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沒明白,即使你買了學區房,但是你如果學習不好,還是學習不好,難道就買個學區房就可以解決孩子的所有問題嗎,還有房地產宣傳上的,某某小學,中學,附中什麼的,難道你念一個普通的學校不能出人頭地嗎,我小學 初中全在老家上的,然後高中在我們這裡的二高上的,但是我也上了大學,還是吉林師範二本的學校,現在也能賺個8千多,難道機會不是爭取來的嗎,難道機會沒有努力是考一個學區房就可以解決的嗎,大家賺錢都不容易,為什麼要把錢放在泡沫上邊,難道在老家就丟臉嗎,難道非要在北上廣就可以有好工作嗎,不見得吧,我大學畢業,在社會自學的電腦編程,ug,鉗工

別嫌我話糙,你是龍,你到哪都是龍,你是蟲,給你機會你也是蟲

我的下邊千萬別跟我抬有錢沒錢,咱們就是普通人,做普通事


我鄰居讀書的時候就沒在學區上折騰,咱們小學是一起的,她是隔壁班的大隊長,我在我們班當了個中隊長,不管是鄰居還是老師對我們的評價,她都遠遠比我好,大概我就是別人家的小孩裏被比下去的那種吧。然後咱就小學畢業了,我走關係唸了比較好的初中,她就對口直升去了菜中。初中四年,我在學校裏一直是不上不下的成績,就初三奮起了,擠進年級前50,一個年級大概240人。而她在初中又在學生會工作,又當升旗手,還時不時主持下校內活動,我是從來沒爭取到這種機會。成績也是,我媽跟她媽聊天,回來總要提她怎麼怎麼比我優秀,怎麼被老師看重。

然後咱們就中考了,我上了末流市重點,她沒考上高中,她年級12名,沒考上高中,那一屆他們學校就3人考上普高。就是這麼操蛋,我也是真見識到了菜中的威力,就是溫水煮青蛙,不到統考的那天根本不知道自己多菜,學校多水。

除了這個極端的列子,我個人覺得讀個好學校起碼你的學海里有燈塔了。年級前5清華北大,年級前10復旦交大,年級前50%能上211,前80%一本穩了。在這種學校念書,你對自己有幾斤幾兩是很明確的,如果學校不好,而自身實力很強,考試狠甩年級第二50分,你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努力去考北大清華,老師沒教過,同學裡沒有,根本給不到你幫助。

同時好學校的資源會更多,好學校之間會舉行聯考,這種聯考的排名能很好的給自己一個定位,而差學校只有統一舉辦的模考,三次模考完就是中考高考。好的高中出國念書的比例也高,在高二就會開設對接國外教育的ap班幫助本科想在國外讀的學生,給假考雅思,校長寫推薦信,老師的專業建議真的能幫到學生,而外面的留學中介只想賺你錢,很多建議就是為了抽傭。差校的學校???而且現在高校自招比例也高,好的學校會有專門針對自主招生的課程。現在高校裸考招多少?多少分進的?自招招多少?一本線就能進。

確實有真牛人能一路菜小菜中上985,但社會統計不是說得很明確了嗎,寒門難處貴子了,你是上了二本,如果你起點高一點一本不香嗎?985不香嗎?好的學區幫一個人多上一層樓是可行的,至少我認為是的。

我一直記得我初中有個轉學生,在某超牛民辦初中墊底,打架被勸退轉到我們學校,第一次考試就年級20名,我當時年級60名????然後這人就鳳尾變雞頭徹底鬆懈了,成績緩慢下滑,當然底子還是在的,考進末流市重點,跟我一個學校了。

學區房是投資,用完可以賣,就是不升值也可以保值,就是貶值了就當是交的名校贊助費。公辦的所有學校,辦學經費的大頭都是國家財政,白嫖國家不香嗎?民辦教育多少錢?學不好錢更是打水漂。我也不知道是誰說的,中產以下家庭,教育後代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

我不賣房。我是真的覺得學區重要,我是教育的受益者,我很能體會好的教育的重要性。我也很感激我父母沒讓我隨波逐流去菜中念書。


是龍的不需要學區房,這種人才在哪隨便學學都能985,折騰學區房沒必要(我省有一年山區建檔立卡家出了省狀元)。。。但這種孩子極少

是蟲的也不需要學區房,在哪都不學,啥學校也救不了他,這種基數不少的,但往往孩子是蟲家長不認命,家長還要再拼一把(畢竟家長努力一把就能搞套學區房,用幾年還能再賣出去 又不虧)

但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蟒,條件好一點努力一下就是龍,廢了就是一條蛇……家長有點實力,肯給個好條件,他們纔是廣大學區房主力軍

利益相關:

我就是蟒……沒有過人的天資,自控力也就那樣,進取心也一般。。。

我小學初中在普通學校,輕鬆愉快大概保持1/3位次

高中被我媽花錢送進我省幾大名校,然後我度過了被同學push的三年,過程極痛苦,然後我TM又是1/3位置畢業(180/480)

然後我苟進了一個墊底985,苟著苟著成績墊底,然後被舍友激勵我又中游水平畢業讀了個研(此處感謝舍友 @張白狗 @蛋蛋


說【學區房】要先了解學區。

九年義務制教育為了實現教育公平等原則,取消了考試,按居住地區就近入學,這就是學區的由來。

雖然實行就近入學,而同一個城市裡,各個學校之間還是有差距的。

有些差距非常容易辨識。

給孩子爭取一個好的學校入學,就是父母們心願了。


按就近入學的規則,父母幫孩子爭取好的學校的途徑,就是在對應的學區購買房子,這就是學區房的由來。

這裡要提的一點,千萬不要相信中介說的話。如果拿中介的說法來討論學區房,就沒啥好說的了。中介只是為了自己的生意罷了,誇大了學校的作用。


作為父母,選擇購買學區房通常是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

現在的教育環境,獲取知識的多少,已經不是主要原因了,也不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了。

類似題主的說法,讀了大學,拿了一份還不錯的工資。這已經不是大部分家庭對孩子的要求了。

看看市場現狀吧!

招聘,非985、211的不招!

985、211畢業生和其他大學畢業生相比,起薪差距越來越大。

。。。。。。

這就是社會競爭的現狀,資源越來越向精英階層聚集。


平平淡淡過一生,還是成為精英?

這是每個人的自我選擇。

有的家庭,想選擇成為精英。

我們也不能攔著,對吧!


1、義務教育階段,上學不一定需要學區房,只要符合當地的義務教育政策就好~

2、由於義務教育階段採用的是就近入學,優質中小學劃片的片區自然形成所謂優質學區房,如果經濟條件允許,買這些優質學區房無可厚非,誰也不能攔著別人花錢吧~

3、一線或者二線城市大多數家庭並沒有購買所謂優質學區房,買優質學區房的家庭往往是有經濟基礎的,談不上泡沫風險~

4、優質學區房確實客觀上提高了子女的下限~

以上。


我們這裡的好初中可以參加 中學組織的入學考試考入,只需要本市戶口,其他都不需要。

高中是統一考試,不看學區。但是每年本市上1本線大學的98%都出自於這2個高中。

你對你家小孩有絕對信心的話,完全可以不要學區房。

小學隨便學學,中學自己考,高中自己考。

但是這樣的人1000個人裡面有一個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