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裡

好好學習和去社團發展人脈並不衝突

學習是基礎,必須要好好學習,對你往後評獎評優都有好處,爭取拿到獎學金,如果想保研考研的話,學習當然是必要的了

但大學裡並不只是學習,學校是一個可以讓你全面發展的平臺,你可以去參加比賽,參加校級組織,加入社團,來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發展自己的人脈,還可以增加學分績點,對你以後的保研什麼的,也是一個加分項

好好學習就不能去社團了嗎?當然不是,你完全可以泡一天圖書館,然後抽出兩個小時去社團放鬆放鬆啊

而且社團也是可以提升個人技能的,比如演講協會,吉他社,英語角等等,既學會了一項技能,也鍛煉了自己的溝通交際能力,還認識了一羣志同道合的人,何樂而不為呢?

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充分利用,列出自己的計劃,加油!

做個全面發展的人兒啊!


針對此問題,我們可以首先考慮以下幾點:

1. 未來是希望繼續讀研深造還是直接就業

2. 目前所處學校的層次身邊同學整體素質與能力如何?

針對以上第一點,對於希望考研保研或出國的同學,學習肯定是第一位,能成功上岸到更好的學校後可以認識更多優秀的同學。而對於打算直接就業的同學,人脈資源可能主要來自於本科認識的同學。此時,在提升個人未來就業崗位技能和匹配度的同時,多提升一下社交能力和發展一下人脈也是十分重要的。當然人脈也不侷限於社團,還可以來自同專業優秀的同學、學生工作或者活動比賽認識的好朋友,甚至假期實習認識的外校小夥伴。

針對以上第二點,如果本科學校層次相對較低(比如一本以下或者其他較普通的學校),又或者周圍的不少同學不算優秀或上進,則去社團發展人脈甚至發展人脈可能就沒那麼值得。此時,更重要的則是將更多的時間用來思考如何更好地提升自我和積極採取相應的行動。後期在讀研或者職場不斷晉陞過程中還是有機會再認識一些更優秀的人和慢慢積累有效的人脈資源。

關於此問題,還有幾點補充作為參考:

1. 社團中發展人脈更多結識的是擁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小夥伴,而同專業或者同學院內發展人脈則可以為以後職業發展積累一點潛在的資源

2. 大學人脈不在於數量更在於質量,可靠的友情需要長期投入和維持。建議大家別過多依賴於人脈資源和為此投入太多時間,培養個人核心競爭力任何時候都是十分重要的;

3. 大學不同於高中,好好學習之外,還是建議也適當多參加一些活動比賽、擔任學生工作幹部和結識幾位志同道合或者優秀上進的好朋友。進入大學,生活沒有了統一的目標和絕對的答案,做的每件事兒也無法簡單地用「是否有用」來評判。或許社團、比賽這類事務對保研、考研沒有直接的影響,但經過這些經歷,能讓我們在今後的人際關係中更得心應手,也讓自己清楚今後更想走職場導向還是學術研究。


祝大家都度過一個充實豐富的大學生活~~

碼字不易,點個贊再走嘛~


很同意有答主的觀點:

建議好好學習,社團人脈等你畢業後發現一文不值。

人脈是建立在你們互相可以幫助的基礎上。如果你的價值不如別人,或者他的價值不如你,大概率是產生不了太大作用的。

現在的社會都是靠能力說話,而且越往後越是如此。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去社團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有這點時間好好談個戀愛、旅個遊不好嗎?

好好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人脈自然就來。否則在社團裏胡混,就是越混越差。唯一有一種我能想到的社團好的地方:結實更多的狐朋狗友。如果你孤單寂寞,閑的蛋疼,那可以去看看,去跟他們喫飯喝酒,一起浪。否則,強烈不推薦。

一個實際的例子:

假設你是美國 CS 專業,畢業時如果能以高 G 點畢業,一般超過 3.8/4 灣區的大廠則會多給你一些 signon;但你即使是學生會主席,寫到簡歷上又能有多大的加成?如果和你的專業不相關,恐怕你寫都沒法往簡歷上寫。

『打鐵還需自身硬。』-- 珍惜時間,好好努力吧,少年。

延伸閱讀:你對大學學生會的印象是什麼?


怎麼好好學習和參與社團都成了對立關係了呀?......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全都要的好嘛!

你要拎清楚,你來大學的目的是什麼。是學習嗎?是工作嗎?是為了自己嗎?是為了父母嗎?

來這所大學是你的目標院校嗎?你甘心嗎?

學生的首要目的應該是學習。學習,是我救贖自己的途徑,不知道適不適用在看的你。

好好學習意味著高績點、保研or考研上岸、獎學金、交換經歷等等。

參加社團意味著收穫人脈、增長見識、培養能力等等。

好好學習的重要性就不多說了,學習,是應該伴隨每一個人終身的,不需要額外強調太多。如果你高考失利了,好好學習能夠帶給你一個比較好的研究生機會;如果你高考得意,好好學習也能夠帶給你大量的榮譽、獎學金等。

保研夏令營都沒過怎麼辦,九推還有機會去好的學校嗎??

www.zhihu.com圖標

如果你善於與人交往,情商高話術高,那我告訴你,別想別的,所有的這一切都沖著評優和獎學金去就ok。進入大學,最終的目標一定要是學習優異/實習優異,否則無論是社團還是學習你都沒弄好。

大家進入社團,都是抱有目的的,這很正常,極少部分是真正出於興趣愛好來的。

還有,人脈到底是什麼?是你認識我我認識你這種點贊之交嗎?

