞有哪些生理特徵令人聯想到了在逃嫌犯。


亞涅斯申明來意之後,通過搖下來的車窗命令卡斯蒂亞提供身份證件。卡斯蒂亞正要配合警察的要求,卻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情,感覺有必要事先說明。但也正是這句話,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警官,我必須要向你說明,我身上帶了一把槍」。


卡斯蒂亞有合法持槍證,他的上衣口袋裡放著用於防身的手槍。但這一刻,卡斯蒂亞明白,要想保護自己的安全,最重要的是避免在掏證件的時候讓警察看到口袋裡的槍,誤以為自己要掏槍襲警。


但亞涅斯顯然不領情,他聽到這句話,立刻把手按在了腰間武裝帶上,做好了拔槍的準備。


圖片

圖片

接下來的事情,發生在五秒鐘之內,我們只能從警車記錄儀的截圖中聽出大概的對話:


亞涅斯:「好,那就不要伸手碰它。」

卡斯蒂亞:「我沒有在拔槍。」


卡斯蒂亞的女友也說「他沒有碰槍。」


亞涅斯突然大吼起來:「不要拿出來!」


隨後就是一陣槍響,亞涅斯向車窗內連開七槍,卡斯蒂亞被五枚子彈擊中。


中槍後的卡斯蒂亞呻吟道:「我沒有伸手......」,而打光了彈夾中子彈的亞涅斯還在舉著槍對著車窗吼叫,命令車裡的人不要動。警方視頻顯示的時間是 21:06。


圖片

圖片

在卡斯蒂亞中槍之後 4 分 45 秒,警察似乎才確認了卡斯蒂亞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打開車門將他拖出車外。大概二十分鐘之後,醫生確認卡斯蒂亞已經死亡。


亞涅斯被同僚們送回了警局,此時,抗議的隊伍已經開始集結。

二、民憤難平


卡斯蒂亞死前最後時刻的視頻,在網路上引發軒然大波,事發三個小時之後,在 2016 年 7 月 7 日凌晨 00:30 左右,槍擊發生地點已經聚集起了 200 多人的悼念人羣。


檢方遲遲沒有追究亞涅斯的刑事責任,警察局甚至拒絕將他開除,官方的沉默,讓民意開始爆發。7 月 11 日,上百名抗議者走上了 I94 號高速公路,阻攔住過往車輛,拉起橫幅要求嚴懲殺人兇手。


這一次,明尼蘇達州的警察倒是及時地執行了法律:由於法律禁止佔用高速公路進行遊行示威,警察依法逮捕了 102 人,並對其中 46 人以暴亂罪名提起公訴。


圖片

圖片

卡斯蒂亞遇害事件,還讓美國遭到了一次外交上頗具黑色幽默感的風波:巴哈馬國向在美國境內的本國公民發布旅遊警報,建議該國公民在面對美國警察時保持警惕,「不要對警察表現出對抗情緒」。巴哈馬頗具想像力的外交姿態,還在國際社會上找到了效仿者,阿聯酋和巴林隨後也發布旅遊警告,要求本國公民在赴美旅行時對美國的「槍支文化」加以戒備。


在內外壓力之下,明尼蘇達州拉姆塞郡檢察院終於開始面對問題。11 月 17 日,在事發四個月之後,檢方對傑雷米諾?亞涅斯以過失殺人罪和違法使用槍支罪提起公訴。檢方仔細審核了現場視頻和其他證據,在起訴狀中展現了以下幾點重要事實:


有證據表明,卡斯蒂亞並沒有暴力拒捕或者試圖逃逸;

卡斯蒂亞積極配合警方的要求,出於好意提醒警察自己攜帶了槍支,這一做法符合法律要求;


卡斯蒂亞並沒有展現出使用槍械傷害亞涅斯警官的意圖,也沒有這樣做的理由。


圖片

圖片

在提交起訴狀之後,韓裔檢察官約翰?蔡面對媒體解釋了本案審理要點。問題只有一個:亞涅斯是否有合理的理由認為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按照美國的刑事訴訟程序,像是這樣對關鍵事實作出認定的工作,必須由陪審團進行。陪審團是「事實的發現者」(fact-finder),他們將聽取控辯雙方陳詞、對雙方所舉出的證據作出判斷,基於普通人的理性對關鍵事實問題作出回答,結合法官給出的法律指示作出判決。


那麼,亞涅斯的舉動,到底合理嗎?


