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相对比较好考了,我大学期间看过相关的题,后来就去参加了考试,完全凭本事考试完成了中级经济师。 当时考的是农业经济方向,还有一门基础知识。 里面涉及到很多金融方面的知识,也不是太难,只要好好看书,还是可以找到一模一样的题的。


100,84;经济法踩线过


一个月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

去年通过了中级经济师财税专业的考试,今年中级经济师有的省份已经开始报名了,身边有一些同学的问我备考经验,突然就想做这件事情,干脆就做一个题目,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帮大家一起准备今年的考试。

报考中级经济师有没有必要,还没有开始学习今年报考能不能通过,怎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著手准备考试?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去年报考中级经济师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报考中级经济师有没有必要。(已报名或者比较了解的直接跳到第三条)

1、它是国家正规考试。中级经济师是国家人社部统一组织的中级职称考试,属于正规中级职称,和一些社会组织、协会评定的完全是两个概念。有了这个证可以评级,升职加薪,增加就业竞争筹码。而且你一次性考出来,后期是不需要重复认定和再教育的。再有就是如果你想评高级职称的话,你也必须要先有一个中级职称才可以。有了职称,你还可以兼职各种评审专家,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投资评审、财务审计等等,到时候money会大大的有。

2、相对好考。中级经济师分12个专业,总有一个专业适合你。而且,目前来说相对比较简单的一种职称考试,只要你用心准备,想考过比较容易。

3、费用不高。 山东省每人每科61元,两科122元,教材加辅导书某宝买,大约150左右,用不了300块钱就够了,了解中级会计的可能知道,这些只够一个报名费。大家都可以接受。

4、还有的网上说有的大城市落户,中级职称可以增加积分,这个我没在大城市待过,有待考证。再有大家如果是政府部门的,出去搞了调研、审查啊,签到表上一般都会有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职称。别人都写中级、副高,就你自己无从可写,是不是很尴尬。

所以,多一个证没有坏处,而且一旦用到,那可能就会发挥关键作用。在14年的时候,我们这里新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需要在各机关事业单位抽调人员,这个新部门的职能还是比较重要的,想报名的人很多,所以当时就设置了一个条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优先选用,很多能力不错的人就很遗憾的失去了这个机会。

所以说如果你现在手里还没有任何一个中级职称,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尽量报考。

二、如何选择报考专业。

关于专业选择,中级经济师一共有12个专业可选,工商、农业、商业、财税、金融、保险、运输、人力资源、邮电、房地产、旅游、建筑12个专业。其中,运输分为公路、水路、铁路、民航4个子专业。专业比较多,到底该怎么选。建议大家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首先问下单位人事部门,聘职称有没有专业要求,如果有要求,选单位要求的专业。这点不用过多解释,都能明白对吧。

第二,位没有特殊要求,看大家所学过的专业或者从事过的专业与这12个专业中的哪一项联系比较密切,那你就选这个专业。因为中级经济师考试考的是面,你可以对具体知识点了解的不深,但是面一定要广,所以如果你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或经历,备考就会轻松不少。

第三,如果实在都不接近,人力、工商、金融根据自己喜好任选一个吧。因为这三个专业是公认的专业性要求最不高的,也就是你即使以前没接触过,学起来,也不是那么难理解。

三、怎么备考。

这是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有些人,面对职业考试、职称考试,首先想到的就是报个辅导班,跟著网校学。但现在网校对所有考试统一的模式都是,基础班或者精讲班、考点强化班、习题班、考前突击班等等,一整套下来7、800块钱,有的代理能打个折,也要4、500一科,经济师两科就要1000多。或者有的同学只报个基础班,差不多也要3、400吧。看到身边朋友这么准备考试的时候,我真的是很著急,我倒还不是心疼他们花冤枉钱,关键是时间效率啊,同学们。反正我去年是没有花什么钱,复习资料还是借的别人2015年的。

