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將徐海東真的有那麼厲害嗎?以前不太瞭解最近看到他的資料才知道,他在紅軍的時候3000人持續作戰打了那麼遠!而且能持續殲滅國軍的整師整旅,張學良楊虎城的部下就不說了,還打敗了一些黃埔名將比如,關麟徵,杜聿明,王耀武、衛立煌還有胡宗南、陳沛等,要知道在解放戰爭初期,不管是林彪的四野還是粟裕三野想殲滅國軍的一個師,也最少也要兩三個縱隊聯合才能殲滅。而一個縱隊最少有1萬人左右。是徐海東兵力的三倍以上。而更為細微的對比,解放戰爭初期打下國軍的一個師,一兩個縱隊往往傷亡很大,而3000人的徐海東持續作戰毫無補給的情況下殲滅整師整旅,傷亡卻極小,而且紅軍時期與解放戰爭時期我軍裝備對比也相當懸殊,這對比不可以說不明顯啊,所以我很懷疑難道徐海東就不是人了嗎?很難相信啊!因為林彪、粟裕、已經是頂級厲害的名將了嗎?


別的不說,近距離腦袋中槍還不死的我就只見過徐海東和劉建明。

劉建明還是被手槍打的頭,徐海東可是在衝鋒中被步槍子彈近距離射中,子彈直接從眼下打入頸後飛出,徐海東當場昏迷。當紅25軍的隨隊護士周少蘭在死人堆裏找到徐海東的時候,徐海東喉嚨裏全是倒灌的血膿,周少蘭情急之下口對口的一點點把喉嚨裏的血膿全吸出來,徐海東纔算有了呼吸。

然後在完全沒有用藥的情況下,徐海東還被攙扶著跟著大部隊急行軍了一夜,到了駐地後才進行了醫治。

就這樣徐海東不但沒死,而且在很短時間內居然就痊癒了,還指揮了之後的直羅鎮戰役。

這得多麼鋼鐵的意志和強大的求勝欲才能做到啊……


徐海東可惜了。1940年後,他因身體原因離開了指揮崗位,長期擔任閑職養病,以至於缺席了中國革命最波瀾壯闊的一部分,這不但是他個人的遺憾,也是整個中國革命的一大遺憾。

說到徐海東對革命的貢獻,其他人的答案裏說得已經非常明白了,主要來說兩大貢獻,一是紅二十五軍的長徵,有力地策應了紅軍主力。二是在陝北迎接中央紅軍,為中央紅軍提供了落腳點。

人生於世,往往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當年中央紅軍衝破千難萬險,歷盡九死一生,終於和張國燾的四方面軍會師,當時中央對於張國燾的態度,是非常謙卑甚至近乎討好的,結果如何?張國燾對中央先是恃強逼迫,再是強硬抗衡,最後乾脆悍然分裂。

當年草地分兵,中央紅軍獨自北上,當時右路軍數萬人,四方面軍居然沒有一個人追隨中央。9月9日當晚,三軍團緊急北上時,包括紅軍大學以及原本在三軍團工作的部分四方面軍人員被裹挾一同出發,然而第二天當李特趕到後,只喊了一句話,這些四方面軍人員全部站到了李特背後,跟隨他返回了四方面軍,就連炊事員、腳夫、馬夫等都走得一個也不剩。——沒有一個,真的沒有一個四方面軍人員追隨中央。

眾所周知,紅軍的原則是黨指揮槍,然而現在,8萬四方面軍指戰員寧可去追隨張國燾個人,也不願意聽從黨中央的命令。毛澤東後來回憶說,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這個黑暗,絕不僅僅是他人生安全遭到威脅,更多的是痛心於8萬四方面軍將士對黨中央的背棄。

然後,中央紅軍長徵終於到了陝北,部隊只剩下三千多人,飢餓、勞累、衣衫襤褸,士氣低落,物資告罄,真正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然而,這時徐海東卻主動派人來和中央會師了。為表誠意,毛澤東表示要親自到十五軍團司令部,這時徐海東本來在張驛村前線指揮戰鬥,聞聽消息,立刻停止戰鬥,騎馬返回,130裏的道路,中間還隔著兩座山,他三個小時就趕到,只為迎接毛主席。中央紅軍沒錢沒糧,已經揭不開鍋,於是毛澤東寫了借條,向十五軍團借2000大洋,徐海東大手一揮,要什麼借條,十五軍團家底共有7000元經費,送5000元給中央紅軍。

