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做法,確實值得商榷。我的理解是老師可能在特殊的背景下,脫口而出,宣洩一下自己當時的情緒而已,並非出於內心的真實想法。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換位思考,假如你站在老師的角度,你會怎麼做?假如一個班級在操場跑步,隊伍整齊有序。只有一個離散失羣的同學,假如當時他沒儘力跑,懶懶散散,你會怎麼說?假如他竭盡全力向前奔跑,拼勁全力一往無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你又會怎麼說?當然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把學生請回家,這肯定不對。關鍵在於師生缺乏溝通,只要敞開心扉溝通了,事情不可能到如此地步。不過這件事,也沒必要上升到師德層面。你說呢?


老師的行為並不恰當。

新課改的學生觀認為每個學生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作為教師要堅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取得成功,並給予學生更多的期望。你所說的老師沒有相信你們,僅僅因為你們跑步沒有跟上,就認定你們不適合上學,我認為這樣的做法是不恰當的。

教師職業道德強調的是要關愛學生,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你們的老師可以說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要求。


讓家長和老師溝通一下吧,態度問題改態度,體質問題只能慢慢練了。至少先溝通一下把事情理清楚。

還有學校停課應該是有一些相關規定的,可以自己翻翻學校的規章制度,實在不行教務處,校長室。


好奇提這種問題的人怎麼當上老師的。


首先要問為什麼會跟不上?

1.體質問題——&>有麼有醫院證明,有麼有家長事先和班主任溝通這一體質不足情況,有麼有關於「體育達標性考覈」如何解決的共識,有麼有如何融入班級集體活動(早操跑步)的解決共識,有麼有和監護人就「可能會影響班級集體榮譽」(有可能被扣除班級操行分數)達成共識,有麼有和體育老師溝通好給予特定輔導。

班主任都做到了,可以讓監護人以書面方式向學校提出「免出操申請」並附上醫院相關證明,請回家絕對是不合適的。

2.態度問題——&>有麼有事先向學生明確提出其態度的不端正並要求逐步改進,有麼有第一時間和監護人溝通學生這一態度困境,有麼有安排其他同學給予「幫」"帶"「教」,有麼有給予至少一個月的「寬容期」,有麼有給予至少3次的「容錯機會」

班主任都做到了,要求學生短暫幾天「回家」反思態度,並要求家長配合進行教育,是有事實理由和懲戒依據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