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關於996的一番話,讓我這個千年潛水的程序員不得站出來說說我的無奈了。

女兒2歲多,我的工作基本上全年有大部分時間是996,媳婦全職3年,全心全意帶孩子。

但我所面臨的困境是:每天晚上到家,孩子已經睡了,早晨我又醒的比較晚,和孩子的互動時間非常非常有限(通常就是我在洗漱、吃飯時和孩子有一些交流,但大家都知道,早晨的時間對於上班族、特別是熬夜的上班族有多寶貴)

作為父親,我想多陪陪女兒,作為員工,公司現實的政策就是如此,處於上升期且是家中頂樑柱的爸爸們,在一線城市這樣的生活似乎也並不稀奇,但我們如何在30多歲這個上有老、下有小,在生活、工作、健康之間,找到一個令自己能比較滿意的答案?

===

調整了一下標題,看到下面有幾個回答,略有點無奈。

想得到的是真實、有效,而不是紙上談兵的建議


在過去的50多年中,父親的身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比如以美國的數據為例:

美國有200萬全是父親,1/5的單親家庭中是單親爸爸,他們承擔著傳統上由爸爸媽媽共同承擔的責任。儘管在過去十年中與父母同住的孩子(異性戀夫婦)的百分比已顯著下降,但依舊有2/3的有孩子的家庭里,父母都還生活在一起。

2013年的一項調查對2470萬名父親進行了調查,與他們父親相比,這些父親也更多地參與其子女的日常照料,他們更換尿布、給孩子餵奶等家務活幹得更多。

以色列巴伊蘭大學的心理學家露絲·費爾德曼(Ruth Feldman)發現,就像母親一樣,父親在照看嬰兒時會經歷荷爾蒙的刺激,這有助於建立紐帶。當爸爸承擔了主要照顧孩子的任務時,他們的大腦會適應這些行為。

情感投入至關重要,那些父親情感投入更多的嬰兒,他們會表現出更好的智力發育,並且以後出現行為問題的可能性較小。

這樣的結論對大一點的孩子也同樣適用。如果能在情感上得到父親支持的孩子,往往對生活更滿意,並且與老師和其他孩子的關係更好。

同樣有研究表明,父親、母親對於孩子的人際關係形成的影響其實是完全一樣的,這實際上取決於孩子是否能從父母親身上得到情感的回應。因此認識孩子的需求,對孩子的需求做出反應,提供孩子所需要的安慰和支持很重要。

過去的一些研究認為,父親和母親與小孩的互動方式往往有所不同:母親通過溫柔的照顧和孩子建立了紐帶,而父親通常通過遊戲而建立了紐帶。

但最新的研究表明,這和性別無關,而與育兒分工有關。對同性伴侶和全職父親的研究表明,不論性別,父母都是白天工作,晚上回家的人,他們往往會選擇和孩子玩遊戲等方式來互動。而那個整天照看孩子的父親/母親可能會與他們更冷靜地互動。

所以回到問題本身,如何能讓父親有更高質量的陪伴,如果說只是一起玩耍的觀念或許已經不合適了。這裡也給到幾點建議:

1.如果你的孩子是個男孩,一定要認識到兒子深受父親的影響。

很多時候,兒子主要是通過看著父親來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男人。父親對兒子個人發展的影響通常是潛移默化的:

當孩子看著父親和母親互動時,他了解了尊重(或不尊重)男人和女人之間,是如何互動,以及男人應該如何處理衝突和分歧。

當他看著父親與其他男性互動時,他可以學習男人如何說話,他們如何保持聯繫以及如何處理男性問題。

如果父親了解到這一點,會有助於父親更深入地思考、認真對待他與兒子的相處時光。這種日常相處也能稱得上是高質量的陪伴。

2.創造相處時間,和孩子發展共同興趣。

不管你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要試圖找到一個雙方都感興趣的事情,不要「假裝感興趣」。比如說曾有個案例,比如爸爸特別喜歡參加體育運動,但是孩子可能更喜歡靜態的事物,看書、畫畫之類的,這時候哪怕爸爸拚命地帶孩子去打籃球、游泳之類的,並不能形成一個好的交流環境。

但我們可以創造更多的機會去發現雙方的共性。比如一起去露營,可能一起搭帳篷或用火做飯時惡意發現一些共同話題。(當然996的爸爸很難有這種機會,但國慶長假、五一長假是可以考慮來一場短途親子共游的)

