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時聽了老師講課,做了筆記,自己看書還是對大段文字有點頭痛(本人有點文字強迫),最主要時間有限,感覺單純看一遍書耗費時間久,也記不住什麼。想請問老師同學們是怎樣學習這本書的?

可能在大家眼裡這不是個問題,可能覺得有點幼稚,自己也想了幾種方法,但還是想學習一下有效的學習方法。在這裡先謝謝老師同學們的解答啦,我會盡量讓這個提問解答多一點的。


在沒上臨牀之前,完全是不能夠get臨麻都講了點啥。不明白那些表格評估有什麼意義,也不知道那些條目處理方法是怎麼應用的。醫學還是實踐為主。所以你實習之後就會慢慢的理解臨麻了。

現階段如果你還沒有接觸臨牀,對於應付考試自然有應付考試的辦法。對於考試做題是長勝戰略。在題目中鞏固重點。把考點弄清楚,在書上也標記清楚,考試輕鬆過關。

上臨牀之後根據臨牀實踐再次回顧課本,發現你當初畫的考點也是臨牀工作的重點。那一刻還挺欣喜。感覺自己學過的知識也是舊貌換新顏了。

我是這麼看待臨麻的。


謝邀。其實臨牀麻醉學考試重點在前面的麻醉基礎知識,例如各種靜脈麻醉藥的特點和不良反應,椎管內麻醉穿刺路徑和併發症,困難氣道評估,全麻併發症。專科麻醉主要掌握一些特定的專科病理生理,如產科仰臥位低血壓,神外影響顱內壓的因素,燒傷補液,眼科眼內壓,上了臨牀就有更深刻的體會了。


中國的教科書,我認為有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羅列。知識點很多很雜,受限於篇幅又沒法把知識點講透徹,所以看書的時候就會不知所云。

但我並不是認為看書不重要,相反看書非常重要,書本上的知識是前人對於經驗的總結,看書相當於豐富了自己的經驗並指導自己的臨牀實踐。但事實上中國的教科書在你看完之後沒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對基本原理和重點知識的講解。

所以我認為這本書主要要閱讀麻醉總論部分,各個類型手術的麻醉分論可以只看第一節。如果想學習臨牀麻醉,《摩根臨牀麻醉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讀書不重要,上臨牀就懂了,人云亦云和以訛傳訛就是這麼來的。


如果單純的應付考試不掛,可以關注我微信公眾號【大學資源庫】,有相應的複習重點總結


臨牀麻醉學重點總結

麻醉:是由藥物或其他方法產生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周圍神經系統的可逆性功能

抑制,這種抑制的特點主要是感覺特別是痛覺的喪失。

Broca 指數(肥胖指數) :男性標準體重( kg)=身高( cm) -100,女性標準體重( kg)=身

高(cm)-105。超過標準體重15%~20%這為明顯肥胖, 超過20%~30%

者為過渡肥胖。

BMI(體重指數) :BMI(kg/m2)=體重( kg) / 身高( m) 2。標準體重的男性的BMI 約為

22kg/m 2,女性約為20 kg/m 2

複合麻醉:指在同一次麻醉過程中同時或先後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麻醉藥物

聯合麻醉:指在同一次麻醉過程中同時或先後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麻醉技術

氣管內插管:通過口腔或鼻孔經喉把特質的氣管導管插入氣管內,稱為氣管內插管

MAC:肺泡最小有效濃度,指揮發性麻醉藥和純氧同時吸入時在肺泡內能達到50%的病人

手術刺激不會引起搖頭、四肢運動等反應的濃度。

半緊閉式:用循環式麻醉機,對逸氣活瓣保持一定程度的開放,在呼氣時一部分呼出氣體

經此活瓣排出, 一部分呼氣通過CO2吸收器, 再與新鮮氣體混合後被重複吸入,

故不易產生CO2蓄積。本法優點在於容易控制麻醉藥濃度。

局部麻醉:指用局部麻醉藥暫時地阻斷某些周圍神經的傳導功能,使受這些神經支配的相

區域產生麻醉作用。

局麻藥的毒性反應:血液中局麻藥的濃度超過機體的耐受能力,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

