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沃野千里天府之國啊


對於本問題下高贊回答的幾點異議:

1. 江戶和武藏國不存在替代關係,因此武藏國並非江戶「前身」。

「江戶」一名的由來,與「隅田川」有關,而隅田川也是武藏國和下總國的國境線。因此「江戶」一地橫跨「武藏國」和「下總國」兩國。江戶長期處在「掏襠」狀態中,直到江戶幕府初期,德川家才將江戶「所持」下總國的部分劃入了武藏國;

江戶重成的崛起、太田道灌築城和「鎌倉」二字脫不掉幹係。早期的江戶的發展是無法和「鎌倉政權」割開了談的。當然這是兩個地方,但是把「令制國」的概念引進來,反倒讓問題更加複雜了。

2. 「武藏國長期被公家朝廷忽視,沒人去開發」的說法我不知道是從何而來的。這點個人完全沒有看到:

① 武藏國發現了銅礦後,朝廷興奮到把年號都改成了「和銅」;

② 天皇多次指定朝鮮移民遷入武藏國。注意,是遷入不是流放,目的是建設;

③ 「武藏國府」、「武藏國司」瞭解一下;

④ 蝦夷征伐時,武藏國鑄造了大量的武器(此後的武器作坊反倒有越來越多,越來越規範的傾向——下一條有用);

⑤ 《萬葉集》中,有描寫武藏國農民去給朝廷當「防人」的詩歌;

還有就是「武藏國」和神武天皇的關係、武藏國較早設立了屯倉的說法存在爭議,這裡就不細說了。

3. 武藏國是政治失意者的落腳地?……視角不一樣而已,武藏國是政治野心家們謀求崛起之地。結合上一條,這裡有礦、有人、有兵器;

4. 伊奈忠次治理利根川是為了根治水患?

別這樣,他不是日本李冰。

家康找伊奈忠次改造利根川目的是為了增強水運。

一直有觀點認為 「利根川東遷」極大的破壞了江戶原本的自然泄洪生態,此後的幾次大水災江戶受災反倒更為慘烈。

P.S.天正18年7月18日,家康先行進入江戶城。19日豐臣秀吉抵達。前後僅有一天的時間,家康就能在江戶城做好迎接秀吉的準備,可見江戶的各種基礎設施還是非常完善的。所以,家康移封關東時,江戶真像通說中描述的那麼慘嗎?


原回答:

「只有那些主觀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問題的人,跑到一個地方,不問環境的情況,不看事情的全體(事情的歷史和全部現狀),也不觸到事情的本質(事情的性質及此一事情和其他的內部聯繫),就自以為是地發號施令起來,這樣的人是沒有不跌跤子的。」

出處:毛澤東《實踐論》


題主莫慌,並不是惡意針對你,只是趕巧了翻譯文章遇到了上面那段。提問這事兒不丟人。


  1. 題主提到的是江戶/東京,其前身是武藏國——本問題下凡是提到鎌倉幕府or鎌倉公方的答案其實是不對的,畢竟鎌倉是相模國的地盤~
  2. 武藏國遠離日本傳統上的政治經濟中心(畿內地區),因此自然長期被公家朝廷所忽視,以至於成為政治失意者落腳的地方(源平都是從這裡崛起的)。
  3. 即便如此,平安時代早期編撰的《延喜式》仍把武藏國定義為「大國」(令制國國力最高等級)——同屬關八州的上總下總常陸上野都是大國,甚至遙遠的陸奧也是大國——可見朝廷並不是不知道武藏or關八州潛力很大,只是太遠了,沒(懶)人(得)去開發。
  4. 因為長期疏於開發,潛力始終不能轉變為實力。例如號稱「坂東太郎」的利根川是日本第二大河,橫穿關東平原而入海。河流+平原本來是發展農業的優良條件,但利根川古時候常常因為山洪暴發而泛濫成災——這時候就凸顯出治水的重要性了,然而治水恰恰是對政治要求很高的東西,而關東要麼長期遠離政治中心、要麼長年戰亂,總之很難為治水提供一個強力的政治保障——直到1594年就封關東的東海道第一猛人德川家康派家臣伊奈忠次治理利根川(以及荒川等關東河流)水患開始,這種類似於李冰治理都江堰的舉措才使得關東平原的潛力終於轉化為實力。


首先題主的表述有點小問題。關東地方在江戶時代之前還是很重要的,雖然由於地理和交通技術的原因,當地豪門很少直接參與中央政權的爭霸,但是從平將門、源義家、源賴朝再到關東諸公方、後北條氏,關東地區的人力物力一直可稱雄厚,雖然有時不足以建立全國政權,但稱霸一方,成為東國舉足輕重的大勢力還是綽綽有餘的。

