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參加了關於《非暴力溝通》的線上讀書會,覺得學到的內容可以解答這個問題。

那先說一說非暴力溝通是什麼?很簡單,它就是一溝通方式。依照這些方式來談話和傾聽,可以讓我們和孩子真正情誼相通。

小夥伴恐怕要問,非暴力溝通和確立目標有什麼關係嘛?下面具體來說:

我們希望確立的目標越具體,非暴力溝通就越有用!

如何讓孩子自主確立目標,其實是個挺寬泛的問題。

針對一個寬泛問題,提出一些寬泛的解決方案也很簡單,比如對孩子說明樹立目標的好處,別指責孩子,理解孩子到底怎麼想的,別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但是這樣到底管用嗎?說實話我不知道。

那我為什麼覺得非暴力溝通有用呢?

據帶領共讀的老師講,非暴力溝通跟我們傳統意義上學心理學其實並不太一樣。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非暴力溝通是一門基於具體實踐的學,並不把我們遇到的情況進行歸類匯總,然後得出一個統一的結論。

使用非暴力溝通,意味著我們會尊重每一個當下的情境,尊重當下每一個生命個體鮮活的表達。

也就是說,我們希望解決的問題越具體,非暴力溝通就越有用!

比如,一起共讀的夥伴提出,讓孩子把脫下來的臟衣服放到洗衣機上,可怎麼說都不管用,還是到處亂扔,提醒「一百次」也不聽,總和自己對著干,怎麼讓孩子自動自發就把這件事做好,其實也是個小目標。

再有,孩子大一些了,如果每天能按時完成作業和學習任務,不用家長操心,自主確立學習目標,真是再好不過了。

說到讓孩子自主確立目標,我們想讓孩子確立什麼樣的目標呢?或者說,目前我們真正面臨的問題是什麼呢?

學習非暴力溝通,首先是覺察我們自己。

非暴力溝通開篇就提出了四要素,分別是: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掌握這四要素,就算會使用非暴力溝通了。

這四要素再具體展開一下,就是:我的觀察是什麼?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我的請求是什麼或者說怎樣達成自己的需要?

還是以上面亂扔臟衣服的小問題為例吧,這樣的問題更具體是不?對,還是那句話,越具體的問題,就越適合用非暴力溝通來解決。

別說,書里針對這個問題,還就給出了「標準答案」。可見,孩子亂扔臟衣服,真是個世界難題……

國外一位母親也不滿意兒子亂扔臟衣服,她面臨的困難更大,孩子正處在青春期,別說嘮叨多了不行,簡直點火就著。

那她是怎麼做的呢?就是參照這4要素。

「費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兩隻臟襪子和電視機旁的三隻,我不太高興,因為我看重整潔。」

你看,短短的一句話,是不是就包含了觀察、感受和需求,比「你又亂扔臟衣服!」高明了不知多少倍?

接著,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具體的請求:「你是否願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放進洗衣機?」

這個要素就是明確告訴孩子,媽媽期待他怎樣做。這個期待是滿足媽媽的需求。

領讀老師提到,如果我們發現,孩子跟自己對著干,說什麼他都不聽,有時候真得提醒「一百次」;或者說,怎麼溝通發現都效果不是特別好。這時,我們是不是願意把這個注意力給回到我們自己,首先去觀察自己的感受呢?

怎麼說孩子都不聽,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自己的感受是怎樣的?作為家長的權威被挑戰,還是工作勞累了一天充滿挫敗感,或者認為自己對家庭的付出得不到回應呢?

從表面走到內心,觀察我們自己內心的需求和渴望,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

學非暴力溝通,最大的一個作用就在於,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明確自己的感受,明確自己的願望,然後更誠實的把自己所想所需表達出來。

看到這裡,如果覺得非暴力溝通有用,想要讀一讀這本書,其實首先要其實問一問自己的真正需求:我學習非暴力溝通,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改變孩子嗎?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自己,我為什麼想要讓孩子樹立目標呢?