经济师真的不难,很多人都只是10来天的备考时间,甚至有的大神就考前看一两天。网校的课,我看了下16年某知名网校经济基础课,(大家可以加下koukou群643696392,我把整理的一些资料都发到群共享里了,大家可以去下载看看,免费的哦)。她的课,精讲班80多节课、考点强化30节课、真题解析25节、模考试题5节,加起来将近150节课,一节课平均50多分钟,什么概念同学们,120多个小时啊。一天听2个小时,2个月才能听完。别忘了我们是两科啊,光听完课就要4个月。而且你得受得住每天都听2小时,更别说你还得做做习题吧,你得留点时间消化消化、理解理解吧,所以按照她的套路,你的准备时间得半年。你用半年时间别人只用10天的时间,而且你还多花1000多块钱,最后结果是一样的,你说自己亏不亏,半年的时间你可以多做其他多少事情,1000块钱可以去吃几次大餐啦,对不对~~

关于备考,我想给大家先说一下我去年的备考安排,大家自己体会思考一下。去年,我是用的别人15年的教材和资料,好像是天一的试题,网上搜到了某网校的课件和讲义,但没有听课,看了他的讲义中所列的各章重点。看教材、讲义大概用了3天,两天的时间刷题,再回头查补薄弱项。一共5天的时间。总结下来,给大家分享两点:

一、备考方法。

首先,准备资料。大纲应该可以在报名网站免费下载,官方出的教材是一定要买的,另外一定要买一套真题解析和模拟题,建议官方的,买资料一般会附送一本很薄的各章节考点总结。考点总结,主要是看各章节历年出过的考试真题和分值比例,这个大家自己淘宝比在官网买能省100多。现在17教材还没有上市,官网说7月中旬,最晚8月初我会去书店帮大家选一下相关复习资料,在群里给大家做一个推荐。

第二,备考计划。以前年度考过的同学,直接刷题,去刷真题和模拟题,然后总结薄弱项,再反过头来复习教材进行巩固。第一次备考的同学,先做16年真题,对,先不看教材做一套题。为什么,熟悉考试中心的出题思路。很多东西,你听别人讲10遍,不如自己感悟一遍,大家认同吗?刷一遍真题,有 个方面的作用。首先确定下在你既有知识和认知储备的前提下,你可以得多少分,再就是总结和体会命题组的命题思路和习惯,来指导自己下一步看书的方式和侧重点。接下来看教材、做习题,反过来巩固薄弱项。

第三,如何看教材。既然确定教材才是根本,那怎么才能最有效率的看教材。我的经验是,首先看下本章节历年考题,看下知识点,很多章节会历年重复考察一个知识点,那这部分无疑是重中之重,看书时要重点关注。看本章节历年分值比例,确认是不是重点章节,初步确定下要学多深。了解完,开始从头看书,几个技巧:一是换位思考找考点。如何在看书过程中找到考点,这就需要我们换位思考,设想自己是命题老师,如果让你本著考面不考点的原则出题,你会选择哪些知识点。二是多借例思考和理解考点。经济师考试,多数考点都是对社会生活或者工作实际中的一些规律的总结,对于具体考点,我们要擅长于借鉴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比如经济基础第一节市场需求,包括需求的含义、影响因素、需求规律等能容。我们就可以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物品,比如对鸡蛋的需求贯穿整个章节。三是对考点尽量理解,理解不了的硬记。实际学习中,真正不好理解的考点其实不多,因为生活和工作经验的差别,如果有的考点实在难以理解,那我们就先分析该考点中可能会出题的是哪几句话,单独建立一个硬记本,记下来,考前再集中背一遍。

二、备考时间。

备考时间,一般网校都会建议至少3个月。但我的建议,大家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备考足够了。我们追求的是84分,考84和考138,没有任何区别。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考高分不敢说,90分以上是肯定没有问题的。而且我觉得准备一个月考90分比备大半年考120分更值得炫耀,对不对。如果你对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两周的备考时间足够,保险一点大家可以提前20天开始看书。如果你是第一次备考,而且对经济理论又特别不熟,那你10月初开始准备,一个月的时间也足够了。

按照我上面所说的备考方法来看书,只要你平时稍微认真一点,考前一两天再集中突击一下,可以保证通过是没问题的。


今年中级经济师 金融专业 。基础94 专业1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