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氣了。

作為一個 2012 年就開始看 Zealer 的數碼愛好者來說,王自如的過氣其實是挺大的遺憾。

Zealer 首先是一家自媒體,然後纔是其他

自媒體的盈利核心來自於它的影響力,而影響力取決於它所能獲得的流量。自從 Zealer 開始十萬人會員計劃後,它已經向大流量說再見了,這點單看B站的粉絲數和平均播放量就能知道——粉絲69.5萬平均視頻播放量在2-3萬之間——這對於其他自媒體來說可能是個還算不錯的數字,但對於一家國內最早的科技自媒體來說,寒磣,真寒磣。

從關注數來看,同時期的科技美學240萬粉絲遠遠超過 Zealer ,發展幾經周折的愛否都有84.7萬。後來者TESTV(162.4萬)、小白評測(91萬)等也都遠超 Zealer 。

從視頻播放量來看,Zealer 的表現更是悽慘。上述幾家媒體隨便發個視頻都能輕鬆破10萬播放,而 Zealer 現在頻道里的視頻好一點的都只能在2-3萬徘徊,同時充斥著大量幾千播放量的內容。

頻道沒人粉,內容沒人看,原因很簡單——內容的質量變差了。但這並不是因為 Zealer 的內容創作能力變差了被觀眾拋棄,而是因為 Zealer 傲嬌的先拋棄了觀眾。我看過幾期十萬人俱樂部的視頻,內容質量依然是在國內的第一梯隊,然而,這是付費的,並且(號稱)封頂十萬人。大部分觀眾看到的,就是一些質量低,沒什麼營養的「合作媒體內容」。以及像 iPhone 測評這樣,「賞飯給觀眾喫」的少數內容。

且不說當前的環境內容付費的接受度有多大,就算十萬人俱樂部招滿,也僅有十萬人。Zealer 已經將自己的影響力自限在「十萬」這個數字裏了。

王自如在宣佈十萬人俱樂部計劃的時候,曾經很激動的說希望內容只做給認可 Zealer 的人看,不花錢的觀眾他不伺候。在三星「awesome」事件後,他也曾在十萬人俱樂部裏說不在意外界的批評,因為那些觀眾「又沒有付錢」

殊不知,普通觀眾帶給 Zealer 的流量其實就是觀眾對 Zealer 最好的付費方式。

當一個自媒體自限在覈心粉絲的小圈子裡漸漸遠離大眾後,是否還會有品牌請他來「awesome」?他是否還能像過去一樣輕鬆的拿到品牌高管的採訪?甚至,通稿採買名單裏是否還會有這家媒體的名字...?

作為一個路人,我並不看好現在 Zealer 的發展策略。我之所以知道王自如,是因為我關注數碼圈子已經超過了十年,而對於剛關注這個圈子的朋友,可能很多人會問,王自如是誰?拋棄觀眾的媒體,終將被觀眾拋棄

當然,也許王自如覺得放棄流量,做私域精準粉纔是他所認為的未來。不過,面對付費的鐵杆精準粉,真的好意思再去接廣告嗎...?

祝 Zealer 未來發展的好,因為當年那個熱愛數碼產品的王自如,做的內容真的不錯。


從這個問題的回答數來看,已經過氣很久了。

作為一個曾經關注過王自如的人,我總結了一下他過氣的原因:

1、手機測評難以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持續發展下去。

一是關注度無法保持,當手機品牌間的差異化降低,同質化加強,大家對智能手機的新鮮感降低時,手機測評的關注度也會大幅下降。

二是盈利模式難以建立,不給手機廠商打廣告的前提下,純做測評是幾乎不可能盈利的,給手機廠商打廣告的話,也會因失去公信力而被觀眾拋棄,因此科技美學、愛否等都因盈利的問題停擺過,他們也都不停的在摸索自己的盈利模式,這裡面ZEALER的理想是最遠大的,從測評2.0到10萬會員計劃再到設計好的手機檢測維修等整個一個盈利生態的構想,真的是雄心勃勃,不瞭解的可以去看ZEALER當年的發布會。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王自如嘗試了很多,但最終都沒有成功。

2、鎚子手機的測評以及他和羅永浩的論戰讓ZEALER徹底失去了公信力。當年的論戰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雖然論戰後網上很多很多的聲音都在嘲笑、謾罵羅永浩,但那並不能證明大家看不出來王自如測評視頻裏那些明顯的錯誤以及故意的抹黑鎚子手機,大家嘴上罵的是羅永浩,心裡想的是這倆都不是好人,ZEALER獨立客觀第三方成了大家眼中的笑話,公信力大幅下降,粉絲大量流失。這次網路論戰羅永浩直接把王自如和華強北合作的事情曝了出來,也間接導致了王自如盈利生態的流產。

