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這個市場肯定有某種合理的經濟原因才能建立起來吧,然後經濟效益和經濟損失都有哪些呢?


我覺得,是不是可以用博弈論裏的signaling model解釋(這個模型的數學解釋還挺複雜的,我就簡單講一下模型思想吧)。

Signaling model的核心在於,信息不完全對稱情況下的博弈。

現實生活中,很多信息是抽象而且難以觀測的,或者無法直接展示出來的。比如,一個人的能力是個抽象的概念,看不到摸不著;再比如,一個人的財富值沒有辦法直接體現,總不能把自己的銀行存款貼腦門上讓大家看。

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找一些信號來代替。比如,能力是抽象的,但受教育水平是客觀且可觀測的,一般而言,名校畢業生肯定比非名校畢業生能力強;財富值無法貼腦門上,但一個人開跑車、戴名錶、買貴的包,可以釋放出有錢的信號(為簡化,這裡不考慮買高仿的情況)。

然而,我們觀測到的信號(message)和我們想要知道的對方的信息(information)並不完全等價。假設『有錢人』這個身份能夠給人帶來正的效用(不僅僅是金錢收益,也包括心理上的滿足、受到額外的尊重和仰慕等等),那麼,人們都有偽裝成『有錢人』的動機,有些信號就會失效。

如果以『是否戴名錶』作為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錢的信號,除了有錢人戴名錶,一些不那麼有錢的人也會攢錢買名錶,那麼這個信號就不一定有效。

在人們有偽裝成有錢人的動機的情況下,怎樣的信號能夠有效傳遞我們想要的信息呢?那就是,這個信號能夠使得,窮人偽裝成富人的成本,大於窮人偽裝成富人的效用。

(假設我講清楚了……)


再回到野味市場。

野味的特點——量少,新奇,貴,很多情況下還違法。

那喫野味這個行為能夠意味著什麼呢?

1、膽大、獵奇(野味不一定更好喫,但少且稀奇,喜歡獵奇的人會有更強的嘗試慾望);

2、有錢有權有門路(越稀奇的野味越貴,然而有時候單純有錢也不一定能喫到特別罕見的野味,還需要有門路,而且很多時候是黑白兩道通喫的門路)。我個人看來,很多人喫野味,是出於這個目的。

所以,我們發現,要想使得人們沒有喫野味的動機,那麼有兩個途徑——第一,進一步抬高喫野味的成本和渠道,使得絕大部分人無法承受得起;第二,想辦法使得喫野味不具有上述功能。

第一個途徑,就是嚴格限制。然而,這個嚴格限制,雖然能夠很大程度上使大部分人無法承擔得起喫野味的成本,但從signaling model的角度來講,卻使得喫野味成為了很好的message——喫野味成為極少數有錢有權有渠道的人的象徵,而普通人無法承擔極高的成本來偽裝。

第二個途徑,如果喫野味變得很普遍,那麼,這個行為就不是一個很好的message,想通過喫野味這個信號來顯示自己有錢有權有渠道,就會失效。那該如何做呢?——將野味市場規範化、規模化,通過養殖業的規範和進步,使得『野味』不再『野』,不再貴,不再處於灰色地段。

所以,對於客觀原因無法通過養殖業養殖的野生動物和保護動物,我們需要進一步嚴苛限制和嚴格執法,一旦執法不嚴或者選擇性執法,即普通人喫野味會被罰,而有『門路』、有關係的人可以肆無忌憚喫野味,那麼野味市場不僅不會被限制,反而會因為選擇性執法而成為很好的區分身份的signal,從而刺激野味市場的發展。