學習非暴力溝通,能夠更好地理解孩子。

還是回到前面共讀夥伴的問題吧,只是孩子亂扔衣服讓人惱火嗎?

疫情來臨,大人孩子都不能出門,人人憋得一肚子火。

一天晚上,孩子過來說,「媽媽,我想去***,看新發現的病毒。」

這兩天新聞里都是關於疫情和病毒的新聞,孩子經常提到,夥伴一般都不怎麼回應,心想孩子可能就想讓人覺得他與眾不同,這個年齡就喜歡耍酷。

當天晚上,她正在讀書,聽了領讀老師的話,也比較有能量。於是就轉過身問孩子:「又有新病毒了?」孩子緊接著就解釋了自己看到的東西,母子倆來回對話,夥伴沒有指責,只是不明白了就問,並回應孩子的話。

關於孩子對病毒的理解,最後媽媽也沒有太聽懂。但這些似乎都沒那麼重要了,孩子的需要被滿足了。而夥伴當時的需要就是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在認真聆聽,孩子肯定也感受到了。

最戲劇的是,母子倆聊完,孩子就自己洗澡去了。好些天沒洗了,今天居然主動去洗澡,簡直不可思議,因為之前讓洗也不洗。這裡,讓孩子主動洗澡,是不是也算完成了一個小目標呢?

上面的小例子可能只是淺層的溝通,那如果帶著我們的愛,帶著我們的善意去傾聽孩子,同時了解在語言表達的背後,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到底是怎樣的,然後找一找滿足媽媽和孩子雙方需要的行為策略,實現共贏,這時,讓孩子自主確立目標是不是就完成了呢?這個,也就是非暴力溝通了。

在共讀第一天,領讀老師特別講到冰山理論。在非暴力溝通的學習中, 冰山上面的部分,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與人溝通時,雙方的互動、言語和行為;而冰山下面的部分,就是非暴力溝通四要素所講到的,我們的感受和需要,這些不僅在與人相處中看不到,有時連我們自己也未必清楚。

學習非暴力溝通,正是要看清冰山下的東西。看清冰山下的東西,就是為了了解自己,了解我們最愛的孩子,讓愛真正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真正看清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之後,我們的注意力還聚焦在讓孩子樹立目標上嗎?這時,目標是不是更清晰,或者自然而然完成了呢?

最後說一下最後說一下作者和全書結構吧。

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早年師從「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 卡爾·羅傑斯。他發展出的極具啟發性和影響力的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和方法,不僅教會人們如何使個人生活更加和諧美好,同時解決了眾多世界範圍內的衝突和爭端,2006年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全書一共13章,我歸納成4部分:

1-2章,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愛融入生活,也列舉一些異化的溝通方式,這些方式會蒙蔽愛。

3-6章,非暴力溝通有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這裡每章各講一個要素。學會了這四要素,也就掌握了非暴力溝通的方法。

7-8章,主要講傾聽,傾聽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別人。特別是當對方做了一些我不理解的行為,通過去傾聽可以明確這背後是出於他自己怎樣的渴望。

9-13章,愛自己以及如何愛自己。正像前面談到的,對孩子的期待其實源自我們自己的需求。非暴力溝通最大的作用還是讓我們愛自己。

好啦,先寫到這裡吧,感興趣的夥伴也可以選擇看看這本書呢。

非暴力溝通京東¥ 30.40去購買?


《叢林守護天使》中講述的第一位動物學家珍·古道爾,從小就對有關猩猩的書籍情有獨鍾,常常看書入迷到,媽媽喊她吃飯,很多次才會聽見。長大後遇見人生導師,有機會到森林觀察猩猩,經過多年的歷練,終於成為一位動物學家。珍·古道爾是從小就有明確目標的孩子,並且一直朝著目標一步步前進。

年糕媽媽的《你的親子關係價值千萬》中,提到親子關係金字塔,塔的頂端是孩子的自驅力。如何培養孩子的自驅力?說到底,有目標的孩子,更容易具有自驅力。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有明確目標?有的沒有?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孩子確立自己的目標感?