系統出現各種興奮或抑制的臨牀癥狀,稱為局麻藥的毒性反應。

高敏反應:用小量局麻藥即出現毒性反應癥狀者稱為高敏反應。

區域阻滯麻醉:圍繞手術區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藥,阻滯進入手術區的神經纖維的傳導,

使

該手術區產生麻醉作用稱為區域阻滯麻醉。

神經阻滯:將局麻藥注射至神經幹、神經叢或神經節旁,暫時地阻斷該神經的傳導功能,

使

受該神經支配的區域產生麻醉作用,稱為神經阻滯。

術中控制性降壓:指在全身麻醉下手術期間,在保證重要臟器氧供情況下,採用降壓藥物

與技術等方法,人為地將平均動脈血壓減低到50-65mmHg,使手術野出血

量隨血壓的降低而相應減少, 不致有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性損害, 終止降

壓後血壓可迅速回復至正常水平,不產生永久性器官損害。

體溫過低: 圍術期體溫低於36℃稱為體溫過低

反常呼吸:剖胸側肺的膨脹與回縮動作與正常呼吸時完全相反,成為反常呼吸。

縱隔擺動:由於剖胸側胸膜腔為無法改變的大氣壓,而健側胸內壓和肺內壓均處於增高或

降低的不斷交替變化之中,此種雙側壓力差的變化時縱隔隨呼吸相的變動向健

側和剖胸側來回擺動。吸氣時健側的負壓增大,縱隔移向健側;在呼氣時健側

肺內壓為正壓,胸內壓的負壓值也減小,縱隔又推向剖胸側。如此左右來回擺

動稱為縱膈擺動。

膽心反射:膽道手術病人術中因富有迷走神經分佈的膽囊、膽道部位受手術刺激而出現的

強烈的迷走神經反射。膽心反射導致血壓驟降,心動過緩甚至心臟停博。

腦血管自動調節機制:當MAP波動於50-150mmHg之間時,腦血流量可由於腦血管的自動收

縮與舒張而保持恆定稱為腦血管自動調節機制。

更多學習資源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學資源庫;知乎:大學資源;QQ:835159973

柯興反射:當各種原因引起顱內壓升高時,通過「柯興反射」引起血壓升高、心跳減速,

以維持足夠的腦血流量。

高血壓危象:指收縮壓高於250mmHg 並持續1min 以上的高血壓狀況。

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產婦在仰臥位時出現血壓急驟下降,伴隨頭暈、噁心、嘔吐、出冷

汗、打哈欠、脈率增快、面色蒼白等癥狀。

美國麻醉醫師協會( ASA)病情分級

I 級體格健康,發育營養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

II 級除外科疾病外,有輕度並存病,功能代償健全

III 級並存病較嚴重,體力活動受限,但尚能應付日常活動

IV 級並存病嚴重,喪失日常活動能力,經常面臨生命威脅

V 級無論手術與否,生命難以維持24 小時的瀕死病人

* 麻醉前用藥的目的:總目的是通過以下相應葯使麻醉過程平穩

1、使病人情緒安定、合作、減少恐懼,解除焦慮,產生必要的遺忘。

2、減少某些麻醉藥的副作用,如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局麻藥的滴定作用等。

3、調整自主神經功能,消除或減弱一些不利的神經反射活動,特別是迷走神經反射。

4、緩解術前疼痛。

* 常用藥物——鎮靜安定葯作用

1、苯二氮卓類: 1)這類葯具有鎮靜、催眠、抗焦慮、抗驚厥及中樞性肌肉鬆弛作用,有

順行性遺忘作用; 2)對局麻藥的毒性反應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3)

不具鎮痛作用,但可增強麻醉性鎮痛葯或全身麻醉藥的作用。

2、丁醯苯類: 1)有較強的鎮靜、安定、解焦慮、和制吐作用; 2)有輕度的a 腎上腺素受

體阻滯作用,靜脈用藥時可致輕度血壓下降; 3)可出現錐體外系癥狀。

3、吩噻嗪類:有較強鎮靜、抗吐作用和抗組胺作用。

* 麻醉前準備的內容p26;麻醉設備檢查p32

* 氣管插管適應證:

1、保護氣道; 2、防止誤吸; 3、頻繁進行氣管內吸引的病人; 4、實施正壓通氣;

5、對一些不利於病人生理的手術體位,應用氣管導管便於改善病人通氣;

6、手術部位在頭頸部或上呼吸道難以保持通暢;

7、使用面罩控制呼吸困難的病人,如無牙的病人;

8、保證影響呼吸道通暢疾病患者的呼吸道通暢。

* 氣管插管禁忌症: 1、喉水腫; 2、急性喉炎; 3、喉頭粘膜下水腫

* 確認導管進入氣管的防法:

1、直視下導管進入聲門; 2、壓胸部時,導管口有氣流;

3、人工通氣時,可見雙側胸廓對稱起伏聽診雙肺可聽到有清晰的肺泡呼吸音;

4、如用透明導管,吸氣時管壁清亮,呼氣時可見明顯的「白霧」樣變化;

5、病人如有自主呼吸,接麻醉機後可見呼吸囊隨呼吸而張縮;

6、監測呼氣末分壓更易判斷,呼氣末分壓有顯示則可確認無誤。

* 支氣管插管適應證:

1、大咳血、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痰量過多或肺大泡有明顯液麪的濕肺病人,可避免大量血

液、膿汁或分泌物淹沒或污染健側肺; 2、支氣管胸膜瘺、氣管食管瘺; 3、擬行肺葉或全

肺切除術的病人; 4、外傷性支氣管斷裂及氣管或支氣管成形術時,可防止患側漏氣; 5、

食管腫瘤切除或食管裂孔疝修補; 6、分側肺功能試驗或單肺灌洗治療; 7、胸主動脈瘤切

除術; 8、主動脈縮窄修復術; 9、動脈導管未閉關閉術等。

更多學習資源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學資源庫;知乎:大學資源;QQ:835159973

優點:支氣管插管的應用可顯著改善開胸條件;雙腔氣管導管易於在單肺通氣和雙肺通氣

間相互轉換,並在雙肺隔離的同時具有多種形式的兩肺分別通氣功能。

缺點:單肺通氣易引起動脈低氧血癥。

* 拔管指徵:

1、病人完全清醒,呼之能應; 、2 咽喉反射、吞嚥反射、咳嗽反射已完全恢復;

3、潮氣量和每分通氣量恢復正常;

4、必要時,讓病人呼吸空氣20 分鐘後,測定血氣指標達到正常值;

5、估計拔管後無引起呼吸道梗阻的因素存在。

* 氣管插管併發症:

1、即時併發症: 1)牙齒及口腔軟組織損傷; 2)高血壓和心律失常; 3)顱內壓升高;

4)氣管導管誤入食管; 5)誤吸

2、留置氣管內導管期間併發症: 1)氣管導管梗阻; 2)導管拖出;

3)導管誤入單側支氣管; 4)嗆咳動作麻醉過淺;

5)氣道痙攣; 6)吸痰操作不當

3、拔管和拔管後併發症: 1)喉痙攣; 2)拔管後誤吸胃內容物或異物阻塞;

3)拔管後氣管萎陷; 4)咽喉痛; 5)聲帶麻痹;

6)勺狀軟骨脫位; 7)喉水腫; 8)上頜竇炎; 9)肺感染;

10)其他

全麻深淺的判斷方法:

1 食管下段肌肉收縮測定法; 2 腦電圖; 3 雙頻譜指數; 4 體感誘發電位; 5 腦幹聽覺誘發電

臨牀麻醉深度判定標準和分期:

芬太尼適應證:

1、全身麻醉誘導; 2、全身麻醉維持; 3、大劑量芬太尼複合麻醉; 4、MAC(監測下麻醉

管理或麻醉監測下的鎮靜和陣痛)

丙泊酚適應證:

1、麻醉誘導; 2、麻醉維持; 3、區域麻醉的鎮靜; 4、門診小手術和鎮靜

丙泊酚禁忌證:

1、對丙泊酚過敏者; 2、嚴重循環功能不全者; 3、妊娠與哺乳期的婦女; 4、高血脂患者;