對於可以通過規範化養殖來實現合法化經營的野味,我們也該進行鼓勵,使得其脫離灰色地帶,不再成為區分身份的有效signal。


謝邀,試圖用供求理論中的一些的規律來解釋下看看。

首先,野味肯定沒有豬雞牛羊的那麼常見,所以這個東西的供給量肯定是相對來說比較小的,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口袋裡的錢也都多起來了,自然也包括權貴們。那麼自然也消費得起因為供給量和需求量的差異而被推高的價格。而且這樣的宴席,往往又被附加了社交屬性,人脈屬性,資源共享屬性,zhuangbi屬性等等,越高端越是這樣(新聞中也提及了野味用於接待場合的使用--除非那是假新聞)。各種各樣的附加屬性,使得對於野味的需求,缺乏彈性,使得價格的升高,導致需求量的減小,並不那麼的猛烈。既然這貨本來就貴,而且需求還這麼剛性,況且需求中還有不少官方背景,「有利可圖,況且也惹不起」的聲音,必然伴隨在野味的供給方的腦海中。

對於供給來說,單一供給方的供給彈性一定是非常富有彈性的,因為最原始的方法,自己出去抓,抓得到就抓得到,抓不到就抓不到,很看天喫飯。但是架不住數量上去的供給方(在野味市場剛剛形成時,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致行業的進入門檻可以認為是比較低的,那麼經濟利潤會驅使更多的野味供給方,進入野味市場)。隨著野味供給方越來越多,市場供給趨於平穩,趨於缺乏彈性的需求(因為一個人出去,抓不到的話就是抓不到,一大波人出去,甲抓不到,乙抓到了,那麼市場供給就有了)。

隨著經濟發展,野味需求方的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也助長了市場的發展。收入效應指消費者收入增加,導致對於商品需求增加的比例,替代效應指商品價格下降,導致的對於其需求量增加的比例。對於野味這種高價,高剛性需求,且含有各種各樣「附加值」(上面提到的各種XX屬性)的商品。價格下降和收入上升都會導致大量的需求量的上升(當然這裡的替代品是指野味看做整體,和其他食物進行比較,如果野味和野味間的不同種類進行比較,價格還是會產生較為明顯的替代作用)。根據市場規模來看,野味出現價格大幅下降必須滿足要麼需求萎靡要麼供給大幅提升,現在需求受到外部因素打擊,自然萎靡,同時供給也會大幅下降(沒人敢抓了,抓了賣不掉,沒人敢買),那麼必然造成市場規模的大幅縮水。但應該說,出這個事情之前,野味市場還是比較繁榮的(連官方都作為參與實體,進行著交易,這個市場很難蕭條)。

總結一下,首先供小於求導致了推高價格,其次剛性的需求導致價格升高需求量衰減較小。然後經濟增長,收入增加,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推波助瀾,再加上各種附加值的「屬性」(經濟學中叫效用,發展到最後的極端情況就是,這貨越少見,越珍貴,越貴,越是有市場,越是有人買,越是有人玩了命地去抓,市場越是繁榮),其實本來這個市場並沒有大問題,賣的貴,只要有人買,就是合理的。問題並沒有出在經濟角度本身,還有大把「拚死喫河豚」的呢(早年有不少搭上性命的,當然現在技術進步越來越快,廚師水平過關,或者人工養殖什麼的,可以把危險性壓制到比較低的水平。具體的不瞭解,也沒研究過河豚。但如果哪天,假設爆出來,河豚裏的毒素會傳播,會人傳人試試,事情就不得了了),就如現在這個野味市場,和公共衛生事件扯上關係,和人傳人扯上關係,和生命安全扯上關係了,那麼其他的都得靠邊了。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反應是疑惑。疑惑的地方在於:這個問題的重點是市場麼?如果是的話,那回答的方嚮應該是市場中的核心機制:價格(這是我覺得哈,不過,不要你覺得,要我覺得 )。這就要考慮供給和需求了。供給側應該考慮廠商數量,需求側要考慮消費者偏好。但是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考慮野味這種產品。

說到產品類型,第一想到的是這個產品的替代物。說營養價值吧,它不一定比平常喫的家禽要高,說口感吧,也不一定比普通的菜好喫。蝙蝠湯神馬的想想都會反胃,平常喫飯我都可能不舒服,何況這些野味了 。那消費者選擇喫它可能就不是因為替代的關係,同時吧,好像也找不到什麼互補品。而且,喫這些東西的人吧好像也都比較有錢,品味比較獨特。這讓我想到了保健品,就是像腦白金這種的。對於這種產品的描述就是:使用之後也不知道效果咋樣。這種產品叫credence goods,這種產品對應的市場當中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那麼企業就要動機利用信息欺騙消費者來牟利。

