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是有可能的。公生要去读音乐学校,而椿则打算读音乐学校附近的女子学校。两个人未来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如果大家把薰理解成有马公生无法抹去的白月光,最终导致他无法再正常喜欢其他女孩子,那么薰不就变成了有马公生新的阴影了吗?那这部剧绕了个大弯,消除了一片阴霾,然后制造了新的阴霾,有什么救赎意义吗?

从薰的角度,她希望有马公生能够开心和幸福,能够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薰喜欢公生,但薰也同样知道,她和公生没有未来。所以虽然她说了谎,但并不想留下祸根,甚至在信中点破了椿对公生的心意,就是希望公生能够意识到椿的心意并把握住。

从有马公生的角度看,他的状态和面对生死的态度已经跟三年前大不相同了。母亲去世后,有马公生恐惧、内疚和自我封闭;而薰去世后,有马公生会记住薰的美好并且用最好的状态去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公生的生命时间是流动的,而不是停滞不前的。

有马喜欢椿吗?

喜欢,但是一开始「家人之爱」的喜欢成分会更多一些,以及一些青春初期懵懂的情愫在其中。那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喜欢,因为已经存在于生活中了。他们之间相互包容,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相互陪伴。

「如果在和不在都一样的话,那就永远在一起吧」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幼年说过的稚语,长大后便成了期待与承诺。

当有马逐渐睁眼看世界时,开始意识到椿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就好像《小幸运》中的歌词那样:

人理所当然的忘记

是谁风里雨里一直默默守护在原地

公生,你是在说「月色真美」吗?(第15话)

不是只有一见钟情才叫爱情,相互陪伴也可以产生爱情。男女之爱会逐渐发展出家人之爱,而有家人之爱的青梅竹马也有可能发展出男女之爱。说到底,他们不过是只有14岁的初中生(小屁孩),还有高中、大学,只要他们的生命时间是流动的,而不是因为某些事情/心理创伤而停滞不前,他们的心智和情感也会越来越成熟。

椿喜欢有马吗?

椿一开始不知道自己喜欢有马公生。只有当外部力量介入时,椿才慢慢发现自己的心意。当尝试跟学长交往后,当发现薰和有马公生相互喜欢后,当知道有马公生要选择音乐学校升学后,椿发现自己对公生的心意越来越强烈,大概,那就是青春恋爱的感觉吧,从懵懂到慢慢确定自己的心意。

两人在一起的客观条件

就情节而言,陪伴有马走下去的会是椿。此时他们已经是初三下学期了,马上就要分道扬镳各自升学了,渡很有可能报考了足球厉害的学校,有马公生要去音乐学校,而椿则报考了音乐学校周边的女子学校,所以结尾椿才会说:

你可别觉得自己是孤身一人了啊,公生!

我会像背后灵那样一直一直地缠著你的!

做好心理准备吧!

椿已经明确自己的心意,而公生也在薰的信中知道了椿对自己的心意。

他们是接下来最有可能一起相互依赖,相互支持走下去的一对。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里面的角色都是温柔的人,他们的喜欢是单纯的喜欢,他们的交往也是很懵懂的交往。看到很多说「薰的介入伤害了椿和渡,椿又伤害了学长」,但也应该看到薰的介入让椿意识到自己心意,学长意识到椿的心思后大度地分手不纠缠,花心的渡在被女朋友圭子发现约会薰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圭子,而薰清楚地告诉有马公生椿是喜欢他的。他们彼此之间都确定了心意。这大概是属于青春期的幸运吧:人啊,总是盲目地去爱。但最后能够确定自己的心意,已经是一种幸运了。


公生的母亲去世后,小椿用了两年的时间都无法让公生走出阴影,而熏只用半年就让一个怯懦的小男孩向一个独立的男人和成熟的音乐家迈出了最艰难的几步,这就是爱情的力量。而对一个男人来说,刻骨铭心的爱情只有一次。熏的生命,已经活在公生的音乐里,伴随他的一生。

爱情,需要激情、灵魂的碰撞和共鸣,就像一首协奏曲一样,而不是找个继母或者保姆。公生如果对小椿有激情的话,早就该有了,不是意识不到的问题。我想,恰恰是公生原来的小圈子束缚了他,让他产生了依赖、给了他逃避的地方。直到熏闯了进来,其他人走了进来,公生的世界才变得海阔天空。

爱情,不是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就有义务接受。公生是熏都是彼此生命的全部;公生是小椿感情的全部,而小椿对公生而言,只是如自己姐姐一般的亲人。这个关系,我想小椿也是能体会和释然的吧。毕竟是不同路的人,就不要强求了。

所以,我认为公生和椿最终不会在一起。


如果心里的那个人一直住著的话

应该不会有下一个房客


作为一个熏党我非常想说不可能,熏就算不在了,也还在天国看著你,好不好。

但是说实话,从公生的角度看,椿是对公生生活习惯最了解的人,也是公生最亲近的人之一,即使作者不明说,我想随著日久天长的陪伴,有些人物总会在时中沉淀,变成心中美好的天堂。

。 但是啊,我们生活在这人间,所以人间有人的生活方式,而小椿则是那个最有可能的人


很难,会一直维持青梅竹马的关系,但是想再有提升就不太可能了。他们两个不是一对,就算以后因为某种原因真成了,相处也很难称得上愉快。可怜小椿的一片深情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