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個不成熟的問題,都說發生月食的時候太陽、地球、月亮在同一直線,(因為這樣地球纔可以擋住月亮的光)但是要讓三者位於同一直線,月亮必須位於升交點或者降交點,(升交點降交點差不多在初七八和22、23)而月食又總發生在十五六,這怎麼解釋呢@天文在線@天文希望不吝賜教


升交點降交點差不多在初七八和22、23

不清楚題主的這個結論是怎麼來的,我們看看這張日食限概念的圖

我們想像日面和月面在黃道和白道上運動,那對應的地球的本影也在黃道上運動,而黃道和白道面有著大約為i=5°9的黃白交角。每個食年(346.62003平太陽日)太陽在黃道上相對白道運行一週,每個交點月(27.21222平太陽日)月球在白道上相對黃道運行一週,可見月球的角速度大於太陽的角速度。

太陽、地球和月球都是有視圓面的天體,所以交食並不要求三者中心嚴格處於一條支線上。以日食為例,只要日、月視圓面相切就意味著可能有日食發生。

對於題主所強調的月食而言,地球的本影位於黃白交點附近時,只要月球運行到距離黃白交點小於一定值的位置,就會發生月食。


農曆十五(左右)的時候,太陽地球月球大致位於同一直線上,這樣我們才能觀測到滿月的月相。(補充日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初一是月球在太陽與地球之間,十五是地球在月球與太陽之間,上弦下弦是三者呈直角三角形)但是,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面(黃道)和月球繞地球公轉軌道面(白道)不在一個平面上,而是有一個約為5°09′的夾角。雖然這是一個很小的角度,但是對於距離遙遠的天體來說,這一點點角度足以讓地球的陰影落不到月球表面上,所以,月球對著地球那一面是被陽光完全照亮的。值得注意的是,黃白交角的大小本身是會有規律地變化的。黃白交點在黃道上也不是固定的,每月在黃道上向西退行1°06′。也就是題主說的升交點和降交點的位置,並不固定。農曆十五,地球位於太陽月球中間,三者又位於同一水平面上(即位於黃白交點),地球的陰影落在月球上,就會發生月全食。位置離得遠一點一點不就是偏食咯。就這麼簡單( ′?ω?)


黃白交角有5度,非月食的滿月時候,月亮地球太陽並不在一條直線上
因為月球軌道和地球軌道不在一個平面上,只有相交附近時才會發生月食

就像你不一定每個月都會準時來大姨媽一樣


因為現有的天文學理論是絕對錯誤的!

按照地球論的邏輯,日食是由於月亮遮擋太陽形成的天文現象。當日月地在一條線上,角度為180?時;地球上的人們可以看到月亮完美遮擋住了太陽,即「食甚」,這是極端情況。好的,下面問題來了,如果極端情況下尚可看到「食甚」之天象,那麼其他情況還有可能看不見月亮的「相」嗎?理論上的朔月有可能存在嗎?任何其他角度(&<180?),不是出現「食既」、「生光」就是出現「殘月」等,絕對不可能出現朔月,啥也看不到的月相,這種情況絕對不可能出現。

同理,月食也是一樣的,按照理論,應該是每個月都有月食才對!

現在大家只是在概念中認識宇宙,沒有人還在如實的觀察天文、觀察月亮。如果你仔細觀察月亮你就會發現月亮會在一天之內圍繞著圓心自我旋轉!僅僅是這個現象,現代天文學就已經無法解釋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