接下來說說消費者。能進入這個市場說明消費者從野味當中獲得的效用還是很大的,並且這個效用可能來自於追求刺激吧;當然,消費者的效用函數裡面肯定有支付的價格了。消費者對於這些野味的瞭解程度可能很低,加上無良商家一頓吹噓這些東西如何美味,如何營養,這就提高了提高了這些野味的效用。企業就是利用了這種信息不對稱來忽悠消費者,從而謀取不正當的利益。說到這裡,想到前面說的野味的替代性好像不高,那為啥價格好像並不是特別高呢?(我沒喫過,好像在網上看到過什麼穿山甲,果子狸之類都價格)。如果這個企業可以被當作壟斷企業分析,那很可能是因為marginal consumer的外部選擇帶來的效用比較低導致的;如果這個企業處於競爭環境當中,那麼很可能是因為競爭導致的。當然,核心的價格仍然與marginal consumer有關。

上面說了兩種影響:一個是提高價格的,一個是降低價格的。最後價格怎樣變化,可能要看which dominates了。以上是很不成熟的分析,湊湊熱鬧。


兩種心理

1.獵奇

很多人印象流都覺得野味更好喫

尤其如今,貶低白羽雞,抬高農家樂幾乎是zz正確

野味比走地雞又高一個級別,純粹的綠色原生態,無污染無激素,怎能不令人心馳神往?

2.裝X

不喫蝙蝠怎麼算去過帛琉?

不拍照發圈怎麼算喫過蝙蝠?

不買LV勞力士賓利怎麼能算上等人???


首先界定一下野味市場。

野生動物就是指在大自然的環境下生長且未被馴化的動物,而且通常是指陸上野生動物。因為出海捕撈的海鮮本來就是大自然裏生長的,所以不包括在內。

其實野味的品種很多,我國野保法只是針對的「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但是還有大量野生動物並不在野保法的保護範圍內,比如野豬、野兔等等,這些野生動物野保法是有限制的,但不是禁止。

所以野味市場是典型的灰色市場,整個狩獵、運輸、銷售,也是灰色產業鏈。

第一個觀點,野味的需求並不是營養價值帶來的,而是由民間消費文化帶來的。

營養學早已證明,野生動物大都沒有特別的營養價值;醫學界也證明,野味通常攜帶大量寄生蟲甚至病毒,而普通的肉食加工方式又難以消除。

「物以稀為貴,味以稀為美。」「家養的不如散養的,散養的不如野生的,野生的不如珍稀的,珍稀的不如瀕危的。」

這兩句話比較能代表對野味市場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也就是獵奇。

其實不止野生動物,也有很多人熱衷野菜,甚至有些人也熱衷海鮮,有點相似的地方。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沒有提到蝙蝠這種另類的「野味」,但是例如松茸、青螄等等,整個節目都有一種對民間野味的推崇,雖然這種野味跟蝙蝠穿山甲果子狸這種不同,但是這反應了民間的一種消費文化。

而野味價格高、甚至需要一些灰色的購買渠道,這就使得野味代表了另外一種消費心理:炫耀和社交。

甚至有的野味館門口掛著「公務消費定點商家」的牌子,這就是灰色產業鏈背後的灰色交易市場。

第二個觀點,特殊的需求和灰色產業鏈本身,造成了需求彈性較小,推高了野味市場的利潤水平,進而維持了整個產業鏈。

「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家就會大膽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258頁)。


1、市場建立

在金錢的驅動下,野味通過打獵者、運輸公司、餐廳流向非富即貴的消費者。

至於是需求和供給的關係,那就辯證統一吧。

2、經濟效益

增加鏈條上的就業,創造GDP。

3、經濟損失

a)直接損失:大規模的疫情直接造成的經濟停頓;

b)機會成本:喫野味的錢可以用來創造更多的道路、鐵路;醫保的開支可以用於更有意義的地方……

4、如何減少野味的消耗?

