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拍嗝會不會讓寶寶清醒過來影響睡覺?


我們先了解寶寶為什麼會打嗝?

寶寶在吃奶的時候,有時會吞咽進去一些空氣,雖然這一現象在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的寶寶都會出現,但是更多見的是用奶瓶餵養的寶寶身上。而寶寶部分吞入的空氣都是通過打嗝來排出。

如何儘可能讓寶寶少打嗝呢?

回到根源就是儘可能的避免讓寶寶吞入更多的氣體。回憶一下我們是咕咚咕咚快速的喝下一瓶可樂容易打嗝,還是一口一口勻速的喝可樂容易打嗝呢?

1、親喂的寶寶注意保持正確的含乳姿勢,讓寶寶儘可能的深含乳貼合乳房。馬蕾醫生親自出鏡,告訴你好的餵奶姿勢!

2、瓶喂的寶寶注意保持正確的瓶喂姿勢,避免瓶喂流速過快,而讓寶寶在短時間內大量吞咽而吞入空氣。瓶喂媽媽必備技巧 I 正確的瓶喂方式

3、關注寶寶的飢餓信號不要在寶寶過度飢餓的時候給寶寶餵奶。

4、當寶寶哭鬧的時候先安撫寶寶的情緒,在寶寶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吃奶。

是不是每次餵奶都需要給寶寶拍嗝?

看寶寶的狀態。小寶寶打嗝非常頻繁,有時候即使是沒有吃奶也有不斷的打嗝,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生長發育正常有時候拍嗝並不是一件必須的事情。

很多時候只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看到寶寶一直打嗝而認為寶寶不舒服而已,實際上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已經會打嗝了呢。

尤其是在夜間親喂的寶寶,很多寶寶吃完奶自己直接就能睡了拍嗝反而容易把寶寶弄醒,如果不能有效的使用安撫技巧讓寶寶再次入睡很容易進入餵奶——拍嗝——餵奶的循環,媽媽和寶寶更不能好好的休息。

如果寶寶在吃奶的過程中或者吃奶之後頻繁打嗝的寶寶,寶寶經常發出短促的Eh(「嗯-呃」)音,甚至吃到一半可能會停下來,開始煩躁,身體綳直有時伴有痛苦的表情,還有一些寶寶伴有明顯腸脹氣的情況,可以在吃奶中間拍嗝;

如果是奶瓶餵養的寶寶,每吃完60~90ml就給他拍拍嗝。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那麼可以在換邊餵奶的時候給他拍拍嗝,讓寶寶感覺舒服一些。

如何幫寶寶拍嗝?

這裡有幾種經久考驗的拍嗝技巧,嘗試幾次之後,相信你會找到最適合你的方法。

1. 把寶寶豎抱起來,頭靠在你的肩上,你一隻手抱著他的頭和背,一隻手輕輕的拍著他的背。

劃重點:讓寶寶趴在你肩膀上的時候,配合讓寶寶的雙腿去「擠肚子」,同時拍嗝效果更佳。

2. 讓寶寶坐在你的大腿上,你一隻手扶著他的腰和頭,另一隻手輕輕地拍著他的背。

劃重點:托住寶寶的頭部後,背部給寶寶小幅度的輕拍或者由下往上「推」。

3. 讓寶寶趴在你的大腿上,扶住他的頭,讓頭比他的胸部略高一些,然後輕拍他的背,或者是畫圈撫摸。

劃重點:這個動作吃完奶不要馬上做避免吐奶,同時注意頭部比胸部要高。

如果幾分鐘之後,寶寶還是沒有打嗝出來,可以繼續餵奶。也沒必要一直拍嗝,吃奶後拍不出嗝也很正常,寶寶並不是每次都會打嗝的。可以喂完奶再次幫寶寶拍嗝,然後抱著寶寶保持豎立的姿勢10~15分鐘,避免吐奶。

看完後你有答案了嗎?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首發馬蕾孕哺育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刪除。


馬蕾醫生已經說得非常充分了,但是漏掉一種特殊的寶寶。

我單純是作為補充一種特殊情況來答題的。

馬醫生沒有說過敏脹氣的情況下,是必須要拍嗝的。

比如我家寶寶,是過敏導致的脹氣。

她體內的氣體不光是外來吃的空氣,更多的是腸子里食物自身產生的氣體排不出來。

我們寶寶是吃奶瓶脹氣還輕鬆些,吃母乳脹氣更嚴重些。

我們因為脹氣很嚴重,每一次她吃奶後都必須拍出嗝。

不然的話,會容易因氣體突然排出而吐很多奶,或者就是睡不沉。

我們也有過拍很久(比如30分鐘)都拍不出嗝的情況。

30分鐘內因為怕一直是一個姿勢拍嗝會傷害他的脊柱,所以我都是無師自通地像文中所說的那樣換著姿勢拍嗝的。

30分鐘後,如果拍不出嗝,那是沒有辦法了,總不能讓她在一直豎抱的情況下睡覺,所以只能嘗試放下。

但很多時候,拍不出嗝是放不下的,只有抱著睡。

勉強放下的情況下很快就會醒。

因為肚子里有氣,大概是很痛吧(我剖腹產後有幾天沒排氣的情況,脹得痛,氣體在肚子里像一個石頭橫衝直撞卻出不來),所以睡一小會兒就醒了,哭鬧不安,只能抱起來,好幾次,一抱起來順手拍背,馬上就會打大嗝。