人脈就是要讓別人知道你是個什麼人,知道你有什麼利用價值,知道和你分蛋糕需要給你分多少。同樣,反過來你也需要知道別人是什麼人,能有什麼利用價值,分蛋糕的時候需要給他們分多少。

人脈是一種資源,是需要你用資源來換的。不是認識人多就是人脈廣,高質量的人脈是有自己的被利用價值,而且要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價碼和價值觀。大家知道你有能力的同時,又知道你人品還不錯,好事願意捎上你。

這纔是人脈。

把握好這一點,你就能知道所謂社團,到底能積攢多少人脈了叭。

還是一句話,只要是對於大學生活、未來有幫助的事情,儘可能做,而且是多做!好好的四年時間,分清楚主次,知道緩急輕重,那就大膽放手去試錯。

我們都是第一次做人,我說的不一定對,你說的不一定錯,但是一定要讓自己活得開心呀。


我在社團待了三年,但也照樣拿獎學金。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人生卻不得不要同時做幾件事!學姐分享三段親身親歷,告訴你如何處理學習和社團的關係!

同學1:一年讀200本書的學霸

我們班級的學霸,大學四年沒有參加任何社團,也幾乎不參加校園活動,除了上課就是泡在圖書館看書,交際圈也就是室友和我們班級的人。

我們學校圖書館每年會統計借閱圖書的人,她每次都是第一。算下來一天1本,我們都很驚訝,你一天能看完一本書?

她說:有的書只是簡單翻閱了一下,並沒有看完。

但是她一年至少能認真讀完200本書!

看到她,你就會明白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我一個女孩看到她都心動

課堂上老師說的東西她都能接上話來,而我們只能瞪眼看。

最絕的是:考研的時候,她考的歷史專業,她沒有買任何專業課的參考書和筆記

買了40本歷史類書籍,看完後就去考試了,竟然考上了

當然,這種人獎學金是拿到手軟。

她不需要結交朋友,但人人都想認識她,和她做朋友。

某位學長:同時在4家社團任職

我都不敢相信一個人能有這麼多精力!

在四家社團任職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但能把四家社團都做成學校又名的社團,還是很厲害的。

其中一家公益類支教社團更是覆蓋學校周邊20所小學,每年寒暑假去西部地區支教,多次被國家級媒體報道。

可見他與人打交道,協調處理事情的能力。畢業後他做了一年編導,然後又去泰國支教一年。

雖然他已經畢業三四年了,但學校裏還是流傳他的故事。


他們都是屬於那種把某件事做到極致的人,有了自己的特色和核心能力,不會擔心自己沒做另外一件事而後悔。

而大多數人可能像我一樣,極力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

我:被社團改變了人生

  • 無意義的人脈

在社團,我成為校園記者,整天跑各種活動,認識了許多老師和同學,有個外號叫「校園小靈通」,大家總喜歡和我聊天。

加上我本身就愛玩,然後經常和不同社團、班級的同學喝酒、燒烤、爬山、打牌,整天覺得很開心。

可是後來發現,大家其實就是酒肉朋友,點贊之交,現在畢業了根本就不會聯繫,也沒有什麼人脈的作用!

悲傷的就是,那段時間因為玩的太狠,我成績直降,差點掛科。感謝老師的60分!

  • 培養了一個興趣愛好,改變職業規劃

我是學漢語言文學的,但是最後卻因為社團做了運營

因為在學校做校園記者,對新聞感興趣,然後去旁聽課程、去報社實習,自己做新媒體,考研新聞傳播,最後做了運營。

而不是像之前規劃的那樣成為一名語文老師!

社團的作用就在於讓你在學習之外,拓展一下人生的邊界,可能打開一個未知的盒子。

也許有很多人要說:社團、學生會就是官場,大一進去就幹臟活類活,沒有什麼意義,浪費時間。

我只想說:從0到1很難,與其抱怨這樣不行,那也不行,不如踏踏實實做點事。

  • 結交了幾位好朋友,而不是一羣人脈

人脈其實就是相互利用,你提供不了有價值的東西,誰還是你的人脈?

但我很幸運在社團認識了幾位好友,畢業2年了仍然保持很好的關係。

大家一起談人生、談理想、困難時相互鼓勵,喜悅一起分享,一起旅遊、一起徹夜長談

也互相挖苦、故意氣彼此!


當你從讓自己變的更好這個角度考慮,發現學習和社團不會衝突 ,但是當你功利性的思考誰更有用,從而選擇誰,那就錯了。

當你是個閃光的人時,不管在哪個方面,你都會很開心。

最後提醒兩點:1.大學必須要學習,那些說60分萬歲的人不懷好心!2.適當參加社團和學校活動,給生活多一份色彩!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對,請點個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