邁上目標之路

在《人生觀培養:父母最長情的告白》(以下簡稱《人生觀培養》)一書中,提到讓孩子「邁上目標之路」的12個步驟。 《人生觀培養》是斯坦福教授威廉·戴蒙所寫,他還是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院士,多部著作都與青少年有關。

「邁上目標之路」的12個步驟可以總結成「點醒、行動、支持」6個字。

1.點醒

受到親屬以外的人啟發,並觀察有目標感的人是怎樣工作的。《人生觀培養》中指出,在尋找目標的路上,一個人會受到兩次重要的啟發。第一次是意識到,世界上有一些重要的東西可以被修改。第二次則是明白,「我」可以讓世界有所改變。就像《猛獁爺爺》一書中,傳遞的觀念一樣,在歷史的進程中,無論個人的力量大小,都會為這個世界獻出一點自己的力量。

2.行動

有了啟發,有了感觸,第二步就是行動。沒有行動支持,所有的點醒,都只是大腦中的靈感。具體的行動是一級級的升級打怪,一開始只是初步嘗試,接著會進一步的實踐。看實現目標,需要哪些技能,為達到效果,還需要修鍊必備技能。當具備這樣的能力之後,學會在不同領域中,能力的遷移。從開始到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伴隨的還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培養、個人自信心的提升。

比如卓別林,從小喜歡錶演,即使流落街頭,依然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員,並找到一切機會上台演出,最終成就自己。

3.支持

支持來源於兩方面,一個是家人的支持,一個是自己的支持。家人的支持,是當有目標的時候,會提供必要的幫助;自己的支持,則是指對目標的長期承諾

生於1815年的阿達·洛夫萊斯,是第一個為計算機編寫程序的人。在她那個時代,女孩是不允許學與數學相關的知識,但她的母親,不管世俗如何,努力培養女兒的理性思維,還為阿達·洛夫萊斯請來最好的家庭教師。後來阿達·洛夫萊斯的研究筆記,啟發了計算機之父阿蘭·圖靈,人們為了紀念阿達·洛夫萊斯,把這種編程語言命名為「阿達」。阿達·洛夫萊斯的成長,離不開母親的支持。

20世紀最偉大的舞蹈家之一,魯道夫·紐瑞耶夫從小熱愛舞蹈,但是父親反對,他不顧這些,也不管生活多貧困,一直走在舞蹈的路上,最終如願以償成為著名的舞蹈家。魯道夫·紐瑞耶夫的成功,離不開他對自己的長期承諾。

在踏上目標之路上,需要有人點醒孩子頭腦中的那顆星星;更重要的是行動,不然想法只是想法;另外,行動的路上,離不開家人與自己的支持。

家庭中的目標感培養

在《人生觀培養》一書中,威廉·戴蒙針對年輕人目標感來源,做了一個調查。結果表明年輕人目標感來源,排在前三的是家庭、職業、學術成就,其中,家庭排在第一位。

那麼,在家庭中,家長們又該如何做,才能引導孩子成為有目標感的人?《人生觀培養》中,提到了9大方法,可以總結成以下3點。

1.找到火花,提供支持

在日常生活里,通過對話,發現孩子感興趣的地方,並支持他們一開始的想法。如果能提供支持,那再好不過,比如介紹他們認識潛在的導師,這其實挺考驗家長的人脈。

如果家長自己具備那樣的能力,培養起來更容易。比如生於1755年的伊麗莎白,因為父親是個畫家,當他發現女兒在畫畫上有天賦,父親就成了他的家庭教師。

找到孩子感興趣的地方,提供相應的幫助,是幫助他們建立目標感的第一步。

2.傳遞工作中的目標感

對於自己的工作,家長無論是否喜歡,都需要向孩子傳遞對工作的目標感。不能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工作很難。

