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友人家中老宅裝修,父母希望在其新家過渡三月,友人妻子以備孕為由推辭(新家3室一廳,120平方),友人遂謝絕其父母入住要求。問其原因,答曰:不願造成家庭問題,媳婦會生氣,老孃不會。


謝邀。

傳統中國是低流動性的熟人社會,因為事情少,節奏慢,大家都可以非常瞭解,但就這樣還有句話叫做:清官難斷家務事。

所以,如果你非常非常瞭解對方的情況,那可以扣這種道德批判的帽子,否則私德問題歸屬私人,盡量不要干涉他人的私德領域。

何況,就一般情況判斷,從未生活在一起、價值觀嚴重對立的兩代人、還在情緒不穩定的孕期,大概率會出現爭執和摩擦,萬一出現啥嚴重後果,你這從不替自己朋友著想的只負責進行道德批判的,能叫友人嗎?!

如果你知道其它很多細節,那是你個人判斷的事,也除非這些不為人知的細節已經非常嚴重到需要引入輿論批判了,否則這種泛泛而談毫無意義,只會讓人覺得你好奇心過重

義者,宜也。傳統上,我們沒有私德、公德的概念,但今天則必須有所區分,私人領域內的是其私人的權利,如不違法、影響到他人,則他人盡量不要干涉。但問題確實在於我們傳統上沒有約定俗成的什麼事能放到公共空間批判,哪些不需要。但這種對方有恰當理由、對方父母也最終理解了的事情還是不需要公共介入的吧

我曾回答過數十個關於孝的問題,大概率知道這種兩代人的矛盾衝突其實就是源自雙方個人空間認知上不同的摩擦,年輕一代所主張的個人空間大、老一代則不如此認為,總有過多幹涉而不自知。我並不認為是誰錯了,只是時代變化太快,大家還沒有形成穩定而一致的認知和價值判斷,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一定要慎重運用道德批判,除非事態過於嚴重

恕者,推己及人。多些體諒、多些理解,對他人寬容些,我覺得這纔是對待矛盾和衝突的基本態度,而不是直接進行對抗、直接進行防衛、直接進行批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除非是在挑戰底線,否則我們應該是寬以待人、嚴於律己纔是


都不是。

只是個人選擇而已。


謝邀。

就目前的場景描述,還未到有了媳婦不要孃的程度。出錢在老宅附近給父母臨時租個房即可。

父母借兒子家3月,可能是為了省幾個月租金,也可能僅是個託詞,就是考慮孫子或孫女出生後可能需要自己來照顧,正好藉此機會磨合一下(裝修老宅可能也是這個考慮),而兒媳用這種方式似乎告訴老人,他們大概不需要為此操心,或者準備丈母孃來去照顧,或者準備小兩口自己照顧。或者以後孩子出生後再磨合。但我看兒子所說的來看,只是仗著父母總能體諒自己,有白眼狼的傾向,老兩口要早作準備,雖說兒子總是兒子,百年後都是留給他的,但該捏在自己手裡的還是捏著,防著兒媳,萬一以後離婚什麼的。

所以目前以上都還是生活的交往磨合層面,還未到道德批判層面。


倆人結婚了就以家庭方式表述,分別做壞人是不好的。可以花錢租房子給父母吧,花點錢,多少花點。


不知道,沒媳婦,如果有條件的話就算沒媳婦也不像和父母一起住


這種簡直渣。認識丫的離遠 人品不行 待父母不好的人 指望拿什麼對朋友好 含辛茹苦 大道理不說了 都懂 簡直渣子


都不算吧?媳婦備孕,需要忙碌的。這是苦衷。作為子女,給爸媽租房子吧


都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雖然有的時候不被他人認可,自己做到盡職盡責就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