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首次發布「雙屏平板電腦」Surface Neo,超薄 5.33mm 厚,僅重 655 克,可外接磁性鍵盤。

也同時發布了(形似文曲星)的「雙屏手機」Surface Duo。


這很像微軟自己10年前砍掉的「Courier」項目。那時iPad還沒發布。


一人血書建議微軟把Surface Book這個名字讓給Neo,

給Book重新起個名字吧

強迫症表示太難受了


作為一個堅定的「電腦必須有兩塊屏幕才能辦公」的信仰者,這個玩意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另外鍵盤的設計也是讓人耳目一新。

如果再能變化出一種橫過來左右雙屏的形態來就更棒了。

不過說真的,我覺得如果不考慮價格的話,這玩意是Surface Go不錯的替代品,蘇菲go對於我來說是那種隨時可以塞在包裡帶出去隨時可以掏出來的存在,但是使用鍵盤的時候必須給它找個平整的平面或者放在腿上。Neo就沒有這種問題了

(當然,neo/laptop/book這種形態在使用觸屏的時候沒有pro/go那種三角支架的形態穩定,得拿手扶著點,也是各有利弊了)


關於有人問兩個顯示器有啥用

(講真要不是因為桌子放不下我甚至想再買一塊屏)


surface neo 充分發揮了微軟的軟硬體整合能力,很香

配合surface duo 使用更佳

surface neo實用性絕對OK,捨棄了摺疊屏幕是遺憾,but........微軟身為鉸鏈廠耐用性不用擔心.....

系統是win保證了不是Ppt而是真的玩生產力,如同微軟所說,這場發布會既有以前的設備也有未來的設備,很明顯surface neo 以及surface duo就是未來的設備。

surface neo

在demo演示中,win的多窗口軟體交互一直是亮點,surface neo 演示中多鏡頭體現了多窗口的高效,估計能和surface duo 直接軟體互動,香,真香

很明顯,在surface neo上微軟用軟體彌補了硬體上的難點,想起surface 微軟展示那個簡陋的樣機。微軟還是那個微軟,想自己去做一款改變傳統pc並帶給世界生產力的設備,surface neo 就是這樣一款設備。

surface neo duo


首先祝賀玄隱鋪路成功,多少年了,不易啊。

其實surface neo和duo讓我更多想起的是surface RT初代發布的時候,那個甚至不如zune有賣相的帶著半殘系統和touch cover的奇觀產品,定位令人困惑,廣告則是羣魔亂舞。甚至在當時的情形下,微軟做這樣的硬體能成功,連我作為軟粉內心深處都完全不相信,也毫無購買慾望。所以包括之後的庫存積壓資產減記我都覺得順理成章。

其實有點意外的反倒是,微軟把能走的彎路走的差不多之後,卻沒有如分析師預料的幹掉這個項目,而是堅持拿出了surface pro 3,後來的事情大家都多少知道,這個產品系列有了今天。哪怕現在依然有人吐槽品控糟糕模具不換或者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在學校圖書館,在工作會議上,還有電視劇電影裏,看到身邊的人越來越多的用到和談起它,越來越多的地方出現它,我覺得surface這個系列走過的道路是值得肯定的。

所以今天發布的這個東西類似於也那種感覺。除了傳說變成實際的興奮感,我同樣困惑於它的定位和實際價值,覺得它的設計還有很多槽點,乃至於懷疑這種東西會不會華而不實……

所以回想起這些,我相信微軟也在小心試探,自己信心恐怕也不一定很足。但是自從surface pro以後,我覺得我對於這條路能不能最終鋪成的寬容度實際上大了很多。何況對於微軟來說,有些事它可能也沒必要堅持,但它真的花大價錢去探索了,反正發布的時候就是期貨,因為不妨按看待「探索版」的心態,等等看呢?

畢竟我也覺得,至少比surface RT發布的時候,看起來要強特別多了。


瀉藥。

我這篇文章不想說那些參數比較之類的套路話題,而是從實際使用和微軟的佈局來談談,為什麼微軟會發布這一款產品。

Win10X

win10x這個產物,應該是微軟在未來十年移動領域市場的最後一搏了。

下一個十年的筆電,會逐步侵蝕平板市場

此處略去對納德拉戰略的介紹一萬字…稍後貼一些參考文章

使用場景

試想了幾個場景:

上課做筆記,一邊拍照一邊用onenote寫字,這個雙屏放桌上都不用拿起來,比ipad效率高太多;

然後平時要分屏操作的程序猿和苦於畫圖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兩塊顯示屏幹活的快樂,這個設備解決了他們的痛點,且碼代碼和畫圖對性能的要求還算寬容;

最後是便攜性,筆電十三寸以上就嫌大了,摺疊是趨勢,你難道不希望背著一個小單肩包,就能帶著一個翻開十三寸的筆記本出門麼。

碼代碼和畫圖的朋友知道我在說什麼

鍵盤

再有就是鍵盤的設計,這是和其他廠商最大的區別。

蘋果一直致力於觸控打字,但觸控打字始終無法代替鍵盤的觸感。觸控,和大量的打字工作,本來就是矛盾的。

但微軟為藍牙鍵盤想了一個好的去處:吸附在屏幕上。在屏幕上的時候,第二屏幕變成了Touch Bar,這條bar比macbook的寬了許多,也有更多的可能性。儘管,這需要軟體公司的繼續開發。

虛擬按鍵的鍵盤不等於生產力

鍵盤的正確打開方式

雙屏不是土,土的是空有雙屏

人說微軟又把十年前的垃圾雙屏概念翻出來,土——土到讓人想起了任天堂的3ds,和一眾國產手機。

我想說,不要忘了現在的平板概念也是微軟當年玩剩下的——二十年前微軟就出了surface。

但當時,死了,死因是生態不成熟。apple是把軟硬體一次性都做完再發布給你,微軟有什麼想法就傻到直接投向市場。

這一次,微軟學聰明瞭。發布後一年再發售,就是給你時間,希望硬體商和軟體商跟進。

標準

總結一下就是,neo這個產品不一定要成功,不一定要超值,甚至不一定要在預定時間發售。

他就像扔出一個標準,接下來的路分兩步走。

第一步是說服adobe等廠商創造雙屏應用場景。第二步就是說服hp和dell照這個做出更炫酷的,更有性價比的消費級產品。

這兩步都不好走,就看納德拉運作如何了。

他,看著他,看著上一個微軟總裁默默甩下一堆難纏的包袱,坐在洛杉磯快船隊的場邊,喊著:fighting!clippers!

於是低頭,繼續收拾這個上萬億公司的爛攤子。

真是小巧別緻的東西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