3、想要的太多,核心客戶流失。王自如是知道做手機測評的侷限的,所以他做了很多,但就是因為他做的太多了,導致他在最基礎的測評業務上投入精力不足,流失了部分觀眾。他做過訪談節目,把很多手機屆的大佬請來做訪談,有一集周鴻禕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他的問題,大概的意思是說,你們不是做手機測評的麼,後來我聽說你們又做了什麼什麼,現在又開始整媒體的東西了(指的是這種訪談節目),我真搞不懂你們到底在做什麼。

4、ZEALER除了王自如自己外,沒有其他流量擔當。

ZEALER當初能火起來,除了視頻質量上乘以外,王自如本人的主持也確實吸了一大波粉,就像現在火起來的直播一樣,就靠一張嘴,有的主播就能帶動氣氛,侃侃而談,粉絲無數,有的明明一肚子乾貨,就是沒人愛聽他說話。

王自如當年既是ZEALER的名嘴也是整個手機測評界的名嘴,可惜名嘴只有這一個,還是創始人,這個創始人野心還很大,他需要擺脫主持人的束縛用更多的精力去發展ZEALER,所以ZEALER在一段時間裡一直在推新的主持人,比如法師、胖子等等,然後觀眾罵聲不絕,王自如不得已回來主持。

擺脫不了怎麼辦?那就想辦法壓縮測評時長,於是他們就想出了測評2.0,把測評流程化,每期視頻只講產品亮點和差異點,可惜測評2.0最後也黃了。

5、王自如個人太自傲,這是優點也是缺點,大家應該都知道羅永浩和知乎科學家們的論戰互懟,但是在羅永浩懟知乎科學家之前的好幾年前,王自如就已經和知乎網友懟過了。原因無非就是有知乎網友指出了王自如測評裏的專業性錯誤,然後兩邊就懟起來了。包括羅永浩那句:」你給我人生建議?「也能體現王的自傲,不過這點無傷大雅,在我看來王的自傲反而是他成功地必要因素。

其實王自如是個能力很強的人,只是野心太大,做事容易過火,性格自傲,論戰之後人設崩塌,導致了他沒有獲得更大的成功。不過即使如此,他也比大多數人都 成功地多了。


不就是過氣了嗎,現在沒什麼人看他了,評論還有彈幕全是wow awesome

看一下現在B站ZEALER的官方頻道,有關數碼產品的視頻比例已經有所下調,而且長視頻也很少了,全是給自己打廣告短片,評測估計也就是隻有十萬「粉絲」俱樂部纔有吧

他人設早就崩了,涼不涼都是遲早的事

張揚:王自如口碑崩了嗎??

www.zhihu.com圖標

過氣了,而且過氣很久了

...

起初從爆出雷軍投資了王自如開始,路人觀眾開始有了一些關於王自如強調zealer獨立客觀的質疑,但當時王自如在評測屆號召力強,且一直形象很正面所以引起的爭議並不大

但從「羅質翔」事件爆發,除了無腦羅黑和無腦zealer粉,關注時間本身以及倆人辯論內容的多數路人來說已經開始懷疑王自如的職業道德了,公信力開始流失

王自如道歉了(但你能看出其實他是倔強的、不得不),大部分路人並不一定原諒但多多少少覺得他只是一時迷失,但視頻內容本身做的還是不錯的,何況羅桑雖然在辯論上打贏了仗,但是T1的問題也真不少,大部分人還是相信王自如也許在收費諮詢和「灰色」維修件上有污點,但「評測」的主業上他大概是認真的

王自如終究恢復了視頻更新,只是再不叫評測2.0了,除了剛恢復更新的前兩期有點拘謹外,視頻質量似乎並沒受太大影響,但是漸漸的發現了,zealer的評測視頻再沒那麼「鋒芒銳利」,更多的是中庸的誰也不得罪,同時評測視頻更新的頻率越來越慢,曾經熟悉的老人兒越來越少,小辛的廣告視頻越來越多,zealer也越來越像一個視頻平臺...

直到有一天,悶雷一聲震天響,華為P10出了疏油層和內存混用事件(我還是要強調,這個事件很嚴重、很惡劣,是華為不可磨滅的大黑點),然後咔嚓,王自如發了P10的評測視頻,視頻裡面對P10洗的那叫一個狠,「對廠商、對消費者都算一件好事兒」(神TM好事兒!),於是路人們徹底明白了,王自如此時已經從評測者變成了「包裝成評測樣」的廣告商,口碑徹底糊掉

之後,zealer除了比較死忠的粉絲外,路人緣敗光了大半,zealer網站也從內容提供商幾乎完全變成視頻平臺,美名是扶持中小評測媒體,實際就是官方搬運視頻,評測業務幾乎名存實亡

再之後,也許是名聲沒了恰飯都不好恰了,也許是手機行業變了評測在不那麼重要了(至少評測媒體的評測導向不再像之前那樣對廠商影響大了),王自如的zealer宣佈回歸初心,開了場關於評測的發布會(跟評測2.0發布會一樣胡鬧,我還是不理解評測視頻需要啥發布會)先是得瑟了一下自己兩千萬的房子,然後就來了神話傳說般的十萬人俱樂部(我眼中懷疑是眾籌幫他付房錢)

最後一次吸引眼球,就是你們都知道的了,一句awesome震驚全場,一個「吸溜」化身大慶油田,哇偶王閃亮登場...王自如終於從一個自媒體新星變成了一個諧星...

