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

這三位都可以稱的上是絕世奇才。三李之中,詩仙與詩鬼可能還稍有相似之處,但小李(李商隱)的路子跟其他兩位是截然不同的。

我常常想,小李杜和跟大李杜對比的話,其實杜牧的風格和李白相似度稍微高一些,尤其是在七絕的情致、意境方面。

具象而言,李白和杜牧的詩,相對更加輕盈,飄逸。如李白的:雲想霓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亦或是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暫且不論高下,但細細體會,也能讀出其中的俊逸之感。

而李商隱的詩,情感與意境就厚重的多,在這一點上,其實稍微貼近杜甫一些(但也不能說很像)。李商隱的詩,多用典,讀來頗有晦澀,沉重之感。

比如最經典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頷聯與頸聯連用四個典故,這其實對於普通的詩詞愛好者來說,是非常不友好的手法,因為確實會讓人感到不知所云,摸不著頭腦。

因此,我在初學詩詞文階段,是非常討厭且害怕讀到小李詩的。甚至還曾一度揚言:李商隱這是故弄玄虛,其真實水平遠其實遠遜於杜牧,小李杜中的小李實則徒有虛名!

(此處,為我的年少無知而懺悔)

言歸正傳,小李的詩其實與李白的共通點非常少(與李賀的共同之處可能就更少了),硬要說相似之處的話,那就是三人對 「人生無常」 的感悟,倒也算頗有共通點,都帶有一絲揮之不去的消極。

比如李長吉的《將進酒》:

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屏綉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李賀的一生,短暫而絢麗,出身李唐皇室的落魄貴族之家,仕途失意,一生不受重用。又體弱多病,在青年之時就疾病纏身。三李之中,當屬李賀最為鬱鬱不得志,這點在他的詩中就能讀出很多——放浪、消沉、詭譎而又哀怨。

當初讀到蘇軾《前赤壁賦》中那句: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雖然知道其描寫的是音樂,但我仍然情不自禁的想起李長吉,那個在短短二十七年時光中,忍著病痛折磨與潦倒失意,留下一篇篇堪稱千古絕唱的詩鬼。

至於提到李白,很多人可能會認定他就是個「楚狂人」,畢竟「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以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這些豪氣幹雲的詩句,李白寫的簡直不要太多。

但我們知道,光有一身豪氣,只能當個豪俠,是成不了詩仙的。李白不同於辛棄疾那樣的武人,有著與生俱來的豪氣;從來也不是個優秀的遊俠,卻是站在詩壇頂峯的男人。其實他對於人生無常,懷纔不遇的體會可能是三李之中最深刻的。

例如,在《行路難》中,「長風皮浪會有時」 的激昂狀態,大概率不會是李白的常規狀態。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的狀態,纔像是日常生活中,李白的樣子。

而李白的《將進酒》與李賀的《將進酒》,其中的內核,區別真的很大嗎?其實終歸是 「但願長醉不願醒」 罷了,只不過李賀寫的更瘮人一些,還加了個「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 頑疾纏身,仕途失意,二十幾歲的李賀可能就已經淡薄了生死。

在人生態度上,其實把李白看成是一個能給自己打雞血,偶爾激昂的李賀 就差不離了。他們的不得志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程度而已。

至於李商隱,雖然他是進士及第,但仕途也頗為不順。我雖難以解讀出《錦瑟》的具體蘊意,但也能讀出其中的鬱鬱之情,彷彿是即將彈奏哀樂的琴瑟,卻硬生生被李商隱按住了琴絃一般。雖能聽出是哀樂的前奏,但卻無法解答出哀傷的內容。

總體來說,三李均是百年難遇的奇才,李白更是千古僅此一人。

普通人的普通總是相似的,但這些奇才的相似之處,我本想生搬硬套的隨口說一通,可細細說來品味,竟恍然發覺是如此的牽強。


我覺得他們三個都是想像力特別豐富的人,如果詩歌有顏色的話,都是絢麗多彩的那種,而且他們三個人都擅長寫仙境。


古龍說過,一個人的名字也許會起錯,但是綽號一定不會錯。三李的詩,其實共同點很少。李白的詩,翩若驚鴻,矯若遊龍,仙氣十足,無愧詩仙名號;李賀的詩,奇麗詭譎,當得起詩鬼之稱;李商隱的詩,有些詩句實在是有些晦澀,但是有些詩句有很有溫度,大概是個人性格中有矛盾的地方。要是非說三李詩的相同之處,大概是三李都鬱鬱不得志,很多詩都是借詩抒情吧。


都是姓李的人寫的。都用的漢字。念出來都是中古的音。


。。。都在唐代寫的。


都是李家的三位仙才,李白更像是帶著仙氣的人,李賀像是帶著鬼氣的仙,李商隱像是帶著人氣的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