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師(行業裏一般稱為 UE 或 UX )和 UI 設計師(主要側重視覺設計)同屬互聯網行業的兩個重要職位,工作上需要密集銜接但又各有側重。

工作職責

1.交互設計的定義

交互設計是設計人與數字產品、環境、系統和服務進行交互的行為的實踐,主要關注人的行為。互聯網行業的交互設計師一般負責用戶及需求調研、競品調研、用戶分析、產品創意、用戶流程和信息架構設計等等。在互聯網行業,交互設計師發揮的平臺不僅包括網站和App,智能硬體、AR/VR等領域同樣需要關注。

2.UI 設計的定義

UI 是指圖形用戶界面設計,從廣義上來講產品的功能架構、頁面佈局、內容信息都屬於 UI 的範疇,但是實際上前面那些工作都會去交給交互設計師來完成,自己主要負責視覺部分,包括:產品視覺風格的定義、圖標設計(包括 App 啟動圖標和頁面內部的具體圖標)頁面設計(包括banner、各種控制項元素、特殊頁面、特殊狀態、市場圖等等)、視覺規範制定甚至按照組件的標準來輸出。

3.用戶體驗設計與交互設計的關係

用戶體驗設計是用於交互體驗設計中的一系列方法,他鼓勵設計師提高用戶體驗的質量,背後的邏輯就是簡單易行。交互設計要解決人如何設計複雜的交互系統的行為,交互設計以用戶體驗為目標。

發展前景

交互、UI、運營等職位門檻較低,很多設計專業背景的學生以及非設計專業背景的學生通過自學、在培訓機構學習等方式通過這些崗位實現自己的互聯網夢想。然而,這些職位也是勸退聲音最多的職位。

數據顯示,求職競爭度最高的前10崗位,大多是入行門檻較低的設計師類和運營類崗位。這也意味著,學習單一的交互、UI 設計等技能找工作會越來越難,已經工作的設計師如果不注重提升自身技能、提高競爭力,也會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畢竟對企業來說,如果工作結果沒有太大差異,用便宜的新人顯然性價比更高。

所以,很多交互設計師和 UI 設計師在職業發展過程中,都會拓寬自己的技能領域,可以選擇掌握對方的技能,成為全鏈路設計師,也可以選擇學習產品知識,未來專項產品經理,這也會提高自己的職業天花板的高度。

如果你是零基礎想成為交互設計師、UI 設計師的學生或傳統行業從業者,或者已經是 UI 設計師或交互設計師想拓寬自己的職業技能,小鹿給大家介紹兩個免費的課程

1.職場訓練營。這個訓練營的內容主要包括個人定位、找實習、找工作和職場提升,其中個人定位講的就是如何找到你新的努力方向,讓你未來的路更寬。另外還會教你結構化思維、數據思維、溝通和協作能力、個人項目管理、時間管理等職場能力體系的搭建。

2.產品設計訓練營。如果你想轉行成為產品經理、UI/UX 設計師、全鏈路設計師,這個訓練營專門為零基礎入門、跨專業轉行、野路子提升的同學開設,可以通過這個訓練營全面瞭解產品思維 、大廠用人要求、學習路徑。這個訓練營已經舉辦過 40 多期,幫助幾萬人瞭解互聯網行業和找到職業方向。認真學習可以獲得包含上百個知識點的高清能力地圖電子版,還有機會拿到實體版。

報名地址(在報名頁面中可以選擇同時參加職場訓練營和產品設計訓練營):

知羣訓練營聽課申請?

form.izhiqun.com圖標

這兩個訓練營是通過微信社羣上課,大家填寫完報名信息記得通過二維碼在微信裏領課和添加助教,也歡迎大家邀請同學、朋友一起學習。


能問出這樣的問題,顯然是想進入互聯網行業,但是還不太瞭解的小白。看別人寫幾千字的回答,最終也只是懵懂的狀態,在這裡,我給你推薦一個免費的訓練營,包括5天的課程,期間還需要做作業,通過這樣的方式顯然會對交互設計、UI 設計甚至現在流行的全鏈路設計有更加深刻的概念,甚至還會知道如何學習、入門。

這個訓練營會講到以下內容:

  • 產品思維和設計思維的案例講解(馬力,知羣 CEO,知乎 110 萬關注者)
  • 如何評價一款產品(崔雅娟,寶尊高級解決方案架構師)
  • 如何做出一份優秀的作品(餘夢,前華為用戶體驗專家)
  • 如何從 0-1 做產品(鄭義,ThoughtWorks 中國區交付保障負責任人)
  • 如何挖掘商業需求和用戶需求(唐婉瑩,前騰訊 ISUX 用戶體驗設計師)
  • 產品經理能力模型(崔雅娟,寶尊高級解決方案架構師)
  • 《 UI/UX 職業之路》(尚磊,10年用戶體驗 UI 設計師)
  • ……

報名地址:

知羣訓練營聽課申請?

form.izhiqun.com圖標

這兩個訓練營是通過微信社羣上課,大家填寫完報名信息記得通過二維碼在微信裏領課和添加助教,也歡迎大家邀請同學、朋友一起學習。


好用跟好看的區別。


幾年前,如果跟一個普通用戶(非設計師)說到交互設計,對方可能都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現如今,隨著交互設計概念的普及,情況有所轉變,可尷尬依舊。很多人還不清楚交互設計和UI設計的區別,下面康石石為大家分別解釋:

一、交互設計 IxD

交互設計,英文是Interaction Design,簡稱為IxD,「inter」是個英文前綴,意思是「兩者之間」,「action」是指「動作」,就是兩個object之間進行互動,具有一個輸入和輸出的指令。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當我們想要用洗衣機洗衣服的時候,會把衣服放進洗衣機,按下按鈕——這個動作就是輸入「洗衣」的指令,等洗衣機執行完「洗衣」的任務時,機器會自動會輸出衣服已洗滌完畢的「提示音」。在這一過程中,人和洗衣機之間就產生的一系列互動,便是interaction(交互)。為什麼設計師需要將一個原本隸屬於工業設計範疇內的領域——交互,單獨劃分出來獨立研究。簡言之:機器沒有生命、是不會溝通交流的object,當人們在需要工具協助生產,需要產品為生活服務的時候,自動化設備需要依據使用者的指令達成指定目標,並將結果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形式向人進行反饋。
  • 比如駕駛汽車開雙閃,是在通過視覺將「警示信息」傳遞給正在周圍駕駛車輛的司機。
  • 比如自動飲水機燒水,水開後,會自動跳閘並發出聲音,提醒用戶:水開了。
  • 比如手機接收信息,使用者是在特殊情境下不方便發出聲響,那麼震動便通過觸覺將信息反饋至使用者。

上述3個例子均是設計師為使用者營造的產品交互體驗。這裡要提到設計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可用性,二是可視性。在交互設計領域,為了方便初期理解,可以將UX理解為可用性設計,將UI理解為可視性設計,UX是設計的框架,UI是框架外的裝飾。

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uk/pin/

二、 UI設計

UI設計,也被稱為GUI,英文是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主要負責用戶界面設計。

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uk/pin/

從Graphical這個詞可以看出,UI設計與圖形相關,偏向於視覺化呈現效果,它需要遵循design trend和brand guideline,主要需要考慮的範圍有配色、字體、排版佈局、按鍵形狀等等。

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uk/pin/

一些同學可能會認為,具備軟體製圖能力,能夠設計出APP頁面的圖案,臨摹幾個漂亮的icon,就能做一名UI設計師了,這是不可能的。

圖片來源:https://pic1.zhimg.com/80/v2-1a68dfa1ccb7ebaacd9_hd.gif

UI設計師,首先是一名設計師,需要具備基本的設計思維模式,分析與解決設計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還需要調研產品定位與整體架構,瞭解產品操作流程,揣摩人的心理與操作習慣,掌握交互設計與用戶測試研究方法等等。

另外,有一個不得不說的問題就是,隨著dribble網站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交互設計師都會去dribble蒐集他人的設計,或找靈感或借鑒,但我們都知道dribble上很多案例都是偏向於視覺傳達方向,換句話說就是更偏向於UI設計,因此並不建議大家一開始就去關注UI設計方向。以上望有幫助,歡迎交流———————————————————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官方微信(kang-shishi)

如有藝術留學、院校、專業、作品集方面的問題,可私信康石石諮詢


工作方式差異:交互設計師 80%思考 20%畫圖---界面設計師 40%思考 60% 畫圖

工作目標差異:交互設計師設計如何讓產品更好用 更高效---視覺設計師設計如何讓產品更美 更有吸引力

工作關注點差異:交互設計師更偏向產品和用戶---界面設計師更偏向用戶

產出差異:交互設計師產出物是中間產物,類似骨骼肌肉,決定你跑得快不快,站得穩不穩---界面設計師產出物是直接落地的,類似皮膚五官,決定你長的好不好看,親不親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