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今年十二月滿四歲,本來上半年計劃送入私立幼兒園,疫情原因一直擱置了。九月應該開始上公立幼兒園了,平時淘氣、注意力不集中,此為背景。

從他三歲開始,我陸陸續續接到各種英語培訓中心電話,說可以安排試聽課,培訓機構的各位老師也一直在遊說我三歲左右是學習第二語言的黃金年齡。而我一直在猶豫,所以並沒有讓孩子參與。我家寶寶說話相對有點晚,兩歲多快三歲才開始說成句的話,現在基本能做到溝通無大礙,偶爾還會有金句曝出。他這種這樣算不算語言表達能力發育相對較晚?如果現在讓他開始英語啟蒙,是合適的時機嗎?英語啟蒙,究竟有沒有黃金期呢?懇請各位過來人給給建議。謝謝


大家好,我是千千媽媽。

英文啟蒙是媽媽們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10個媽媽里有9個有心給孩子做英文啟蒙,而這9個裡面有8個不知道如何給孩子進行啟蒙的,正因為如此,打著英文啟蒙旗號的機構越來越多,水也越來越深。

千媽深知英文啟蒙的重要性,也做了10年的英文啟蒙,關於語言學習,千媽也深刻地記得前輩【華盛頓大學】腦科學家Paricia Kuhl老師的TED演講~

她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研究: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明顯下降。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的曲線圖,剛好印證了千媽一直以來的觀點:學習語言最好的時期就是一出生,3-7歲就已經呈直線下降趨勢▼

而且Paricia Kuhl老師還在TED演講中指出:

6-8個月的日本嬰兒能夠分辨出la和ra這兩個音,但是由於日語里本身不區分這兩個音,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日語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便也喪失了區分la和ra兩個音的能力!

也就是說,6-8個月的孩子就已經有了【聽音辨音】的能力,而且如果不斷接受英文的刺激,那麼孩子在接下來的英文學習中,會順利很多;但是如果沒有接受第二語言的刺激,便失去了學習第二語言的優勢。

所以說,0-6歲英文啟蒙黃金期真的別不重視!

英語啟蒙真的越早越好!

但是並不是說,英語啟蒙就得毫無理性地大把砸錢!

很多媽媽聽到早教機構這麼一說,就很容易焦慮、被忽悠,因為自己本身不是學英文的專家,不知道如何給孩子做英文啟蒙,再加上知道學英文的重要性,便特別容易被忽悠。

甚至好多「病急亂投醫」的,即使是幾萬塊、十幾萬塊的學習班都毫不眨眼地給孩子報,但是上了一段時間,沒效果後,後悔發現也晚了,娃的錢和時間都砸出去了~

其實,很多英文學習機構還是挺專業的,千媽有個朋友,上的國際學校托班,一年15萬,她家孩子才2歲,但是英文辭彙量已經很豐富了,基本的日常辭彙都能輕鬆說出來,他們的錢還是比較花的值~

不過,能接受這種15萬/年奢侈教育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千媽在英文啟蒙方面不敢說是最牛的專家,卻也研究了10來年,出過不少免費課程,在喜馬拉雅的英語啟蒙課有千萬量級的播放。

我仔細研究了15萬、200萬、50萬每年的國際學校英語課、還有市面上各種高單價的課程,發現了,這些好的英語啟蒙方法,雖然各有特色,但都有2個共同之處,就是利用英文童謠+TPR教學法。而這2個秘密鑰匙,90%的爸媽都能帶寶貝真正對英語開竅!

TPR教學法

童謠,媽媽們應該不陌生,所以放在後面介紹~唱童謠就是用來磨耳朵的英文兒歌呀,不少媽媽應該都給孩子聽過、唱過鵝媽媽童謠,Five Little Monkeys...但是對於國外、國內好多英語名師都在用的TPR教學法,大家可能有些陌生~

什麼是「TPR」?

先科普一下,TPR全稱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應法),這種教學方法已經實踐了近30年,特別有效果,更是得到了各國教育機構的好評

這種方法主要是大量傾聽+不斷複述+動作演示,也就是利用肢體動作來教授語言。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教孩子張嘴,自己就會模仿「啊」長大嘴巴的動作;

再比如教孩子們狼來了,就會模仿狼的聲音「woo」,和狼鬼鬼祟祟的動作;

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做各種擬聲、形象的角色扮演;

其實這些都是TPR教學法,無形中,也許我們已經用了很多次~千媽的好朋友Layla教孩子們唱童謠的時候,從幾年前接觸TPR教學法之後,就一直用這個方法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為什麼「TPR教學法」能做到風靡全世界30年?它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1.通過肢體動作展示語言,孩子容易理解,而且直接形成英文思維,不需要過多的翻譯;

2.因為直接的動作展示,孩子不僅容易理解,還容易接受,出錯率小,易模範,學習效果也更好

3.方便運用,尤其是日常的辭彙,其實大部分都能夠直接用動作展示,比如上、下、高、矮等,家長們可以隨時教學;

也就是說,TPR是幾乎所有家長都能操作的方法,而且簡單易行。

對0-6歲寶貝真正有效的「TPR」,普通家長如何真正做到?

千媽將TPR教學法分解為3個階段:

階段1:聽力積累階段2:肢體動作階段3:語言輸出

想要寶貝有最後語言輸出的高光時刻,聽力積累+肢體動作這兩步一定要做到位!