然後回到問題中來。關東地區在江戶時期的改觀,私以為可以從物產與市場、農業技術,以及通貨狀態三方面來總結。

原因之一是當地的物產。江戶之前,關東地方既不像近畿那樣擁有較發達的生產力,能自主生產器物、染料乃至生絲等,又不像西國地區那樣便於展開海外貿易,而關東這一時期僅有的金礦則在甲、相等國,故而關東平原物產多以大宗貿易貨物,如魚、米、木材為主,養兵有餘,卻不具備發展複雜繁榮物質文化的條件。

而這一問題在江戶幕府時期得到了重大改觀。在確立江戶為全國政治中心之後,幕府方面設立參覲交代制度,各分國的大名因此都在江戶有其宅邸、家眷,又需供應大批旗本,這些貴族的奢侈品消費帶動了關東市場的發展。與此同時,藩國大名將貢米和家眷生活費等事務交予商人打點,從而也方便分國與江戶之間直接建立商業往來,這使得關東地區的大宗商品可以很容易的同其他地區進行交換,進一步豐富了關東地區的產品種類,也改變以往關東地帶物產只能直接供於人用的情況,讓關東人民能夠通過貨物交換的方式積累資本,以便進一步將資本投入到農具、勞力等項目中,推動對關東沼澤地區的開發。另一方面,關東原有的工藝品也因政權、市場的大統一而得以打入全國市場,會津的漆器會津塗、越後三條的金工都因此受益。幕府出於政治需求直接在關東「嫁接」了一個高端消費市場,這個市場,通過戰國時期六角定賴、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人的規範化開發,此時終於同關東原有的大宗商品市場實現對接。

江戶時代日本的農業技術開發也促進了關東地區的開墾。日本的地勢落差相對較大,降水豐沛,這就導致山川極易泛濫,必須先進行治水,而後纔可進行土地開發。戰國時期以信玄堤為代表的一系列治水工程大大優化了關東的水利條件,而從太田道灌、後北條氏到德川家,以官方主導的水利工程也為江戶時代的關東平原的農業開發打下了基礎。

水利條件改良後,大規模的拓荒運動便接連而至。這類活動一般會成就許多小型生產單位,大量的小農、中農家庭可以在開墾的過程中積累財富,但若沒有新的市場和技術,他們的積累便會很快隨著家庭丁口的增長和土壤肥力下降,踏入漫長的收入遞減當中,最終地產規模不斷縮減,消費水平也會隨之下降,導致土地兼併、市場不振。而江戶日本恰逢農業技術革新的時代,一來鐵農具在戰國時代開始從近畿向全日本擴散;二來日本的農業肥料產業也得到了很大發展。日本漁民開始把捕撈到的小魚、小蝦、小蟹等無法販售的海產品磨成粉末,做成「魚糜餅」作為肥料出售,有助於實現農業的精耕細作。

同時,經濟作物種植也在這一時期從近畿地區開始擴散。比較值得注意的就是日本的桑蠶、繅絲、絲織產業。日本原來只有京都西陣這個獨家品牌,但在戰國末期、江戶前期的16、17世紀,桑蠶等生產技術開始向關東擴散,當地丘陵平原交錯的地形恰好適合進行絲產業開發。到了18世紀,關東的生絲市場已有相當規模,僅武藏、上總兩國便有46個六齋市以供生絲貿易。最終,日本的生絲產地分佈也主要集中於近畿及以東地區,這一來,以江戶市場為中心,關東區域便成為了生絲這一重要經濟作物的生產/集散中心,這對當地的繁榮至關重要。同時,棉花種植也沿東海道、東山道普及至整個關東。也就是說,江戶時期的關東農業不僅在耕地面積、基礎設施上有所進步,而且在農產品的體繫上也得到了革命性的改善。

最後,也是江戶關東最特殊的「便利」條件,就是日本的通貨緊縮。戰國時代日本開始通過對外交流步入世界市場,然而以日本當時的生產力和技術,其製成品在東亞市場幾乎毫無競爭力。幸而與中國、西方的交流為日本帶來了先進的採礦、冶金技術,於是戰國時期日本開始大規模開掘金銀礦,出口以便換取對爭霸戰爭至關重要的槍炮、硝石,和平時期則用以進口生絲、白糖等奢侈品。大量的貴金屬產出也刺激了江戶初期的農業開發。然而好景不長,截止17世紀60年代,日本的各大金山、銀山產量,加上大規模的貴金屬出口,日本國內出現了流通貴金屬短缺的現象。幕府的對策是永祿至元文時期的數次貨幣大改鑄,由於每次改鑄均降低了貨幣成色,故而導致了物價的進一步混亂。貨幣經濟由此出現萎縮,在一定程度上被用米結算所代替。然而與此同時,日本的銅產量則因技術進步而出現增長,國內的銅幣供應擴大。這一系列波動所產生的總趨勢就是貨幣從大額的金銀幣,向小額的銅幣、(小)金銀幣轉變。藩國進貢、購買通貨等大規模貿易雖然一定程度上轉為用米結算,但小額貨幣的流行卻促進了貨幣面額較小的民間交換髮展。與通貨膨脹在歐洲、明清引發的土地兼併不同,日本貴金屬出口國的地位,最終引起了國內市場的通貨緊縮,延緩了經濟上的土地兼併,而又同時促進了貨幣結算向民間普及。江戶時期日本的對外貿易一度因此受到衝擊,對金銀幣出口的管制也是鎖國政策的焦點之一,但從長遠來看,這一系列波動並沒有很大的影響到日漸繁榮的民間貿易。關東作為江戶時期的新開發地區恰恰同這一趨勢相相輔相成,因而為後世留下了一個較為健康、繁榮的民間經濟體系。與之相對,此前一度繁榮的博多、長崎、堺港貿易則受到衝擊,關西從事大規模商業活動的商人、藩主轉而尋求用米來進行交易,關東等糧食產地因此在物價決定中不再居於劣勢。

