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皇叔或孫權其中一位是君主,且不論原屬吳臣還是蜀臣的所以人都信服他,大家通力合作沒有嚴重的派系黨爭。


吳國那種政治結構,決定了北伐不可能。

君權肯定孱弱,而世族大家很多私兵。國家為了籠絡他們,還把他們的私兵私戶合法化。造成了他們以自身利益為重。尾大不掉

孫吳皇帝的日常是斗陸氏。從十萬開始鬥起。

陸家一門二相,十幾將軍。陸家有兵三萬,基本負責荊州的防禦。

最後十萬逼死了陸遜。用外來戶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為輔政。

所以東吳就是守土還行,但北伐基本沒看。

諸葛恪以東關大勝之威北伐就是他覆滅的開始。小小新城都拿不下。

平常互相打著玩。

好不容易出個把權臣,就被幾家聯合起來斗。

以後東晉基本繼承了這樣的傳統。王敦利用荊州的軍事優勢威脅揚州。

桓溫北伐一度收復洛陽,上表遷都沒人理他。

以後劉牢之乘淝水之戰進入過鄴城,但沒有什麼卵用。

最後劉裕恢復了整個關中,但他必須確保自己回去篡位,讓勝利的果實不至於落到世家手中。


這不是廢話嗎?一個政權能夠強效集權,能夠有效運用國家資源,比什麼都強。戰國時期楚國擁有很多領土,卻沒法爭過秦國就有變法失敗,君權不統一的原因。

門閥政治的持續崛起在曹魏就已經逐漸顯現,即便是曹操、曹丕執政時期都不敢說非常集權,真要是非常集權也就沒有三國鼎立了。

一個壟斷南方的高度集權國家,在當時世界應該是第一強國。就拿那個羅馬帝國來說在東漢末年發生兩帝共治,隨後一直走下坡路,雖然名義上是羅馬帝國,可政治權力散亂無章,人人都想欺負康茂德。像這麼一個大國如果還處於君主高度集權的狀態,早對周邊進行大規模擴展了。

東晉的皇帝別說是高度集權,只要有孫權統治時的權力,北伐成就會好許多,打回黃河以北未必是夢想。

卧龍《出師表》中提到了北伐的一個前提:待天下有變……

換句話就是,正常情況下搞不定,最多形成僵持局勢。

三國時期,南北方經濟的差距是巨大的,雖然中原地區受黃巾起義影響,民不聊生。但自曹操實行屯田之後,經濟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恢復。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優勢還會越來越明顯。

中國歷史上北伐能夠成功的第一人是朱元璋,那時候中國南北的經濟實力已經發生了逆轉。


這個問題,具體要看老闆是誰。

如果是劉備,那麼基本不會有大問題。

如果是孫權,先捅盟友菊花,再自己怒送經驗,晚年再搞二宮之爭,給他一個完整的羅馬帝國都沒用。


如果可以一直保持下去,統一歐亞大陸都不是問題。君臣一心完全沒有內耗,別說吳蜀聯手,就單憑蜀自己都翻盤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