徐海東是鄂豫皖出來的,是張國燾的部下,和毛澤東沒有任何淵源。可是在中央紅軍到來後,他卻主動迎接中央、幫助中央、追隨中央。

何謂「雪中送炭」?這就是雪中送炭啊。

講評書的都有一句老話,叫做「功高莫過救駕」,別的不說,單就徐海東迎接中央這一件事,單就徐海東那5000塊大洋,毛澤東就要記他一輩子。

事實上毛澤東確實記了他一輩子。

1955年授銜,已經離開戰鬥崗位15年、缺席了一半抗日戰爭和全部解放戰爭的徐海東,被授予大將軍銜,而且排名第二。除了戰功實在太大、不得不排在第一的粟裕之外,他就是十大將頭一名。

1969年3月31日晚上,在9大召開前夕,毛澤東看著九大代表名單說了句話:「一人向隅,舉座為之不歡。」下達指示,要讓徐海東作為主席團成員出席開幕式。為此周恩來連夜緊急召開主席團會議,傳達毛主席指示,造反派們目瞪口呆,他們都根本不知道這個徐海東是誰。第二天下午,九大開幕,徐海東坐著輪椅、帶著氧氣瓶出現在主席臺上,毛主席看到他,轉過身來特意向他致意。

徐海東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毛澤東


在大家誇徐海東的時候,別忘了另外一個人:吳煥先。

吳煥先是紅二十五軍的「軍魂」,紅四方面軍長徵離開鄂豫皖之後,吳煥先牽頭重建了紅二十五軍,吳煥先任政委,王平章任軍長,徐海東是其中一個師長。那時候政委有最終決定權,地位是比軍長高的。

紅二十五長徵、建立根據地基本是由吳煥先指揮的,因為徐海東在長徵初期就受了重傷,一直躺在擔架上。紅二十五的發展發展壯大,很大一部分是吳煥先的功勞,可惜在快跟陝北紅軍匯合時犧牲了。

吳煥先軍政都是一把好手,很早就參加革命,是鄂豫皖蘇區的創始人之一,1925年就回鄉組織了紅軍的前身--紅學會,可惜犧牲的早,現在都沒什麼人記得他了。


張學良應該是最有感受的。楊虎城怕是也很有感觸。像衛立煌、關麟徵等等也算是和他有「交情」了。

一路追著徐海東和25軍,從大別山到陝西,厲害吧,就是自己的部隊一會沒了一個營一會沒了一個團,到了勞山戰役,直接沒了兩個團加一個師部。

紅25軍剛出大別山不過兩千多人,到陝北時兵力有近四千,和陝北紅軍組成15軍團。而且中途開闢了豫陝鄂蘇區,留在陝南的陳先瑞還有約兩千人。當時中央紅軍到陝北不到七千,合兵後主動歸屬中央,重組紅一方面軍,可以說是大山頭了。後來最終到陝北的二方面軍約有1.1萬人,紅四方面軍約有一萬人。

你說他厲不厲害。


補充一下吧:徐領導下的紅二十五軍,後來逐漸演變成第38軍一部,第39軍大部!

公認的戰鬥力前三甲的部隊!

徐海東,最初是個窯工,主要是在鄂豫皖蘇區影響很大,當年大鬧鄂豫皖,蔣介石懸賞25萬大洋要其首級,和朱德、毛澤東同級,影響力可見其大,全家也因此犧牲六十六口人。後任紅二十五軍軍長,出自這個隊伍的還有吳煥先(在長徵末期犧牲)、戴季英(建國初犯錯誤)。

第一、鮮為人知的小長徵

提起長徵,人們想到的就是第一、二、四這三大主力紅軍,實際在軍史上,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由紅四方面軍徐海東等人率領的紅25軍,歷時10個月,從鄂豫皖根據地開始、距離達9千里先期到達陝北的小長徵。而且更讓人驚奇的是,三大主力紅軍在長徵過程中力量是不斷地被削弱的,而這隻紅軍在長徵中無論是人數還是實力上反而得到了加強!

紅25軍原屬紅四方面軍一部。1932年蔣介石親率50萬重兵圍剿鄂豫皖蘇區後,紅四方面軍主力突圍西進川陝。留守的紅25軍處境日益艱難,人數由1萬多減少到4000餘人,而且也無電臺和中央聯繫。1934年,周恩來派程子華輾轉來到鄂豫皖蘇區,指示蘇區主力應進行戰略轉移,建立新的根據地,一能使部隊得到發展,二是能引走敵軍主力,減輕鄂豫皖蘇區的壓力。經過和負責人吳煥先、徐海東等研究,決定紅25軍主力突圍西進至豫陝邊界一帶開闢新根據地。紅25軍轉移前,徐海東主動推舉中央派來的程子華任軍長,徐海東由軍長改任副軍長,人稱「老軍長」,吳煥先為政委。