當老師的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所在的行業,會對做老師,有一種期望;當醫生的孩子,在平日的耳濡目染中,也可能會有長大後當醫生的願望。有女孩,因為媽媽在銀行里工作,她希望自己長大後,像媽媽一樣,也去銀行工作。能有這樣的想法,離不開女孩媽媽,平時對自己工作熱愛的想法傳遞。

3.打造軟實力

什麼軟實力?積極的生活態度,創業家的精神,比如忍耐力、耐心、創意等。還有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責任感的培養。

一個人成功的道路上,離不開這些軟實力。生於1944年的湯米·史密斯,在當時那個年代,因為種族歧視,總是被排斥。他父親曾對他說「人們能看到你的痛苦,但沒人能猜到你的反應。」湯米·史密斯在23歲時,成了13項世界紀錄的保持者。這離不開父親對他性格上的一些培養。

找到孩子那些靈光一現的想法,並引導他們去實踐,提供必要的幫助;傳遞自己對工作的熱愛;在平日的生活中,打造軟實力。這些能為孩子目標感的確立,提供一些幫助。但是,對於孩子的目標感引導,需要知道的一點,父母只是引領者,而非決定者。畢竟孩子具體要做什麼、想做什麼,終究會成為怎樣的人,還是由他們自己做出決定。父母在家庭中,對孩子目標感的引導,就像發現種子的過程,如果有幸發現,那麼,提供養料,靜待花開就好。


培養孩子 自我教育 的能力


我也試著回答你的問題吧!不一定準確,就算管見吧。

讓孩子自主確立目標,還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說的。通常來說(排除特別聰慧的孩子),孩子處於兒童期(1--12歲)時,尚在懵懂無知期,還不具備獨立性。這時的孩子,依然要在成年人(父母,老師)的監護和指導下成長。他/她的目標是完成老師/父母交代的任務。孩子進入青春期(13--15歲),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也懂得了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更重要的是孩子開始自我試探,自己去摸索自己的愛好,探索外部世界和內在心理(以叛逆的方式來表現自我的存在),求知慾特彆強。孩子在成年期(16--20歲),表現出更為自主,獨立,好奇。身理方面,開始注重自己的形象,外表和活力。心理方面,開始了質疑,好強,執拗,理想化思維。

弄清楚了孩子處於不同的時期的不同特質也就好給予相應的指導了。兒童期的孩子,該給予明確可達的指令,讓其稍作努力得以完成任務。青春期的孩子,要善於引導,誘導其走在正確健康的路徑上,適當放手讓其自行探索發現自身價值和知識積累。進入成年期的孩子,應該給予足夠的肯定和讚賞,同時引導其進入自我完善和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所謂目標,要分清楚是誰的目標。父母所期待的目標還是他/她所期盼的目標?「望子成龍」,那是父母的目標,要小心給予。「我行我素」是孩子的目標。要在給予充分肯定的基礎加以引導。讓孩子培養起「我就是一條龍」的自信和願望,那才是正確的方式。

具體該怎樣做呢?

  1. 理性分析孩子的長項,興趣愛好。要看到孩子的興趣愛好的可延續性。
  2. 強調可及目標的難度和和基本功的訓練。
  3. 持續性地為孩子實現那目標提供條件和排除其難以克服的困難。
  4. 持之以恆地鼓勵和鞭策,使其不「半途而廢」。

千萬不要強加。千萬不要一概否定。別把自己看不明白的目標或者別人的目標拿來要求孩子。

告訴自己,你和你的另一半合成的基因結晶該是優秀的。

告訴孩子,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勝過一浪。他/她這一代一定比你那一代要高出一大截。

如果想孩子真的高於自己,那麼自己還得勤於學習,勤于思考。做一個最能賞識孩子的父母。


這是一個好問題,值得我們一起來探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