5、有精神病、癲癇病病史者

氯胺酮適應證: 1、小兒麻醉; 2、配合使用肌肉鬆弛葯實施氣管內插管,適用於先天性心

臟病有右向左分流; 3、支氣管哮喘病人的麻醉; 4、各種短小手術、體表手術和診斷性檢

查。

更多學習資源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學資源庫;知乎:大學資源;QQ:835159973

氯胺酮併發症:

1、循環系統的變化; 2、顱內壓增高; 3、呼吸抑制; 4、精神神經癥狀(譫妄、躁狂、呻

吟)

肌松葯臨牀應用原則:

1、無鎮靜、麻醉、和鎮痛作用,不能代替麻醉藥和鎮痛葯; 2、不能在病人清醒時應用;

3、使用時注意氣道管理,做輔助控制呼吸; 4、選擇適當肌松葯和最低有效劑量;

5、合理利用肌松葯麻醉藥的協同作用; 6、對肌松葯的作用監測;

肌松葯應用目的:

1 用以在全麻誘導時便於作氣管內插管和在術中保持良好肌松。

2 使用肌松葯可避免深麻醉對人體的不良影響。

3 肌松葯還適應於消除危重病人機械通氣時的人體對抗

4 用於痙攣性疾病的對症治療。

局麻藥毒性反應的常見原因:

1、一次用量超過限量; 2、藥物誤入血管; 3、注射部位對局麻藥的吸收過快;

4、個體差異致對局麻藥的耐受力下降。

以上原因的最終結果是局麻藥的血葯濃度升高並超過引起毒性反應的閾值。

局麻藥毒性反應的處理原則:

1、立即停止給葯; 2、面罩給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行氣管內插管和人工呼吸;

3、輕度興奮者,可靜脈注射地西泮; 4、驚厥發生時應靜脈注射硫噴妥鈉;

5、出現循環抑制,應快速有效的補充血容量;

6、發生呼吸心跳驟停者,應立即進行心肺腦復甦。

神經阻滯的適應證與禁忌症:

適應證:手術部位侷限於某一或某一些神經幹(叢)所支配的範圍

禁忌症:穿刺部位有感染、腫瘤、嚴重畸形致解剖變異、凝血功能障礙者、對局麻藥過敏

頸叢神經阻滯的併發症:

1、藥液誤入硬膜外間隙或蛛網膜下隙; 2、局麻藥的毒性反應; 3 膈神經阻滯;

4、喉返神經阻滯; 5、霍納綜合徵; 6、椎動脈傷引起局部血腫

腋路臂叢阻滯成功的標誌:

1、針隨腋動脈搏動而擺動; 2、回抽無血; 3、注葯後腋窩呈梭形擴散腫脹;

4、患者述說上肢發麻發軟,前臂不能抬起; 5、皮膚表面血管出現擴張

臂叢神經阻滯的併發症:

1、氣胸; 2、出血及血腫; 3、局麻藥毒性反應; 4、膈神經麻痹; 5、喉返神經阻滯;

6、高位硬膜外阻滯或全脊麻; 7、霍納綜合徵

臂叢神經阻滯的方法:

1、肌間溝阻滯法; 2、鎖骨上阻滯法; 3、腋路阻滯法; 4、鎖骨下血管旁阻滯法

蛛網膜下隙阻滯的適應症與禁忌症:

適應證: 1、下腹及盆腔手術(闌尾切除術) ;2、肛門及會陰部手術(痔切除術) ;

3、下肢手術(骨折或脫臼複位術)

更多學習資源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學資源庫;知乎:大學資源;QQ:835159973

禁忌證:

1、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2、全身性嚴重感染(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感染者) ;

3、高血壓病人只要心臟代償功能良好,高血壓本身不構成脊麻禁忌,但如並存冠狀動脈疾

病,則應禁用脊麻; 4、休克病人應絕對禁用;

5、慢性貧血病人只要血容量無明顯減少,仍可施行低位脊麻,但禁用中位以上脊麻;

6、嚴重外傷或有嚴重腰背病史者; 7、老年人由於常並存心血管疾病,僅可選用低位脊麻;

8、腹內壓明顯增高者; 9、精神病、嚴重神經官能症以及小兒等不合作病人;

10、凝血功能障礙或接受抗凝治療者

蛛網膜下隙阻滯的併發症:

1、頭痛; 2、尿瀦留; 3、神經併發症: 1)腦神經受累; 2)假性腦脊膜炎;

3)粘連性蛛網膜炎; 4)馬尾神經綜合症; 5)脊髓炎

硬膜外阻滯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適應證:主要適用於腹部手術。頸部、上肢及胸部手術也可應用

禁忌證:嚴重貧血、高血壓病人及心臟代償功能不良者慎用,嚴重休克病人、穿刺部位有

感染竈者禁用。

硬膜外阻滯併發症:

1、穿破硬模; 2、穿刺針或導管誤入血管; 3、空氣栓塞; 4、穿破胸膜; 5、導管折斷

6、全脊髓麻醉; 7、異常廣泛阻滯; 8、脊神經根或脊髓硬傷; 9、硬膜外血腫; 10、感染

靜吸複合麻醉的誘導方法:靜脈誘導法,吸入誘導法、靜吸複合誘導法

靜吸複合麻醉的維持方法:吸入麻醉維持、靜脈麻醉維持、靜吸複合麻醉維持

常用控制性降壓方法:吸入麻醉藥降壓、血管擴張葯降壓

控制性降壓的適應證、禁忌證和併發症

適應證:

1、血供豐富區域的手術(頭頸部) ;2、血管手術(主動脈瘤) ;

3、創面較大且出血可能難以控制的手術(巨大腦膜瘤) ;

4、顯微外科手術、區域狹小而要求術野清晰精細的手術;

5、麻醉期間血壓、顱內壓、和眼內壓過度升高,可能引致嚴重不良後果者;

6、大量輸血有困難或有輸血禁忌證的病人; 7、因宗教信仰而拒絕輸血的病人

禁忌證:

1、重要臟器實質性病變者、嚴重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心功能、腎功能及肝功能不全;

2、血管病變者,腦血管病、嚴重高血壓、動脈硬化; 3、低血容量或嚴重貧血;

4、麻醉醫師對該技術不熟悉時應視為絕對禁忌;

5、對有明顯機體、器官、組織氧運輸降低的患者慎用

併發症: 1、腦栓塞與腦缺氧; 2、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心跳驟停;

3、腎功能不全,無尿、少尿; 4、血管栓塞,可見於各部位血管栓塞; 5、降壓後

反應性出血,手術部位出血; 6、持續性低血壓,休克; 7、嗜睡、蘇醒延長等

* 麻醉期間常見併發症產生的原因、臨牀表現及防治。

呼吸道梗阻

臨牀表現:胸部腹部呼吸運動反常,不同程度的吸氣性喘鳴,呼吸音低或無呼吸音,嚴重

者出現胸骨上凹和鎖骨下凹下陷,以及肋間間隙內陷的「三凹徵」 ,病人呼吸困難,呼吸動

作強烈,但無通氣或通氣量很低。

原因: 1、舌後墜; 2、分泌物、膿痰、血液、異物阻塞氣道; 3、返流與誤吸;

4、插管位置異常、管腔堵塞、麻醉機故障; 5、氣管受壓6、口咽腔炎性病變、喉腫物及過

敏性喉頭水腫; 7、喉痙攣與支氣管痙攣。

更多學習資源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學資源庫;知乎:大學資源;QQ:835159973

呼吸抑制

臨牀表現:呼吸頻率慢及潮氣量減低、PaO2低下PaCO2升高。

病因: 1、中樞性呼吸抑制:如麻醉藥、麻醉性鎮痛葯均可抑制呼吸中樞。防治:麻醉藥所

致,就減淺麻醉,如麻醉性鎮痛葯所致,可用納洛酮拮抗。

2、外周性呼吸抑制:使用肌松葯是外周性呼吸抵制的常見原因。防治:可用抗膽鹼酯酶葯

拮抗

3、呼吸抵制時的呼吸管理:立即行有效人工通氣。潮氣量為8-12ml/kg 。呼吸比保持在1:

1.5 或1:2

低血壓病因:

1、麻醉因素: 各種麻醉藥、輔助麻醉藥的心肌抑制與血管擴張作用, 過度通氣所致的低CO2

血癥,排尿過多所致的低血容量與低血鉀,缺氧所致的酸中毒,以及低體溫

等影響。

2、手術因素:術中失血過多而未能及時補充等

3、病人因素:術前有明顯低血容量而未予以糾正等。

防治:詳見167 頁

高血壓病因:疼痛,低氧,高碳酸血癥,顱內壓升高,高血壓患者術前停葯。

處理:針對病因治療,使用降壓藥。詳見168 頁

麻醉手術期間體液改變的原因

1、每日正常基礎生理需要量 2 、麻醉術前禁食後液體缺少量

3、麻醉手術前病人存在非正常的體液丟失 4 麻醉手術期間體液在體內再分佈

胸科手術麻醉的基本要求

1、消除或減輕縱隔擺動與反常呼吸2、避免肺內物質的擴散3、保持氧動脈分壓與二氧化

碳分壓於基本正常水平 4 、減輕循環障礙 5 、保持體熱

肺大泡的病人,麻醉處理應注意:

1、一般可選用氣管內插管全麻,對大泡中己積液或感染者宜作雙腔支氣管導管插管。

2、如麻醉前肺大泡己破裂, 應先作閉式引流後再開始麻醉誘導

3、進行麻醉誘導直至開胸前應警惕肺大泡可能破裂,作間歇正壓必須用較低的壓力, IPPV

即是造成破裂的危險因素。

4、一旦大泡破裂即可能造成張力性氣(水)胸,如未能及時引流而繼續加壓通氣,可加重

呼吸循環障礙,甚至發生心臟停搏。

心臟病人麻醉實施時應注意:

1、避免心動過速; 2、避免心律失常; 3、維持循環穩定; 4、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

5、及時糾正內外環境紊亂; 6 、加強監測

心臟病人用藥的基本原則:麻醉過程平穩,循環狀態穩定,通氣適度,要保持心肌供氧與

需氧之間的平衡。麻醉深淺適度,既達到良好的鎮痛又不抑制

循環,能將應激反應控制在適當水平,術中不出現知曉。

腦組織三特徵: 1、高血流量灌注; 2、高代謝; 3、氧和能量儲備不足

顱內高壓的典型癥狀:頭痛,噴射性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

臨牀上顱內高壓分為輕中重三個等級: 15-20mmHg為輕度顱內高壓, 20-40mmHg為中度顱內

高壓, 40mmHg以上為重度顱內高壓

顱內高壓常見原因: 1、顱內因素: 1)顱內佔位性病變; 2)腦組織體積增加; 3)腦脊循

環障礙 2 、顱外因素: 1)顱腔狹小; 2)動脈血壓或靜脈血壓持續升高、惡性高熱、輸血

輸液過量等; 3)胸、腹壓長時間升高; 4)醫源性體位不當、缺氧、二氧化碳蓄積均可引

起顱內壓升高,某些能擴張腦血管種增加腦血流的藥物如氯胺酮也可增加顱內壓

更多學習資源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學資源庫;知乎:大學資源;QQ:835159973

顱內高壓的處理基本原則:

1、對慢性顱內高壓要明確發病原因,對因治療;

2、對於威脅生命安全的嚴重顱內高壓必須採取緊急措施處理,同時要維持循環系統穩定和

呼吸道通暢,以確保腦組織灌流和充分氧供;

3、要注意掌握降低顱內壓的時機

顱內高壓的處理:

1、藥物降低顱內壓: 1)滲透性脫水劑; 2)袢利尿劑; 3)腎上腺皮質激素; 4)高張液體

2、生理性降顱內壓措施: 1)過度通氣; 2)低溫療法; 3)腦室外引流; 4)頭高足低體位

全麻不插管的實施方法:

1)用強效吸入麻醉誘導者,在保留自主呼吸同時,輔以喉部局麻。

2)誘導後置細塑料管於隆突上方供氧,並靜脈注射小量琥珀膽鹼使呼吸暫停。

耳鼻喉科手術的麻醉特點:

1) 麻醉與手術醫師共用同一氣道; 2)病變累及氣道影像呼吸通暢; 3)氣管拔管;

4)誘發心律失常; 5)壓力改變

外傷患者在出現下列情況時做氣管切開術:

1)口鼻咽部有活動性出血; 2)聲門顯露受; 3)上呼吸道梗阻; 4)合併嚴重脊椎損傷;

5)合併嚴重顱腦損傷; 6)伴有肺部損傷者作頜間結紮固定術,術後需長時間通氣者;

7)全面部骨折; 8)短期內需要後續手術治療者。

肝手術麻醉處理應注意:

1、麻醉要求鎮痛完善,肌肉鬆弛滿意; 2、麻醉期間充分給氧和防治低血壓;

3、氣管內全身麻醉選用對肝損害較小的藥物,不使用使肝血流下降的氯胺酮和依託咪酯;

4、若需阻斷肝門靜脈,常溫下阻斷時間不超過20 分鐘。

甲亢病人的併發症與防治

1、甲亢危象:使用抗甲狀腺藥物及心得安,對症治療。必要時用人工冬眠劑。

2、呼吸道梗阻:在病房備好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的急救器械。

3、雙側喉返神經麻痹:立即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嗜鉻細胞瘤的麻醉監測管理

1、高血壓危象的處理: 術中密切監測血壓、脈搏、心電圖的變化。如有異常使用酚妥拉明、

艾司洛爾等藥物。

2、低血壓的處理:使用去甲腎上腺素0.1-0.2 推注或將1mg 去甲腎上腺素溶於5%的葡萄糖

250ml,靜脈持續靜點。

3、低血糖的處理:快速進行血糖滴定,如合併糖尿病則必須使用胰島素。

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術前糖尿病的控制標準:無酮血癥,尿酮陰性;空腹血糖小於8.4(最高11.2)mmol/L;

尿糖陰性或弱陽性

仰臥位低血壓綜合症的定義與防治

定義:產婦在仰臥位是出現血壓急驟下降,伴隨頭暈、噁心、嘔吐、出冷汗、打哈欠、脈

率增快、面色蒼白等癥狀。

防治:產婦進入手術室後盡量採用左傾35°體位,或墊高產婦臀部,使之左傾35°,以減

輕子宮對腹膜後大血管的壓迫,並常規開放上肢靜脈進行預防性輸液擴容。

產婦的生理變化:暫無

更多學習資源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學資源庫;知乎:大學資源;QQ:835159973

麻醉藥對母體與胎兒的影響P318

1、幾乎所有的麻醉性鎮痛葯和鎮靜劑容易透過胎盤影響胎兒。

嗎啡:用於術後鎮痛。哌替啶:在胎兒娩出前1 小時內或4 小時以上使用為宜。

納洛酮與烯丙嗎啡為該類葯的拮抗藥。

2、去極化肌松葯和非去極化肌松葯不宜透過胎盤,對胎兒影響不大。

3、非巴比妥類鎮靜安定葯與非巴比妥類,產期應慎用。

4、局麻藥羅派卡因較適用於產科麻醉。

老年病人麻醉處理原則

1、做好術前評估,正確瞭解其重要器官的功能狀態。

2、積極術前準備,最大限度改善疾病造成的生理改變。

3、在保證病人安全和滿足手術需要的基礎上,選擇對其生理功能擾亂最小的麻醉方法。

4、選擇對呼吸循環影像小的麻醉藥物,藥量應酌減,給葯間隔延長。

5、誘導期注意血流動力學穩定,避免缺氧時間過長。

6、誘導期維持呼吸循環功能穩定,保持呼吸道通暢,控制輸液量。

7、蘇醒期注意防止呼吸功能不全引起的一系列併發症。

老年病人術後常見的併發症

1、呼吸系統障礙: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反流誤吸、感染及呼吸衰竭

2、循環系統障礙:高血壓、低血壓、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3、中樞神經系統障礙:術後認知功能障礙; 4、疼痛

嚴重創傷病人病情的估計與術前治療

病情估計:呼吸、循環、傷殘暴露。

術前治療: 1、確保氣道通暢及供氧; 2、確保靜脈通路通暢及迅速補足血容量;

3、糾正代謝性酸中毒; 4、解除病人疼痛; 5、監測

創傷病人麻醉過程監測項目

1)脈壓與動脈壓; 2)尿量; 3)中心靜脈壓與肺毛細血管楔壓; 4)體溫監測;