...

上面是略帶有個人色彩的回顧,回顧從評測2.0之後王自如與zealer的每一步,中間牽扯到的一些傳聞我沒寫也不想多評價,但是想說一說王自如或者說zealer為啥會到如今這般,而這就要從手機評測或者說數碼評測先天存在的問題說起(甚至可以直接套用在如今小火的球鞋評測上)

以手機為例,幾年前的手機市場遠沒有現在成熟,新舊智能手機時代交替,系統功能沒有如今這般完善,廠商之間的設計水平和資源整合能力也參差不齊,遠沒到如今這般經過洗牌後幾大手機品牌拿著精品在紅海市場角力、消費者閉著眼睛都能買個不差的手機的時候。所以,消費者需要評測,需要購買前就能快速瞭解到哪款手機是自己預算內相對更優的選擇,這也是如zealer、愛否、科技美學等評測媒體能崛起併火爆的根本原因,因為消費者需要評測,也需要多個聲音來瞭解

評測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評測有先天的大問題——評測本身幾乎沒有可行的商業模式來保障評測者的合理收益(這也是我一直不願承認評測是「行業」的重要原因)

評測的需求是消費者需求,所以評測的視角與立場理應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說大白話就是「只看產品本身優良,廠商背後如何那不歸消費者管」。但正因為這樣的立場與屬性,評測註定了極難讓消費者付費(消費者:我看評測就是想省錢,想花小錢辦大事兒,然後我買個東西還得先花錢看視頻,憑啥?!)。這種情況下,zealer的選擇或者說絕大多數評測媒體的選擇是直接喫廠商的飯(廠商:你多說我兩句好, 可能我就多賣不少產品,這錢值),這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喫人嘴軟拿人手短,你喫了人家的飯你還能明著說他家不好麼?

這就是一個悖論,你的口碑來自於你站在消費者立場無視廠商只看產品,但這會讓你餓死,廠商讓你喫飽喫好讓你給他說好話,這樣你活了下來但是你沒了立場失了口碑!口碑=餓死,喫飽=無立場

這裡插播一下,當然有人會說,你看很多媒體靠開淘寶店或者靠眾籌也行呀...有一說一,開店賣貨這種拆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遠不能讓評測人喫飽喫好,只能說勉為其難的活著,和雙倍投入的精力相比,餬口太寒磣了...而眾籌,還是上面那個話,絕大多數消費者的目的是挑一個好產品,不是為了看視頻,更不會為了自己本就可能不選擇的產品掏錢,哪怕可能只是一塊錢

所以,那就是擺在幾乎所有評測者面前的兩條路,不恰飯有流量但是俄,恰飯不餓但是會損失流量(所以你是否稍微理解一丟丟敖廠長為啥要恰大聖歸來的飯了不?喫相真難看,但是解餓啊!)

而評測這碗飯更難的地方在於,除了上述的喫飯問題外,另一個面臨大問題就是市場環境也會隨著供應鏈與產品之間不斷迭代升級而改變。之前我說消費者需要評測是建立在當時的市場背景下,還是以手機為例,當下手機市場與十年前真的是天壤之別,手機市場經過近幾年不斷洗牌,基本上劣質品牌以及實力不足的品牌早都出局了,而留下來的基本都是精英廠商、供應鏈也基本趨同,而帶來的結果就是(上面提過)拋開個人對品牌的好惡,真就是閉著眼睛買都能買個不錯的手機,品牌之間有差別和定位上的差距,但差距絕對到不了質變的差距。

而這對手機評測來說可能是毀滅性打擊——評測並不那麼必要了(消費者不再那麼需要評測,廠商也不再那麼需要評測媒體)。也正因如此你才會看見王自如宣佈要回歸評測要搞十萬俱樂部,你才會看見王自如awesome個沒完,你才會看見彭林對華為自導自演個沒完,你才會看見那巖今天評鞋明天公眾號微博蹭熱度...因為他們也發現了,消費者的口碑揮霍光了、市場也變了,恰嘴裡的飯也越來越少了,再不自造點業務就真沒了,黑粉也是粉啊!

...

