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沒有明確是電視劇還是小說,就分兩步回答吧!

論小說,亮劍更好。現在看到的電視劇,(李幼斌那版的,下同),只是小說的半部,蕩氣迴腸的戰爭年代,和勇敢的愛情追求,(秀芹大膽追求李雲龍和李雲龍霸氣追求田雨)。高高飄揚著主旋律。而沒拍出來的半部,是解放後至文革的故事,是對歷史深刻的反思和愛情從慾望到精神的升華。李雲龍夫婦和趙剛夫婦的結局讓人震撼,傷懷,且唏噓不已。(沒看過原著的,真該買一本看看)。

《我團》的原著小說真的有些晦澀難懂,重多的人物,總在絮絮叨叨說些聽不太懂卻又好像很有深刻意義的話語,無法構建畫面,讀後支離破碎,一腦袋糨糊,真心有點考智商。屬於那種看起來很累的書。

感謝康紅雷導演,感謝《我團》的演員們。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從電視向觀眾走來,死啦死啦,小太爺,阿譯,獸醫,迷龍,不辣,要麻,蛇屁股,康丫,喪門星,克虜伯,豆餅,虞師座,唐副師座,張立憲,何書光,小醉,上官……連出場不多的世航大師,小書蟲,李連勝,余智,煩了的父親等等,各個躍然畫面。(這一串人我都直接寫出來的,沒查資料)原著中要傳達的思考,通過一個個場境,一句句台詞,一場場戰鬥,表現出來,動人心魄,發人深省。

亮劍的受眾是主要面相一般大眾,老少皆宜;觀眾看著會很爽,而團長受眾需要是有一定的文學甚至歷史功底,以及對民族未來有強烈的期盼的人

都是比較優秀的影視作品,沒有孰優孰劣之分


首先,我的態度是,內戰打的再牛逼和對外抗戰就是兩個層次,內戰怎麼打出威風我都覺得不算英雄,對外打的再慘烈全都是英雄。所以亮劍這種主要內戰內容而又突出個人英雄主義的電視劇,我覺得是莫名其妙的。從深度上來說,團長我看了3遍,我沒把握全部理解的下來,而亮劍無非就是所謂的亮劍精神,亮劍精神無非就是勇敢不怕死,甚至有慫恿老百姓抗爭所謂人民戰爭,戰爭本來就是軍人的事,作為軍人慫恿百姓雞蛋碰石頭,我就呵呵了,人民自願的是另一回事。亮劍主角的軍事理論素養還不如遠征軍一個團長高,打敵我力量懸殊的戰勇敢送命有什麼用,更別說讓老百姓送命了,從現實意義來說,亮劍的主角基本上是不可能存活的,不是被敵人殺死就是被內部清除,我當是不可能容得下這麼不聽話的將軍的,而這部劇本身的現實意義無非就是我當的付出和犧牲,提升凝聚力,不過我個人覺得最有意義的在於,第一次出現國軍正面形象,不再是貪生怕死貪財害民的臉譜化角色。團長的現實意義我說不出來,至少我認識到戰爭的恐怖殘忍,認識到遠征軍這一段歷史,遠征軍死了十多萬,殺了五萬鬼子,在緬甸的中國軍人墳墓都被剷除了,二日本政府在當地出錢給侵華陣亡日軍修了極其豪華的陵園。你們覺得震撼和諷刺嗎?保護了外國援話最後唯一一條通道。最後我想說,團長每個演員都是有血有肉獨立的一面絕不是其他電視包過亮劍僅僅為了襯托主角的個性。那些演員比如演阿易的王往,表現的人物動作細節內心情緒都無比深刻,這在國產電視里很少見到。最後的最後我想吐槽一下當下戰爭劇,演員都不要表演的,都在背台詞,全劇基本憤怒無奈豪情三種情緒就夠了,再帶上戰爭年代不現實的軍旅親親我我膩歪感情戲。


亮劍是讚歌,可團長讓我哭的稀里嘩啦,亮劍適合一家老小坐在一起看,但團長只適合一個人躲在被窩裡面看,團長太費紙了


我的團長我的團比亮劍拍的好


高票答案只能shrug了,人吃人是不分國家的,為人的解放打的內戰超出你的理解力了。

享受你的階級社會吧,乖乖做好安安餓殍這個角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