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小課堂

剛開始實行沒有太大的改變 唯一一點就是現在會注意自己每天產生的垃圾盡量少產生垃圾


買了更多的垃圾袋, 本來喫完早飯的一些包裝袋都可以直接扔進垃圾桶。現在由於乾濕分離之後,幹垃圾沒有那麼多,所以早飯等一些有氣味的包裝袋如果需要每天扔的話,只能在便利店再買一個馬夾袋。

另外,點外賣的意願降低,扔飯盒之前還要把剩菜飯倒在濕垃圾桶裏。


還行吧,扔垃圾沒以前積極了,以前順手會去扔,現在卡著點去瞎扔,畢竟我分不出他們那種類,我只能按照我理解的去分


【以下僅小編個人感受可得:】

今年剛好在6月18日前回到了上海。那個時候只是試運行垃圾分類,具體政策實施還得在7月1日。但是忘記哪一天,睡醒一覺起來,樓下的垃圾桶全部被撤走了。

其實如果要說清楚,對我的認知和生活習慣改變了多少,確實是有的:

1. 祖國在發展

以前去日本旅遊,看過垃圾分類。甚至於每個市的垃圾分類標準還不一樣。

當時還圖新鮮,把日本垃圾分類的袋子給買了回來!!

在日本時,哪怕丟個牛奶盒,還得把牛奶盒、酸奶盒這些,剪開洗乾淨才能扔。

還記得住的附近有二手回收的,因為在日本扔大件垃圾是需要提前預約,扔到指定地點,還要繳納一定的稅金。

所以住的小區的附近就會有各種嬰兒車、嬰兒牀這些二手傢具堆積,擺放得整整齊齊。

讓有需要的人自己拿走,扔的話還更不划算。

當然啦,以前只有去鄰國參觀能看到的人文現象,2019年在中國也開始實行了。

我知道杭州一直施行很久了,上海這次也終於開始了。

不得不說,這次上海開始垃圾分類,因為是跟自己切身有關,體會到的。讓我也切實地覺得我們也開始在環境的日常保護下功夫了。

怎麼說,有自豪、驕傲、當然也充滿著疑問、好奇。

這算是我認知的第一大改變~

2.生活習慣變了——家裡

剛開始試運營的時候,垃圾投放的時間非常不人性化。週末在家,就會聽到街道巡邏拿著小喇叭播放: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

不分類、不收運。

每日投放時間: 9-11點 下午2-4點

夏季5月起 下午為2-5點

起初這個時間真的很不人性化,我人已經上班了,垃圾還沒開放。我回家了,投放垃圾的點已經關門了。所以當時有三天的垃圾都分類好了,但是真的沒有垃圾桶,所以囤了三天在家。

後來到了第四天,實在不行,就晚上偷偷提著下樓,到處去找街邊的垃圾桶。猛然發現一堆社畜,和我一樣摸黑扔垃圾。公寓附近的街邊垃圾桶都被扔滿了。

再後來,家裡由兩個垃圾桶,變成了四個。

(獨居生活,需要的就是這麼少)

又再列印了一張 上海垃圾分類指南 貼在冰箱

起初就連梳頭時掉下來的頭髮都不知道該扔哪,立馬跑去冰箱前查看。

作為個女孩子,第一反應就去查了查

衛生巾屬於啥?用過的衛生巾屬於啥?

(男孩子,避孕套用沒用過的又怎麼分類,別問我。自己查)

反正就記住一句話 「紙巾再濕也是幹垃圾!」

每次扔垃圾前都會三思,一再思考是否會腐爛,可以說動用了自己僅剩的那點生物知識、化學知識等等

一天可以看5~6遍的冰箱貼的分類指南,到慢慢熟記於心。

偶爾喫完飯,收拾碗筷,還是會習慣骨頭、紙巾、花生殼和那些包裝袋一起丟進去。

結果看到濕垃圾桶、幹垃圾桶、可回收桶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又忘了、又搞錯了。然後又一點點挑出來。

後來,公寓的物管和垃圾回收站就為了方便我們社畜,特意在公寓樓下安放了不同的大垃圾桶。

這樣我們的投放時間就變成了晚上7-9點,幸福得不得了。但是同時也的確加重了物管得工作量,無論什麼時候去,物管都守在垃圾桶旁。

那段時間,大家的話題都是垃圾分類。

(以下是同事說的真事)

有次去丟垃圾,同小區的大爺把瓜子殼丟進了幹垃圾裡面。

然後被監督的志願者給要求撿出來

關鍵是因為是一家人的垃圾,所以大爺花了一個小時才全部挑了出來。

當時聽到這個事情,哈哈大笑之餘,還會結尾再問一句

」瓜子殼是幹垃圾還是濕垃圾?「

再後來,哪怕是喝不完的飲料等液體也學會倒進馬桶裏,轉身再把一次性餐具扔進幹垃圾桶裏。

特別地熟練,當親戚好友要前來上海旅遊。

就一點點給他們科普垃圾分類,還給他們推薦哪些公眾號。

每次介紹完,就感覺很自豪,有種生活在魔都的驕傲感。這種驕傲感不是因為我在上海,就是上海人的狹隘的優越感,而是我居然在這個地方,默默地為了保護環境,而做出一點一滴地改變,以及也無意中引導著身邊人也開始做出改變。

這些是我自己目前感受出來的,家裡生活的點滴變化,身邊人的對於保護環境意識的改變,都開始因為垃圾分類而重新學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