三、合理的恐懼


2017 年 3 月 20 日,庭審拉開序幕,包含兩名黑人的 12 人陪審團將聽取雙方舉證,對案件關鍵事實問題作出決定。

圖片

圖片

法庭上,當時和亞涅斯搭檔的另一名警員約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8 篇內容

鹽選專欄

美國罪案實錄第二輯:特殊受害者

王瑞恩 老王力氣大無窮,雙手舉起紙燈籠

¥19.99 會員免費


(2020.8.12更新:文末留個彩蛋,最近流行的大衛.韋斯特(兩枚NBA冠軍戒指獲得者)在採訪中談中國的視頻,讓大家看看一個接受過正規教育的黑人是什麼樣的)

~~~~~~~~~~~~~~~~~~~~~~~~~~~~~~~~~~~~~~~~~~~~~~~

原答案:

有本好玩的書,叫《美國種族簡史》,中信出版社,作者是美國人 託馬斯·索威爾----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芝加哥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書裡面寫了幾個情況和我們現在的固有印象是不一樣的:(因有部分伸手黨+槓精,2020.7.6補充部分原文出處)

(2020.8.3補充:關於智商測試有個弗林效應,就是美國人弗林發現每一代年輕人都比上一代平均智商高,從1932年至1978年,美國年輕人的IQ平均指數提高了14點,如果智商由基因決定,而人類基因不可能進化這麼快。這個效應依然是個迷,從智商測試本身的科學性和人類經濟發展或者對某種疾病的消除是否影響了智商,關於這個有很多研究和討論,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搜一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進行的智力測試表明猶太人在智力測試中低於其他任何種族,被認為是智力低下的種族。而到了 20 世紀 20 年代,猶太人的智商得分已經超出全美平均水平。(書中第一章原文:」大約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時,猶太人在智力測試中一般的得分都相當低,以致當時一位大「專家」斷言,這種測驗結果「證明關於猶太人很聰明的流行觀念是錯誤的」)

20 世紀初,義大利移民在公立學校的成績出了名的差;1931 年,只有 11% 的美籍義大利人子女能堅持到中學畢業,當時有專家認為義大利人在智力層面屬於「劣等」種族。(原文:」到1931年,紐約全體中學生讀到畢業的佔42%左右,而美籍義大利人的子女讀到中學畢業的卻只佔11%。義大利人子弟在公立學校的成績是如此之差,致使當時許多「專家」們斷言他們在遺傳上和智力上是屬於「劣等」的。在那一時期,義大利裔的成年人和少年的智力測驗中得分都很低(不比今天的黑人高))

20 世紀 20 年代,美籍波蘭人的平均智商測試得分為 85,到 70 年代,這個數字提高到了 109。(原文:」先前對波蘭人的智商研 究表明,它和今天黑人的智商水平相當,平均為85分,但到1970年代已上升到109分。兩代波蘭人把智商提高了24分,這個數字比當前黑人和白人之間的 智商得分差(15分)還要大。「)

在《排華法案》的時代,華人被認為普遍智商低下,只能從事開洗衣房、修鐵路等低技術含量勞動。當時甚至有嚴肅的學術研究認為,華人的平均腦容量如此之小,以致「沒有能力建立自由政體」。

當時有本《調查中國移民問題的聯合特別委員會報告書》原話是這樣的:「有學問的人種學家如Nott、Gliddon和Morton都已指出:任何種族,如果他們的平均腦容量不超過八十五立方英寸,就沒有能力建立自由政體;在他們的歷史中並沒有曾經試圖建立這種政體的事例;中國人和美洲黑人的平均腦容量約為八十一至八十三立方英寸,而印度一日耳曼族的平均腦容量則高達九十二草九十六立方英寸,某些人更高達一百二十五立方英寸。」

