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的歷史到底有多久, 可能已經無法考證了, 但週期儀式性的祭祀, 如果說有萬年以上歷史, 估計人們都會贊成. 如果古代一直堅持這種儀式, 這裡面一定有著必然的理由. 人是否需要過節, 這句話似乎很簡單, 其實不然. 節日與人有關, 要想做出恰當的判斷, 我們首先需要理解"人"的歷史.

  1. 人類對自我生命的理解和體驗, 是會隨著歷史而改變的. 我在前面的一些回答中, 曾提及現代人的異化問題. 在古代, 人類還沒有現代的科技, 所以人類只有在自己的生命上開發, 才能維持人類持續的存在. 隨著科學的發展, 人類的注意力開始從面向內在的開發, 而改變為對外在物理和工具的轉移. 從而人類對自我的生命意識, 也隨著這種機械物理的外在性關注, 而將人類的自我生命意識物化了. 即經過2000多年的溫水煮青蛙似的漸進性歷史變遷, 現代人類是一種機械物性的人類意識. 並且也導致我們對古代的生命意識, 沒有任何記憶和理解. 這種現象也導致人類只知道用現代的人類意識, 去誤解古代的生命意識.
  2. 那麼再次回到人與節日的問題, 現代人需要過節嗎? 換一句話說, 物性機械的人, 需要節日嗎? 更加明確一點, 機器人需要節日嗎? 答案是顯然的, 機器人不需要節日, 讓機器人過節日, 這是荒唐的行為. 當然, 這種答案是比較極端的, 但是, 這種明顯的答案會讓我們理解, 人類漸漸的失去了對節日的興趣. 這不只是因為節日的問題, 而是因為人的自我生命認知改變了.
  3. 那麼再次回到人, 人的生命到底是怎樣的? 我們該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要想理解節日, 首先需要理解生命本身, 外在物理生理機械的人性認知, 不需要節日的儀式. 但古代並不是用這種意識看待生命. 古人要想開發內在強大的生命和智慧, 那麼就必須要面對人性的各種重要的轉變階段. 比如新生兒, 成人禮, 婚禮, 喪禮等等, 這種儀式的主要目的, 是為了幫助人完成生命儀式的過渡. 這種儀式是必須的, 如果沒有這種儀式過渡, 人還處於過去的自我意識, 那麼就難以邁向下一個生命空間. 這是一種自然的隨著年齡和社會狀態變化, 而產生的儀式過程. 另外一種生命儀式, 與年齡沒有必然聯繫, 而是與一個人的自我生命探索有關, 這就像猴子進化為大猩猩, 大猩猩進化為人. 人也需要通過這種對自我生命的探索, 而不斷的超越既有的生命框架, 從而跳出束縛, 而進入更廣闊的生命空間. 這就說明, 為什麼古代的人類節日, 都是與宗教或者非宗教的自我生命認知有關, 不同的族裔都具有這種傳統節日特徵. 但整個人類的現代節日, 都不約而同的喪失了這種節日特徵, 而轉入到對政治, 國家, 或者其他世俗含義的慶祝.

這種情況說明, 人類的確經歷了自我生命意識的變遷. 現代的人, 被定義為生理, 頭腦記憶, 頭腦思維運作, 以及肉體力量. 這種物性機械的人性定義, 當然不需要傳統的節日, 來完成其生命意識轉變的過程. 人只是一堆骨頭和肉, 根本不存在內在的生命空間, 又何來內在生命空間的轉變呢? 人, 只有生理物理的改變, 並沒有什麼生命意識的轉變, 所以現代人不需要傳統節日.

這就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 人類中有這樣的一個羣體, 他們不把生命只看成是眼前的物, 人不是機器, 人可以創造機器, 但不能隨著對機器的熱情和關注, 而喪失對自己生命的關注和探索. 這些人不認為機器人, 就是整體人類的未來. 他們還在堅守著人類的生命陣地, 所以這些人還是需要傳統節日, 並且他們也的確是通過傳統節日, 來不斷進化自己的生命.

我們為什麼不能解讀傳統節日? 我們當然有大量的現代書籍, 企圖解釋傳統節日. 專家們用機械物性的人類意識視角, 來解釋有機完整的人類生命節日, 你覺得這種用望遠鏡的方式. 來觀察眼下細微的生命, 這種解讀方式能夠成功嗎? 不僅是節日, 五經, 道德經, 遠古的各種祭器, 玉器, 青銅器等等, 近乎上萬年的歷史, 你覺得用現代專家的思想意識, 能辨認古人生命之觀察嗎?

人是否需要慶祝傳統節日, 這不是辯論的問題, 你處於什麼樣的生命, 就會得到適合於你的答案. 每個答案都是對的, 都會匹配你的生命狀態. 但問題是, 你是否想進化自己的生命? 對於一些人來說, 生命意識會隨著年齡而變化的. 現在不理解, 並不代表未來也會如此.

(這裡主要是針對傳統節日, 現代節日則不同, 比如民國時期的節日, 如果民國沒了, 內地就不會慶祝民國節日. 傳統節日相對來說非常穩定, 而現代節日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則大些.)


工作的疲勞,生存的壓力,人與人之間的爭鬥,總需要幾天來休整吧。

人不是永動機。


為了有個盼頭唄~


1, 儀式感的表現

2. 團聚的約定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