總的來說,江戶時期日本關東地區的崛起,很大程度上都能從同時期世界經濟的發展相聯繫。與歐洲各國相似,德川幕府的成立,使得中央政權首次與完備的全國市場在日本一起出現,以往的邊遠地區的物產、田土在全國市場面前有了得到進一步轉運、開發的理由。以開荒、水利和肥料為代表的精耕細作,同時期在英國體現為農業革命,在明清中國則有豆餅產業相對應。最後的通貨緊縮雖然和歐洲、中國的通貨流入不一致,但卻是最能體現日本與世界市場密切性的一點。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商船運來石見吹灰銀,從而導致近江的莊園改為用米結算,而上野的農民因此在市場上獲得了空前的主動性。這樣全球範圍的聯動真切中又帶著幾分魔幻,是關東發生的變化裏最令人著迷的地方。


知乎管理,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於是,只要搞清楚「鎌倉幕府」的「鎌倉」是啥意思,就不會有這個疑問了。


稍微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開拓歷史。

首先從神話入手,正如中國的神話是陝西省的黃帝和湖北省的炎帝聯手打敗了河北省的蚩尤,大致向我們揭示了早期中國人的活動範圍。日本神話其實也是高天原系神話和葦原中國系神話的結合,經過考證,目前一般認為高天原神話來自北九州的部落,而葦原中國神話來自出雲地區,這差不多就是早期日本人的活動範圍。

從圖上可以看出,早期日本人活動在如今日本偏西部的地區,東部的地區都是後來才佔領的。同時,當時日本人的開拓方向不止是向東,他們還努力向西邊的朝鮮半島發展,其實日本主體民族的構成當中原本就有大量來自朝鮮半島的移民。學術界很多人認為,日本曾在朝鮮半島設置伽倻或者任那府。而且朝鮮三國中的百濟與日本關係密切,兩國結成了軍事同盟,百濟滅亡後其皇室逃往日本,例如大內氏就是其後人。

公元663年爆發的白村江之戰的慘敗讓當時的日本人徹底放棄了往朝鮮半島發展的企圖,終於專心致力於向東方擴展領土。徵夷大將軍便是為了討伐已經被趕到東日本的本州島原住民阿伊努人而設置,所以最初又叫徵東大將軍。開拓本州島的戰事直到九世紀初才完成,此時已經是平安時代,中國這時是唐朝後期,阿伊努人則被趕到了北海道(當時被稱作蝦夷)。

但即便佔領了整個本州,不代表能實行有效控制。大家熟悉的織田信長誕生於尾張國,尾張的假名寫作おわり,讀音為owari,和「結束」發音相同,由此可知,尾張實際上就是早期大和王朝核心區域在東邊所能達到的極限。

紅色地圖為尾張國

和尾張相隔不遠的一個國家被叫做遠江國,今天東京緊鄰著的上野地區最初是毛野國的一部分,這些地方聽名字就知道是偏僻地區。和東京同處於關東地區的伊豆半島,因為風景優美,現在是日本的旅遊勝地,票價高得嚇人,但這裡曾經是源賴朝被流放的地方,可以看做是日本的海南島。

東北端的大國叫做陸奧國,奧即深處,陸奧的意思就是大陸的最深處,這裡可以看做是日本的新疆。本州開拓完成後兩百年,還爆發了前九年之役和後三年之役,這之後又過了好幾十年,管理此地的藤原秀衡還敢接納被源賴朝追殺的弟弟源義經,儼然是個土皇帝。至於比陸奧還遠的北海道,那是江戶幕府時期才開始開發的,這時中國都是清朝年間了。

所以關東地區一直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平將門和足利成氏都是造反專家,這裡聚集著大大小小的豪族,後北條氏五代人上百年都沒能使其完全臣服。

就算以上的內容全都不瞭解,只要看過天氣之子也該知道,東京地區幾百年前就是一片大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