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穩定盈利一說,十多年我總是輸,輸了總是跑,可以說每年的大部分交易總是穩定虧損;真正的行情來了,賺一波大的,而然那似乎並沒什麼用。

差不多交易十五年後,我開始明白傑西,查爾斯道,約翰邁吉口中說的「總的市場」,我開始減少我的交易次數,耐心等待基本面、貨幣面、市場氛圍都一致,慢慢建倉,做對後不斷加倍加倉。而總的市場和利率相關最高,跟著利率走,美元加息做空,美元寬鬆做多。

當大勢啟動時,賺錢如此輕鬆,即便你晚幾個月進場也沒事兒,而大勢不明時的波動空間如此狹小。賺容易賺的錢,放棄那些看似有利可圖的寬幅震蕩,機會少了交易就容易的多了。

大勢啟動時,股票現貨我做新股和創歷史新高的,在容易賺錢的時候,操作最容易操作的標的,越簡單越好。我的交易原則很簡單,如果利率走低,買不斷創新高的藍籌,題材股我不喜歡,遊資的手法沒什麼章法,太揪心。


不再想著盈利就過坎了。


突然頓悟的,但是這個頓悟可不容易,前面整整積累了9年時間。頓悟前後知識其實沒什麼変化,唯一的區別是以頓悟前是混沌的,頓悟後知識有序了。

誰也無法說清楚頓悟是什麼時候發生,與知識多少有絕對關糸嗎?好像也沒有絕對關係。與智商情商有多大關係也說不清楚。只是經歷得多,學得多後感覺頓悟概率要大些。


當我徹底理解股市走勢漲跌的本質之後,我便開始穩定盈利了。

從資金面來說,股價漲跌的本質是資金的潮賴潮去,譬如14年的牛市,便是槓桿資金推動的,卸去了槓桿,便是一地雞毛;

從基本面來說,股價漲跌的本質是這個企業盈利能力的市場反應。譬如茅臺,永遠不愁賣 別人怕庫存,可庫存到它那,反倒是越放越值錢,沒有比這更牛的商業盈利模式了;

從技術面來說,股價漲跌的本質是高級別走勢方向與低級別走勢力度互相作用的結果。其互相作用的表現,既可以共振,也可以博弈,共同演繹市場走勢。

當徹底的理解了這個市場,賺錢就是自然而然的了。所以,本質上,都是認知問題。資本市場是認知變現的最快場所。你的認知不到位,虧損是必然的。認知到位了,便遊刃有餘,暢遊股海了。


當看見自己的賬戶持續穩定、長期保值增長的時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