1934年11月16日,在中央紅軍開始長徵後的一個月,不足3千人的紅25軍對外號稱「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從河南羅山縣何家衝出發,向平漢鐵路以西開始了長徵。只留下一個團及地方武裝重建紅28軍,繼續堅持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鬥爭。

12月,紅25軍轉戰到陝西省雒南,開闢了有50萬人口的鄂豫陝邊蘇區,並招收數千青年入伍。相對其它方面軍在長征途中的狼狽,紅25軍能建立一塊較穩定的根據地,這還是長徵中僅有的一例。

紅25軍的長徵雖然距離相對較短,但同樣也是艱苦卓絕、悲壯慘烈。紅25軍一直處在孤軍奮戰之中,對這3000人進行圍追堵截的國軍常在十萬人左右,其所承載的軍事壓力的比例,遠遠高於三個主力紅軍,但徐海東卻能在這種極其險惡的絕境中力挽狂瀾、遊刃有餘。無論是國民黨的嫡系衛立煌,還是楊虎城的西北軍、張學良的東北軍、閻錫山的晉軍,都屢屢敗在他的手下。在與追擊的國民黨軍隊作戰中,四方面軍出悍將的傳統得到充分體現,部隊最高領導總是帶頭揮大刀衝鋒在前,徐海東、程子華都因身先士卒負過重傷,政委吳煥先在火線帶頭衝擊時陣亡。吳煥先犧牲後,徐海東任軍長,程子華改任政委。

尤其要指出的是,徐海東率紅25軍在長征途中為中央紅軍多次做了策應。1935年7月,紅25軍一度襲佔了蔣介石精銳胡宗南部的後方基地天水城,繳獲了大量武器和軍需物資,迫使國民黨軍從川西調衛立煌圍困中央紅軍的7個師回援,打亂了其阻截紅一、四方面軍的部署。蔣介石稱「徐海東不死,國無寧日」,惱怒之下,南京政府把被蔣視為「文明一大害」的徐海東與毛澤東、朱德並列為全國通緝懸賞額最高的三人,標定頭顱賞額均為25萬塊大洋。能和朱毛頭顱並列的,除了徐海東,紅軍將領中還無他人。

1937年9月,與中央失去聯繫的紅25軍輾轉進至陝甘革命根據地的永坪鎮,同劉志丹的紅26、27軍會師。此時紅25軍除了留在陝南迎接中央的七十四師2000多人,還有3400人,人數比開始長徵時的不到3000多了一倍。而且紅25軍長徵後,「圍剿」鄂豫皖蘇區的東北軍被調到陝甘,使留守的紅28軍又得到發展,實現了當初長徵時紅軍和根據地兩方面都得到保存的目的。徵戰距離比紅25軍要短的幾支部隊中,方誌敏、尋淮洲、粟裕所率7000人的紅十軍團幾乎全軍覆沒;任弼時、肖克、王震所率9000人的紅六軍團在與賀龍會合途中損失三分之二;徐向前、陳昌浩所率西路軍21800人也基本損失殆盡。

值得一提的是,紅一、四方面軍會師時,出現在騎著高頭大馬、養得胖胖的張國燾面前的,是經歷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的衣衫襤褸、饑寒交迫的紅一方面軍。而先期到達陝北的紅25軍,經過休養生息,現在已經衣著整齊,裝備精良,竟然差不多每連都有六挺輕機槍,這樣的裝備即使是建國後的解放軍連隊也未必能相比,更遑論原先由遊擊隊改編而成的陝北紅軍了。紅25軍到來,大大加強了陝甘根據地的力量。會師後的紅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徐海東任軍團長,程子華任政委,劉志丹任副軍團長兼參謀長。

1955年授銜時,徐海東不要說完全符合大將授銜資格(須紅軍時期任軍以上職務),他在紅軍時期特別是長徵中展現出的卓越軍事才華不遜於當時任同等職務的將領。而現在被稱為「萬歲軍」、「王牌中的王牌,甲等中的甲等」的第38集團軍下轄113師的前身就是徐海東大將領導的紅25軍。

徐海東長徵有功,壯大了紅二十五軍的力量!

第二、對中央紅軍的貢獻

長徵無疑是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但毋庸諱言的是,實際上是中央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後的一次戰略轉移,轉進北上抗日。而歷經千辛萬苦的中央紅軍和四方面軍會師後,又再次遭遇分兵的挑戰。此時剛到陝北的中央紅軍可以說是人地兩生,人困馬乏,窮困潦倒。而給毛澤東和中央紅軍伸出援手的正是剛在陝北紮下根的徐海東。