3.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一起合力完成一些事情,可以加強孩子和父親之間的紐帶。比如一起搭建一個樂高玩具,一起做手工,一起玩通關遊戲,一起騎自行車郊遊等等,這些都是好的方式。不管是什麼,一起完成一個大的項目,可以創造一種可以持續很長時間的情感聯繫。

4. 傾聽孩子的心裡話。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應該學會不加判斷地聽取他們的想法,並且不要試圖過早給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哪怕是吃飯時間、睡前時光等等,不要聽孩子說了兩三分鐘就打斷說自己的判斷。

在你有限的和孩子相處的時光,應該是25%的時間用在溝通交流,其餘時間則是放在聆聽上。

5.創造一對一的時間。

我們需要花時間與孩子建立個人交流的時間。比如兒子熱愛籃球,晚餐後的傍晚,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在車道上打籃球.....

當然你可能又要說,加班沒有時間,回到家孩子都已經睡覺了之類的。那麼不能直接溝通的情況下,字條和書信也算是一種間接的溝通方式。

你可以創造一個專屬於你和孩子的交流溝通本子,在上面你可能會聽到孩子的各種吐槽、生活瑣事,你至少可以有一個窗口聽到孩子的想法是什麼,不會與他脫節。

Families Without Fathers: Fathers, Marriage and Children in American Society》的作者曾經提出這麼一個觀點: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遠不止只是除了母親以外的成年人。真正參與了家庭養育的父親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其他都無法代替的。

希望每位忙碌的爸爸,都能找到最合適的陪伴孩子的方式吧。


說說我家的情況,如果對您有幫助,備感榮幸。我家優醬爸爸是一名三甲醫院的外科醫生,手術很多,下班無固定時間,有時6.7點就可以下班,有時甚至要拖到12點,但他對孩子的陪伴一直為我所欽佩。

首先,從孩子出生開始,特別在優醬還是睡渣一枚的時候,優爸會親力親為處理孩子的頻繁夜醒,有時我夜奶躺喂,他會在我背後用手支撐我的後背,或者頂著我的腰(我出過一場嚴重的車禍,腰部受傷),這些瑣事雖然沒有什麼科技含量,但造就了高親密度親子關係的基礎。對優醬來說,從嬰兒期就有爸爸毫無保留的撫摸和擁抱,肌膚的接觸給予源源不斷的安全感,這也是現在3歲的優醬內心平和又溫暖的根源。

其次,隨時隨地的親子共讀,是優爸提升陪伴質量的美好方式。他經常夜班(特別是女大夫們漸次懷二胎,科里可以上夜班的大夫越來越少,他值夜班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也時常遇到急診手術,但他從不忽視碎片的陪伴時間,從優醬4個月起,優爸不分時間地點,只要有空,都會抱起孩子隨手抄起一本繪本就講,後來優醬7個月左右有了自己明確的閱讀喜好,優爸會根據孩子的喜好,讀優醬自選的繪本。其實他讀的不如我呈現的那麼生動,英文繪本發音也不太標準,但他一直堅持著親子閱讀,帶娃旅行候機時讀幾本,飯店等餐時讀幾本,睡覺前讀幾本,沒有什麼固定的陪讀計劃,隨性卻方向堅定。我和平時帶優的姥姥姥爺也一直秉承這個理念,所以優醬3歲2個月的時候,已經讀繪本946本了,而且每一本都讀過不止一次,最愛的那些書甚至讀過300多遍。

在餐館吃完飯後,來一本

在房產交易中心等待叫號時,來一本

優醬閱讀記錄

第三,陪孩子做運動、做實驗。優醬4個月開始手膝爬10個月開始獨立行走,優爸對於孩子的運動啟蒙一直很用心,特別是2歲多優醬進入平衡車世界後,他會利用周末時間陪孩子練車,參與俱樂部的約騎。有時因為工作,周末確實不能陪孩子參加各種平衡車比賽,但他會研究發車、過彎技巧,再利用工作日的晚上引導優醬練習,儘管優醬迄今為止比賽站台時刻不多,但他每天騎車時都會想到爸爸引導那些技巧,如此一來,爸爸的身體雖然沒有在當下陪伴,但他的心卻被孩子妥善保管好,這是另外一種形式的高質量陪伴吧。

