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就是女化愛豆(這裡說女化沒有性別歧視的意思,只是說男生性轉為女生),偶像,意淫自己是愛豆的男友/哥哥/爸爸的粉絲,或者意淫愛豆和別的愛豆


8.3更新 今天作為田野調查對象,和一個中傳新聞傳播系的boy聊了聊泥塑的話題。

感覺今天聊的內容很有意義,也是把我之前寫的觀點更深入探討了一番,所以把我們的對話整理下來放到最後~也非常歡迎一起來討論!以下是先前的原文。

8.4更新 加上新的那段以後被判定違規,知乎客服建議我移除大量內容,包括之前回答的部分,不知道都存在了快一年了有什麼好刪的。

fine,完整版請去外鏈看吧:)

泥塑敘事學?

www.douban.com圖標

8.11更新 因為這個採訪會涉及很多人,不想大家受到我想法的影響從而讓採訪失去意義,所以暫時隱藏了問答部分。等採訪結束論文發表後會把原回答放出來的~


假如我還在唸書的話,說不定會選《消費主義視角下的泥塑敘事學與女性主義》作論文選題(笑),討論這背後的女性心理太有意思了。在這裡嘗試做一點學術化的解讀。

首先普及幾個概念:泥塑、gb(第四愛)、abo、耽美中的雙性受。

  • 泥塑:一種網路潮流,女性消費者把男明星幻想成女性,可以是姐姐,妹妹,當然最帶感的是小媽。此時女性的身份是一個假想的男性,女性代入男性身份在精神【嗶——】喜歡的男明星的女體
  • gb:girl x boy,也叫做第四愛,簡單說就是有【嗶——】的女性【嗶——直男的敘事。不是偽娘或者trans,就是普通直女長了丁丁,男性自始至終都是受方。在女性用戶居多的小黃網海棠上,言情類排行榜竟然三分之二是gb,這股暗流也許比我們想像的廣闊得多 。
  • abo:一種開放世界觀設定,這種背景里人類只有三種性別,alpha是強壯的征服者/攻方,omega是柔弱的承受者/受方/生命孕育方,beta是與性絕緣的沒有感情的工蜂,大部分abo文裏的背景板。最有意思的是,abo設定與男女性徵不衝突,也就是說可以出現男a男o、女a女o、女a男o的組合。而女a男o經常被作為gb的實現手段,把女性長【嗶——】,【嗶——男性天然合理化了
  • 雙性受/受生子:最近幾年興起的耽美文的一個分支,實現手段多種多樣。比如在百無禁忌的海棠上,耽美分類下99%的受都是雙性的,不乏外表是鋼鐵硬漢卻有難以啟齒的祕密這種。而晉江雖然把雙性踢出了耽美分類,但看到《豪門男寡》《豪門爹爹帶球跑》《懷了豪門老男人的崽》之類的一定都是耽美而非言情。不要問男人怎麼懷孕生子,反正生懷流題材在耽美中絕對不是小眾。

泥塑、gb、雙性受,本質都是女性慾望的投射,同一個源頭的不同表現方式。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和消費主義對女性話語權的助長,泥塑不再是小眾性癖,在亞文化中已經蔚然成風。

說完是什麼,再看為什麼。泥塑的核心是女性消費者把男明星幻想成女性,為什麼女性釋放性幻想必須把男性性轉呢?

在男權建構下,"女性"這一身份處於一種被凝視的被侮辱的被享用的位置。也就是說,如同abo裏的o一樣,只有當客體是個"女性"時,ta纔是被享用的對象

打個比方,為什麼女性要把年長的男明星叫做小媽?因為光"小媽"一詞就能引起無數聯想:寂寞少婦,禁忌的倫理關係,禁忌的年齡差……若是男明星不是"小媽"而是"小爹"呢?oh no,能聯想起的除了鬼父就是爹裏爹氣了,完全沒有美妙的誘惑與禁忌感。

泥塑文學中,被泥的對象要麼是柔弱的,需要"我"保護的;要麼勾引我的,被"我"的貶低的。女性代入的是保護者或者施暴者的角色,這在傳統的bg敘事中是由男性擔任的。女性當然也有保護欲/破壞欲,這些在傳統性別建構下無法紓解的慾望,都轉化到了泥塑/gb敘事裏。

也就是說,當年輕的女性消費者釋放自己隱祕的性幻想時,她們作為消費者不想把自己置於被凝視的客體時,"反客為主"的唯一方法唯有泥塑,也就是把自己和男明星的身份調轉,用莫須有的【嗶——】在喜歡的男明星臉上狠狠碾壓。所以,我們就有了那無數男性的"天仙妹妹" "漂亮姐姐" "熟齡小媽"。

出自同一個源流,泥塑和gb有什麼區別?