我覺得這個纔是重點!

假設:

a)野生動物值得保護;

b)難以限制權貴和富豪對野味的消耗,特別是前者,嚴刑峻法和公益廣告的作用有限;

c)追求優越感導致了消費野味的行為,當然,還有飲食上的誤區;

經濟學提出的解決辦法:

a)將野味的某項替代品限制產量,比如昂貴的人造肉;

b)放寬人工養殖野生動物,納入管理解決稀缺和疾病的問題。


需求和供給因素吧!

需求量很大,古代這些動物本身就是被人類殘殺和掠奪的資源,在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遠古,人類作為大自然的一環,作為一個動物,就必須通過犧牲其他動物而不斷獲取能量!

進入現代社會以後,物質已經極大地豐富了,各種商品已經琳琅滿目了,但是人類天生獵奇的慾望還沒有減少,對狩獵和採集依然保有基因裏就有的想法,剋制不住背心的這種動物世界的自然法則!

野味市場也在萌生,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動物獵殺、野生動物成為一種流傳下來的習慣,當時人們還沒有保護自然、保護動物的意識,於是在不少偏遠地區還是有獵手,鐵夾子,再加上當時物質的短缺,人口的膨脹,喫肉的動力不斷被激發!

需求市場的極大擴張後,有人開始養野生動物了,通過圈養然後充當野生動物賣獲得高價格,而且野生動物價格都比較高,再加上一些人宣稱的喫野味壯陽、是好的滋補品,從而野味市場更加瘋狂!

畢竟商品市場和社會講究利潤,有利潤,當然有人去幹,那麼供給自然就來了!

本質是有一些羣體,需要通過販賣野味提高人均單位經濟價值。

需求,也可以是被創造或者牽引出來的。

能提供野味的人羣,纔是最關鍵的研究對象,而不是所謂的需求方。


我看能不能從醫藥健康來講下,以前醫學技術不發達的時候,草藥是很普遍的,而野生動物一直以來喫的是野生植物也包括藥草,並且許多野生動物還可作為藥物,最經典的就是老虎的一身都是寶,導致成了保護動物,不可否認老虎傷人引起的大量補殺。

野味的肉還可以當糧食喫,在家畜未大量養殖和訓化前,野味是作為肉的主要來源,之前還有專門的獵人,至於戰爭年代,逃荒年代,野味就是救命稻草。農村人對野味的熱情是有傳統的,而城市人也不過是近百年前的農村人。

經濟學也是關乎生活與發展的學說,野生動物太多也威脅農作物和人的生命,在兩個之間選擇,必殺野生動物。

當然以上都是瞎幾把寫的,動保會說動物有生命權與人的生命一樣重要,就近幾年的保狗運動看了就想吐,狗比人還精貴,可使勁的炒作,寵物狗價格不斷飆升,一旦出現流浪狗狂犬病事件就沒人啃聲了。

不肖子孫啊,爹的不要了


存在的根本原因還是有需求。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常規市場的商品難以滿足他的需求,就會尋求新的商品,商家看到商機就會提供供給,野味的供給又不是十分困難,因而野味市場就出現了。

效益的話,從生產者獲得收入,消費者收穫效用的角度來看,總福利得到提高。野味市場的交易算是地下市場交易,不計入GDP之中,但實際上是提高了國民財富。但是,其存在負外部性問題。一方面,野味市場的商品可能有國家保護動物,那麼野味市場的存在會提高法律執行成本;另一方面,喫野味喫出疾病,例如Sars或者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會造成難以計量的經濟損失。

最後,和毒品交易一樣,解決野味市場的方式其一可以是規範化,例如荷蘭允許大麻交易一樣,規範化一些野外的供給,(不知道華南兄弟的竹鼠算不算規範野味);其二,就是教育,依靠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可以通過影響消費者消費需求的改變,教育的正外部性可以減少相當大的用於禁止野味交易的執行成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