2歲半開始,優醬熱衷科普類的繪本,沉醉於科學實驗不能自拔,我在馬雲網買了很多簡單的小實驗材料,和優爸一起陪著做。動手類的活動,特別是實驗類的手作,讓孩子能很好地明晰自己的能力邊界,趣味性也強一些,優爸作為理科生,有絕對的技術優勢,文科生如我,自嘆弗如。一個小實驗的操作時間不長,但是陪伴質量會很高,還可以滲透物理化學啟蒙,優醬愛的不得了,我想除了實驗本身,爸媽一起操作的形式,也是他熱衷的原因之一吧。

優爸給即將參賽的優醬整理護具

第四,陪娃做家務。優爸有點醫生的小潔癖,下了夜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進行大掃除,優醬跟著爸爸,學會了怎麼打掃房間、清理吸塵器、洗刷拖地機上的抹布……其實不是刻意讓孩子去做家務,畢竟2.3歲的孩子做家務多以「搗亂」為主,大概也就是這種搗亂,讓爺倆產生了特別的默契。

第五,夫妻二人合理分配孩子的日常陪玩活動。平時優醬刷公文式、七田真之類的都是我陪的比較多,刷RAZ這些分級讀物也是我陪伴為主,因為這些事情系統性比較強,我下班後時間相對多一些,我可以保證陪玩的連續性,有更好的引導;我家每周有一天「家庭手工日」,時間不固定,挑爸爸在家的時候,一起動手動腳,爸爸起主導作用,我負責提前規劃本周主題。

平時陪玩的一個記錄,父母分工參與

第六,注重儀式感。工作太忙不能經常陪娃,但是優爸會在特殊節日時給孩子驚喜。比如18年的聖誕節,優爸扮演聖誕老人給兒子送禮物,雖然整個形象一言難盡,但是兒子興奮了好久,現在說起來還如數家珍。美好的記憶留存,也是一種變相的陪伴吧?

過生日時,我們一起給兒子搞生日裝飾,生日數字和生日帽是我們自己拿彩紙做的。

對孩子的陪伴,不一定要從時長上搶佔優勢,從優爸對優醬的陪伴中,我想他對「質」和「愛」的輸出更多一些。我們是普通的父母,優醬也是普通的娃,優爸與我溫和而堅定地愛著小優醬,因為愛的篤定,愛的徹底,我們才更有耐心,更感恩於當下。

親愛的優醬,爸爸媽媽很想穿梭時空與長大後的你碰個面,看看你會變成哪般模樣,惟願,那明眸皓齒的少年,虛懷若谷的少年,達觀堅韌的少年,自在如風的少年,都是你。


關於什麼是高質量陪伴,我的理解如下:

什麼樣的陪伴算是高質量陪伴,你是如何做到的??

www.zhihu.com圖標

關於如何陪玩,我做了以下自製玩具,不花錢,但陪伴效率很高:

如何給寶寶自製玩具??

www.zhihu.com圖標

看了一下各位的回答,也是很努力在給題主找辦法。

但做個好爸爸的終極奧義,並不是給錢、給玩具、給安排課程、或者成為孩子的榜樣。

《摩登家庭》有一集講如何做好父親的

成為好父親的關鍵?好吧,有些時候你感覺做得很好,有些時候事情並不往你想的方向發展。但是你自己得陪在孩子身邊……成為好父親的90%要素是陪伴。

我的建議可能是從職場角度出發更多

1.讓妻子返回工作崗位

愛孩子首先要給孩子足夠的保障。996對身體健康的傷害是肉眼可見的。

但你還沒辦法,因為你是家裡唯一掙錢的那位。

妻子返回職場,對家庭有兩個好處:

  1. 降低家庭的財務風險,你不用再沒得選擇,用命換錢;
  2. 妻子回到職場,降低孩子對媽媽的完全依賴。

同時,也讓你在帶孩子問題上,擺脫你對妻子的理所應當的依賴。

我們都是凡人,都有惰性,妻子全職帶孩子,自己感覺就專註於掙錢就行。

其實這對我們自己,對妻子,對孩子都不公平。

你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是一個很顧家的丈夫。

當你想到妻子下班後還得帶娃的時候,你這樣覺悟的丈夫絕不會袖手旁觀的。一定能想出辦法早點回家。

2.重新考慮職業規劃

如果你深愛你的事業,那沒辦法,家庭事業平衡本身就是偽命題。

如果這不是你深愛的事業,反而這份工作讓你充滿疲倦和懈怠,996的工作方式,讓你每天起床時都不想上班。

那麼,你是該考慮收手了。

對妻子來說,她需要你的幫助,你有責任;