泥塑泥的對象一般是三次元的真人,gb則通常是紙片人。箇中原因我猜想是因為女性在三次元中要直白地表達對真人的第四愛性幻想並不容易,貿然說想艹某個男明星,無論是飯圈還是周圍親友都會被嚇一跳。而放到泥塑語境下,"因為某明星呈現出女性化的側面,所以我對他有攻的慾望是合情合理的",從心理上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了。

而且據我觀察,泥塑文本通常是第一人稱,在"我"慾望化的視角下,愛豆呈現出什麼什麼樣的狀態,是純粹的性幻想發泄產物。耽美和gb則第一第三人稱都有,更接近"文學"一些。比起耽美和gb,泥塑是手段更曲折、情感更直接的性幻想投射。

說了那麼多,推薦一個泥塑文學閱讀理解材料吧:2020小媽總選舉入圍賽投票(二十進八)

我很好奇直男對這個文本是怎麼看待的,自己會有代入感嗎?看到文字與圖片的割裂有什麼想法呢?歡迎理性探討~

如果你看到這裡還對泥塑/gb有興趣的話,再推薦個觀察窗口:微博@滾圈泥塑bot,以及一本個人喜歡的女a男o小說《人間流放者》by 星河蛋撻。歡迎告訴我閱讀感想:)


泥塑不一定是女化,只是在性幻想中給自己設置的角色與正蘇相反罷了,有時會有女化的稱呼,但也不是有侮辱的意思。退一步說,我個人認為將女化就視作侮辱性行為又是否有性別歧視的嫌疑呢?因為好像沒有聽說女明星的粉絲說不準「男化」。我也是泥塑,我覺得泥塑只要不帶蒸煮大名,不發超話,自己圈地自萌沒有什麼的,這也是因為不希望蒸煮不高興,因為在我的認知中女化不是侮辱。都是粉絲,喜歡偶像的方式不同而已,沒有必要妖魔化一個羣體。當然舞過頭了傷害到蒸煮的是肯定要精準點艹的。


我不是泥塑粉。觀察過一段時間我idol的泥塑粉,如果探討動機的話,感覺整肅與泥塑區別的根源在於主體(女性粉絲)是否厭惡男性氣質、有多厭惡,和潛意識裡對父權社會中的男性羣體的抗拒程度。泥塑言行也許可以看做Passing(被剝奪權利者偽裝成更有權利的羣體,以享受某些「特權」和逃避壓迫)的一種。

這個問題很多回答中口誅筆伐的都是泥塑粉的表達方式,表達方式和心理因素不是一回事,但也不能完全分開。誇張甚至荒謬的表達是反抗的方式之一。弱勢羣體(「弱勢」並不是指相對於整肅粉的弱勢,而是本質身份上的弱勢)也的確常有抱團排外的傾向。

——來自一個整肅粉對泥塑粉的努力理解!


泥塑和整肅說到底是一個東西,都是意淫,為什麼還要分個高低?

說女化愛豆不好的,愛豆自己還穿女裝作為粉絲福利,有些人還跳什麼呢?


伍爾芙說:「偉大的靈魂雌雄同體。」

我覺得這不好說,但性感的靈魂雌雄同體是真的。習慣於把人禁錮在教條化的性別刻板印象裏挺可悲的,更何況流行文化裏對idol定義的性別刻板印象非常不知所云。然後為了有人覺得愛豆美多於英氣大動干戈算不算隱性性別歧視?

說白了我覺得男愛豆有所謂女性特徵說明他長得好看。每一個逆蘇粉都是你哥哥美貌的勳章。美即是美,是藝術,美人是世界的瑰寶大家一起賞花才對,哪來那麼多條條框框。

【我這裡默認逆蘇是指女化。勉強謝邀,我還挺好奇為什麼知乎會有人知道我逆蘇的,剛剛發現我帶tag發表了女化言論emmm】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