如果寶寶打不出嗝,但是氣體還在肚子里,他就會一直不睡覺,只會小眯一會兒。我們脹氣最嚴重的時候,是2個半月時,曾經從午飯前後一直到凌晨3點,有一天甚至是凌晨5點才因為累得不行了而沉沉睡去,一直睡6或7個小時不知道醒來。一醒來就哇哇大哭(平時她餓了有個哼哼唧唧的過程,及時響應都不會哭的),太餓了才醒來了。

後來是每天去做推拿壓肚子,讓她放出屁,才緩解一點的,也是從午飯前後開始不睡,但好歹可以12點鐘就睡沉了,用我老公的話說是花錢去多買點她的睡覺時間。

所以,我的觀點是,對於過敏脹氣的寶寶,最好是每次都盡量拍出嗝。


我從來都把寶寶當大人看,比如我睡覺的時候被吵醒,我會不高興發脾氣,寶寶也一樣。寶寶吮吸是本能,並不需要清醒的情況下才能完成夜奶,也就是說寶寶是睡著吃的夜奶,拍嗝反而容易打擾到寶寶睡覺,良好的睡眠對寶寶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因此,寶寶夜奶不是一定要拍嗝,就醬:)


這個問題真實困擾過我,問了一大圈,都說沒必要,但我最終還是決定,拍!

而且,為了防止夜奶之後我和小葵都睡著(主要是防止我自己懶得起來拍),我把夜奶姿勢都從躺喂換成坐餵了。沒錯,半夜三更坐在床上,喂完拍完再接著睡……

後來覺得實在太累了,就喂完先把老公拍醒,交給他去拍嗝,自己不省人事。

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執著於拍嗝?因為小葵的腸脹氣實在太,可,怕,了。

大概從42天檢查之後,基本整整一個月,都是晚上八九點開始掐點大哭。每天這幾個鐘頭里,只能豎著抱、幫她把腿蜷起來橫抱、飛機抱、讓她趴著……一個一個姿勢輪番來。

能安撫下來就已經不錯了,哄睡著什麼的,三小時以後吧。

如果還正好剛喂完奶,那麼必然配合吐奶,哦不,噴奶,十幾二十毫升直接往外噴。

即便有時候你以為她看起來睡得很熟了,時間一到,也能在睡夢中突然大哭起來。

都是急哭的那種,聲嘶力竭拉長調,渾身漲得通紅。

我每次看到小葵這麼哭,都覺得這是一隻紅心火龍果成了精,跑來禍害人間,不幸被我們碰上了。

所以那段時間,不分白天黑夜,只要奶了就拍,想幫她儘可能排出肚子裡面的空氣,緩解一點脹氣哭鬧。當時聽到一聲或響或輕或悠長或短促的打嗝聲,心裡就會感到異常之爽。如果聽到兩聲,簡直高興得想轉圈。

一開始,我們也只會最普遍的那種抗在肩上的拍嗝姿勢,但這種姿勢醒著的時候好使,夜裡睡著了往往拍不出來。等拍出來了,人也醒了。後來看到一個「搖嗝法」,對小葵來說特別好使。

網上找了一張圖,大概是這樣,不知道能不能看懂。

坐姿,一手正面托住脖子和下巴,一手背面支撐頭頸部,把頭微微抬起一個小角度,順時針小幅度搖動寶寶身體,一般兩三分鐘就會聽到一個大響嗝。

關鍵是,打完嗝小葵也不會醒來!

不像「拍嗝」真的容易拍醒,「搖嗝」我甚至覺得還有點哄睡功效。準備睡覺前的最後一頓吃完,一邊輕微搖動一邊念「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然後一個嗝出來,就會看到小葵一臉享受的樣子……

對了,要強調一下,這個姿勢對小月齡寶寶來說,務必保護好頭頸部。

當然,緩解脹氣肯定不止拍嗝這一條,最終極的辦法還是等小朋友腸胃慢慢發育完善。

所以,夜奶坐喂我們大概堅持了兩個多月,但也確實很難說,最終脹氣緩解,到底是她自己發育好了,還是我們做對了什麼。可能這就是老母親老父親的心態吧,有可能幫到孩子緩解不適的,能做還是盡量去做了。

這張照片是她滿4個月,那時候入睡已經相對平穩,0-5點的夜奶也已經很少了,醒來拿安撫奶嘴一塞,多數時候還能混得過去。終於,我們不用半夜坐起來餵奶搖嗝了。


我女兒小時候是一直拍嗝的,夜奶也拍

因為孩子小時腸胃功能未發育完善,吃奶容易吸進大量空氣,若不及時拍出,氣泡在孩子腸內移動,會導致孩子腹痛,這就是三個月以內寶寶經常得的嬰兒腸絞痛

有時晚上孩子會啼哭,怎麼都哄不好,直到孩子哭的力竭或排氣,這就是常見的嬰兒腸絞痛,多為吸入空氣引起的。

為避免孩子肚子疼,女兒小時吃完奶我全都拍嗝,拍出後孩子會舒服很多。女兒小時確實也沒得過腸絞痛。

我們擔心的無非晚上拍嗝會不會吵醒孩子,我家的經驗:不會的。

夜奶拍嗝很快,我女兒一兩個月時我沒讓她趴在我肩上拍,而是抱著她稍微傾斜些,用手輕輕拍孩子的後背,大約拍一會孩子會打個大嗝。有時拍完孩子都迷糊睡了,拍嗝不會影響孩子睡眠。

另外,不拍嗝孩子容易吐奶。尤其晚上咱們睡熟了,沒法關注孩子是否吐奶,是否會堵塞口腔引起窒息。

所以,為了安全考慮,建議夜奶後還是拍嗝再睡。相比那晚睡的一兩分鐘,孩子的安全更重要!您說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