「由於中國人的腦容量在幾千年以前就已經達到了最高點,所以他們將象屬於蒙古種的印度人一樣,寧可被消滅,也不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採用西方文明。由於他們在腦容量方面是一個比白種人低劣的種族,所以讓他們保持本來的樣子,而去鼓勵同他們的貿易和友好關係也許好些;由於他們對自己的祖國具有一種深摯的愛,所以還是讓他們留在原來的地方為好,這是因為他們與白種人相比是一種劣等種族,是一種不同類型、不同文明的種族,因為兩個種族不可能在平等的條件下一起生活而不混合起來,因為大自然已經在膚色和氣味方面打下了它的標記。」------這個報告就是後來推出排華法案的主要依據之一-----------你們看是不是很嚴謹很學術?如果不想在若干年後被人當傻子,今天還是不要這麼輕易的下結論。

再談談教育:

上世紀60年代美國有個科爾曼報告,本來是美國政府請他調查是否在教育中存在資源上的黑白不平等,結果他調查的結果是在資源上差距不大,但是他發現凡是中產階級家庭為主的學校無論黑白成績都明顯更好,他推斷是中產家庭的孩子更有「努力就能改變命運」的信念---畢竟他們的父母家庭就是這樣的。而黑人更多的學校因為他們家庭的原因,總覺得沒有出路,讀完書出來也不過像爸爸媽媽叔叔嬸嬸一樣成為一個loser。在這個報告之後,美國政府推出了很多有爭議的逆向歧視的政策,目的就是改變社會上整體黑人的階級地位,比如混校、公務員招聘優先、大學入學優先等等。(其實我覺得這一點對中國家長的啟發挺大的)

當然,要改變一個種族整體社會地位不是那麼容易的,或明或暗的阻力都有,同種族之間都有階級固化,更別說不同人種之間,所以你看,這是一個變數很多的問題,各位先別忙下結論,統計數據之類的東西,是容易騙人的:

之前有位白人種族主義者用美國醫生中華裔比例高於華裔佔美國人口的比例來說明華裔在美國不僅沒被歧視反而受到了了優待----然而另一位華人小哥統計出華裔醫學生的錄取考試分數遠高於平均值,也就是說,打個比方的話,實際上華裔是以考清華北大的分數來爭取一個普通一本,你要只考了其他人種平均分數線基本很難錄取-------這難道還不是歧視?只不過中國人習慣了默認這種不平等,用更加努力來填平這種不平等而已-----------但這真的就是完美答案嗎?

~~~~~~~~~~~~~~~~~~~~~~~~~~~~~

大衛韋斯特談中國:

Sina Visitor System?

t.cn


古巴黑人佔11%,犯罪率相比其他人種並沒有高,艾滋病感染率極低,應該很能回答問題了。這就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吧。


本來是隨口一說結果就炸了,秉持著高贊的責任,在此道歉,直到看別人評論才意識到「高」的後面忘記了多少,哦吼,這下炸了。

其實稍微想想就知道這種事不現實,畢竟古巴種族歧視至少在2013年的調查裏還是比較高的,黑人也普遍處於低位,黑人的犯罪率肯定比其他人種高,畢竟黑人女性的妓女多得驚人,但相比美國的來說好多了。上世紀60年代,卡斯特羅發布反歧視法,並對少數族裔進行掃盲,且艾滋病在古巴基本絕跡,這真的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改造至此。

至於資料,維基上有,懶得爬牆,估計百科上都有

通過谷歌找到書裏有提及的有 Race in Cuba. Essays on the revolution and racial inequality

和古巴旅行指南, 雖然沒人會看。但還是要說一下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