階段1:聽力積累

千媽一直強調:無論用什麼方法,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步驟,因為只有足夠的耳朵輸入,才會有一定量的嘴巴輸出。

聽力的積累靠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或者是以視頻、兒歌等形式,不斷給孩子灌輸,讓孩子講聲音與肢體動作聯繫在一起,比如,家長一邊說brush your teeth,一邊刷牙,反覆不斷的重複,孩子自然而然就知道brush your teeth就是刷牙的意思。

階段2:肢體動作

所謂肢體動作,大家肯定不陌生,就是父母自己不斷地做動作,通過自己的肢體動作,讓孩子理解第二母語的意思。

剛剛千媽也提到了,除了父母自己做動作,還要搭配一些兒歌視頻,不只是考慮到有些爸媽的英文有限,畢竟原版視頻中播放的是原汁原味的語言環境,而且,外教的肢體動作都是非常浮誇的,非常利於孩子接受和學習。

在肢體動作上,家長應盡量靈活多樣,切忌生硬無趣,因為咱們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對學英語產生興趣~也可以結合遊戲、樂高啊、手工、閃卡等多種形式,讓孩子感覺自己不是在枯燥地學,而是在玩中學,學中玩!

階段3:語言輸出

前面聽力環節+肢體動作這塊做足了功課,那麼語言輸出是自然而然的過程。不過大家一定不能操之過急。

如果大家覺得前兩個階段做的夠了,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檢驗,比如父母做動作,然後讓孩子說出英文,不過數量不要太多,孩子容易產生負擔,最好是有計劃性的。

簡單的動作教學,大家應該都會,比如:

Tickle your feet 撓你的小腳丫

Blow your nose 摳鼻子

Wipe your hands 擦擦手

Clap your hands 拍拍手

如果大家懶得找,千媽給大家2種最簡單方法:

方法1: 可以直接點擊這個鏈接,進入文章給寶貝購買專門的閃卡,抽出動詞,用TPR教學法,反覆和寶貝一起玩著學英語單詞、短句~

方法2: 也可以在這篇文章里推薦的兩個網站中找相關的資源:

網站網址:http://www.kizclub.com/activities.htmbr/&> 網站網址:http://www.education.com

喜歡千媽的回答,記得點贊關注哦!


1.如何做英語啟蒙

幼兒的語言習得需要不斷的重複。

家長可以在語言爆發期(2-3歲)開始,對日常常見物品/行為/簡單短句,用英文和寶寶說。

比如, 蘋果 apple ,看到就指著說英文,幼兒在認知的時候就可以自然記下中英文。

比如,動作的英文,可以在家人或者寶寶行動的時候不斷重複。洗臉的時候,叨逼叨wash your face,讓他建立語言-動作的連接。

以上是原理。

2.要不要上培訓機構

培訓機構和家裡平時的啟蒙都是一樣的原理,上課之後回家也需要家長不斷的重複鞏固。

要不要上課,看家裡經濟條件以及機構的上課質量。

寶寶這個年紀,也需要培養指令感和秩序性。課程質量好,教師耐心,教學方式成熟,幼兒在課堂上能快樂學習,妥妥報名。

3.有沒有啟蒙黃金期

哪個階段都可以是黃金期,不同年齡階段用不同的方法而已。幼兒完全可以在家庭環境完成啟蒙(當然需要家裡人投入不少精力),找專業人士,也離不開家庭的複習鞏固。

-下次說說家庭啟蒙的一些建議


高校英語系教師。個人覺得可以開始英語啟蒙了。說實話,我家娃是出生就啟蒙,不過啟蒙的比較佛系,就是零零散散教點點。語言類啟蒙我覺得越早越好,但是沒必要去培訓機構吧。我對幼兒園小孩英語培訓機構一直不持太正面的態度。當然這是我個人的偏見。我自己教的本科生好點的也不會考慮去幼兒培訓機構全職(注意是幼兒)。個人建議你與其一周一兩次送培訓機構,還不如找個英語系本科生家教,一周多去幾次,同時也可以看點英語視頻啥的,可能效果差不多或者還好點。


10歲以前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3 4歲學的話,是可以的,但是中間會有一段比較混亂的時期,你會發現小朋友好像英語和漢語都說不太好,或者兩者容易混淆,這個時期過去了就會好一點。

還有孩子的注意力,這個是在慢慢發展的。從學前心理學來看,孩子是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發展的時期,注意力不集中是一個比較正常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在做一件事盡量不要去打斷。比如說孩子玩遊戲的時候,盡量不要向他提出要求去做別的事,包括看電視之類的,都不要打擾他(當然是在看電視半小時以內),孩子的各項心智技能大多是在遊戲中發展起來的。

培養注意力還可以向孩子提一些任務,要求他認真完成,在提任務的時候,同時要求他認真聽你發布的任務。


我覺得三歲差不多吧?三歲開始就要摸耳朵了,我們孩子是先聽,兩歲半的時候為了幼兒園去國際學校準備。因為是全外教的怕去了啥也聽不懂。兩歲半開始不論晚上睡前故事還是出門車裡的音響全部換成外語的。慢慢的孩子可以整篇複述故事,還能模仿口音。有了興趣,慢慢的讀一些繪本教一些日常英語。就基本入門了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