1960年,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在採訪中提問毛澤東:「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是什麼時候?」毛澤東答:「那是在1935年的長征途中,在草地與張國燾分兵南下和北上。當時黨內力量面臨著分散,甚至有可能發生前途未卜的內戰。」為什麼呢? 剛會師時紅四方面軍裝備精良的八萬,而且絕對聽命於張國燾的領導,但是紅一方面軍是一萬出頭,毛澤東雖說在遵義會議後確立了領導權。中央為了體現四方面軍的地位,將周恩來的紅軍總政委職位給了張國燾,在那個黨委沒有決定一切的情況下,總政委比總司令權威還大,政委具有一票否決權,張國燾之後鑒於總政委權力太大,再不設置總政委一職。這是軍隊實力對比,另外,張國燾是中共一大的代表,資歷與毛相當,甚至更資深,因為張國燾見過列寧,並且按照李大釗的指示實際組織了中共一大,毛澤東感到的是巨大的壓力(加上有張國燾密電南下展開黨內鬥爭,密電懸案),因此有了草地分兵。

草地分兵是黨史軍史一大懸案,後來的十大元帥除了先期開路的林彪、聶榮臻、羅榮桓,留在江西蘇區遊擊戰的陳毅,長徵尚未到達賀龍。其他五位元帥都和草地分兵有聯繫。

1935年11月初,徐海東生平第一次見到毛澤東,徐馬上表達了對中央極大的尊重和絕對的服從。同年冬天,毛澤東派楊至誠向徐海東借2500塊錢,以解決中央紅軍喫飯穿衣問題。徐海東問供給部部長查國楨家底有多少,查答:「7000塊。」徐海東毫不猶豫命令:「留2000塊,拿出5000塊送中央。」 並抽出許多重要物資和大量駁殼槍送去,而且命令每個班挑一把最好的機槍送給中央紅軍。就連最精銳的騎兵團,都直接交給給中央指揮。

對比不久前張國燾,徐海東的雪中送炭,給剛到陝北,立足尚未穩的中央莫大的支持。更具歷史意義的是,陝北根據地不僅為中共中央提供了喘息之地,日後更成為中共奪取天下的大本營。毛以後經常說徐海東是「最好的共產黨員」,「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其實說的就是這段歷史。

評價一個人最注重看這個人在歷史上的貢獻。這纔是徐海東雖然1940年後由於積勞成疾,長期只是擔任閑職休養,但最後還是大將中位列第二的真正原因。

後記

1960年春節,毛澤東到廣州過冬,與徐海東為鄰。凡毛出車,車必先從上坡下滑一段再發動。毛澤東吩咐司機:「海東同志住隔壁。他是病人,不要吵他!」

「文革」期間,徐海東的日子也不好過。1967年「武漢事件」後,有人說徐海東是陳再道的後臺。但毛沒有忘記徐的「大功」,當有人想整徐海東的時候,毛澤東親自提名徐海東為九大代表和主席團成員。周恩來興奮地向大會傳達了毛澤東的提議。當徐海東坐著手推車,椅上攜氧氣筒,緩緩進入會場時,周恩來含淚走過來,親自給他安排坐位。正在主持開會的毛澤東特地轉過身來,向他揮手致意打招呼。眾代表起立歡迎,掌聲雷動。會議結束時,徐海東當選為中央委員。

徐海東簡歷

1900年8月生於湖北大悟。

1925年4月入黨;1926年5月參加國民革命軍,在第四軍任代理排長。

1927年6月,回黃陂家鄉參加農民革命,先後任區農民自衛隊長、縣赤衛隊大隊長、鄂東暴動西南總指揮、鄂東警衛二團團長等職;1931年3月,任紅四軍團長、紅四方面軍師長等職;1932年四方面軍力撤離後,先後任紅25軍師長、副軍長、軍長等職。

1935年9月,率紅25軍到陝北與劉志丹的紅26軍、27軍匯合,任紅十五軍團軍團長、中共陝北省委委員。

1937年年8月,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旅長;1939年5月,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四支隊司令員。

1940年後長期休養,1955年被授予大將銜。1956年、1969年在「八大」、「九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1970年3月逝世。

補記

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改編為115師344旅,補充一下,343旅可是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改編。可見中央已對其人、其部相當認可。抗日戰爭初期,344旅作戰不利,團長叛逃,徐海東被氣得吐血,再加上長期的革命鬥爭對其身體的傷害,直接就休養了。

當初鄂豫皖蘇區部隊長徵,留下高敬亭一部,後改編為新四軍一部,因高不服葉挺指揮,被葉挺處決。身在延安的中央,決定派徐海東到新四軍穩定軍心,以防高部嘩變。去之前直接說:你什麼都不用幹,就坐在那裡就行了!

毛主席說:徐海東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1955年,徐海東被授予大將軍銜,位列軍事雙壁之一粟裕大將之後!當時主持軍委工作的是彭德懷元帥,出身於紅三軍團的黃克誠大將位列第三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