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不同城市的資產多少才算有錢人?


我個人還是挺關注這個問題的。

按照胡潤研究院的說法,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

(數據來源:胡潤2018財富白皮書)

家庭凈資產(以戶口本為單位,凈資產是總資產減負債)

600w以上的屬於中產階級(中產)

1000w以上的屬於高凈值人群(土豪)

擁有1000w以上的可投資資產(說白了就是有一千萬現金)的屬於超高凈值人群(貴族)

那麼中國盡7億個家庭,平均凈資產是多少呢?

答案是169w

胡潤研究院的白皮書顯示,高凈值以上家庭的年平均消費也是160餘萬元

在全國處於中等水平的家庭的全部錢,還沒有處於前0.3%的家庭一年花的錢多。

我個人傾向於把家庭凈資產高於600w的人群屬於有錢人,換算成美元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百萬富翁」。

這是胡潤研究院對於有錢的的統計

那麼在不同的地方,多少錢才是有錢人呢?

北京的一千萬和烏魯木齊的一千萬完全是兩回事。

中國家庭80%的資產都在房子里。

所以可以對比一二線城市標準對比一下

我個人測算的結果是這樣:

一線城市1500w屬於有錢人

新一線城市1000w屬於有錢人

二線城市600w屬於有錢人

三四線城市300w屬於有錢人

五線城市,你只要有套房你就是有錢人

(以上為個人推算,單位為家庭,數額為凈資產,參考地區為華東)


真正的有錢人不是在乎擁有多少財產,而是願意將多少財產去用於致力於公益事業,這是非常正確的。

什麼才是真正有錢?當家人想去醫院體檢時就可以去醫院體檢,當家人想買衣服時就可以直接上街買去,當家人想吃飯,自己家裡沒有做,直接可以下館子。當孩子想上任何興趣班時,直接可以幫他報任何興趣班。

現在有錢人的定義也可以是百萬富翁,億萬富翁,千萬富翁,但是實際上來說,只要是家裡可以有個100多萬以上的都是有錢人。

在貪心的人眼裡幾個億還算沒有錢!懂得知足的人,100萬足夠了。

其實有錢沒錢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如果你比你身邊的所有的朋友都要有錢,那麼你就算是很有錢!

也要看在幾線城市,北上廣深起碼千萬級別的一套房子都上千萬了,小縣城沒有房貸車貸有500萬這輩子不愁。

對普通人來說可能4千萬已經不錯了。少說吧,同樣500萬,在東北三四線以下小城市都是小康以上,買完房車還剩一些;在北上廣普通的很,買個像樣的房子可能還不夠。

只要衣食無憂,有錢旅遊,是否有錢就要看自己定義了。我認識一些小老闆,年收入幾百萬,天天喊自己窮,因為他們接觸過年收入幾千萬的。還見過年收入幾十萬的,覺得自己很不錯,因為身邊都是幾萬的。這東西是對比出來的。

歡迎留言交流或私信交流。


我生活在一線城市 我覺得最少上億才能叫有錢人吧 事實上我覺得人心是不會滿足的 即使財富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就會想要更好的待遇 所以自己心態好最重要了 即使我有1億我內心卻渴望5億的待遇 還是會覺得自己不夠富裕的


可能大部分人感受還不太明顯。

就北京來說,階級固化已經初露端倪了。

如果說我們簡單的分為窮人,中產和富人三個階級。那麼高考是偉大的,高考讓努力的窮人源源不斷的攀升到中產階級,然後把不努力的中產階級踹下去。

但殘酷的是,通往富人階級的大門實際上關閉了。只有少數天選之人可以順著門縫溜進去。

有點跑題了,其實讓富人定義富人可能更加準確。認識的幾個富人比較認可的定義是:以家庭為單位,每年擁有的資產能產生約500萬利潤,那麼恭喜,你踏入了富人階級。

簡單的說,就是先要有資產,比如公司,比如股權,比如有棟房出租,然後這些資產可以穩定的產生一定的利潤,才算是富人眼中的富人。

勞苦大眾口中的年薪百萬往往是我們心目中的有錢人,那麼富人對於年薪百萬的人的幾點評價:

1.他/她一定是個能力出眾值得敬佩的人才。

2.他/她其實很接近富人階級了,因為他/她能開始接觸到這個層面的資源優勢。

3.其實年薪百萬並不是一個穩定的狀態,沒人可以那麼穩定的持續高輸出自己的價值。

4.他/她如果沒有遇到什麼特殊機遇的話,依然難以跨入到富人階級。


得看擁有的是什麼資產:房產、股票、基金、銀行存款、期權、信託。都是不一樣的。

現在很多國人按揭貸款買房後,房價漲了,感覺自己也是有百萬資產的人了。但事實是在沒套現變成銀行卡里的現金時,那永遠是個數字而已。同時大部分人是剛需房,也不得去賣,那麼這些房本質在沒還清房貸前就是負債而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