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基》第二遍了,經絡部分一直不是很懂,說體表能看到的都是絡脈,經脈是很深看不到的,不就和動脈血管靜脈血管的描述一樣嗎;還有血行於脈中;又說經脈、絡脈、孫脈,血與津的互化,都很像是西醫的血管啊。

學中醫可以參考西醫的知識嗎?謝謝!


不是的,中醫的穴位啥的基本都是避著血管的,

圖片居然發不成。。。

算了,那不發了

說正事兒

怎麼可能會是血管,,,,

穴位在經脈上,那扎針灸不都滋滋冒血了。。。

不過確實有一些穴位下面就是血管,而且還是動脈,比如人迎,比如太淵,極泉,氣沖等等都是搏動處取穴(當然針灸是不可能懟著血管扎的)

一些是靜脈,比如內關這穴位,正好一個靜脈擋著(扎的時候血管會自動滑開,但規範要求是指切進針法,避開血管進針)

對於經脈經絡走向這些,我個人的感覺和理解是這樣的:

第一他並不是真的可以通過簡單的解剖來分辨的,不過有文獻報道,在人中穴的位置下面發現了特殊的結構組織,但具體文獻沒有去搜,好像還是國外做出來的

第二確實和一些神經的走向有關,但並不是全部,只是部分有重合,和上面一樣,一些穴位下面就是神經,甚至有些時候就是奔著神經去的

第三經絡可能並不是那麼直觀存在規規整整的線路,古人可能是依靠扎針時候的感覺,以及針刺特定地方帶來的特定效果而規划了經絡的走向和線路,比如扎針的時候針感會沿著特定線路來傳導,而且這個規律還挺穩定,只要正確的操作方法,想讓他傳導就可以,但一些特殊體質除外,也有一些特殊體質針刺後皮膚上就會顯示出經絡走向。

至於為什麼沒被驗證和發現,1來可能科技水平還不夠,我相信經絡是存在的,不然不會有效,不會有循經傳導的感覺,可能只是這條線路非常隱蔽,非常複雜,不好被發現吧

我在評論區放個針灸解剖圖,針刺時候都是避開血管的,而且自古也有不能刺血管的禁忌


答案是:經絡不是血管。 《中醫基礎理論》我作為中醫學院派入門必讀書籍,如果自學,則需要多從整本書的角度認識經絡。 本書上所說的「絡脈在體表和經脈在體內」是相對而言。絡脈相對錶淺,經脈相對較深。 強調一句,經脈與絡脈都是看不見的。它們是氣血運行的通道,所以經絡是可能與現代醫學(西醫)的血管有交叉。但是不要把經絡的概念和現代醫學的物質概念相混淆。經絡是古人通過對活人的觀察研究得出的,其範圍包括了物質和非物質兩個層面。 可能你需要對中醫「氣血精液」的概念做進一步了解。 題主把中醫所說「血行於脈中」誤解為現代醫學的血行於血管。 關鍵是:中醫所說的「血」的範圍實際上是包括了現代醫學所說的物質層面的血液和血液所行使的功能以及其他物質相關功能(其他物質不明), 比如,有的人感覺身體虛弱無力,面色蒼白指甲泛白。現代醫學儀器診斷可能各項指標正常。而中醫就診斷為貧血。中醫所說的貧血不能用現代醫學的物質層面血液來理解。 萬物化生,命理精微。

只看到物質層面顯然是淺薄的。

我學習中醫的時候,中醫大師有告誡我們:學習事物要學習到其中的「神」,不要只看到事物5「形」,萬物變化都是在外面的形上,萬物的「神」是不會變化的。中醫所說的「血與津的互化」中「津」是指人體內稀薄的以滋潤機體為主要功能的所有液體。注意:津與液不同。詳見《中醫基礎理論》。我們初學中醫期間最好要和西醫相分開。為免中醫醫基礎知識混淆。有一定紮實基礎後可以參考中醫醫學報告和書籍來中西合參。然後你會對中醫有更深的理解。順便提醒:中醫深奧難精,最好找一個優秀的中醫師做你的導師,再學習,能事半功倍哦。(溫馨提示:偽中醫太多,甚之)(才疏學淺,敬請指正。)
  • 經絡是人的物質身體和能量身體溝通的管道。
  • 血管屬於物質身體,經絡介於物質體和能量體之間。
  • 人有數層能量體,當然經絡也不止一層。
  • 能量體決定物質體,這個物質體在低維度觀察也是能量體。
  • 能量體可以約等於意識體。


血管是走血的,經絡是走氣的,中醫認為人體有氣也有血,西醫解剖之後,發現只有血沒有氣,於是罵中醫,「你個大騙子」
皇帝內經中,經絡就是血管,說得很清楚,經絡是有形的,有血充盈其間。但現代以來血液系統已經被研究很清楚了,如果承認經絡就是血管,那麼關於經絡的很多認知錯誤就暴露出來了,於是現代中醫理論把經絡形而上化了,變成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哲學範疇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