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們錢讓他們來管著業主?憑什麼?2.5的物業費除了打掃衛生沒看見別的,這也不讓那也不讓,有那個錢找個保潔不就好了?


題主說的非常對,我深表贊同!物業本身就是一個不應該存在的企業。我覺得相關部門就是有毛病,縱容物業斂財欺負業主幾十年,強烈建議國家註銷物業企業,解散物業隊伍。還廣大老百姓一個乾淨整潔,安全舒適,水清草綠,樹茂花香的環境!


首先很巧,咱們的物業費幾乎一樣。

除了保潔,物業還主要負責秩序、綠化、設備。

秩序通常被叫做保安,比如制止車輛亂停亂放,制止不文明行為,登記外來人員等。

綠化比如樹木、草坪、灌木需要管養,日常澆水,灌木球修剪保持形狀,草坪修剪,梅雨天修剪樹枝防斷裂等。

設備例如電梯維護排查隱患,路燈樓道燈壞了要修要換,還有消防設備檢查等。

至於被物業管著,一般物業的「管」要麼是依法規,要麼是依情理。

依法規,比如不得破壞改變外立面實際操作是不能裝外推晾衣桿、砸外牆,私搭亂建。假設真建好了,城管會來強制拆除,還不如物業告知不能建。

依情理多數都在依法規的前提下,比如在門口樓道堆放雜物屬堵塞消防通道,新聞可見火災逃生被樓下堆放的雜物絆倒跌入火海。限制裝修時間,想像一下睡著午覺樓上砸牆。還有車輛亂停放阻礙救護車通行也有新聞可查。我以前住的小區由於道路狹窄車位不足,業主大會還決定晚上外來車輛不給進小區。物業是執行者,不是決策人,物業的「管」往往是依照法規、情理或業主的要求去做。

一般物業費高低是和質量成正比的。由於我家物業費2.6元,基本與你家一致,我暫且按我家物業來對比。

我住過0.6元物業費的小區,那是真的跟沒有物業沒區別(沒物業的小區也住過)。每天早上出門垃圾在單元門口堆成半人高的小山,垃圾桶從來不洗惡臭無比;車子隨便停沒人管,天天有人喊挪車擋路了;草坪被人踩被車壓,全變成裸露的黃土。

後來這個小區換了物業,收費1.2元。路燈壞了,過個兩三天修好;樓道污漬,過個兩三天被拖掉。垃圾桶髒了,報給物業才會清洗。

導致我現在發現好的物業一個特點就是容易讓人產生「物業啥也沒幹」的感覺。因為樓道燈壞當天就修好了,衛生天天拖掃,垃圾桶始終乾淨無異味,灌木也一直保持美觀。

拿保安來說,1.2物業費的保安都是五十歲上下的大叔,工作服扣子都不扣齊,做事散漫拖沓。2.6物業費的保安都是二十多的小夥子,每天出門都沖我們笑,朝氣蓬勃的那種,不誇張的講因為這個每天出門心情都會變好。(就算只衝這保安的差距我都覺得值)

一個小區的總體質量或生活感受最重要的是小區的硬體,也就是我們買房子時看的東西,如是否人車分流、綠化數量、車位數量、房屋質量。硬體好的小區物業管理起來也更容易,矛盾更少,也可能會產生「物業沒幹事」的感覺。像我上面說的物業費從0.6漲到1.2,新物業進來後裸露的黃土變綠化了,垃圾不會堆成山了,消防設備有水了,監控恢復了等等,這種改變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會覺得「這個物業幹了實事」,但也是由於上一個差物業把小區搞垮了才需要「被恢復」,如果小區一開始就有良好的物業管理,大概也不會有這樣慘痛的經歷。


這是一大塊肥肉!機會都是創造出來的!


我家物業費稍微便宜點,2.3元。每年都會提前交。因為沒有哪個行政單位會免費為我們負責電梯維護、垃圾清運、小區綠植養護、公共區域照明系統維護、消防系統維護等等。以我們每天乘坐的電梯為例,如果沒有物業來張羅這事兒,去找專業的維保單位來負責日常維保、年檢的話,我們只能每天爬樓。因為如果沒有電梯年檢合格證,電梯會被強制停運;再以公共區域照明為例,如果沒人管的話,小區一片漆黑,晚歸的人只能摸黑前行,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我們能看到的都只是冰山一角,不足掛齒的。而那些隱形的,才是重要的。


國家創建物業這個組織本意是好的,但建立了卻不規範管理以致現在的物業橫行霸道嚴重擾亂了廣大業主的正常生活。自從有了物業就讓業主和這個土匪組織水火不容,而國家也視若無睹任由物業禍害百姓


你想的太簡單啦,你不了解不代表物業做的工作不重要不複雜。現在中低檔小區的業主普遍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再加上一些業主的輿論帶動,總會認為自己家的物業黑心。但如果沒有物業,這個小區也就差不多臭了,物業不是找個保潔掃掃地那麼簡單的。


遇見差的物業姑且不談

正常的物業,你要是遵紀守法那你感覺物業就是服務你的;如果你違法亂紀,那麼你就會感覺物業是管理你的。


沒有物業你家怕是就不能要了

又該發問題 國家為什麼只蓋房子不管以後的事太神奇了

物業負責公共區域、設施設備等的維護及處理

垃圾清運、綠化、保潔

公共設施設備維修保養

公共秩序維護

你家保姆去掃院子、修電梯、修管道

你怕是想讓物業給你洗衣服做飯帶孩子吧

物業除了保安、保潔這些明面上的大部分工作都在看不到的地方,監控室、設備房這些

2.5物業費確實搞了 我們這邊別墅才這個價,高層洋房都是一塊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