聊聊就越扯越遠了,強行收個尾,就說到這兒吧,歡迎交流,不喜勿噴


那必然是過了。

其實這種情況在當今這個時代再平常不過了,原因也是萬變不離其宗,就是弱。

弱就是原罪,用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菜是原罪」。

這個弱不光只是指業務能力,還包括一個人的方方面面。說句不好聽的,翔哥當年無非就是一個比你我多一點渠道和錢的數碼愛好者,僅此而已,日後掀起這麼大的波瀾,自我代入想像一下,我們有多慌,他就有多慌。

拋開環境談人物都是耍流氓。

還記得中學歷史課學過的英國工業革命,什麼羊喫人的圈地運動,各種,我覺得多少年之後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也會被這樣記錄在歷史之中。

我們是什麼時代?信息爆炸,國運上升,人民有錢了,也有閑工夫了,多餘的錢和時間流向了哪裡呢?發達的網路稀釋了這一切,於是一個跟著一個的網紅誕生了。

於是乎「憑運氣賺的錢,憑本事賠個精光」這種事變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普遍現象。

太多了,隨便一抓就是一大把。

我2014年工作的公司,一個賣蛋白粉的電商,老闆就是個30多歲的年輕人,長得白白凈凈的。那一年實在是不太好的回憶,別的不說,全公司不到100個工作崗位,一年離職人員160個,就夠說明問題的了。

光是網管就換了5個,我走的時候還沒招上來呢。

老闆整天各種作,早上喊口號啊,讀書會啊,各種說了不算算了不說,而且講話特別愛加髒字,那感覺就像是剛學會罵人的初中生,也不管尬不尬就楞往話里加。

不是那個樣楞努,看著都心疼。

後來瞭解到,他是2011年第一屆雙十一發的家,一不留神怎麼賺這麼多錢?然後就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時代造就的運勢讓他產生了一種自己很牛x錯覺,然後就跟著這種錯覺走了下去。

反正後來的業績一直都半死不活的,現在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說迴翔哥,一個普通人,一不留神火了,卻根本駕馭不了這麼大的場面,幾次誤操作之後,原形就顯出來了。

浮,裝,心裡虛於是用力顯擺,買個AMG都得嘚瑟一年,大哥你是沒有過錢嗎?(反正你讓我買臺AMG估計我也是這樣,我是真沒有過錢。但我是個普通人,我現眼也就跟身邊現一現,公眾人物可就不一樣了)

不得不說翔哥早年間那些相對製作拙劣的評測視頻確實有一股靈氣,又接地氣,小火一下很正常。

但是後來呢?現在的年輕人一提起王自如,第一印象必然是優酷撕x,okokok,能聽我把話講完嗎?要不然就是奧瑟姆挖藕,誰還記得當年那一顆赤子之心的少年?

同樣的,隔壁羅老師跟他也是大同小異。

你一提羅永浩,什麼老賴,精日,吹x,還有誰知道當年老羅語錄中侃侃而談的那個犀利、瀟灑、人格高尚的彪悍文青?

你還別說,羅老師第一次去日本,發的那一連串微博,就那什麼都沒見過的樣,還真挺像剛買了AMG的翔哥。

他們其實從來都沒變過,一直就是那樣,只不過在經歷更大的風浪時暴露出了真實本性,網路又是個最好的放大器,而已。

他們算好的了,能力多少還是有的,那些真正的秒消失的所謂「網紅」,雞貓狗兔的每年一大堆,還有人記得嗎?

人都是有上限的,端多大碗喫多少飯,突然給你盛一鍋,你也喫不了。

真有實力的人是不怕出臭名的,此一時彼一時。

正面例子就是郭德綱老師,他有不少缺點,也發生過不少事情,但是後來口碑能反轉,就是憑著底子硬。

網路上捕風捉影的事多了,有時候是真的辦事不地道,有的時候卻也是被冤枉,但是積年之後還能站著,連出臭名時吸過來的路人黑都慢慢轉粉了,那業務能力是真的強。

羅老師和翔哥這些年就沒什麼好事,早年的情懷也耗得差不多了,過氣那是遲早的事。

風口上飛起來的那些豬,可以選擇慢慢變成鷹,也可以選擇飛低一點,如果不的話,最後風一停肯定是摔死。

所以說這個時代啊,飛起來太容易了,而很多「豬」們並不能很好地看清自己。

實際上人類歷史就是復讀機,時來運轉之後卻坐不穩江山的也是古來有之,問題就是現在不打仗了,也不用非得做官了,互聯網就是我們這個時代出人頭地的競賽場,強大的信息分享和傳遞能力讓參賽者更容易入場。

題外話,看過《希特勒回來了》那個電影,很喜歡,看了很多遍。希特勒自殺之前穿越到了2014年的德國,一開始格格不入,逐漸就成了油管網紅,用他的煽動能力以另一種方式實現了征服世界的野心。挺神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來看看。

寫給自己:端多大碗,喫多少飯,認清自己,腳踏實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