5)血細胞比容; 6)動脈乳酸鹽; 7)動脈血氣

腎移植手術麻醉藥的選擇原則:

1、藥物代謝和排泄不在腎臟或不主要依賴腎臟; 2、無腎毒性; 3、藥物作用時間短

高原地區麻醉病人的特殊處理

1、禁食:高原地區人高脂飲食,胃排空時間延長。2、保暖:手術室應有保暖設備,輸入

液體、血液應加溫。3、輸血:高原地區血源困難,可採用自身儲血和血液稀釋節約用血。

腹腔鏡麻醉併發症及其處理

1、心血管系統併發症(血壓波動、心律失常) :密切監視循環情況,控制充氣速度與壓力

使用血管活性葯,調節麻醉深度

2、低氧血癥、高二氧化碳血癥與酸中毒:術中加強呼吸管理,根據PETCO2 的變化調節通氣

量採用增加呼吸頻率或同時減少潮氣量去增加

每分通氣量,已達到過度通氣的目的

3、二氧化碳栓塞:應立即停止手術,停止充氣和解除氣腹改用純氧人工通氣

4、返流與誤吸:術前放置胃管可減少返流並能抽吸減壓,全麻中採用帶套囊氣管插管能防

止誤吸

5、噁心嘔吐:放置胃管減壓,術前服用H2 受體拮抗劑(西米替丁) ,術中使用氟哌利多兼

有鎮靜與止吐作用。預防性使用恩丹司瓊

6、其他術中併發症(腹腔內出血、皮下和縱隔氣腫、食管裂孔疝、原因不明的氣胸)

更多學習資源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學資源庫;知乎:大學資源;QQ:835159973


隨便聽聽吧,反正上了臨牀也沒啥用


我是臨牀醫學出身,說來慚愧,從來沒有學習過臨牀麻醉學這本書…

感謝北大醫院兩年半實習的經歷,所以內外婦兒的基本功和基礎知識非常牢固

從開始臨牀實習,就抱著一本麻省理工出的臨牀麻醉手冊看

然後用了半年的時間通讀了現代麻醉學

後面就開始細讀現代麻醉學

每天把第二天要上的手術好好看一遍

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效果特別好


在校學習和實習/進修學習要分開。

認清楚目前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點,搞清楚目前學習的目標。

1.在校學習階段需要認真掌握基礎知識,一是為了通過考試,二是為了順利考研。階段考試和研究生考試需要海量的基礎知識,即使理解不了也需要死記硬背,纔能有磚敲門。

2.實習/進修階段就需要用基礎知識來結合實踐來進行理解。

脫離學校階段後,學習的目標會轉移為考取助理/執業/主治醫師資格證。這幾個證件考試都是需要結合大量的實踐和現實病例的,所以要對以前學的知識進行升華。

所有的臨牀科目都很難單純通過學習去理解,必須要結合患者/病例/日常接觸等等實踐才能進行一定的掌握。

加油,少年。


理論結合實踐


有很多知識是實習之後才恍然大明白的


姚老師和郭老師的那本嗎?我覺得去臨牀摸索一段時間會理解不少,不過吧那書上有很多東西臨牀上用不到,有不少東西過時了~若非要赤裸裸看書的話,我建議配套一些習題,加深印象,重點知識的話其實網上有整理好的資料,可以參考~

PS:本科期間此門科目全班第一,10年後離開麻醉~


沒進臨牀前很難體會到臨麻的真正內涵,這時候打好理論基礎就可以啦,尤其是禁忌和重點,等進了臨牀纔不致於犯一些低級錯誤。我實習的時候就碰到過有人靜推鉀的...這種致命的錯誤千萬不要犯。對了,實驗課也要好好上,以後真的用得到,水不得~


你好,一定要抓重點,先理解為主不要求速度,重要的是上課要認真聽講,畫好重點,做適合自己的筆記,然後下來慢慢啃書,自己按自己的話理解拆分,自己做筆記,不要開始就去記,反覆理解,反覆過腦子,慢慢就記住了,記住是個循環往複,長此以往的過程,是一個順其自自然的過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