撛炝Γ俏矣浀靡郧耙灿蟹N說法是AI下圍棋贏不了國手……目前在「創意」、「想像」這些和計算能力相關性不強的領域,人工智慧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呢?具備人類的想像力、創造力的AI何時可能問世呢?


什麼時候能弄出自己創造演算法和程序的AI呢?

然後它們就自己迭代了,至於極限,無法想像。

AI,人類的兒女,走出太陽系果然還是要靠他們嗎?


機器能有創造力嗎?

觀點1

機器不具有真正意義的「創造力」

有一個streotype,認為「創造力」是人類的獨有的東西,在愛德華·威爾遜的《創造的起源》一書中提出了創造源自一個衝動。機器不如人,因為機器不會犯錯,即使是引入「概率」的AI,假如程序正常,它也不大會偏離正軌,但人會,因為人畢竟不是機器。

觀點2

「理解力」可以被假裝

在約翰·希爾勒的《Minds, Brains, and Programs》一書中介紹的著名的思想實驗「Chinese Room」(中文屋子)。 一個對中文一竅不通的,以英語作母語的人被關閉在一隻有兩個通口的封閉房間中。房間里有一本用英文寫成,從形式上說明中文文字句法和 文法 組合規則的手冊,以及一大堆中文符號。房外的人不斷向房間內遞進用中文寫成的問題。房內的人便按照手冊的說明,將中文符號組合成對問題的解答,並將答案遞出房間。

約翰·希爾勒認為,儘管房裡的人甚至可以以假亂真,讓房外的人以為他是中文的母語用戶,然而他壓根不懂中文。而在上面的過程中,房外人所扮演的角色相當於程序員,房中人相當於計算機,而手冊則相當於計算機程序。而正如房中人不可能通過手冊理解中文一樣,計算機也不可能通過程序來獲得理解力。

然而房間外的人誤以為機器具有理解力。

綜合2個觀點,沒有必要讓機器具有哲學意義上的「創造力」,只需要「假裝」具有創造能力就好了。我們放寬對創造力的定義,將創造定義為:推陳出新。只要數據做的好,推陳出新的創造是可以做到的。


其實我在想,出現基於電子科技的高級智能是不是也是自然進化的一個必然的環節呢?

經典的自然進化,也就是達爾文提出來的進化論,是從單細胞生命誕生開始到現在一直在進行的,基於DNA、基因、細胞、自然選擇等等,但這是否是進化的唯一方式?或許,人類就是這種經典自然進化方式的終極產物,但並不是進化的終極產物,從人類開始,下一階段的、方式完全不同的進化即將從AI開始。進化的核心是「競爭」與「超越」,通過自然選擇,人類的基因里可能已經深深融入了這兩種觀念,所以在人類社會,大到國家經濟,小到體育賽事,處處充滿了競爭與比拼。當人與人的競爭已經無法滿足人類的慾望,是時候創造出一種能以比我們更高效地去競爭的物體。AI有著比人類更快的計算能力,更強大的信息存貯與交流能力,以及最可怕的,更強的學習能力,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它遲早也會有比我們更強的創造力與想像力。於是乎,自然藉助人類這塊跳板,掀開了進化的新篇章。

那麼,人類怎麼辦呢?我不知道,但我不認為像強人工智慧和超人工智慧那麼聰明的存在,會心甘情願地服侍一幫什麼都不如它們的大爺,我也不認為,以人類的智力編出的幾段像「機器人三定律」的代碼,可以將它們束縛。畢竟從古至今,進化進程中的過時者只有一個結果——淘汰。

最後吐槽一下那些面對AlphaGo的勝利欣喜不已的IT界人士們:科技時代,人類從來是被分成兩類的,一類是被科技淘汰的人們,比如現在的「李世石」們,另一類是用科技去淘汰前一類人的人們(就是現在在歡呼放假送手機的一幫人),但終究,後一類的人越來越少。當AI能用AI淘汰人類之時,我想,這就是我們人類的末日吧,但這卻是自然進化的明天。

以上都是個人胡亂想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別開玩笑了,人類的創造力基於人類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來之量子糾纏層面,人類是不可能造出具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所以現階段的AI全是偽AI,真正的AI一定是基於生物體的,例如缸中之腦的設定。如果機器有了生物內核,也就是人造靈魂,那麼人類創造力被淘汰掉是有可能的。現階段的還是算了吧。


你看看阿爾法元,已經可以從零開始自主學習,不依賴任何歷史經驗棋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