對孩子來說,ta需要你的陪伴,你有義務;

對於強行讓你996的老闆,你有個毛義務啊……

我不是慫恿你跳槽,但你需要重新思考你的職業規劃。

你是一個程序員,養娃的程序員畢業也有幾年了吧。你應該早已擺脫了僅僅負責敲代碼的階段,你應該已經負責過項目,對結過產品,甚至在公司裡帶著幾個新人。

你需要重新考慮一下,你的競爭力在哪裡?

如果你的競爭力持續是996敲代碼換來的。這種競爭力很快就會消失,因為隨著年齡上升,就算你是單身,你的精力都不如年輕人,何況你有家有口。

3.找一份彈性第二職業

分享3個程序員朋友的故事,感覺比我活得精彩。

一個下班後喜歡在我乎寫點代碼領域的靈魂盤點……後來被培訓機構找去給人上課,每個周末把娃送去跳舞的同時,自己教課,然後雙雙下課後兩人去大悅城happy

一個兼職做起了程序員獵頭,每天幹完活6點準時下班,誰都攔不住。畢竟兼職掙得比上班多。

還有一個去孩子的幼兒園展示了一下小朋友如何編程,然後開啟了自己的新事業……

有孩子的中年人,除了少數人外,我們其實不再需要期權、敲鐘和明尼蘇達,我們需要一點彈性,一點後路,一點Plan B。

讓我們想在陪伴家人時,能夠理直氣壯,而非感覺辜負了上司的福報。

4.多聽孩子說

這裡有好幾位兒童教育專家在分享。

我就稍微分享一下讓我挺得意的小技巧:

讓孩子表達情緒

有個周末,我和老婆帶娃出去,地鐵上有一個空座位,老婆就推著娃過去坐,但是娃卻不肯,賴在旁邊靠著。

老婆有點著急,畢竟地鐵里,孩子不坐下,大人總要時刻擔心她會不會摔倒。

我就蹲下來問她原因,她拖了一小會兒說:想讓爸爸媽媽坐下來。

其實孩子有很多想法,很多情緒,但是在長輩那裡往往不能完全展現出來。很多長輩看不得孩子哭,但壓抑孩子的情緒,並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如果能讓孩子和你待在一起的時候,始終願意敞開心扉,盡情表達自己的感受,她會更享受這段和你在一起的時光。

加油吧,我們一起做個好爸爸

公眾號:瞎說職場

其他996回答:

Sean Ye:養生996的崛起:馬云為什麼給他最痛恨的兔子軍團站台??

zhuanlan.zhihu.com圖標中國怎樣才能消滅 996、789 的現象??

www.zhihu.com圖標科學技術和科技公司的發展,與社會產生了哪些矛盾?未來將如何解決??

www.zhihu.com圖標

如果這種情況不改變,年邁時你必然會後悔。

我爸爸的工作類似於你這種,但不是加班是應酬。

年輕時,他覺得對男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獲得社會成就和別人的尊重。

所以他和我媽協商,

以犧牲我媽的工作上升空間為代價,換取我媽主要照顧家庭。

以至於在我的成長中,他連我上幾年級也不清楚。

後來我十幾歲二十幾歲時,

他常常抱怨,

為什麼我和我媽親,和他不夠親。

為什麼我和我媽有默契,抬手和一個眼神的交流就心有靈犀。

為什麼有一天他累了,想回歸家庭時,發現沒有合適的位置了。

那種位置,是靠時間澆灌出的陪伴、關愛、默契。

他訴苦說他也是為了掙錢,為什麼我們不理解他。

不是我們不理解他,全世界的妻兒,理性上都理解一個男人的雄心壯志。

但世界的規律就是:

你選擇了追求全然的成就自己、自我實現,

那必然無法獲得在家庭中的位置。

人是個活人,只會認可高質量的陪伴所帶來的地位和信賴。

其實沒有什麼搬磚就不能抱你。

抱你就不能搬磚。

很多時候,人生的問題都不是二選一。

任何單位都不會缺了誰不轉,任何人也都不會缺了某份工作就毀滅。

而是太貪心,自己實際想要追求極致,才會導致畸形發展的不平衡。

其實我到今天也不敢問我爸,他後不後悔。

因為我推測,他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70%的社會目標。

倘若讓他放棄一部分,去換取家庭中的「位置」,我想他是不願意的。

所以說,東亞父權社會的文化,對男性的捆綁是根子上。

從一開始,就定義了「你成為什麼樣的人才是正確的」。

然後所有人按照社會文化定義的目標,像傀儡去一樣爬進,以便燃燒成燃料,推進某些進程。


呱媽的隊友也同樣是程序猿,每天也是過著996的生活~

概念性的東西大家都已經闡述很多了,而且這位爸爸會提出這個問題,其實就說明是非常想參與到孩子生活中的,也不用多說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呱媽就說一些實操的方案吧~

一、調整孩子/爸爸的作息

以呱媽家的程序猿老爸為例,除了項目進度有問題或者項目剛剛上線的時候,大部分時候都是非常標準的996,也就是早9晚9,運氣好的是家裡距離公司比較近,所以一般加到家也不會太遲,所以我選擇微調呱呱的作息時間~

呱呱原來的入睡時間是9:30,為了配合促成每天有一定時間的親子時間,一般會安排呱呱晚上10:00入睡,由呱爸來哄睡。

而早上呱爸也會配合呱呱的起床時間,每天早起半個小時,至少保證每天早上也有十幾分鐘的互動時間。

不知道您孩子的作息情況如何,您可以參考一下我的方案,適當推遲孩子作息~

(當然,也不能讓孩子過晚入睡,這樣對孩子和您的妻子也不好喲~)

或者早上早半個小時起床,雖然會累一些,但是親子時光真的能治癒每日對著電腦996的疲倦~

(早起秘訣就是讓媳婦兒監督你晚上早點睡!我家爸爸之前每次哄完呱都要玩兒到凌晨兩三點,美名曰放鬆,在我努力的監督下,都是十二點左右就能睡了,早上可以順利早起)

二、高效利用周末時光

對於996的程序猿來說,每周唯一一天的休息時光是最寶貴的,一般會用來全天睡覺,修復一整周」受傷「的心。

但是對於有家有口的996一族來說,真的太浪費時光了,很多親子時光都是這麼流失的!

但是如果完全不讓睡,不讓休息,一整天陪孩子的狀態肯定也不會好,會頂著一張」全人類都欠你錢「的臉,對孩子來說也是不好的榜樣。

我家的處理方式一般是,上午由我獨立帶娃,在小區走走,或者在家裡玩兒一些小遊戲,盡量不去吵到爸爸睡覺,等爸爸吃過午飯之後,不要休息,馬上拉著爸爸出門!

(一旦躺下,5-6點之前絕對起不來了!這絕對是血淚史的教訓)

不管是帶孩子去游泳、逛逛商場還是去個遊樂園都是可以的,而且你可以讓這項目成為,只有你在才會有的項目,孩子會特別特別喜歡你這個爸爸的!


我很能理解你無法改變工作的現狀,不止是你,很多處於互聯網行業的人都非常難改變工作現狀,畢竟」上有老下有小「,人總是先要生存,然後才能有生活。

但是我覺得你可以像我家爸爸一樣,改變不了工作,我們可以選擇改變自己,戒掉一部分的應酬和愛好、戒掉一部分未婚未育時候的習慣,這樣就能騰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而且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孩子會看到由你呈現給他的生活狀態,如果你希望成為他的榜樣,就多花一點時間陪孩子聊聊天,還可以慢慢發展一些共同的愛好~

任何改變一開始都很難,一步步來,從自己最容易做到的開始,慢慢嘗試,你會發現每天那怕就是多5min的親子時間,你的心情都會不一樣!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些幫助,我想邀請你幫我三個忙:

1. 點贊,你的贊同會讓更多人看到這篇內容。

2. 關注,讓我們成為長期關係,共同成長。

3. 關注公眾號【詩遙一媽育兒】,第一時間閱讀眾多新手爸媽掏心掏肺的獨家育兒經驗分享加入一媽天使媽媽家庭,進一步學習尊重式育兒與規律作息的更多內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